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2000字范文
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2000字
《我的母親》是小說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質(zhì)樸無華、情真意切的回憶母親的散文。有關(guān)讀后感內(nèi)容,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鑒一下!
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2000字1
讀了老舍的《我的母親》這篇文章,我為老舍的母親對子女的愛而感動,這篇文章真的可以稱得上讓人感動到落淚的摯情之作。
從文中我能深深感受到在老舍的父親去世之后,老舍的母親生活的艱辛!每天都為人洗衣服,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夜間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時常受大姑子的欺負,卻任勞任怨;在刺刀下,饑荒中,依舊努力保護著自己的孩子。
是的,這就是老舍記憶中母親的艱苦生活!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的孩子。這樣一位老母親彌留之際,兒女不在身邊,就這樣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文章以“心痛!心痛!”結(jié)尾,但實際上,心痛的只有老舍本人嗎?
文章的最后一段寫道: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這是老舍對他的母親的評價和贊美。母親的愛是偉大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給予我們的一切,都是我們無可以為報的!
也許這篇文章沒有毛澤東的大氣,沒有徐志摩的浪漫,但是文章通過對母親一生的身世、經(jīng)歷、性格及遭遇的記述,表達了老舍對自己母親的愛及無法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的愧疚之情??梢哉f老舍是用平凡的語言塑造了一位偉大的有著典型東方女性性格特點的母親的形象。
母親是平凡的,因為她做的事情只是千千萬萬典型的母親所做的事;母親又是偉大的,她為她的子女所做的一切,使她在她的子女心中,在數(shù)千萬為人子女的讀者心中是一個偉岸、親切的形象。
記得多年前,我曾看過一部名為《九香》的電影,是導(dǎo)演孫沙在1994年拍攝的作品。
該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九香的鄉(xiāng)下老太太踏上進城的列車,去探望她的兒女們。隨著列車的啟動,她的思緒回到數(shù)十年前。
數(shù)十年前的九香,年輕美麗,丈夫與她恩愛非常,然而一場風(fēng)暴襲來奪去了丈夫的生命,九香從倒塌的草房里救出五個幼兒,顧忌孩子,九香拒絕了另外一個男人對她的無私幫助,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含辛茹苦地將五個兒女先后送入大學(xué)。
在村口的老榆樹下,她目送著一個個漸漸離去的兒女的背影,而自己的頭發(fā)也逐漸花白了。當我看到飾演九香的宋春麗在影片中身著大棉衣在村口的老榆樹下,帶著喜悅而不舍的神情目送自己的孩子前往外地大學(xué)求學(xué)時,我感動得落淚,能強烈地感受到九香那時復(fù)雜的心境。
當我看到老舍的《我的母親》時,我腦海中一直浮現(xiàn)九香的形象,特別是在老舍的母親在得知老舍剛回到家中后就必須還校時,在老舍返校之前,老舍的母親遞給他一包花生,只說了句“去吧,小子!”。
雖然老舍并沒有把母親后面的事情寫出來,而是寫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我一直堅信,老舍的母親是懷著復(fù)雜的心情目送老舍返校的,就像九香目送她的孩子去大學(xué)一樣。
一方面老舍的母親為兒子剛回到自己身邊不久,便要離開而不舍,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到校后,努力學(xué)習(xí),將來不用過與她一樣的苦日子。
這樣復(fù)雜的心情身為母親的她不會在兒子面前表露出來,因為這只會讓兒子更加舍不得離開她,耽誤他的前程,所以她只會說一句不算太傷心的話,安慰自己,也安慰兒子,最后以眼里滿是淚水的方式,目送兒子離開。
其實不僅僅只是老舍的母親與九香,任何單身母親在目送她的孩子前往外地求學(xué)時都會帶著這種復(fù)雜的心情。
這就是母親,靜靜地目送,將悲傷與不舍埋在自己的心中,正如歌曲中寫道那樣: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您心中苦與樂。
母親的愛是成全,成就了孩子,讓自己靜靜地老去。
“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抱緊你,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里”“一年一年風(fēng)霜遮蓋了笑顏,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
《懂你》里面的這幾句歌曲,令我久久不能忘記。歌曲寫出了一個女人獨自撫養(yǎng)孩子長大成人的不容易,時間將她的頭發(fā)染得灰白,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她將最好的留給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卻將那份傷孤苦埋于心中。
我無法知曉老舍如果看完《九香》之后的反應(yīng),因為他早已在影片上映前離開了人世。但我堅信,如果他看到影片《九香》他一定會落淚,他母親的身世經(jīng)歷與九香的身世經(jīng)歷太過相似。
母愛如水,母親是源,無論我奔騰到哪兒,身上流淌的,依然是不盡的源頭之水,心里念著的,永遠有對母親的感激。
馬克﹒吐溫說過: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辛普森也曾有言: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謬的一天,就算你有一臺電動的騙人機器,你也騙不過你的母親。不同的母親有著不同愛你的方式,不同的母愛卻有著一個共同的情懷,那就是無私奉獻自己的全部。
母愛究竟有多偉大?這是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母愛是無私的,更是神圣的。
我很慶幸自己在5月12日那天讀到了《我的母親》,讓我有勇氣說出那句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話-媽媽,母親節(jié)快樂,我愛您!
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2000字2
今天,我讀了一篇散文,名字叫:《我的母親》。文中,作家老舍為我們講述了他可親又可敬的母親。
老舍的母親家境貧寒。1900年老舍的父親去世后,生活的重擔(dān)落到了母親一個人身上,那年老舍才一歲半,她的母親靠為別人縫補衣服和干一些雜活養(yǎng)活一家人,每天從早忙到晚沒有享過一天福。她天天吃的都是粗糧剩飯,魚呀、肉呀……從來就沒有吃過。后來,兒女們長大后工作在全國各地,母親又孤身一人,只有過年全家人才能團聚在一起。
母愛如山、母愛如海。老舍說:“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所以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這篇文章讓我很感動,我的媽媽工作很辛苦,還要給我做飯、輔導(dǎo)我做功課,每天都忙忙碌碌的。這全都是為了我啊!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不能辜負了媽媽對我的愛。老舍的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偉大!
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2000字3
母愛是人類最神圣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人性魅力。歌頌?zāi)笎邸涯钅赣H便成為許多文學(xué)作品的主題,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體會抒寫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即是這樣一篇質(zhì)樸感人的回憶散文。
《我的母親》向我們展示了一位普通勞動婦女真、善、美的靈魂和作為母親那博大無私的胸懷;作者在抒寫母子間至愛親情的同時,也袒露了他對母親深切的懺悔之情。我們在作者深沉而熾熱的情感世界中感悟到一個樸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母親是愛的源泉,她珍藏于兒女的心底,永不枯竭。
母親對兒女的關(guān)愛無須太多的語言,這正是母愛深沉偉大之處。老舍先生能從母親無言的表情和舉動中體悟到這份真情。
老舍幼年失估,對母親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這是天性中兒女對母親那份割不斷的親情,更是母親淳樸的心靈和深沉的母愛,如清泉、如甘露,流進作者的心田,成為他一生汲取不盡的生命的源泉:老舍的軟而硬的性格,樂于助人、熱心公共事業(yè)的品質(zhì),勇敢面對困難的生活態(tài)度甚至他那愛清潔的生活習(xí)慣都來自他的母親,一位平凡的女性。
作者的筆不僅探人到母親的內(nèi)心世界,展示她淳樸而美麗的心靈,特別是那份耐人咀嚼回味的對兒女的深情; 同時,那支筆又無情地解剖自己。老舍早年出國任教,回國后又為抗日救亡運動四處奔波,無暇回家陪伴和侍奉老母,為此,他一直懷著負疚感;而在母親去世一年后方才得知噩耗時,他的愧疚和悔恨之情達到高潮,無情地折磨著他的靈魂。他將自己比作插在瓶中的花草,“ 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他心中強大的根是慈祥的母親,失去了慈母,他的心將作無根的漂泊。
母親帶著遺憾而去,留給兒子的是無盡的思念和深深的自責(zé),這復(fù)雜的內(nèi)心感受又豈是言語所能描述? 惟以“ 心痛” 二字結(jié)束全文,但言盡情未了,給讀者留下一道人生思考題:母親為兒女付出的是多少? 兒女回報于母親的又有幾許? 這或許是永遠的不等式吧。
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2000字4
《我的母親》是篇叫人落淚的摯情之作,這篇文章讓我很受感動。
文章作者老舍主要記述“我”的父親去世以后,母親非常辛苦,整天都為人洗衣服,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父親的姐姐與我們住在一起,她脾氣很壞,常常欺負母親,母親卻任勞任怨。而姑姑死時,母親一分錢也沒有分到。日本鬼子進城搜家,母親一點兒也不害怕,卻堅強地護著“我”。母親在“我”出國的時候病死了。文章以“心痛!心痛!”結(jié)尾,讓讀者們落淚。作者怎么能不心痛呢?
文章通過記敘母親一生的身世、經(jīng)歷、性格及遭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母親的無限敬愛和無以報答母親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著典型東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偉岸的母親形象。首先,這篇文章多處運用了刻畫人物的寫法,使母親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此文章能感動我,是因為文中列舉了老舍母親的生前往事。沒有普希金的波瀾壯闊,也沒有文一多的特殊見解。有的,只是對母親一顆真切的心。
母親非常窮苦,但她還要養(yǎng)著自己的兒女,她整天為人們洗衣服,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從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母親的辛苦。天天為人們洗服裝,母親為了什么?母親為了兒女的生活,甘愿受苦,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啊!
母愛是滂沱大雨中的一把雨傘;母愛是刺骨寒風(fēng)中的一碗熱湯;母愛是一雙粗糙的大手;母愛是一個甜甜的微笑;母愛是一份牽掛;母愛是……
老舍曾經(jīng)說:“我對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態(tài)度,把吃虧當作當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則,什么事都可以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xué),我經(jīng)歷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親教會了老舍做人,教會了他勞動。
我的母親老舍讀后感2000字5
在以前,我從來不知道平民寫家老舍的母親。但是今天,我讀到了老舍先生寫的《我的母親》。
老舍先生的作品似一段美妙動聽的音樂,又似一壺沁人心脾的濃茶,讓人回味無窮。
他的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給親友鄰居們幫忙,她總是跑在前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他能做的都有求必應(yīng)。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寧吃虧,不斗氣。
老舍先生的母親有一點和我的母親很像,那就是只要讓孩子過得好自己做什么都行。
一天,我們上體育課,運動了很長時間,在回家的路上我肚子就自己唱起了“空城計”。于是一到家我就往沙發(fā)上一坐,鞋子一扔,照例向廚房里面喊:“我餓了,快點做飯。”過了一會還是什么動靜也沒有。我又喊道;“媽,你在哪呢,我餓了,快點出來做飯。”過了一會媽媽扶著墻慢慢的走了出來,臉上沒有多少血色,雙眼無力。我問她:“媽媽你生病了嗎?”媽媽說:“兒子,媽媽今天不舒服,你等你爸回來再給你做。”我立刻任性的說:“不嘛,我現(xiàn)在就要吃。”剛說完我知道我說錯了,我不能讓媽媽有病在干活了。我又不上了一句:“媽媽,你別做了,我去外面買一點吃的就行了。”誰知媽媽卻說:“不用了,媽媽給你做。”說完媽媽就走進了廚房。
天暗了下來,打開燈媽媽切菜時的影子映在地上,以前媽媽的影子是挺拔的,而現(xiàn)在的影子卻是彎曲的。切菜的聲音也有以前的“當當當”變成現(xiàn)在的“當當當”,有一陣酸楚的淚在我的眼中徘徊。
過了一會,菜炒好了,媽媽端出來了,我上前一看,是一盤魚香肉絲。媽媽又找來一個蘋果說;“兒子,媽給你削蘋果吃。”正當這時媽媽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劃了個口,血順著手指滴在那盤菜里,媽媽見狀立刻端起盤子并說;“媽媽給你重做。”我立刻把盤子搶過來說;“好好的不用重做。”雖然這盤菜已變了味,但是,變得這種味道叫母愛。
這就是我的母親,擁有與老舍母親的品質(zhì)的一位母親。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