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傳讀后感范文600字
推薦文章
蕭紅傳讀后感
全書看下來,蕭紅女士給我的感覺是,她似乎出生錯了年代。腐朽封建的家族時代,戰(zhàn)火連綿的戰(zhàn)爭時代,這些都是她人生悲劇的來源。當然也不可否認,也是她作品的創(chuàng)作來源。人生就是這么矛盾,似乎總要留些遺憾,才算完美。殊不知,身為當事人,寧愿人生不完美。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蕭紅傳讀后感讀后感作文精選,歡迎閱讀!
蕭紅傳讀后感
歷經(jīng)汪恩甲(真是諷刺的名字――忘恩,不但忘恩還是甲等忘恩)的叛離,領(lǐng)略蕭軍的男權(quán)暴力,忍受端木的懦弱淡漠,委身駱賓基的憐憫陪伴。這個力圖用生命來詮釋女權(quán)主義的孱弱女子,終究逃離不開命運張牙舞爪的抓手,飛蛾撲火,為了溫暖――卑微,為了光明――悲壯。
一生都在追求與追逐里忙碌,忙著愛,忙著恨,忙著尋找,忙著掙脫。忙得忘了取悅和愛惜自己。
蕭紅是矛盾的,一面渴望獨立,一面渴望呵護??墒?,歲月偏偏沒靜好,現(xiàn)世從來不安穩(wěn)。她的矛盾來源于愛的荒漠化,蕭紅的人生根基不是堅實的,她的心理地基里充斥著冷漠、壓迫、欺凌和殘忍,母親的疏離,父親的無視,后母……這樣的心理背景一方面催醒了女性意識,一方面在她內(nèi)心蛀蝕了一個需要用愛去填的無底洞,既然說是無底洞,自然是填不滿的。蕭紅對愛的需求像饕餮,是病態(tài)而囫圇吞棗的,不去論質(zhì)量和純度。更是盲目如蝙蝠,在黑暗里發(fā)著聲波隨意接收和碰撞。如此形容也許失之溫和卻也懇切。因為她每一次的愛情都是在被拋棄并且落魄無奈之時,她本身就無多大的選擇權(quán),來了便覺得對了,這也是她終其一生起起伏伏卻無法找到真正的愛的原因,因為她首先從來沒真正找到過自己??v然后來幸遇魯迅關(guān)懷賞識,的確算是人生一抹暖色,可是她抓緊這一絲暖意,不管不顧他人(許廣平)困擾,實在是落魄之極的靈魂終于有了口人間珍饈。
蕭紅自身的脆弱是她無法踐行意識里覺醒內(nèi)容的重要原因,也許蕭紅回饋給別人的不是愛不是付出,是無盡的索取和讓人窒息而恐懼的掌控,所以人人叛逃,人人離棄??墒?,這可憐可悲的人自己何曾又因此好過了,自憎和流浪大概充斥了她一生??墒撬瓦@樣,不管不顧,把自己放逐進荒漠里,去苦悶,去燃燒,用盡力氣。
蕭紅像一名勇敢的戰(zhàn)士,終生為愛而戰(zhàn),可是愛哪里是打仗得來的,可是烈火如她,不懂得也不甘于黯然等候和慘淡經(jīng)營。雖轟轟然戰(zhàn)敗了,可是,如果給她一個明天,她還是自己的堂吉訶德,縱然桑丘已去,瘦馬無力,她仍敢和風車作戰(zhàn),與天地為敵,也要追愛。
蕭紅傳讀后感
世間最難說清原由的應(yīng)該就屬緣份二字了,我與蕭紅作品的緣分也正是如此,早幾年喜歡看林徽因的作品時就知道蕭紅是民國才女之一,也曾想要讀讀她的作品, 借來她的《呼蘭河傳》沒看幾頁屬實讀不進去又原樣還了回去。究其原因細想是來自我對她名字的一種偏見,蕭字無端給我一種蕭條悲涼之感,所以會對她的作品產(chǎn)生抗拒。正所謂無善無惡心之體,我承認普通人的煩惱絕大多數(shù)是來自于自己的執(zhí)念。今天來讀蕭紅傳,不是因為放下我執(zhí)只是因為孩子讀完了我需要與她交流討論,帶著這樣的任務(wù),我走進了蕭紅的淚雨飄零的世界。
如果說楊絳是上天的寵兒,那蕭紅只能說是上天的棄兒,寵兒給出人生的評價尚且是“人生實苦”,論到蕭紅更是苦不堪言了。她年幼喪母,年少喪家,被父親開除祖籍,接踵而來的厄運,讓這個瘦弱的女子成為無根的草,連同她的生命,注定漂泊。易經(jīng)中有個上上卦叫地天泰,與它一卦之隔的下下卦叫天地否,由泰入否只需一卦,而想否極泰來卻要經(jīng)歷63卦,易經(jīng)總共也不過64卦呀。蕭紅這一生否泰轉(zhuǎn)化的艱難歷程,實非我等常人能夠體會。蕭紅的父親早早為她選定一家與之門當戶對的人家,為了逼迫蕭紅結(jié)婚,斷了她的學費供給,倔強的蕭紅在表兄的幫助下逃離家門,可是父親的勢力實在非同一般,逼迫表兄的家長也斷了表兄的生活供給,兩個半大的孩子幾乎流落街頭,無奈向父親低頭回到家中的蕭紅,備受家人的冷落與白眼,不堪精神痛苦的蕭紅又一次只身出逃,為生活所迫,這一次她竟然與先前死活不肯嫁的汪家公子哥同居在了一起,轉(zhuǎn)了一圈,收獲的只有數(shù)倍的困難,無可預知的未來,如果當初選擇順從命運,今天或許就不會承受這樣多的痛苦了,這究竟是命運的殘酷還是自己的任性,亦或是這些所有的難都是難逃的劫,無論你以什么方式,終究是繞不開啊。
命運要想折磨一個人,那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懷著身孕的蕭紅,因為先前逃婚的種種行為被夫家認定不恥,堅決不許她再進家門,汪公子也無力抵住壓力悄然離去,只留給已是身無分文的蕭紅一筆巨額債務(wù)。衣不御寒,食不果腹的她,家人近在咫尺去沒有伸出援手的,任他是死是活。都要活不下去的蕭紅只能寫信給報社求救,命運又給她安排了一見遇見,雖然遇見的結(jié)果令她心碎到肝腸欲斷,可是這樣一個真心愛她,她也真愛的男人的出現(xiàn)的確算是命運的一次厚待。縱使那個男人是個決絕之人,愛的時候,舍盡生命地待她好,當愛逝去,他卻不留半分情分。容若說:人生若只如初見,然而當初見成為回憶,依靠燃燒記憶溫暖自己,那點熱度或許只能把淚水烘干,淚痕紅綃透的心情誰人能知?
蕭紅,歷盡一生跋涉,穿越生命荒寒,她的生命定格在31歲華年,永遠地沉睡在煙雨民國,她的靈魂卻是穿越萬水千山,穿過幽幽時光,她的生承受了淋漓盡致的苦,在她走的時候,我說了一連串的“身先死,不甘” ,“身先死,不甘” 。
蕭紅傳讀后感
蕭紅,一個出生于呼蘭河,亦是出生于亂世的女作家。她的出生并未給那對重男輕女的父母帶去一丁半點的喜悅,只有祖父喜歡她!所以,可以斷言她是一個缺愛的孩子。而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她在后來愛情的道路上苦不堪言……
因為缺少,所以珍惜!因為全心投入,所以傷得最深!和她有關(guān)的三個男人,都被她拼盡全力的愛過,尤其是蕭軍,才是真正被她刻在心上最深的印記,她本叫張乃瑩,而后改作蕭紅,也就是同蕭軍一個姓氏!
之所以如此之深愛,最初可能只是因為他曾把她帶離了水深火熱之中,讓她重新找到了希望,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并且還是把她帶入文壇的恩人,加之又有共鳴,又怎能不深愛?
蕭紅傳讀后感
幾年前,我在《江山》的一個版塊掛了個編輯的空銜,卻沒有真正地在那里投入過多時間,我就是一個閑散的玩文字的人,自娛自樂,沒什么上進心,就是在那時,我認識了宿州女孩燕兒,燕兒在《江山》小有名氣,她吸引我的不僅是文字,更多的是她的個人經(jīng)歷。這個女孩身患重疾,癱瘓多年,幾經(jīng)生死,卻憑著對生命的熱愛,對文學的執(zhí)著,活出了一份屬于自己的精彩。
我想,我跟燕兒是有緣的,江山的偶遇注定我們會成為一生的好友,我們的緣分不僅僅是名字的相同(我的乳名也叫燕),更主要的是我們在思想上是相通的,我總能在她的文字里讀懂這個女孩的那顆敏感而靈動的心,她對社會的認識,人生的感悟,以及對夢想的追求,都是讓人贊嘆的。人一生,會遇見很多人,真正能成為朋友的并不多,而真正能成為知己朋友的更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跟燕兒的這份緣,一直把她當成是另一個靈魂自由的我。
一直想去看燕兒,一直因為這樣那樣的瑣事抽不開身,去年年底,燕兒新書《蕭紅傳》正式出版,真心替她高興,燕兒欣然答應(yīng)送我一本,因這本書的緣故我終于下定決心去宿州看望這位未曾謀面的摯友。
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幾經(jīng)周折,在宿州大店鎮(zhèn)的一個十分偏僻的養(yǎng)老院里見到了燕兒,燕兒跟我想象中的燕兒幾乎沒什么兩樣,熱情開朗,樂觀豁達,容貌俊俏,眼睛里透著靈氣,如果不是因為殘疾,這個女孩將會有一個多么美滿幸福的家庭,如果不是因為殘疾,她將會贏得多少人愛慕的眼光,我看著她骨節(jié)變形的手和僵硬的身體,心隱隱地疼。
回到家里,并沒有急著去看燕兒贈我的這本《蕭紅傳》,事實上,我對每一本書都是懷著虔誠的心去閱讀的,一部作品,就如同是作者的孩子,歷經(jīng)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陣痛才誕生,它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對作品的尊重就是對作者的尊重,所以,我讀書向來很慢,讀得很仔細,逐字逐句地去琢磨,盡可能地去領(lǐng)悟作者在寫這部作品時的心境以及所要想表達的思想和意圖。
夜深人靜時,正是讀書時。每晚忙完瑣事,我會坐在書桌旁,點一盞臺燈,泡一杯花茶,靜靜地讀幾頁,在淡淡的墨香里,在燕兒委婉纏綿的訴述里走進蕭紅的一生。如燕兒所說,但凡愛文字的人沒有不知道蕭紅的,但真正深入了解過蕭紅的人卻并不多,借著燕兒的筆我才有機會對蕭紅這位傳奇的女作家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蕭紅的命運一波三折,在那樣的年代,一個女子在毫無背景下,每一步成長都是艱難的,即便這樣,她也憑著一股倔強韌性和極高的天賦,短短幾年在文學領(lǐng)域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想這一點跟燕兒是一致的,就因了這份惺惺相惜才有了這本《蕭紅傳》的誕生。
燕兒的文字我是熟悉的,純凈樸實,帶著鄉(xiāng)土的氣息,有著一塵不染的本真,但是,這部《蕭紅傳》卻一改過去的文風,文筆細膩溫婉,深情款款,字字句句輕輕地敲擊在心上,使人心生柔軟。燕兒用優(yōu)美的文字敘述了蕭紅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在跟五個男人的感情糾葛中,或愛或恨,或悲或喜,都被燕兒詮釋的淋漓盡致。如果不是做過深入的研究,如果不是對蕭紅有著特殊的愛,燕兒不會有如此細致的了解,更不可能投入這么多的感情,讓我佩服的不僅是燕兒生花的妙筆,更是這個女孩靈動敏銳的心思,她沒經(jīng)歷過愛情,卻對愛情有如此深刻的認知,這一點令我十分詫異。
蕭紅傳讀后感
認識蕭紅是從讀《呼蘭河傳》開始的,蕭紅的作品受魯迅影響,犀利深刻,大多寫的是那個時代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勞苦大眾悲哀、愚昧、艱難、凄涼、貧窮的命運,這是讓人內(nèi)心很有感觸的東西,作為一個女子,作為中產(chǎn)階級家庭出來的蕭紅,她是怎樣體會到人們的疾苦的呢,如果沒有一顆悲憫的心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果不是敏感和感性,她更不可能看得那么透徹,如果沒有極高的特殊天賦和駕馭文字的能力,她也不可能描寫的那么深刻。這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性格上的剛毅和執(zhí)拗。所以,我的感覺是蕭紅不是弱女子,相反的,她有著男兒的氣度,任性,固執(zhí),嫉惡如仇,從不向人低頭,對一個女子來說,感情里參雜了這些東西是很可怕的,導致數(shù)次的感情失敗也是必然。愛情里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兩個人的相處,不是你對我好我對你好那么簡單的事,有時候往往外在的因素是造成感情失敗的最大原因,還有性格上的問題,作為一個女子,在男子面前切記太過于強勢,要適當?shù)氖救?,學會撒嬌,在人格獨立的前提下去依賴他,甚至去崇拜他,這樣的女子往往才能讓男人視若珍寶愛不釋懷。周國平曾在《我眼里的好女人》中說:"我欣賞的女人,有彈性,有靈性。彈性是性格的張力。有彈性的女人,性格柔韌伸縮自如,她善于妥協(xié),也善于在妥協(xié)中巧妙地堅持。她不固執(zhí)己見,但在不固執(zhí)中自有一種主見。"我想,蕭紅的靈性是有的,彈性還不夠,至少她在處理感情問題上太過幼稚和草率,有些東西是天生的,學不來,性格決定命運,縱觀蕭紅的一生,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個在文學上面極富才華的女子,感情方面卻是如此的懵懂無知,她追求炙熱的愛情,卻被愛情弄的傷痕累累。唯有文字可以療傷,唯有文字才是可以傾其一生去愛的東西,也唯獨文字成就了她短暫而鮮明的一生,因為文字才讓后人記住了她的名字。所以,愛情跟一個人的信仰比起來算不得什么,蕭紅真正愛著的是那個時代的勞苦大眾,真正讓她疼的是舊中國的戰(zhàn)爭,疾苦,和滿目瘡痍。蕭紅不是個自憐自哀的弱女子,她是個讓人敬佩的英雄。
燕兒在這本書的后記中寫到:"寫蕭紅是因為我崇拜她的才華,傾慕她的美麗。但更確切地說,是為了祭奠我自己,因為我和蕭紅惺惺相惜,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悲苦命運。但是,我又不如蕭紅幸運,她情緣坎坷,文學夢卻順愿逐心。她去過很多地方,閱歷深,見識多,精神生活豐富。更重要的是她身體比我健康。"燕兒這段話里有對蕭紅的羨慕和對自己的無奈。我想說的是,燕兒,不要跟旁人比,你有你的優(yōu)勢,你能生活在這個年代就是最大的優(yōu)越,你還年輕,今后的路會越走越寬,經(jīng)驗和閱歷都會積累,愛情也會在不遠處等著你,一定會有那么一個人,他不嫌棄病弱殘疾的你,他會包容你所有的缺點,欣賞你的才華和亮點,給你一個幸福的溫暖的家,成就你當一個母親的心愿。
感謝燕兒給了我們這樣一部精彩的作品,讓我們在閑暇之余有一處心靈安放之地,享受文字給我們帶來的寧靜和愉悅,同時也衷心地祝福她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