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
推薦文章
《三國演義》中的民俗文化不僅為整部小說增添別樣的風味,有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出人民群眾的理想。那么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度龂萘x》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1
我用了近一個星期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收益非淺啊!《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之后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边@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shù)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之后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xiàn)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之后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tǒng)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就應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后人很深的印象。現(xiàn)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正因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之后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構成了鮮明的比較。曹操還是個實干家,以前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我很是喜愛。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正因它經(jīng)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述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個方面,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對于主要人物,往往透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語言表現(xiàn)其復雜的性格。故事也同樣展現(xiàn)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戰(zhàn)最為出色。使讀者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為名著!值得一讀啊。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2
從《三國演義》里,我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好戲:劉關張?zhí)覉@結(jié)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火燒新野,火燒博望,空城計,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這些動人的故事真讓人拍案叫絕!
每一出好戲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個主角都有鮮明的個性。比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劉備的愛民如子,曹操的陰險多疑,司馬懿的自作聰明,張飛的粗中有細,關羽的忠貞仁義,周瑜的嫉賢妒能,魯肅的忠厚善良......每一個人物都被羅貫中刻畫的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如一幅幅動人的畫卷,讓人看后贊不絕口!
今天,我要重點說一說劉備和曹操。劉備是蜀國皇帝,是羅貫中心中的正統(tǒng);而曹操是魏國的皇帝,同時也是作者要故意貶低的角色。此二人曾經(jīng)“青梅煮酒論英雄”,曹孟德認為當時天下只有劉備和他才是真英雄,其他的人均是無名之輩。劉備是漢室宗親,曹操是漢室之后,他們給后人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我對這兩人的看法也大相徑庭。
曹操奸詐多疑,心狠手辣。諸葛亮根據(jù)他的弱點火燒赤壁、火燒新野、火燒博望,三把大火燒的曹操如驚弓之鳥,談虎色變,聞風喪膽。曹操曾經(jīng)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從中不難看出他是何等心狠手辣,就連自己的救命恩人也不放過,真是恩將仇報,禽獸不如。他還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從而導致了一個個名士之死:許攸多才,曹操曾赤腳迎許攸,但后來發(fā)現(xiàn)他驕傲狂妄,目中無人,就借刀殺人,除掉許攸而后快。楊修是曹操肚中的蛔蟲,知道他的心腹事,只是偶爾的和他開開小玩笑,最終卻招來了殺身之禍。神醫(yī)華佗是真心真意的為曹操看腦病,他卻以為華佗是關羽的朋友,有意陷害她,不問青紅皂白就殺掉了一代名醫(yī)。曹操做的錯事真是比比皆是,這一個個充滿血腥的故事讓他的很多將士都心驚膽寒,敬而遠之。就連徐庶這樣的名士進曹營后也是一言不發(fā)。
再看看劉備,論才智,他可能沒有曹操聰明;論謀略,他可能沒有曹操出色;論武功,他可能沒有曹操高強。但他心系天下,心胸寬廣。桃園三結(jié)義,劉關張許下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劉備對關羽、張飛更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使關張心甘情愿地為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劉備三請諸葛亮,以誠相待,風雨無阻,這讓諸葛亮無限感激,同意輔佐劉備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他三讓徐州,心胸坦蕩,不乘人之危,不愧為真君子!劉備摔阿斗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從中不難看出他愛惜人才,知人善任;他不以貌取人,禮賢下士,正因為這樣張松才心甘情愿地把原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這樣的明君誰不喜歡?這樣的皇帝誰不愛戴?這也是蜀國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主要原因。
《三國演義》不愧為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我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想,都有很大的收獲。從一個個故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生活中我們不要為得到一點點小便宜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工作中不要為一點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自命不凡;人生中不要為一點點失意就耿耿于懷,怨天尤人。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廣闊的就是人的心靈?!鼻宕褡逵⑿哿謩t徐也曾經(jīng)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俗話說得好:“宰相肚子能撐船”。那就讓我們做一個心胸寬闊的人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3
我用一個寒假的時間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是羅貫中根據(jù)《三國志》改編的,主要講了劉備、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故事。在以前讀少兒版的《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只覺得曹操很奸詐,很不喜歡他。但是讀完原著以后,我對他的認識有了“180°的大轉(zhuǎn)彎”,覺得他身上也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曹操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樂觀對待。在曹操打敗仗后走華容道時,他在每一個險要的關卡都笑諸葛亮沒有想周全。但是在他每一次笑完之后,都會出現(xiàn)一員大將,將他打的落花流水。雖然自己在最后因為關羽的忠義而放了他,但只能說算他走運。在華容道上,曹操差點喪命,也折了很多兵馬,但是他并沒有灰心喪氣,認為敗兵乃兵家常事,非常樂觀。正是因為這份樂觀,才使得他在每一次失敗后都東山再起,贏得一分天下。
曹操一生非常愛人才。曹操在長坂坡之戰(zhàn)中不讓手下傷害趙云,只擒住他,是因為他想收服趙云,讓他為自己效力。曹操為了讓徐庶成為自己的謀士,也費了不少心思。曹操知道徐庶是一個孝子,父親自幼去世,便處處都聽母親的。曹操便先把徐庶的母親請來,然后每天給她送禮,徐母便寫信答謝,然后曹操再讓手下模仿徐母的字跡,給徐庶寫信,叫他來為曹操效力。這兩件事說明了曹操非常喜歡有才華的人,即使以前曾是敵人也無所謂,所以很多能人都聚集到了曹操的帳下,使得自己的隊伍漸漸壯大了起來。
曹操身上雖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他也有很多缺點。
曹操非常多疑,不聽取別人的勸告。曹操在晚年腦袋里長了一個瘤子,經(jīng)常頭疼,并且疼起來就生不如死,很多名醫(yī)都束手無策。這時曹操請神醫(yī)華佗為自己醫(yī)治,華佗說要用鋒利的斧頭把腦殼撬開,然后去除腦瘤。這也就是開顱手術,現(xiàn)在說來很平常,但是在古代沒有這樣的醫(yī)治方法,也只有神醫(yī)華佗可以做。但是曹操認為華佗要害他,就放到監(jiān)獄里嚴刑拷打,華佗年邁,便死在了獄中,不久曹操也死了。雖然曹操的多疑讓他打了許多勝仗,但是也誤殺了許多能人,還把自己的命搭上了。
曹操特別的奸詐。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的情況下,與陳宮一起逃難到了父親的好友呂伯奢家里。晚上呂伯奢到遠處去打酒,家里人則準備殺豬招待他們,正當他們磨刀商量怎么殺豬的時候,被曹操聽見了,以為要殺他,然后殺了呂伯奢一家老小。再后來,他到廚房里看見了綁在門上了豬和一鍋開水,才恍然大悟,是主人要殺豬款待他。這時他逃出呂伯奢家中,正與打酒回來的呂伯奢相遇,也將他殺死。與曹操同行的陳宮憤怒不已,棄他而去,而曹操卻說:“寧教天下人負我,休叫我負天下人”。
曹操的性格是復雜的,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成敗,使他與劉備、孫權、三分天下。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4
我是一個特別現(xiàn)代的學生,并不習慣接觸那些古典文學,因為我覺得里面枯燥乏味,毫無生氣可言。那些書在我眼里是古板的,讓人剛拿起就想扔掉的感覺。這種感覺持續(xù)了好幾年的時間,直到朋友送給我一本書——《三國演義》。
朋友遠在廣東,他十分了解我的脾性,嘆息過我此生注定無法探尋出古典文學的奧秘。但此次,他還沒跟我打聲招呼就給我寄來這本黃色封皮的小說。并且在msn上給我留言道:“推薦你看這本書,以你最好的朋友的名義?!?/p>
他從來沒有這么認真過,以至于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這本書。
這本書的封皮上鍍著四個銀光閃閃的大字——三國演義。
但很顯然,我一整天就這么看下去了。這個城市籠罩在泛濫的白光里,在清晨星光還沒有隱去的時刻,就已經(jīng)悄悄涂抹起了天空,像是一個悠閑的公爵,在耐心地涂抹著他手上的全麥面包。
驚覺已經(jīng)晚上七點時,這本書我已經(jīng)囫圇吞棗似的看完了。這里面的人物讓我記憶深刻,原本并不了解的諸葛亮與劉關張三兄弟的故事,在這本書里,我漸漸了解了他們。
諸葛亮是誰?是劉備三顧茅廬好容易請出的人。臥龍先生熟讀兵法堪稱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神出鬼沒之術。先生舌戰(zhàn)群儒,智斗八方,三氣周瑜,令其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增灶退兵,唱空城計,更是智勇超人,鎮(zhèn)住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更有草船借箭,借東風,八陣圖,七擒孟獲……先生的天縱之才讓人言之不盡,道之不完矣。先帝兵敗,在白帝城托孤于先生,先生流著淚接下遺詔,誓要輔佐阿斗平定天下。淚潸潸,雨綿綿。天降小雨,為此哭泣。
劉關張三兄弟是誰?他們雖不出同一族系,但在桃園之中,以天為證,各喝下三杯酒,留下了“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千古美談。劉備手持雌雄雙股劍,關云長揮青龍偃月刀,張翼德舞丈八蛇矛,就這樣一個陣容,欲要平定天下,創(chuàng)造太平盛世,真不愧有雄心壯志。關云長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劉備死前的“愧對兄弟矣”,張飛因云長陣亡而大發(fā)脾氣,從而喪失性命,劉關張的兄弟情真是感天地,泣鬼神。
吐一口濁氣,心中波瀾起伏,三國演義中的種種事,讓我如同身臨其境,沉醉其中,幾乎無法自拔。
想起朋友那句語重心長的話,可能古典文學真的有它吸引人的一面。這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美麗的眼神,不夠標志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tài),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tài)和舉止,這都在于一個人靈魂的豐富和坦蕩?;蛟S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其實是最好的途徑。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5
寒假里,我利用課余時間,完完整整地把《三國演義》看了一遍,《三國演義》講述的是東漢政權瓦解后三個國家三足鼎立,相互牽制并發(fā)生戰(zhàn)爭,最終司馬昭結(jié)束三國分裂狀態(tài),統(tǒng)一中國。在這本書里,有很多人物都是人中龍鳳,聰明并且驍勇善戰(zhàn),但是,我最佩服和欣賞的人是諸葛亮。我對他真是贊嘆不已。
諸葛亮是個將才,在軍隊中起到很好的領導作用。有一次他帶著五千騎兵去送糧草,突然斥候趕來報道說,司馬懿帶領了15萬大軍,向西城蜂擁而來。諸葛亮身邊沒有可用之大將,只有2500名老弱殘兵駐守城中。他身邊的幾位文官聽到這樣的緊急軍情急得團團轉(zhuǎn),不知所措。但是諸葛亮卻傳令:“將旌旗盡皆隱匿,打開四個方向的城門,每個城門里派20名老兵打扮成農(nóng)民的樣子打掃街道?!彼约罕銛y帶著古琴和兩位琴童,微笑著坐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的軍隊來到城門前,看見大門敞開,反而起了疑心,懷疑諸葛亮是誘敵深入,不敢進城,他們擔心城內(nèi)有埋伏,于是反而退兵40里地。這就是著名的三十六計之一——“空城計”。“空城計”是諸葛亮利用司馬懿多疑的性格特征,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更重要的是,這次空城計考驗了諸葛亮和司馬懿所能承受的心理壓力,諸葛亮完勝司馬懿。
諸葛亮不僅聰明,而且還非常忠誠?!度龂萘x》中白帝城托孤這段故事說的是當時劉備病危,召諸葛亮和李嚴托孤。名為托孤,實為禪讓,君王之位有德者得之。諸葛亮哭著說發(f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這里展示了諸葛亮對劉備以及他兒子忠貞不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在我看來,諸葛亮是一個非常有能力一統(tǒng)天下的人才,但是他沒有野心去取代劉禪,反而是一心一意地輔佐劉禪,他的忠心日月可鑒,這讓我非常佩服。
最后,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也讓我大開眼界。古代沒有汽車飛機可以快速運輸各類軍需用品,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諸葛亮發(fā)明了木牛流馬,書上木牛流馬的介紹: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于腹,載多而行少。從書上的敘述來看,木牛是相當于發(fā)動機的設備,流馬只是個裝載東西的設備,相當于汽車的車廂。在蜀地行路難的實際地理環(huán)境中,木牛流馬為蜀軍運輸糧草做出了很多貢獻。諸葛亮還自己設計了諸葛連弩,平常的弓箭只能一次射1支箭,諸葛亮改裝設計后的連弩,可以連續(xù)發(fā)射10支箭,大大提高了蜀軍的戰(zhàn)斗力。
諸葛亮聰明又忠誠,而且有很強的統(tǒng)帥指揮本領,他是千古以來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流芳百世,值得我們后輩學習。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心得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