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
推薦文章
水調歌頭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讀了,這篇課我懂得了蘇軾所謂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的含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1
我翻開課本,重讀了《水調歌頭》一文這篇課文雖然極為簡短,但給我的印象卻極深。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透過這幾句詩,我似乎看到了蘇軾臉上的憂愁,他痛恨朝廷之中那種官官相護、勾心斗角的黑暗生活,又想念七年沒見面的弟弟。然而面對這種事情,蘇軾并沒有怨天尤人,卻能把心事托付于明月,寫出許多瑰麗雄偉的詩句,使后人感慨萬千。蘇軾這種“不以已悲”的態(tài)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蘇軾不僅具有“不以已悲”的態(tài)度,而且還具有樂觀向上的人生精神,這種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發(fā)揚?!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睛圓缺……”就是說,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悲、歡、離、合,月亮同樣不會長久完美。這句詩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其實,無論處在逆境也好,順境也好,我們都應該像蘇軾一樣,具有這種樂觀的態(tài)度,環(huán)境的締造是人為的,而自身對待人生的價值卻是主觀的。不管處在什么環(huán)境,只要我們時刻保持著樂觀的態(tài)度,皆能處處泰然,不因處于逆境而有所改變,退一步海闊天空。
多少文人騷客因逆境而懷憂喪志,把豪情喪失掉。如唐朝的李賀因受打擊,抑郁而終。反觀蘇軾卻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的樂觀態(tài)度??上Ю钯R沒有蘇軾的氣度,不能“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況且,李賀這種頹廢的意志必能使人沉郁不振,這對社會乃至個人又有何益?
回眸人生,有些人開始渴望天邊會有不逝的彩虹,人間會不有散的宴席,追尋著近乎完美的人生。然而現(xiàn)實中,心中的完美往往被太多的逆境所代替,生命中常常夾著唏噓的嘆息。其實,逆境何嘗不是一種美呢?它是順境的一種反面外觀。它對順境,不僅是襯托,更是其意義的說明和解釋。人生的真諦,往往不是寄寓“歌舞升平”的繁華,也非蘊寓“平步青云”的愜意,更不在乎“功成名就”的完美。因為這些,給人太多的表象,從而使人有能忍受逆境的磨練。用一顆平常樂觀的心去品嘗人生,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人是可悲的,我們應該以“不以已悲”的樂觀態(tài)度去面對逆境,這樣才會感到快樂。
讀了這篇課文,我懂得了蘇軾所謂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的含義。他能有偉大的事業(yè),實際上是他不怨天尤人,時時貢獻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的結果。我們也應如此,時刻保持“不以已悲”的樂觀向上的人生精神。
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倍嗌倌昵暗闹星镏?,蘇軾曾望月縱酒,舉杯輕吟。如今,又是月圓之夜,我再一次頻首淺唱……
從古至今,有數(shù)不清的文人墨客贊美那輪圓月,圓月固然很美,可卻只是一剎那。當今朝過去,明天它又變得殘缺。殘月似乎象征著離別的傷感,而蘇軾卻一反古人對殘月的悲傷,反道寫出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的千古佳句。
是啊,細細想來,沒有這殘月的演變,哪來這一輪圓月?好比在生活中,沒有一次次慘重的失敗哪能換得成功的喜悅?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自然月亮也會陰藏晴出。
人月無常,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月圓之日,有多少遠離家鄉(xiāng)的人人凝望著月亮,思念著家人。有些事是不能強求的,只要彼此惦記就足夠了?,F(xiàn)在的我們并沒有體會到離愁的苦悶,既然這樣,就請珍惜這眼前的點點滴滴,不要等到離別之時嘆哀愁。
面對任何事情,我們都需要看見它的兩面性,從而樂觀地去面對。有些事雖然是自古如此,但只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去感受,或許便會茅塞頓開。
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3
每當我讀起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都會深有感觸。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首詩寫出了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由此,我也想起了遠在常州打工的哥哥——趙琦。
我和哥哥相差十歲,他和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記得我四歲那年,我和哥哥在看電視,我喜歡看動畫片,哥哥喜歡看體育比賽,我們倆愛好不同,兩人搶起遙控器來,哥哥一急,他隨手一甩,把正好在吃的方便面作料撒到我的眼睛里,我哇哇哭喊著去找奶奶:“奶奶,我的眼睛看不見了?!蹦棠桃贿叞参课乙贿呌们逅磧袅宋业碾p眼。等我媽媽回來后我把事情的經過跟媽媽講了一遍,媽媽把我拉到跟前,告訴了我和哥哥的關系。原來,我哥哥不是我媽媽親生的,他是我爸爸和前妻的孩子。媽媽還教我凡事讓著哥哥一點,因為他很可憐,從小就被他媽媽拋棄了。從那以后,我不再和他搶東西了,等我家條件好了一點后,又添了一臺電視機。媽媽常說親情是很可貴的,我們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一種緣分,我會永遠記住這句話。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钡该篮玫那榫伴L留人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擁有這一輪明月。這么美妙的詩句,難怪會千古流傳呢!
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4
明月仿佛是人們寄托情意的對象,古往今來,曾有那么多的詩人對月吟詠自己的心思,有那么一位詩人,他樂觀,他擁有擴大的胸襟,他就是蘇軾。
他在密洲太守任期中,由于當時是王安石改寫,所以他在政治上遇到壓制,所以很悲傷,,于是,他舉起酒杯,詢問青天,今天是哪一年,他認為那皎潔的月光,是自己精神的家園,然而真要氣絕人世,飄然而去,他有一些猶豫于是,他又寫下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來含蓄的闡述自己的矛盾心理。
看到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的掛在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們,他想為什么月兒不該對人們又怨言,為什么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但轉念一想,人固有悲歡離合,月固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就難十全十美的是。既然如此,有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于是,就寫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此事古難全。他把對友人的思念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寄托,雖間隔千里,但同在一個藍天下,所以就會很樂觀了。
思念總在分手后,在如今這個繁華的城市中,有幾人有過思念之苦,蘇軾疼愛弟弟,但他樂觀,闊達,不會因思念而批判。
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5
1076年的中秋夜,我正貶為密州太守,子由也因與變法派意見不合,遠在濟南,想想如流水般逝去的七年,再想想如今淪落到如此凄涼的境地,不由得思緒萬千。
望著天空那玉盤般的圓月,從清晰可見到模糊不已。想起了李白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句。不禁感慨萬千。是呀!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掛在天空中的呢?我舉起酒杯,對著那浩瀚無垠的青天詢問??墒谴蠖鄶?shù)人依賴的上蒼是一個十足的偏心者。讓天上的神仙享盡榮華富貴,卻讓凡塵的我們強忍相思之苦。天上的人們是否在歡飲?在月宮中閃耀著刺眼光芒的宮殿,此時此刻是何年?我真想駕駛著風兒返回到天上去與你們共舞。只是懼怕那美玉宮殿,真所謂“高處不勝寒”啊!想想也罷,我可與月光共舞,與我的倩影旋轉,可那月宮有如同人間般熱鬧嗎?
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有低低地照進雕花的窗戶,照到我那通紅無眠的雙眼??粗爝呏乱琅f圓,心就如同被烈火燒焦般疼痛。月亮啊月亮。為何你老是在人們分離時格外圓呢?難道你是想瞪大眼睛幸災樂禍看著我們不能團圓的愁苦與凄涼嗎?但靜下心來想想。也不能全怪你啊,凡塵總有悲歡離合,而月亮你也是陰晴圓缺個沒完,這件事自古以來就無法十全十美,我為何還要在此唉聲嘆氣,“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呢?最后,祝愿天下的人們健康長壽,歲歲平安,千里心連心與月共相望!
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6
夜下、一位詩人舉杯邀月,醉意之中對影三人;月下、一位詩人仰望蒼穹,朦朧之中思緒悠揚;云下、一位詩人舉目不語,思念之中不知與誰共賞這一輪明月。或許,他在對越訴說,訴說自己心中的那份愁與思。
為官仕途,感到迷茫,千百度中不知自己何去何從,乘風歸去?才知高處不勝寒。愁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
當我在奮斗的路上,當我趕到了迷茫的時候,我便停下來,對著天空,對著大地,對著明月,來緩解自己,因為它在我看來,它有蘇軾的氣息,它足以凈化我心中經時間的推移,所沉淀在我心靈深處的污物。當你身心充滿欣然,充滿輕松的時候,你又可以上路了。
我時不時地想象這詩人寫下《水調歌頭》時的場景,感受著他內心深處那種悠悠傷感,有時自己也會被感染,望著明月高懸、吹著涼風陣陣,心中不知思念這誰。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边@是對人生的感悟,在月的啟發(fā)下,對世態(tài)的思考;又是對親人的思念,孰不知,明月下又有多少人寄情于它,又有多少人傳達著相思之意。
我知道,不僅詩人一人將這種相思之情寄到明月之上,再融合到月光里,撒到月光所能照到的地方。
曾幾何時,我將思念寄到月上,恐怕明月也載它不下了吧?
透過云層,我看得見月亮上雕刻的《水調歌頭》我能聽到蘇軾的吟詩、斟酒的聲音,我能聞見空氣中散出的酒香,我能感受到他眉皺下的愁與思。
詩依舊吟,還是那份情感;月一直明,只是圓了又殘,殘了又圓,反復著,輪回著。
天空、夜下、明月、枯樹、微風...
我讀懂了《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4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