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5篇
推薦文章
《盧旺達飯店》的導演特瑞·喬治選擇去表現(xiàn)了人們面對隨時可能失去的生命之時的行為、神態(tài)和心理,重點刻畫了保羅行為變化后的心理。酒店環(huán)境的選擇也幫助影片避免了表現(xiàn)屠殺的恐怖畫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范文(1)
今天按好評推薦看了一部電影《盧旺達飯店》,看的時候非常震撼人心,這個電影讓我認識到現(xiàn)在的世界并不和平,也許是習慣了安逸的生活,對外面的世界感受不是很深刻,雖然看新聞,每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發(fā)生__分子襲擊事件,人肉炸彈自殺事件,__威脅劫殺事件等等,但是只是看過后心里知道,頂多對不幸的人滋生一絲絲同情心,心里沒有多大的震撼,因為沒有身臨其境,所以沒有感同身受, 《盧旺達飯店》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我們生在中國,雖然童年的我們也許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我們活得快樂, 我們不用擔心哪天會無家可歸,哪天會面臨生離死別,因為現(xiàn)世安穩(wěn),我們唯一擔心的是完不成作業(yè)會被老師罵,考不好分數(shù)會被家長訓斥,但這些東西都是瞬間的,再說了,只要我們努力去做了,這些事情真的不算事情。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的吹來,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娛樂方式增多了,上大學也不再是遙遠的夢想了,我們享受著自己不知道叫幸福的幸福??纯措娪爸械暮⒆觽儼?,他們小小年紀跟著大人到處逃亡,生命對于他們來說不再是那么的沉重,更像是一片羽毛,隨時都會飄散,他們天天過著心有余悸的生活,面對著叛徒們的兇殘,暴虐,年幼的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嚇得靈魂出竅,心理陰影與日俱增,當然這都是幸存下來的人能夠經歷的。至于那些不幸的孩子們,也許早就闖開了天堂的大門。
尸體遍布山野,血流成河,這一慘不忍睹的景象,竟使電影中的主人公保羅看到后,傷痛難耐,回家后,抱頭痛哭,沒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作為一個飯店經理,他又發(fā)揮了出乎常人想象的能耐,他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周旋于軍閥,政治家之間,他使出渾身解數(shù),聯(lián)絡各種關系,保護著米勒·科林斯飯店的顧客和難民們,使得米勒·科林斯飯店成為嗜血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怎么樣的一個人叫善良的人呢?也許我們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善良是看別人陷于經濟困難中,我們施與援手,別人心情不好時,我們去安慰,關心她,但是這樣善良的人,具有民族大義,高度人道精神主義精神,置家人,飯店顧客的生命于最高價位置的善良的人,我是第一次見,也許也是我生命中遇見的最善良的人。
感恩生活,感恩世界,心存善良,力所能及幫助每一個我們能幫助的人吧!
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范文(2)
《盧旺達飯店》,一部老片子,放了很久,遲遲沒有去看。早有影評,只怕不合胃口,平添失望。今日最終有了看的念頭,不談好壞,太多的影評,不少我的,我也不會。打開電腦,不知能否理解。
當一幕幕場景閃現(xiàn)、一張張面孔出現(xiàn),我無法抑制自我的內心,更不能忍住盈眶的淚水。用這短短的文字,只是為了記錄下此時的感受、留住擁有的感動。
在戰(zhàn)爭年代里,在硝煙四起的戰(zhàn)火中,手無寸鐵的生命被慘絕人寰地殺戮著,卻依然有無畏的心靈,舍生忘死用生命的光芒照耀和保護著人類永存的道路,讓人心生敬仰和震撼。鮮活的生命面前,金錢又算得了什么,只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那些金錢才有了價值。只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自我的生命才能夠放棄。所有的一切,又何足掛齒?!在殘忍的、人性即將滅絕、痛心疾首的絕望里,生命的挽救者依然綻放著人類本真最璀璨的勇敢愛之花。潸然而下的淚光里,熊熊燃起的是人類期望永存生命之泉的烈火,洗禮著千瘡百孔的心。升華著彼此的愛,拯救中我們的靈魂歡舞唱歌。
而和平年代,那些不堪的嘴臉,在他們自以為能夠肆無忌憚、無人知曉的角落里,卻時時萌動著獸欲,坦露著欺騙、窺視著金錢......他們的內心已然回到了遠古時代,在他們依然是人的外表下,毫無廉恥地裸露著他們那禽獸動物都自愧不如的需求和本能。因為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泯滅他們自我人性的放蕩。
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范文(3)
總算看完了,盡管已經看過殺戮禁區(qū),上帝忘了盧旺達,可是看完盧旺達飯店后,胸口那股壓抑的氣還是出不來,喝了兩大口水,那種絕望無助的情緒依然無法消散,盡管電影的結局是完美的。
中間幾度很想關掉,但總算專注的看完了,中間暫停了幾次,并不是因為殘忍,我看過太多比這更殘忍更真實的畫面,只是那份溢出屏幕的無助,差點把我壓得無法呼吸。在最絕望的時刻,是的,期望確實來臨了,諷刺的是,它是來帶走那些看客,順便帶來又一次絕望。
“天阿,太恐怖了,然后他們繼續(xù)吃著晚飯”記者平靜的說道,沒有憤怒,甚至沒有情緒波動,太真實了,真實到我們每個人都這么做過。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我們能依靠的,確實僅有自我,你可能不會贊同,那很大可能是因為你還沒體會過那種心境,期望你永遠不用有這種經歷。
“如果我沒能回來,你要跳下去,我要你向我保證”,那一刻,我仿佛是那個男人,我似乎體會到了那種絕望,應對屠刀,這是他們能夠選擇的最體面的決定,而那些應對揮來的屠刀,還來不及做選擇的100萬盧旺達人,遺言都無法留下,連絕望都只是稍縱即逝。
“你是善良,聰明的人,可惜你是黑人,是非洲人,在西方人眼里,100萬個你也不如一張選票”諷刺的是,那些自稱最禮貌的社會,整天呼喊著人權,法律的國家,在人性泯滅,法律被踐踏的時候,卻團體沉默。
對那些看客來說,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著更強大的祖國,對于酒店里的盧旺達人,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保羅,可是那100萬鏡頭外的盧旺達人,他們沒有保羅,僅有自我。
看吧,100萬于我而言,也只是一個數(shù)字,只是不那么冰冷,我甚至沒有查具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是110萬,還是多出10萬人,對我而言,這重要嗎,可是是滿足自我的同情心罷了。
誰又不是個看客。
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范文(4)
看《盧旺達飯店》這部影片我的心境是十分沉重的,重到我要把自我的心提起來看,才能認真看完它的細節(jié),因為我們中國也上演過這樣的大屠殺,而關于這些題材的電影我是不忍心看的。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我感受與思辨的方向也在變化。
盧旺達大屠殺發(fā)生在1994年非洲中部的盧旺達,是胡圖族政權發(fā)動的一場有組織的大屠殺,遇難人數(shù)超過一百萬人。而我查了一下資料,這場大屠殺的根源其實是以前的殖民者埋下的種族矛盾——在德國和比利時殖民時期,白人殖民者以圖西人膚色較白、身高較高為由,讓人數(shù)占少數(shù)的圖西族人統(tǒng)治人口占多數(shù)的胡圖族人,所以埋下了胡圖族屠殺圖西族的根源。解放后的盧旺達也并不能正確的處理好民族矛盾,最終在1994年演變?yōu)榇笸罋ⅰ?/p>
影片在一開始就拷問著人性。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每每遇到電影里的主角進行選擇時,都會把自我代入思考——如果我是他的話會如何選擇呢?像主人公保羅應對鄰居被殺害時,究竟死冒著危險救他們還是不管不問,保護好自我的生命呢?應對有機會逃離屠殺之地,是選擇離開還是繼續(xù)留下來盡力挽救一千多名民眾呢當我默默地在心里做出我自我的選擇,每一次都感覺到身心疲憊,每一次都考驗著自我的人性。而當看到主人公最終的抉擇后,總能振奮人心,體會到正義的永存。當然,考驗著的,還有聯(lián)合國以及高喊著人權高于主權的大國的人性,因為他們也在做著權衡。
可悲的是,聯(lián)合國、大國們最終沒有做出更為正義的選擇,他們只是接走了所有的外國人,各國都不愿意付出更多去幫忙盧旺達難民。就如美國,平時只是高喊著“人權至上”,“人權高于主權”這些口號去干擾別國內政,可是盧旺達發(fā)生戰(zhàn)亂、屠殺時卻不為所動,因為美國不能從中獲得任何利益。這無疑道出了很多國家唯利是圖的本質,而這又其實是人的本性的外化與放大。人性這種東西很難改變,除非人有了信仰,有了敬畏??墒菄疫@個實體是不會敬畏信仰的,它只是敬畏民言,民意,所以國家在對外方面肯定是唯利是圖的,那么國際社會要想在人道主義援助方面有更大的作為的話,應當加強國家間的對話與協(xié)作,共當共榮,唯有這樣,當國際上再次出現(xiàn)人道主義危機的時,聯(lián)合國才能及時反應。
當然,以上又會涉及到人權與主權的問題,這些已經是老問題但又不得不應對,我想,在出現(xiàn)大屠殺這種嚴重損害人類利益的事情發(fā)生時,這個國家的主權行為已經備受質疑了,而其它主權國家去干預的話,不是對他主權的侵犯,而是對他主權的維護!可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種干預必須是聯(lián)合國授權,并要求貼合聯(lián)合國憲章原則。
回到人權問題上,國際人權法從二戰(zhàn)之后就開始迅猛發(fā)展,《聯(lián)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公約》都有很多對人權進行普遍保護的條款,雖然如此,可是百萬人被殺的殘酷事件還是發(fā)生了,不得不問一下問題出此刻哪。除了大國們唯利是圖,行動遲緩外,制度與對國際人道主義犯罪的懲罰力度還不夠應當也有很大原因。聯(lián)合國的行動,很大程度是取決于五大常任理事國,在盧旺達大屠殺中,常任理事國沒有采取進取行動是很大原因,我想,優(yōu)化聯(lián)合國的決策機制,讓更多國家的聲音更有分量從而體現(xiàn)更多國家利益的做法應當會更有效。同時,對于煽動屠殺者,英愛大加處罰,到達震懾犯罪目的。
總的來說,影片就是引起我對人性的反思與對人權的思考吧!
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范文(5)
昨日看了電影盧旺達飯店。
講述的是,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在盧旺達當?shù)氐膬蓚€種族,胡圖族和圖西族,兩族世代混居,之間的差別漸漸減少??墒怯捎跉v史上的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關系,造成了兩族長期以來的隔閡和仇恨,最終釀成了慘劇。胡圖族溫和派總統(tǒng),在兩族談判的過程中被刺殺。胡圖族中的激進派有計劃的屠殺了西圖族和胡圖族中的溫和派。共造成了100萬人死亡,約占當時盧旺達人口的18。無獨有偶,類似的事件,在1993年,也發(fā)生過在盧旺達的鄰國布隆迪。
電影中的主人公是一個胡圖族的溫和派,他借助米克林大飯店,救助了很多西圖族的難民。電影以一種類似于辛德勒名單的氣氛展開,在一股絕望,黑暗,壓抑的氛圍中,透露出些微的曦光。正如電影中所描述的,這是沙漠中的綠洲。這不僅僅是在說米科林大飯店,對西圖族的難民來說,是沙漠中的綠洲,是他們的庇護所。同時也是對所有人而言,在人性中如此丑陋的本性面前,那里是善良人性的一處庇護所。在所有人都展現(xiàn)他們的瘋狂,殘忍,和貪婪的同時,那里堅守了一線善良,平和和互助。
電影故事是虛構的,可是盧旺達內戰(zhàn)是真實發(fā)生過的,造成的對人類的損失也是切實的。歷史上的種族主義大屠殺,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仇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沖突,都以往給世界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傷害。我不禁反思,人類禮貌經過數(shù)千年數(shù)萬年的發(fā)展,為什么人的本性中還有如此殘酷,瘋狂的一面?人類的本性真的有一個善良的天使嗎?我?guī)е@樣的迷惘看完了這部電影。
盧旺達飯店電影大學觀后感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