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推薦文章
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5篇
觀后感的寫作是一種自我療愈,寫作可以讓我們借助文字傾訴情感。而《開學第一課》是新學期開學學生需要看的一個節(jié)目,另外學生還需要根據(jù)節(jié)目寫下觀后感。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高中的學業(yè)任務非常緊張,堆積如山的作業(yè)反復隨時要將人壓垮。在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后,我有著太多的體會,這一次的內(nèi)容實在是太沉重了,一下子就將我的記憶拉回了幾個月之前的那段不見光明的日子。我們一起奮起反抗,做好了保護自己的措施,這才有了開學的消息。
現(xiàn)在開學了,我重返校園,內(nèi)心說不出的喜悅和激動,我從來沒有意識到原來開學是一個可以讓人聽了感天動地的消息,我現(xiàn)在非常明白,學習,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不覺間我以踏上人生中的新的一段征程,從現(xiàn)在起,我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認真學習,努力學習。所以,從現(xiàn)在起,我要有一份合理的學習計劃來輔導我學習:
學習前先預習。在認真投入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的內(nèi)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習的大致內(nèi)容及結(jié)構(gòu),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學習內(nèi)容。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放慢學習進程。
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nèi)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與節(jié)奏。
課堂上做的筆記要在課后及時復習,不僅要復習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重要內(nèi)容,還要復習那些仍感模糊的認識。堅持定期復習筆記和課本,并做一些相關(guān)的題目。
找一個安靜的、舒適的地方學習。圖書館,安靜而沒有干擾。開始學習時,應該全神貫注于功課,千萬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掉以往學習的粗心、邊看電視邊寫作業(yè)、邊寫邊問、不獨立思考等學習惡習。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嚴格遵守。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除了上課時間外,晚自習時間做完各科作業(yè),記5個英語單詞,預習下一章的數(shù)學課本,復習本章內(nèi)容,做適量習題,加以鞏固。背誦所有科目必背的課文。利用課外時間多閱讀中外名著,加強寫作,開闊視野。
上課前預習,找不懂的地方,上課時學習,解決不懂的地方,上課后復習,溫故而知新。認真上每一節(jié)課。集中注意力,思考老師講的每一個問題,沒有聽懂的地方課后向老師提問,做到當天的知識當天融會貫通。學習態(tài)度端正,認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學習習慣,對待大小考試的成績要有正確的認識,深刻的自省,不驕不躁。
積極參加學校和班集體組織的各種活動,團結(jié)同學,樂于助人。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
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每當這時,我們需要一種精神來激勵自己迎難而上,勇往直前。今天,我觀看《開學第一課》,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從節(jié)目中,我尋覓到了一種震撼心靈,催人奮進的力量——長征精神。
伴隨著鮮艷的紅旗冉冉升起,主題為“先輩的旗幟”的課堂開課了。許多經(jīng)歷過長征的老紅軍或他們的親人來到現(xiàn)場,動情地講述戰(zhàn)士們在長征中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歷程,帶領(lǐng)我們重溫紅色記憶,傳承長征精神,接過先輩的旗幟。
聽著一個又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我如臨其境,被深深地震撼了:長征共經(jīng)過了11個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過20條大河,穿過草地,走過雪山,進行了380余次戰(zhàn)斗。長征開始時,紅軍共有30多萬人,結(jié)束時只剩下了3萬余人。一位老兵說,他們在岷山的時候,48天沒有糧食,沒有鞋,只能餓著肚子、光著腳在冰天雪地里艱難行進。紅軍戰(zhàn)士們在困難面前沒有屈服,克服血肉之軀的極限,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
節(jié)目中賀炳炎將軍的故事,讓我聽著聽著,不禁滿含熱淚:在云南交戰(zhàn)時,他被子彈打傷右臂,需要截肢,可是當時沒有麻藥也沒有手術(shù)器械,只能用借來的木工鋸子截肢。我難以想象,是怎樣堅定的信念,在支撐著他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事后,賀龍元帥舉著鋸下的骨片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這是紅軍的硬骨頭!”聽到這里,我的眼淚終于忍不住奪眶而出。
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上,我還見到了“長征中最小的紅軍”,感受了“飛奪瀘定橋”的驚險,也聆聽到了耿飚將軍“披著毯子上戰(zhàn)場”的故事。節(jié)目結(jié)束了,然而紅軍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勇往直前的一幕一幕,卻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這一刻,我下定決心,要向這些可敬的戰(zhàn)士們學習,用偉大的長征精神指引自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奉獻畢生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真是意義非凡啊!
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時光匆匆,又是開學季。作為全國中小學生必看節(jié)目之一的《開學第一課》如期而至。我如同往年一樣,滿懷熱情地在電視機前上了“這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主要講述了防疫知識和弘揚了抗疫精神。我看完之后,心中感觸頗多。
2020年伊始無情的新冠疫情病毒肆虐中華大地,但我國從疫情爆發(fā)開始,只用了短短的兩多月的時間便將其壓制住。這其中的功勞少不了奮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
在看這節(jié)目的過程中,我想起了一則新聞。醫(yī)院里,抗疫前線的醫(yī)生們因為奮戰(zhàn)多日不得休息,“偷”著間隙的時間,睡倒在醫(yī)護室前的走廊里,他們依舊穿著防護服,一個靠著一個。這個畫面,讓人心疼又心酸。我們都聽說過非典有多可怕,但這個事情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畢竟有些遙遠。這次新冠疫情病毒疫情不一樣,全國甚至是全球的人類都被迫參與其中,每個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著這個病毒所帶來的危機感。對于一般普通人來說,只要掌握好疫情防控知識、好好呆在家里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便是作出了貢獻。但是有一群人,不懼危險,主動請戰(zhàn)前往抗疫前線。他們是醫(yī)生、是護士、是志愿者,更是英雄,但歸根結(jié)底終究是平凡的人。然而,正是這一個個平凡的人,在這次疫情中為全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甚至有些人為此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總有人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天塌不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沒有這群人,你我早已一命嗚呼。
究竟是什么讓這群人不惜代價,日日夜夜拼搏在抗疫戰(zhàn)線上?是的,是因為他們的大無畏和當擔,這是他們對國家的回報,是對生命的敬畏。正值青少年的我們,也許暫時無法向他們這般偉大,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抗疫精神,并且將這種精神弘揚下去。
梁啟超先生說“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他也說“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強則中國強”。作為青少年,當下最緊要的任務是發(fā)奮向上、積極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為中國夢奮斗,為我國的百年目標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wěn)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這便是學習知識的好處,金秋九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節(jié),意味著我們即將告別暑假的時光的時光,接受新的知識洗禮,拋開之前的玩耍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當中。
而在開學前學校統(tǒng)一安排了一節(jié)特別有意義的公益節(jié)目便是《開學第一課》了,之所以為什么要安排在這個時間段無非是為了在開學前穩(wěn)住軍心,通過每年的勵志事件進而來更好的學習成長。
晚上8點時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時,每一分一秒都歷歷在目,今年主要講述的是少年強,中國強,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改變著了我們身心健康,生活保障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人民群眾險入了驚慌當中,而在驚慌當中中國人民英雄選擇站出來了,那些奮戰(zhàn)在一線醫(yī)護人員天使用自己的生命在默默的為我們付出著,而我們并沒有置身事外,而是選擇安靜的呆在家里,默默的為一線戰(zhàn)斗人員祈禱加油著。
或許有些事情親身經(jīng)歷過才明白并不能用困難這兩字來形容了,好在祖國英雄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支撐著共抗寶貴的時光,這段輝煌的歷史將會刻骨銘心的印在我們心中。
通過節(jié)目上使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到那些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那種無私奉獻,艱苦奮斗,不顧生命的安危而一步步向前進著,仿佛在他們字典里沒有后退這個詞,這一幕讓我觸目驚心,歷歷在目,每一次感人的敬業(yè)行動,背后換來的是我們幸福安康,平穩(wěn)的生活,試問一個擁有顧全大局,犧牲自我的心是多么的強大。而堅守在一線的人大多數(shù)都跟我們一樣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們也有自己的家,自己的親人,像一顆天上明亮的星星一般,驅(qū)散著周圍的黑暗換來了我們的光明。
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是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yè)緊緊相連,他所創(chuàng)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所以我們要趁年輕的時候努力學習,正如少年強,則中國強的原理。
最后節(jié)目還給我們分享了關(guān)于病毒的一些防范知識,勤洗手,多通風,少出門,多戴口罩,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身體素質(zhì)和注重個人衛(wèi)生。然后通過開學第一課的知識為今后的人生做出改變吧!將來為社會,為祖國做出更多的貢獻。
央視頻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我,感同身受。本次北京課堂由康輝、尼格買提擔任主持人,武漢課堂由撒貝寧,朱廣權(quán)擔任主持人。
在課堂上,鐘南山院士講述了自己在父母的影響下學醫(yī)從醫(y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fā)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節(jié)目中,鐘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quán)!我們保住了這么多人的命,這是我們?nèi)藱?quán)的表現(xiàn)!”
第二位主講人是天津中醫(yī)大學校長——張伯禮。在課堂上,張伯禮院士講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疫情抗爭的歷史,中華民族本著對生命健康的堅守,在一次次磨難中,迎難而上,努力探索應對疫情的方法,正如張伯禮在節(jié)目中所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p>
第三位主講人是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他是一名漸凍癥患者,卻把背挺得筆直,挺起了萬家燈火的希望,從武漢疫情阻擊戰(zhàn)打響的那一刻起,張定宇就拖著蹣跚的腳步奮戰(zhàn)在一線,他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為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作為一名漸凍癥患者,他依然以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來面對,用不屈不撓的態(tài)度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p>
第四位主講人是陳薇,她是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在她所研究的疫苗誕生時,她只說了八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最后一位主講人是張文宏,他用生動的語言為全國中我們送上既科學又實用的“少年兒童衛(wèi)生健康寶典”,他還告訴我們洗手要二十秒,需要唱兩遍《生日快樂》這首歌,希望孩子與家人可以認識到“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新時代的少年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祖國,我們每個人都要懷著揣夢想,并且要為之付出努力,只有不斷的奮斗,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才可以報答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課個人感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