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
每一日所付出的代價都比前一日的高,因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加積極。今天的時間太寶貴,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銷蝕,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1
友情是燃燒孤獨的心靈之燈,親情更能給人長久的撫慰和想念。從降生到離去,從嬰兒到老人,親情始終伴著你,它是你一生永遠無法擺脫的情感。
讀完李密的《陳情表》我感觸頗深。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6個月就死了父親,4歲時母親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yǎng)下長大成人的。幼時體弱多病,求知好學,博覽五經(jīng),以文學見長。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湯藥,必親自口嘗后進獻。秦始三年晉武帝下詔征密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經(jīng)96歲,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為病重的祖母床前盡孝。進退兩難,實為忠孝兩難。他說道“我是敗亡之過的俘虜,身分卑微低賤,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還敢遲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為命,在她年高體弱的時候,實在不能棄她離家遠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憐恤苦心,成全其愿,準允他為祖母養(yǎng)老送終。那樣的話,生愿以生命奉獻,死后也要結(jié)草圖報。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動涕零。這種樸素、深沉、知恩圖報的情感,放射出恒久而溫情的人性美。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為了報答祖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而放棄做官顯達的機會;他又為了回報朝廷的知遇之恩,許下了“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的報國之心。最終晉武帝為其孝心所感動,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賞賜奴婢二人,并發(fā)給他贍養(yǎng)祖母的費用。
人,應該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們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們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樣做到,暫棄某些機遇而回報親人的養(yǎng)育之恩。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xiàn)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xiàn),一個人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隨時都會產(chǎn)生令人動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說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給予的點點滴滴的關心與幫助,都值得我們用心去記恩,銘記那無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圖回報的惠助之恩。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惟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父母即使有一天不在了,他們還會長久地占據(jù)在兒女的記憶里。但這種同在更多的是睹物思人的追念和尋無覓處的黯然神傷:還有誰會呼喚你的乳名,牽掛你的冷暖,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
人間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值得我們回味、留戀,讓我們懂得感恩……
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2
作者用細膩,平滑的手法描繪了又一個世外桃源,沒有戰(zhàn)爭的硝煙,沒有車馬的喧鬧,有的只是山清水秀,山路蜿蜒,即使偏僻閉塞,但依舊有著它的悠閑自得。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眾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愛情也只是剛剛萌發(fā),而沒有如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白色小塔,一戶單獨的人家,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只黃狗。?
《邊城》講述的故事凄美動人。它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也沒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場面,但他細膩而且真實,描述著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人間往事,卻透露著令人向往的淳樸民風,像一根輕柔的絲線悠悠地牽動你心靈的一角。
《邊城》里的人情亦如水,細水長流,卻不是如水一樣無色無味,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純凈。在閱讀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人性的芬芳。翠翠和爺爺一起守著渡船,相依為命,彼此關懷。爺爺,一個堅強的老人,同樣有著每一位老人都擁有的那份慈愛,為翠翠的未來擔心,卻從不把煩惱告訴她,只是緊鎖在眉頭里一個人承擔。
不由的感慨,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結(jié)局或許不盡如人意,但不由得為祖孫間的關愛,兄弟間的情誼,男女間的感情而感動。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這片悠然的土地上孕育著這樣一批有著淳樸,美好心靈的人。
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3
曾經(jīng)讀過余秋雨的許多散文,而讓我時時不能忘懷的一篇就是《垂釣》了?!洞贯灐肥怯嗲镉攴驄D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jié)十分簡單。一胖一瘦兩個垂釣老人,因為自己的喜惡,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次下鉤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著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鉤、起鉤,從來沒有落空,落日余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的釣鉤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鉤,他都倔強地端坐著,等著“暮色蒼?!绷耍笆菪〉纳碛斑€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余秋雨在散文中說道”一個更加物質(zhì),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jié)局,讓旁觀者更覺況味無窮。
也許有人認為胖老人是追求物質(zhì)而胸無大志,隨遇而安,渾渾噩噩地過著小魚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者;瘦老人則是一個追求完美、志在高遠、鍥而不舍的理想主義者。然而,從生活的角度而言,我對胖老人的做法是報以贊許目光的。生活追求需要積極向上,卻要有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智慧,不容許有盲目和好高騖遠的僥幸心理,胖老人十分明白自己所面臨的客觀條件,鉤小灘淺,他不妒忌瘦老人釣鉤的”碩大無比“,也不去打擊他的執(zhí)著,即使在”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怕的是驚擾了瘦老人的釣魚夢,他的這份平常心,使得他非??鞓?。也許,他一輩子都釣不上大魚,但是在他面對的領域里,他,的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優(yōu)勝者。
瘦老人無疑是許多人認為的完美形象,他身上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壯士之美。他的釣魚鉤”碩大無比“,可謂大矣,”在他眼里,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舍標準和堂皇形象“,”夕陽照著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鄙視同伴的淺北,瘦老人是唯大魚不釣的,他在淺淺的水域里等待大魚上鉤,儼然一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情形,他在苦作者:錢毅偉苦地單相思久久不愿上鉤的大魚之余,卻沒有實際地分析自己所處的客觀條件,倘若他向大海深處更進十米、二十米,或許就有機會擁有胖老人意想不到的收獲,“碩大無比”的釣鉤上掛著他夢寐以求的大魚兒。只是,他自視清高,鄙視胖老人的滿載而歸,卻不曾想付出哪怕一點點智慧和艱辛!他的盲目執(zhí)著在淺淺的沙灘邊顯得格外蒼白,讓觀者體味到他的孤獨和單保。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并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才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滿的六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4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痹谖倚K哪昙壗M舉辦的“小手拉大手,同讀一本書’’的活動中,我就讀了一本既真實,又感人至深的書——海倫- 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并從中受益匪淺。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在她一歲多時,因發(fā)高燒使它喪失了聽力和視力。但是海倫并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做出了人生中最艱難的選擇——讀書。
在海倫六歲時,莎莉文老師來到她家里,教她學習,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和教育下,海倫學會了用手“聽話”和用嘴說話,并以驚人的毅力掌握了五種語言。
在海倫上高中時,經(jīng)常遇到一些較難的文章,但她從不輕易放過。在其他同學玩的時候,她卻一個人坐在角落里,認真地摸索著每一個字,直到弄懂為止??床灰姟⒙牪灰姷乃瑺奚俗约憾嗌偻娴臅r間呀!這難道對于貪玩的我們來說不值得學習嗎?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在黑暗和寂靜中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人,竟然考上了哈佛大學!
在海倫八十歲時,有人勸她停下來好好休息一下了,可她卻說:“不,我不能停下來?!愓f到做到,她一直沒有停下來。直到一九六七年她八十七歲時,才安享晚年。在這一年里,海倫-凱勒——這位在黑暗中度過了八十八個春秋的偉大女性,將永不磨滅的光和熱留給了下一代,平靜的離開了她摯愛的世界。
讀完了海倫-凱勒的故事,我的心被深深的觸動了。海倫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是自強不息的一生。雖然它是一名殘疾人,但她那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使她成了著名的文學家。
我要從現(xiàn)在開始,學習海倫女士,學習她那奮發(fā)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沿著人生的階梯,一步一個腳印的向上攀登,攀上人生的最高峰!
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5
夏日里,午后的太陽逐漸炎熱,聽著蟬鳴,聞著花香,靜靜的倚靠在大樹下,樹蔭遮去了驕艷的陽光,捧著一本好書,趁著微風正好,細細品讀……
《艾青詩選》共集結(jié)了四輯,53篇,是一部集歷史性、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于一體的詩集,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詩人第一次使用這個筆名,同時還引起了詩壇的注目。每一篇都讓人有不一樣的感受,極為真實的反映歷史,蘊含著詩人最深沉的情感。
雪
每一個寒冷的夜晚,被封鎖的中國都顯得特別寂靜;每一場初冬的飄雪,大街小巷就被鋪上一層嶄新的棉被;每一位受壓迫的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艱辛困苦中度過。詩人強烈的呼吁著,希望人們能夠站起來,在這嚴重的壓迫中直起身板,而此時在囹圄充積的監(jiān)獄中,有多少哀求著能夠被釋放的無辜百姓,同時漫天大雪也勾起了詩人艾青對家鄉(xiāng)的的思念,對祖國的依戀,對中華千萬同胞的無數(shù)期望。在想象中那“戴著皮帽,冒著大雪”趕馬車的老農(nóng)顯得格外親切又熟悉;那“蓬頭垢面的少婦”、“年老的母親”、“無數(shù)的土地墾殖者”都擁擠在“生活的絕望的污巷里”;那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又能否給中國帶來一些光明呢;那被黑夜所籠罩的中國又該如何找到前方的道路呢?
陽
打開窗,用囚犯第一次看見光明的眼看這黎明,是多么真實呀;在街邊,各色各樣的人在陽光照耀的大路上不停地忙碌著;憶昨天,曾狂奔在陰暗的天幕下,流著溫熱的眼淚,哭泣我們的世紀;看日出,溫暖的陽光照出了海平面最美麗的日出。追著太陽奔跑,把昨日的傷痛和迎接今日黎明的歡喜交織在一起,雖然昨夜的創(chuàng)傷在身上仍然隱隱作痛,但心中的那股熱流,在黎明時分頓時變得豁然開朗,使心靈得到了一次解放。這次最美的日出是最愛的祖國的日出,就仿佛他第一次看到黎明時的光輝似的。那袒露著心胸迎向日出,追逐著太陽的腳步。
風
暖春,你是第一個給人們送來溫暖和笑容,呼喚著人們趕忙春播的;初夏,你率領著雷雨來到了農(nóng)田,鍛煉著在八月即將成熟的水稻;金秋,你幫助人們整理麥場,催促人們更換屋脊上的茅草,因為你知道,對于他們來說更壞的日子還在后頭;寒冬,你穿過曠野,越過山嶺,不禁在山巖上啜泣。詩人就猶如四季的風,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有著不一樣的表現(xiàn),把現(xiàn)實與想象完美的結(jié)合起來,贊美風的精神和灑脫,愿像這風一樣能夠到達每一個角落去安撫每一個受傷的心靈。
每一輯,都有著詩人對祖國最真摯的愛,哪怕渺小成一片雪花,一縷陽光,一陣清風,也想為國家做出些貢獻,表達自己最美好的感受。
黃昏慢慢到來,陽光也變得柔和,伴著微風,夾雜著花香,手拿著一本好書,準備起身回家了……
七年級語文主題叢書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