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電影觀后感5篇范文
推薦文章
《國王的演講》講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George VI)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Lionel Logue)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國王的演講》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
看完國王的演講,我的腦袋一下子冒出三個詞語:勇敢、自我、關愛。
的確國王喬治六世很勇敢。面對父親的去世,哥哥只愛美人、不愛江山,戰(zhàn)爭的一觸即發(fā),他勇敢的挑起重擔。他知道總要有一個人要挑起重擔,哥哥不愿挑,那就只好自己來。他明知道國王只是權威的象征,他不能裁決國家大事,說的難聽點,國王只是一個擺設。更重要的是當上了國王,意味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得按照別人的指示以及受到別人的監(jiān)督,也就是說自己的自由失去了。盡管如此他還是挑起了重擔,很勇敢地挑起了重擔。這勇敢的背后是責任,一顆責任之心。他說,民眾信任他。因此為了這個信任,他勇敢地承擔責任。
勇敢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撐。民眾的信任,自己的責任,才是國王喬治六世勇敢地挑起重擔。
國王喬治六世從小就活在哥哥的陰影下,失去了自我,因此從5歲時就患了口吃。自己喜歡的小保姆卻喜歡哥哥,小保姆為了討好哥哥結果讓他的胃落下了病根。從小自己喜歡用左手,因為形象不好,被逼著用右手。由于小時候膝蓋內翻,被殘忍地夾上金屬板,強行矯正,只為換來一雙直腿。自己喜愛做飛機模型,因為“不務正業(yè)”被剝奪了這一喜好??傊约旱耐昃捅粍儕Z了,失去了自我的人,面對生活的恐懼,他的表現(xiàn)就成了口吃。幸運的是,在妻子和羅格的幫助之下,他敢于面對自我,成功地完成了國王的演講。
敢于面對自己,不逃避,不膽怯,才能戰(zhàn)勝自我。自己解開自己的心結,才能釋放自己,從陰影中走出來。戰(zhàn)勝自我的第一步就是面對自己,逃避永遠只是弱者的表現(xiàn)。
國王演講成功的背后,我看到了王妃的關愛。她幫他找語言治療師,她一直陪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無論他在哪兒,無論他在干什么,她一直緊緊地拉著她的手,對他說:“我知道你可以的."也正是王妃的關愛,不放棄,才使得國王在最艱難的時候,才能堅持下去。
沒有這樣的關愛,堅持如何實現(xiàn)。只因有愛,我們才能堅持下去,才能成功。
國王演講的成功,總的來說就一句話——牢記自己的責任,堅定自己的信仰,帶著他人的關愛,走出自我,走向成功。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2
他天生并不是口吃,只是對自己過于自卑;他其實可以改變,只是對自己的影子害怕;他是一個國王,但或許你會因為他的某些缺點而認為他領導不了這個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龐大帝國??墒聦嵅坏貌蛔屛覀兂姓J,他有能力領導好這個國家,甚至能成功地引領這個國家走過危機,他就是喬治六世——當年的約克公爵。
電影的背景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本應繼承王位成為英國國王的溫莎公爵,為了一個離過婚的女人而放棄王位,他的弟弟——約克公爵不得不接過國王的權杖而成為喬治六世。一直以來,這位新任國王由于口吃總是無法在公眾面前進行演講,在妻子的幫助下,萊昂納爾?羅格來到了他們的身邊,幫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并最終幫他完成了英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次演講——1939年的反法西斯圣涎演講。
國王的小名叫Bertie(伯特)——所以他也也叫艾伯特王子,羅格醫(yī)生總是這樣新切地叫他Bertie,以示他們之間的平等。在羅格醫(yī)生哪里,Bertie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完全不像一個國王,更像一個經常犯錯誤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暴露出很多普通人的缺點,國王的光環(huán)早已從他身上褪去。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并不是一個偉人成功的示范,更像是一個小人物的力爭上游的勵志故事。當國王的演講終于贏得全世界的掌聲時,我們?yōu)樗8#蛩戮础?/p>
其實在很多時候,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短處就等于戰(zhàn)勝了自己,而戰(zhàn)勝自己就超越了一切,但是,戰(zhàn)勝自己的難度往往遠比戰(zhàn)勝一個敵人要困難得多。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定位常常隨著自身的改變而放低要求,所以我們又應擁有一顆堅強的心去保持自己的態(tài)度不發(fā)生扭曲,這枯才不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中時刻想著戰(zhàn)勝自己,把自己當作最大的敵人,這是走向成功的法寶。
當然,Bertie的成功也離不開羅格醫(yī)生的幫助,他們就像一顆螺母和螺圈,緊緊地靠著,互相作用著,為英國的根基裝上了牢牢的“保險”。
無論是勇氣、戰(zhàn)勝、堅持、努力、朋友還是什么,他們就如同齒輪,咬合、旋轉,才帶動了駛向未來的方舟,才使英國歷史上出現(xiàn)這樣一筆濃墨重彩。
向喬治六世致敬!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3
乍看之下這仿佛是一個勵志故事,當然,這么認為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一個患有語言障礙的王室公爵在皇室、國家的緊迫情勢之下,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積極去改變,最終逃出了缺陷的陰影,而終于讓那些質疑、擔憂、譏諷等等的公眾輿論煙消云散,最終也不失為一個偉大的國王。
這個故事的勵志意義另一部分也因另一個人物的所為所對比升華:George的兄弟Edward,本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皇室公爵,王位的理所應當?shù)睦^承人,卻因人生際遇和風流個性,逐漸的放棄了對王位的追逐,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天賦如果不為后天善用,也會逐漸被磨滅,被荒廢;而對于George 來說,一個對于王位繼承者來說相當有阻礙的缺陷,如果有心去改變、不停的嘗試,最終也會得到糾正,獲得真正的自信。
你也可以認為這是一個為了講述偉大王與民、醫(yī)與患無差別友情的故事,語言治療師洛格和王室繼承人George齊心戰(zhàn)勝“頑疾”,兩個人一同為對自己來說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而奮斗。當然,這個“頑疾”不同于表面上那樣簡單,僅僅是“口吃”或者“發(fā)音”,或是“說話是否流利”的問題。在當時的國際情勢下,而在王儲之中的理想繼任者卻沉迷風流韻事不思大體(其實對于這一點就我個人而言是否要對Edward抱否定批評態(tài)度,還是要持保留意見),而對于當時社會和國際情勢動蕩的情況下,一個強有力的國王,一個英明的統(tǒng)帥,一舉一動都為人們所關注,人民希望得到希望和自信,希望看到一個能給他們安全感的王。因此George的“頑疾”,反而顯得那么的引人注目,因為對于國王和重大場合而言,一場有力、有自信的完美的演講,對于王室、國民和公眾來說,都是必不可少需要的事情。
所以如果George是個平常的人,或許他有口吃,或許他的發(fā)音有問題,這都沒什么,他可以選擇成為作家、賣筆桿子,他可以選擇出賣體力來維持生計,他可以盡量避開交際、閉門閉戶,這都是沒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和別人也許都不會覺得這是多么有問題的一件事。然而他卻成為一個有語言缺陷的王室繼承人、國王,一個小問題也許就成為了大困難,就像Edward一樣,一個花花公子其實沒什么,但是因為出身背景和責任,就顯得有些失大體、不成器之感,其實都是位置造就的,因為人并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
講到這里,我想,很多人也許都在羨慕另一種生活,其實所有的生活都是一座圍城,除非你可以擁有每一座城門的鑰匙而可以自由進入,否則,并不要輕易羨慕或者盲目追尋另外的生活,除非你已經想得透徹,或者是你個永不思悔的人。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4
放暑假前,語文老師告訴我們,獲得第八十三屆奧斯卡眾多獎項的《國王的演講》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今天我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將這部影片看完了。看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國王的演講》這部影片講述了艾伯特——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二兒子。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所以他每次演講,大家都只能聽到他的結巴聲。他的妻子為了他,千辛萬苦找到了一位語言治療醫(yī)生為艾伯特治療口吃。在醫(yī)生的治療和幫助下,加上他每天也堅持不懈地來診所治療和訓練。終于在他成為國王時,他在BBC廣播電臺上發(fā)表了一段現(xiàn)場直播演講,他不僅成功地改掉了口吃,還贏得了民眾的贊揚。并且鼓舞了二戰(zhàn)中的英國軍民,最后成為一名卓越的領袖。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對艾伯特十分地敬佩,他雖然患有口吃,但他以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戰(zhàn)勝了口吃,取得了勝利。這讓我浮想聯(lián)翩,不禁地想到了我自己。我卻和艾伯特有著大相徑庭的差別。由于我的字寫得太爛了,老師批評我,父母指教我,所以我下決心要把字寫好,而我卻總是堅持一兩天,一兩天過后,字寫著寫著就東倒西歪,又跟以前一樣了。這不正是說明我做事虎頭蛇尾,堅持不了幾天,沒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還有當我遇上一道不會做的難題時,我總想:“算了吧!明天去班上問問同學,今天就放著吧?!彼悦慨斘矣龅嚼щy時,我不迎難而上,沒有堅強的意志。唉!看來我要向艾伯特學習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啊!
這部影片不僅讓我知道了一些課外知識,還讓我從中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5
歷了兩個半小時之后,我們看完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沒有像其他電影那樣大起大落,以豐富的劇情來吸引觀者。它的精彩之處全在于細節(jié),縱使整部電影下來,很平淡,很生活;即使伯蒂口中多次吐出臟話,但是整個觀看下來仍然是有那么一絲絲感動、
第一個感動之處在于當伯蒂聽著自己從萊諾那兒拿來的錄音,本來懷著嘲笑一下那個江湖騙子心情時,當他突然聽見了那一番流利的莎士比亞名言時,他震驚了。也許他從未聽過用自己的`聲音如此流利地說出這么一番話,也許正是從這一刻開始,他覺得自己有救了,終于有人能將他從口吃的深淵中拯救出來。
第二個感動之處在于因為伯蒂的哥哥的執(zhí)著,最終伯蒂不得不接過重任,成為王國的國王時。那個時候的他,依然口吃,他依然不能在大眾面前流利地演講,雖然他心中不愿意,甚至忍不住在妻子面前流淚,但是他還是承擔了這份責任。因為這個國家需要他,所以他會站出來。
第三個感動之處在于伯蒂和其妻子的感情。當伯蒂遇到困難,想要放棄時,從始至終,他妻子就沒有離開過她。這個女子實在不容易。當她說起多年以前的事時,當她向喬治六世說,自己多次拒絕他的求婚就是因為不愿意被王室的生活束縛,而她又富有感情地為喬治六世的口吃感到慶幸,因為這可以讓他們遠離政治的紛爭??稍旎?,最終喬治六世成為了國王,她也不得不當上了王后時,她沒有逃離,而是和丈夫一起承擔了那份責任。那種不理不棄的感情真的很美好。
電影之外,我百度了下這段歷史,電影拍得很好,絕大部分尊重了歷史,也經得起大家考究。無論是伯蒂和萊諾的感情,那種亦師亦友的情感,還是伯蒂與其妻子的感情,都讓人十分感動。還有便是伯蒂那份堅持,其實世界上的事物本就沒有難度,只是要看你能否堅持,如果你堅持下來,那么一切難題就會解決!
帶著恐懼上路,以便于更好的戰(zhàn)勝它。
《國王的演講》電影觀后感5篇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