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鎮(zhèn)讀后感1000字5篇
推薦文章
芙蓉鎮(zhèn)讀后感1000字5篇
《芙蓉鎮(zhèn)》不僅讓人想一走古老的青石小路,一賞漫天的水芙蓉,更能引起人們對人性的思考。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芙蓉鎮(zhèn)》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芙蓉鎮(zhèn)》讀后感篇1
芙蓉鎮(zhèn)位于湘鄂桂三省交界處,那里風光秀麗,芙蓉花開的季節(jié)里,爭先斗艷一派,這里的人們和各地鄉(xiāng)民們生活一樣,淳樸,歡樂,有愛。然而記錄這美好的湘西風情的小說《芙蓉鎮(zhèn)》卻是灰色的,不僅讓人想一走古老的青石小路,一賞漫天的水芙蓉,更能引起人們對人性的思考。
古華把民俗風情寓于政治風雨中,描寫了革命攪亂下的湘西鄉(xiāng)村生活,讓特定年代的人物變遷發(fā)生在這湘南小鎮(zhèn)里,揭露了左傾思潮的危害。
芙蓉鎮(zhèn)里塑造了一個有一個典型人物,美麗善良而逐漸堅強的胡玉音,不忘良心恪守人性的谷燕山,陰險歹毒見風使舵的李國香,好吃懶做的王秋赦等,這些人性格鮮明突出,讓人難忘。谷燕山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善良的,在革命之前,他與黎滿庚一起幫助胡玉音開了胡記米豆腐坊,在胡玉英被劃為右派時,他自己因為受到牽連而停職,在胡語音危難之際,所有人包括她的青梅竹馬黎滿庚都與他劃清界線時,只有她還一如既往的照顧胡玉音,并且救了難產(chǎn)的胡玉音,他和胡玉音秦書田一樣是光輝典范,是人性善的集中體現(xiàn)。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這是秦書田給絕望中的胡玉音說的話,胡玉音在和她丈夫黎桂桂革命中劃為右派,黎桂桂受不了當時的壓抑而上吊,房子也被沒收,自己也在勞動改造,就在這毫無希望的絕境之中,她和外表自輕自賤其實內(nèi)心純潔正直的同為右派的當?shù)馗栉鑴F編導秦書田結為夫婦,被稱為“黑色夫妻”,因此秦書田被判勞動該造20年,胡玉音3年因有身孕在獄外進行勞改。
這里面體現(xiàn)出的生命力的頑強,愛情的偉大,和現(xiàn)實的殘酷都令人咂舌?!盎钪?,像牲口一樣活著”是多少絕望中的人應有的信念啊
在這部小說中,人物對比是鮮明的。有善就有惡,李國香乃嫉妒心極強,心狠歹毒之徒,投機取巧,而王秋赦也是一個好吃懶做,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小人。在1979年革命結束之后,李國香投機取巧,因為在革命后期被掛草鞋游街受辱而被認為是革命受害者,嫁給了一省里的干部,而王秋赦瘋了,整天走在青石板路上喊著“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自己在自序中說的這是“一曲嚴峻的鄉(xiāng)村牧歌”,在這里有很多值得大家反省的事,經(jīng)歷過革命的人不由的回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不管是受害者還是革命執(zhí)行者都會心痛萬分,而沒有經(jīng)歷革命的人也能在這些人物中找到自己的一點影子,讀完之后,人不經(jīng)想在危難的時侯,我們是否能恪守自己的人格底線,尊重自己的良心呢。
這是一部將湘南民俗風情寓于政治風云中的作品,整部作品成灰色基調(diào),也正是因為這灰色,作品才呈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優(yōu)雅和美麗。
《芙蓉鎮(zhèn)》讀后感篇2
今日,在非常忙碌的情況下,我認真用心靈懇讀了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古華先生一九八零年七八月間參加中國作協(xié)文學講習所第五期學習班時所寫的習作――十六萬字的長篇小說《芙蓉鎮(zhèn)》,這是他在老家湖南的五嶺山區(qū)一個林場寫的,用了不到一個月,可謂一氣呵成,真乃天成之作。
首先,我嘆服古華先生對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雖然作品的人物不多,只有短短的十六萬字,但作者卻為我們奉獻上了一個個鮮活的具有時代特點和人物本來面目的個性真實的戲劇人物,他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實地反映人性丑惡和美好的一面。文藝作品特別是戲劇和小說,它們是以刻畫、塑造人物為主要功用的,塑造典型人物是小說的最終目的和主要的內(nèi)容,敘事狀物都是為著塑造人物的。塑造人物是小說創(chuàng)作的根本!小說的一切內(nèi)容和故事都是圍繞著刻畫人物而展開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古華先生對人物思想、性格、內(nèi)心世界、形象地刻畫和描寫是非常成功的,他對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把握是相當準確、深刻、入木三分的。
第二,讀這部小說使我又看到了一個田園牧歌式的沈從文。他的作品的文字、語言、風格、景物描寫是那樣美!三湘的作家總是能對帶有南方邊地的風土人情、世俗圖畫做出細微的田園牧歌式的描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正如作者自序中所說“唱一曲嚴峻的鄉(xiāng)村牧歌”。作品的山川景物、風土民情、世俗場景、南國風物躍然紙上。
第三,他那生動、幽默、風趣、形象、豐富、極具地方特點色彩的語言、鄉(xiāng)間俚語真是恰到好處,令人贊嘆不已!他的那種語言風格和感人的話語值得我們學習。
第四,本書的思想性值得我深思,給我啟發(fā)。作者對人生、人性和社會發(fā)展的思考令人震撼、震驚!讀書就是要多動腦筋,多思考,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看世界因作者而不同,讀作品因讀者而不同?!弊屛覀冊谝徊績?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見仁見智吧!
《芙蓉鎮(zhèn)》讀后感篇3
古華的《芙蓉鎮(zhèn)》,是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虛構出來的湘西芙蓉鎮(zhèn)為環(huán)境,以革命的萌芽、發(fā)展、結束為時間線索,以胡玉音等人的遭遇為代表,是一部時代特色鮮明的長篇小說。
全書共分四章,每章七節(jié),每個章節(jié)都有標題,結構緊湊,框架鮮明,作者的邏輯性很強。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大致可以分成兩類,分別是作者跟著作品走,或者作品跟著作者走。前者的優(yōu)點是局部好看,但易輸于整體;后者整體思想性強,但局部不夠精彩?!盾饺劓?zhèn)》屬于第三種,即,全局上,作品跟著作者走,局部上,作者跟著作品走,所以,《芙蓉鎮(zhèn)》在故事上文字上即清晰又精彩。大局是框架,沒有規(guī)矩則不成方圓,但若拘泥于規(guī)矩,文學作品就成了刻板的數(shù)學題,美的感受就成了公式。這一點上,古華先生跟路遙頗為相似。
所謂階級斗爭,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斗爭;所謂革命,不過是人革人的命。在本書中,革命本身已經(jīng)成為了書中人物打擊報復的工具,提供了發(fā)泄的機會。這就使得這本書人性十足,一切故事,都是人事,革命造成的破壞,也是建立在人的劣根性這一基礎之上的?!盾饺劓?zhèn)》并沒有簡單的停留在對革命的批判,而是更深入的剖析被卷入革命的那些人物,使讀者隨作者一起反思人性。
文學作品不是胡侃。優(yōu)秀的小說是來自作者靈魂深處的吶喊。一字一淚,一字一血。
在湘、粵、桂三省交界的峽谷平壩里,一溪一河兩條水路繞著鎮(zhèn)子歡暢流過。每當湖塘水芙蓉競開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艷的季節(jié),這五嶺山脈的腹地,便頗是個花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xiāng)。故此,鎮(zhèn)子得名“芙蓉鎮(zhèn)”。而后十三年的故事,便發(fā)生在平靜而又混亂的芙蓉鎮(zhèn)里。
《芙蓉鎮(zhèn)》是一部灰色的小說,同時也因這灰色保持了難得的優(yōu)雅與美麗。書中有背叛盟誓的黎滿庚,也有堅守承諾的秦書田;有出賣自我的王秋赦,也有忠于良心的胡玉音。樂觀與絕望,欣喜與悲傷,真實與虛假,一一對照又一一平衡。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一個幽靈般的聲音在喊。
是怎樣的年代,才會有這樣沉重的擔待?是怎樣的性格,才造就了這樣堅忍的信念?但那么陌生那么遙遠的事情,其實離我們不過三十來年!
回過頭張望張望我們的世界,一個多月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撼動了整個華夏大地。大災大難中,年輕一代挺起胸膛,攬下了更多的責任。被輿論評論為“嬌氣”、“懦弱”的80后、90后帶給社會太多太多的感動。黑暗的廢墟中,他們用頑強的毅力支撐了整整九天九夜的生命;而生死戰(zhàn)場上一張張稚氣未脫卻滿是認真的臉溫暖了所有人的心田?!靶⊙?,你一定要活下去……”的祝福和“讓我再救一個,再救一個!”的請求縈繞在我們的心頭久久不能散去。人性的美好放射著耀眼的光芒,抵抗著自然發(fā)出的怒吼。
如今,芙蓉鎮(zhèn)熱鬧如初,大地的裂痕也在漸漸愈合。人們兜兜轉轉,歷史又翻開了新的篇章。而我們——這群青蔥少年,也將繼續(xù)前行在清馨的時光中……
《芙蓉鎮(zhèn)》讀后感篇4
每個人心中總會有那么一片烏云纏繞,久久不能散去。每段歲月總會有那么一片烏云遮蔽天日,成為永久的烙印??蔀踉谱⒍ㄕ诓蛔£柟猓z絲縷縷的陽光透過烏云的縫隙點燃心中那堆干柴,燃起希望。
也許那個年代注定會被刻上痛苦的烙印;也許那段歲月就注定會被所有人當作不可回首的記憶;也許那些人們將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過去的種種,或許有人會說那是一段烏云遍布,不見天日的日子,但我卻想說烏云總會被陽光驅(qū)散,再痛苦再煎熬的日子都會挺過去,陽光才是生活的主調(diào)。
古華說那是一切真善美和假惡丑、是與非、紅與黑全都顛顛倒倒光怪陸離的年月,牛肝豬肺、狼心狗肚一鍋煎炒、蒸熬的年月。古華說在那段歲月里正義含垢忍辱、茍且偷生,牌型應運而生、烽火狂瀾。我說那是用不同的行為對抗黑暗,縱使生活無奈也依然敢愛敢恨,哪怕膽子再小也會為所愛之人不惜獻出生命,不會被強權所制服的年月。我說在那歲月里有人默默地心守正義,依然堅守自己的靈魂,雖茍且偷生卻活出了瀟灑自我,沉浸于兩人的幸福之中忘卻現(xiàn)實的痛苦。
如果說芙蓉鎮(zhèn)是時期全中國的一個縮影,那么“芙蓉姐子”就是那個時代遭受迫害默默反抗的人群的代表。上天沒有讓她“命里不主子”,在她頭頂飄來最大一片烏云后,上天讓陽光穿過烏云射進她的胸膛,讓她有勇氣反抗,讓她重燃希望。最愛的是黎桂桂,平時膽小如鼠,凡事得靠老婆做主的男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男人在“芙蓉姐子”遭受大難之時用生命在護著她,他就像一縷陽光射進“芙蓉姐子”的心里,為她驅(qū)趕黑暗,溫暖她冰冷的心房。
有過痛苦才懂得幸福的難得,有過烏云才明白陽光的可貴, 不經(jīng)歷風雨要如何見彩虹?偶爾飄來的烏云最終還是抵不住陽光的穿透,就像古華說的,時間,像一位生活的醫(yī)生,它能使心靈的傷口愈合,使絕望的痛楚消減。
不管那個曾經(jīng)是有多長,不管那個曾經(jīng)是有多痛苦,芙蓉鎮(zhèn)的烏云永遠遮不住陽……
《芙蓉鎮(zhèn)》讀后感篇5
知道《芙蓉鎮(zhèn)》是因為它經(jīng)常和蕭紅的《呼蘭河傳》,沈從文的《邊城》等作品并列出現(xiàn)在各種“描寫小鎮(zhèn)風光”的書單中。讀后我覺得這些書單有失偏頗,因為與其說芙蓉鎮(zhèn)寫的是地域,毋寧說是年代。
這本書的腰封上寫著,同名電影由劉曉慶,姜文主演。那么問題來了,他們分別飾演的書中哪個角色呢?帶著這個問題,我開始了對本書的閱讀,很快便確定了劉曉慶飾演的是本書的女主角胡玉音。但是姜文究竟飾演的誰則困擾了我很久,因為書中在介紹過胡玉音后,谷燕山、黎滿庚、黎桂桂、秦書田、王秋赦等幾位主要男性角色粉墨登場,作者的筆墨卻也幾乎平均分配,無論戲份、與女主角的關系、人物形象等哪個方面,都難以找到男主角的決定性證據(jù)。
【文學比較】這種找不到男主角的閱讀體驗,像極了讀《雙城記》時的感覺,念及此,我獨辟蹊徑,大膽設想,是不是本書中哪個男性角色和《雙城記》的男主角卡頓最像,誰就是《芙蓉鎮(zhèn)》的男主角呢?當我讀到“秦書田就圩圩都在圩場上露個面,有人講他打草鞋賣,有人講他撿地下的煙屁股吃。人人都喊他‘秦癲子’”,時,心里有三分確定。當我讀到他甘作五類分子頭目,被打成右派也仍有一套自欺欺人的理論時,心中確定了五分。而在墳場與胡玉音的相遇,將兩人的交集極度擴大則也讓我心中的確信漲到了八分,直到讀到他跳“黑鬼舞”,我終于有十足把握確定這個卡頓式的男人,這個頹廢、樂觀、機智、勇敢,在女主角面前有擔當?shù)哪腥吮闶潜緯闹鹘?,而對照姜文給人的痞子性情和瘋狂舉止,這個主角的飾演者也是非他莫屬。
【文學比較2】本書屬于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品。其正反兩向的諷刺和夾敘夾議的行文中五部透露著對那個年代的控訴,其程度之激烈和批評之徹底,使得本書縱使有人物扁平和結構松散等缺陷也能落得個“瑕不掩瑜”的評價,但若與我讀過的其他傷痕文學,如《亮劍》、《小狗包弟》等相比,尚顯膚淺,究其原因,不光是因為本書的美好結局,更多的是從思想的深刻性和矛盾的沖突性上體現(xiàn)。
但這并不能怪作者本人,如果非要找一個替罪羊,莫如說是本書成文年代:1980年。亦即剛剛結束。本書敘述的故事,也止步于1980年,為什么沒有往后寫,想必是與書中人物一起經(jīng)歷了多場動亂作者本人,亦完全無法預料在經(jīng)過了多次重大社會變革之后,未來的社會究竟路在何方。作者的思想不夠深刻徹底,也是因為當時的時局,動亂剛剛結束,每個人仍身處洪流之中,亦無法對已經(jīng)過去的苦難有一個清晰且客觀的評價。
【文學比較3】本書描寫了芙蓉鎮(zhèn)數(shù)十年的風霜,而最能觸動我的橋段,是胡玉音與秦書田一起掃街的部分,這也正如電視劇《風箏》每一集都很精彩,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也恰恰是鄭耀先與韓冰一起掃街的情節(jié)——因為同一場運動,受到同一種懲罰,兩個人,兩條街,街頭與結尾相連,兩個人的命運也終于出現(xiàn)了新的交點,這兩個橋段是如此相似,以至于即使把書中的男女主角替換成鄭耀先和韓冰,我讀來也絲毫不覺得奇怪,《芙蓉鎮(zhèn)》在前,《風箏》在后,兩人掃街的橋段是如此經(jīng)典和震撼,以至于如果我是《風箏》的作者,也一定會借用這一橋段將作品做進一步升華。
【外一則】在本書的最后,作者寫道:一九八零年七月十八日-八月四日初稿于莽山——給我留下了閱讀本書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個疑問:這樣一部優(yōu)秀磅礴的作品,怎么可能在十七天內(nèi)完成?好在作者補了一篇《后記》,回憶他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順便解答了我的疑惑:“一部作品的寫作時間是不能僅僅從下筆到寫畢來計算的?!笔前?,作者聽聞了那么多故事,自己又切身經(jīng)歷了那個年代,千言萬語早已胸有成竹,十七天,無非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時間而已。而我們平時寫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大清早,霧氣濛濛。芙蓉鎮(zhèn)青石板街上,狗不叫,雞不啼,人和六畜都還在睡呢,秦書田就拖著竹枝掃帚去喊胡玉音。彼此都是每天早起見到的第一個人。他們總要站在老胡記客棧門口,互相望一眼,笑一笑?!?/p>
芙蓉鎮(zhèn)讀后感1000字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