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600字
推薦文章
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600字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語和對話,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篇1
一代智者萬代師,被稱為”至圣“的孔圣人孔丘,以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在腐朽的世界上閃耀著自己的光芒,他堅信”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他使用”溫 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式,他貫徹”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為人處世之道……那一句句論語,傾訴著 他的心聲,那一句句論語,凝聚著他的智慧。哪怕相隔幾千年,我們依舊聆聽著他的教誨,我們懂得了”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中心,無友不如己者,過則 勿憚改“中孔子的告誡,我們明白了”禮之用,和為貴,賢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爸兴慕虒?。而那一條 條論語中,最令我觸動的,還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在孔子的眼中,有智慧的人,最高修為就是不會迷惑,這樣的人,早已看破了世間紅塵。經(jīng)歷了太多,在謎題中徘徊,最終擁有了現(xiàn)在的成就,因為見過太多, 所以自信,也不會被事情迷惑;而有仁德的人,最高修為就是不會憂愁,因為仁德,所以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擔憂,見識過了風風浪浪,經(jīng)歷過了大風大雨,才有了如 今的平靜。這樣的人,哪怕天塌了下來,也只會安安靜靜的去補救;而那些有勇氣的人,最高修為就是不會畏懼,有了勇氣,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困難再大, 風浪再急,就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就是因為勇氣,有了支撐下去的信念,因此,無論什么樣的危險,也會慢慢在他們心中的勇氣下慢慢灰飛煙滅。
從古至今,成為圣人的人太少太少,只是因為心中的雜念,唯有孔丘,不僅見多識廣,待人寬厚,更是無所畏懼?;蛟S我無法真正理解孔子,解析論語,但是, 我知道,唯有孔子,能在亂世中,依舊馳聘神思妙想。
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篇2
《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內容主要是記錄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有的談怎樣做人、有的談怎樣學習……語言精煉,含義豐富,其中許多語句至今還有很強 的生命力。它不僅是封建社會文人學子的必讀書,而且也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必讀書。我剛開始讀的時候,有許多語句都不理解。經(jīng)奶奶講解后,我總結歸納了以下兩 點:
一、做人要講誠信,正如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在告誡我們,與人做事要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 要守信用;做人要明是非,正如孔子所說:”為人者能好人,能惡人?!?這是在告誡我們,要公正的、合乎標準的喜歡一個人,或憎惡一個人;做人要懂禮節(jié),正如 有子所說:”禮之用,和為貴?!?這是在告誡我們,做事要達到和諧的目的,必須正確應用禮節(jié);做人要謙虛,正如孔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是在告誡我們,應當謙虛、謹慎,多向別人學習。
二、學習要有好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啊睂W而時習之?!斑@是在告誡我們,學習要有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學習態(tài)度上,正如 孔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在告誡我們,在學習上更應當要實事求是。
經(jīng)過學習《論語》,我覺得自己在各方面和和孔子及其弟子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應當以《論語》為自己的座右銘,使自己的品德、行為、學習不斷提高。
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篇3
這幾天我讀了《論語》,覺得這句話不錯,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友,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對品德高尚的人肅然起敬;侍奉父母能盡全力;服侍君主可以不惜生命;與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沒讀過書,別人也會認 為他讀過書。
在我們生活中,也要講文明、講禮貌,這樣的話,別人才會認為你是一個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人。這也是為什么《論語》要這么說的原因吧。
我們每天走進校園時,都要向在大門口值勤的老師問聲好,以表達謝意;老師也微笑著點著頭表示贊許。不管在校園內外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的心理便會有絲 絲暖意,就像被春天暖暖陽光照過一樣。
我認為同學之間也要講禮貌,有一次,一個同學撞倒了我,卻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大家都認為他沒教養(yǎng)。還有一次,在餐廳排隊吃飯時,一個同學突然插了 隊,別的同學讓他按秩序排隊,他竟然還動手打人;這時,他在大家心中的位置就大打了折扣。
作為一個學生,不光要學習好,還要思想品德好,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家要孝敬父母,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生活中,處處有文明,處處講禮貌,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爭做一個文明人吧。
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篇4
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這本書,雖然不是很復雜的古文,但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chuàng)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jīng)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 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從表面 上看,要 ” 溫故知新 “ 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jīng)驗??鬃拥倪@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xiàn)代教 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 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yǎng)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 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jīng)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jīng)典古文中較優(yōu)秀的一部,經(jīng)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
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篇5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論語》則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讀《論語》,讓我進一步了解孔子。
在讀《論語》中,令我體會最深的兩個方面:一是孔子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二是孔子的思想修養(yǎng)。這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以及如何處事待人。
孔子在學習方面的很多言論給我很多啟發(fā)。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思考與學習應相結合;“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教導我們要時常復習舊知識,才能更好的進步,更好的提高;”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讓我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應做到“學而不厭”。
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同樣值得我們學習,令我敬佩。
學海無涯,只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人才是智者,因為他們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查漏補缺,從而進一步做到“敏而好學”。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下,我們還要做到時常積累點滴零碎知識,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學習上,只有腳踏實地的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jīng)驗,才能積少成多,最后擁有龐大的實力,摘到成功的圣果。
孔子提倡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孝。孝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子女,最重要的便是孝。子曰:“父在,觀其意;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备改笧榱思彝ジ冻隽俗约旱娜啃难?,作為子女應該體諒父母,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夠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學著替父母分憂,盡全力做到令父母滿意。
孔子在待人處事中做到了“仁”。如“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認為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學習禮樂才有意義。在“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薄笨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薄暗茏尤雱t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敝卸俭w現(xiàn)了孔子“仁”的政治主張,以”仁“為核心,推己及人。
孔子身為大思想家,教育家,又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受到了眾多人的欽佩,但他仍是有謙虛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胸懷,主張”仁“的學說。我想,這也許就是令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原因之一吧!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論語六年級讀后感范文6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