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600字左右初中范文
推薦文章
論語讀后感600字左右初中范文
所謂《論語》,即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它是我國一部最早的語錄體散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這本書的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讀后感600字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傳承了五千年,為中華第一大家?!墩撜Z》這本書是孔子一生智慧的結(jié)晶,里面蘊含了許多道理,讓人受益終生啊!讀了《論語》,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孔子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
孔子認為,要學習,首先應(yīng)當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年輕的人,在父母身邊要孝順父母,離開家要敬重兄長,言語謹慎守信,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只有自身素養(yǎng)提高了,在學文化知識,這樣才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其次,我們應(yīng)該常常復習學過的知識。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來遠方,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知識能反復的溫習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遠道而來,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嗎?學了知識,要反復的溫習、鞏固,這樣才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再次,應(yīng)當善于思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學而不思考,就會受蒙蔽而無收獲;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只有學習和思考一起結(jié)合,才能體現(xiàn)出學習的效果。
最后,應(yīng)當真誠坦白。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由呀,我教給你的你懂了嗎?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這才是真正的明智呀!”
論語讀后感600字
子曰:“富于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孔子的弟子原憲很會理財,有一年春節(jié),原憲準備于家人團聚見,孔子原憲十分辛苦決定給他一些小米,原憲卻推辭不要,孔子說:“你家吃不完就送給窮人吧!”原憲就接受了,那一次師生間的閑談,原憲問孔子什么事可恥,孔子告訴他:“你要堅守自己的信仰,不能當國家政治黑暗,就躲開,這就是可恥。”原憲銘記在心,孔子去世時,他才三十多歲,可是他看到壞人當?shù)?,好人遭殃的形勢,過著自食其力,清貧的生活。十幾年過去了,子貢做了衛(wèi)國國相,打聽到同學原憲,便來見他,子貢以為原憲病了,而原憲的回答卻讓子貢告辭而別。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們可以看出原憲的守信,即使再貧窮也要堅信仁義道德。聽了老師的教誨銘記在心,從不違背,同時賣商品的女商販的堅信,在外即使弄虛作假老板發(fā)現(xiàn)不到,但仍然要堅信自己并說出了非常驚人的回答。
一個人是否守信只有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負責的人非常守信,而對自己放松的人則是滿口謊言,無人相信。
論語讀后感600字
《論語》真是讓人百讀不厭,它優(yōu)美洗練的句子,精辟的思想,既給人美感又給人啟發(fā),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讀《論語》有感作文。如學而第一的第十章: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聞、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一章的意思是:子禽問子貢道:"先生每到一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有心求人告訴他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說:"先生憑溫和、善良、恭敬、節(jié)制和謙遜的態(tài)度來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使得人家主動把政事告訴他。先生這種取得別人信任而獲知政事的方法,與別人獲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吧!"
通過讀這一章,我知道了,如果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首先,必須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要如何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呢?這就要做到子貢說的:聞、良、恭、儉、讓。
論語讀后感600字
今天,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古文十分深奧,讓我剛接觸它的時候,都有點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有一句話又證實了論語的重要性:“會半部論語,能夠治天下”。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書,這本書可謂是集學習、修身、做人于一身,對中國儒家學說有著遠大理想的一本書!我只接觸了十條,卻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恍然大悟。其中有幾條,我覺得頗有感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難道不是教我們怎樣學習嗎?就拿我來說吧,我也有這樣的學習經(jīng)歷。
我數(shù)學成績還不錯,但做題目卻總?cè)菀壮鲥e,為此,我增添了不少煩惱。今天我終于知道了,原來是我課后沒有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沒有鞏固,才造成了錯誤。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按一定的時間來復習學過的知識,會有新的理解和體會。同一篇文章,你學會后再復習一遍,會發(fā)現(xiàn)有和第一次閱讀時迥然不同的感受。而你對課文的意思又有了新的理解,這也是學習的快樂之處。
掌握好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做到課前預(yù)習,課時聽課,課后復習,還用愁成績不能提高嗎?
論語讀后感600字
這個寒假我過得頗有收獲,因為除了和家人一起享受著天倫之樂的日子之外還能有時間讀讀書,看看電視。其中在CCTV10的百家講壇中收看了于丹教授的《莊子》,自己也買來了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細細品讀。
一直以為讀《論語》需要有足夠的文學修養(yǎng)和耐性,也覺得自己沒有興趣去讀那樣“過時”的書。然而在學校開展《論語》導讀之后,老師們開始了讀《論語》的熱潮,我也在收看了“百家講壇”的節(jié)目后被專家、學者們的淵博學識和娓娓道來的易懂并且有現(xiàn)實意義的道理所感染。于是我也就開始了讀《論語》,并有了一點點的收獲和一點點的心得體會。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它對于我們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人的生活,有著實際的意義。書中涵括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讀了《論語》我才知道了它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鬃诱且源藖碛绊懰牡茏?。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他們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tài)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我們說孔子是圣賢,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大家讀《論語》會發(fā)現(xiàn),這里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個詞: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作為一個教師同時也是一個班主任,我希望自己能向孔子所說的“君子”靠攏、看齊,同樣用我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我的學生,影響我的學生!
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與內(nèi)心。當他的內(nèi)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yǎng),而后表現(xiàn)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鬃右苍退膶W生討論過何為君子。他謙虛地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他自己都做不到。“仁者不憂”,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nèi)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和多細節(jié)不計較,可以不糾纏與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nèi)心安靜、坦然。
知者不惑,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nèi)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當你的內(nèi)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nèi)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做一個內(nèi)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為君子的前提。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fā)有為??鬃釉?jīng)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一個人如果整天想的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么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這樣一份擔當,后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應(yīng)該有培養(yǎng)國家所希望的一代新人的職責。就如馮校所說的“有本事,靠的住”的人。我不僅要教授給我的學生專業(yè)知識,還要著重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高尚品格,做一個文明人,現(xiàn)代人!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