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精選7篇300字
推薦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精選7篇30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倫凱勒。書中記敘了她從小到大發(fā)生的事。 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1
美國《時代周刊》評價過,海倫﹒凱勒被評為20世紀美國的十大偶像之一是當之無愧的。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偉大經歷和平凡故事的完美結合。海倫﹒凱勒堪稱人類意志力的偉大偶像。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也被海倫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在書中,海倫19個月時就已經失去了視覺和聽覺。當時的她是那么的孤獨、粗暴、無理對自己以外的世界不聞不問。直到莎莉文老師出現(xiàn)在了她的生活中,教會她認字,才打開了她心靈的眼睛。從她認識的第一個字“水”開始,就開始對外界產生了好奇,覺得那一切是多么美妙啊。這種美妙的感覺促使她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克服生理上的殘缺,跨越障礙學習了各國語言。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興趣是多么的重要。興趣能夠給人驚人的毅力面對困難,不斷地奮斗,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獲得希望。她的人生雖然遇到重重障礙,但是她憑借著自身的力量和別人的鼓勵,最終找到了解決的鑰匙,打開了幸福的大門,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她讓我覺得汗顏,也促使我擺脫懶散的學習態(tài)度,認真對待每一天,充實的過自己的人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2
海倫·凱勒是一個患有盲、聾、啞三種生理缺陷的人,對于她來說,能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去感知世界的多姿多彩是多么遙不可及。但盡管她身有殘疾,創(chuàng)造的成就令世人震驚。她克服了語言障礙,學會了說話;她用十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大學前的學業(yè),順利考入了許多正常人都望塵莫及的哈佛大學;她打破心理的束縛,與很多偉大的人物愉快的交流;她克服自己生活上的困難,為殘疾人的前途和幸福四處奔波。她的一生是一首自強不息的人生之歌。
海倫·凱勒的家庭教師是莎莉文老師,一個帶給海倫·凱勒知識和真理,并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海倫·凱勒身上的一個可敬的人。在沒有見到莎莉文老師之前,海倫·凱勒就像是一只迷失在大霧中的航船,身邊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見到莎莉文老師后,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主要寫了20世紀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度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弱女子。
然而,讓我感到的是,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的女孩子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并用生命的全不理來弄個,處處奔走。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是因為海倫。凱勒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以驚人德爾毅力面對困境,我們學習做事業(yè)要有海倫。凱勒那樣的一顆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心。
還記得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學不會跳繩,要不跳過了第一個第二個就絆倒了,要不就是把跳繩甩得老遠,所以我經常做在花壇上發(fā)愁。我的班主任鄭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走過說;陳喻如,做每一件事情都有第一次的,你要每天堅持練跳繩,戰(zhàn)勝自我。我點了點頭,放學回家了,我半信半疑的向小區(qū)花壇走去,開始練跳繩。一、二,唉,又斷了,我有點不想練了。突然我想起鄭老師講的話,心想,我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試試看,持之以恒有沒有用?;▔锏男』ㄐ〔萏痤^,彎彎腰,似乎在說:加油!加油!我鼓起勇氣繼續(xù)練。每天如此。于是,天天練操的老奶奶豎起大拇指說:這小姑娘可真棒,每天都來練跳繩。麥臉盆的老爺爺捋了捋胡子說:是啊,是啊,這精神值得表揚。我聽了就像吃了蜜一樣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是海倫的自傳體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無與倫比的杰作”。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出生時本來是一個健康的女嬰,但在她19個月大時卻被一場腥紅熱奪去了視力和聽力,接著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充滿黑暗的世界讓海倫變的脾氣暴躁、易怒不安,直到七歲那年,家教安妮莎莉文出現(xiàn)在她的世界里,這個盲人姑娘方才改變了糟糕的一生。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學會了讀書和說話,慢慢嘗試著與人溝通。并在19歲時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五年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順利畢業(yè)。1906—1921年,海倫頻繁開展各項盲人的教育與服務計劃,并在全美各地巡回演講,積極參與并成立了美國盲人基金會民間組織。與此同時,她也熟練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中文字,先后完成了《我的人生故事》《石墻之歌》《走出黑暗》《樂觀》等14部作品。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讀完這本書,我被海倫善良、樂觀,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與命運抗爭的勇氣深深震撼了。一個失去視力和聽力的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努力,那得擁有多么大的毅力啊!而我做為一個四肢健全,生活在21世紀幸福社會里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學習,努力奮斗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5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特——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這是一個幽閉在盲聾啞的世界的人,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創(chuàng)建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她不僅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zhàn)勝生命的勇氣,而且將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和幸福記錄下來,給后世以勉勵。
她就是這樣一個不幸的人,創(chuàng)造了這世間的偉大奇跡。在讀這本書時,我的心不僅充溢著敬佩,震撼之情,同時還夾雜著一種羞愧之意。我這五官健全,身體健康的人,卻從來不珍惜身邊的美好。讀完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是多么得不知足。海倫雙耳失聰,從來都沒有聆聽過親人的聲音;她雙目失明,無法看到五顏六色,繁花似錦的世界;她無法開口講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表達自己的想法。生活對她來說是殘酷的,然而她不氣餒,不自暴自棄,依然頑強地生活下去,創(chuàng)造著偉大的奇跡。
我時常想,如果我是她,我又會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生活下去?我恐怕做不到向她那樣吧!
不!一個聾盲啞的殘疾人都能做的到,我這個健全的人也要做到!海倫。凱特,一個值得我學習的榜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6
最近,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它使我深有感觸。
她的一生只有十九個月的光明與聲音,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甚至有些渺小的人,卻用她的行動來證明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在安妮老師的幫助下,在親人們的關愛中,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開始了她對夢想的追逐,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yè),取得了學士學位。她一生致力于殘疾人慈善事業(yè),不斷為殘疾人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能夠受教育,不再風餐露宿,她還曾周游世界各地演講,為殘疾人加油鼓勁。
她的世界中,沒有光明,沒有聲音,只有孤獨與寂寞。但她卻頑強地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這樣去做。
第一天:我要去看看那些給予過我?guī)椭c關懷的人們,記住那些充滿善意的眼睛,他們一定有著美好的心靈。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見證黑夜變成白晝的奇跡,那該是多么令人激動啊!
第三天:我將在忙碌中度過,我要親自去體會那些勞動人民的快樂。
這些在我們常人看來多么簡單的愿望,卻成了海倫心中最渴望也是最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所以,她將它們用另一種方式記錄下來,告誡我們,珍惜現(xiàn)在我們所能看見的每一分每一秒。
假如你的光明只剩下三天,你又會怎么去珍惜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7
在我的書籍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了。因為它能深切的教育我,給予我很大的啟發(fā)。
主人公海倫·凱特從小雙目失明,耳朵先天失聰,嘴巴又說不出話來。對他來說已經很痛苦了,偏偏他的父親又去世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文中有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那就是:“事情往往都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才會留戀他?!奔毤毦捉酪环?,覺得知句話不無道理!當我們因貪玩而身體受到傷害的時候,才會留戀以前的健康時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標的過完了一生,才會留戀時間,才會有一種時光倒流的這種迫切愿望;當你失去光明時,才會愛惜以前那雙清涼的大眼睛······這又一次向警鐘般敲響了我們的心靈,可見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熱愛我們的生活是何等重要!
這本書教會了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不要把時間白白浪費掉,要時時刻刻都要有上進的心。我要向書中寫的海倫·凱特那樣勇敢、堅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精選7篇3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