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
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5篇
博物館是國民教育的特殊資源和陣地,教育活動則是博物館發(fā)揮教育這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篇1
在南通博物苑迎來百年慶典之際,我與家人來到南通珠算博物館,感受算盤悠久的歷史。
珠算博物館矗立在美麗的濠河邊,是“環(huán)濠河文博館群”中的一份。它的造型獨特,是一幢幢小尖屋頂,屋后是一個公園似的園林,可美了!
走進博物館,只見一塊墻上寫著“珠算博物館”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第一層都是些文字說明及介紹,還有少量的古時候的算盤。
而上了二樓就是一些展品了。剛進門就會看見一個很尖的算盤,一看介紹才知道這是“藥鋪算盤”,是專門在藥店里用的,可供七人使用,耐心地數(shù)一數(shù),一共160檔,這個數(shù)字很驚人呀!在藥鋪算盤的上面還有一個“麻將算盤”,這個“麻將算盤”很有特點,取的名字也很形象,這種算盤的算珠都是一個小長方體,就像一個個麻將一樣。
緩緩地在算盤展品前移步,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特點的算盤。比如有個“寶塔算盤”,這個算盤像是從大到小許多算盤疊加上去的,到了最高層,就只剩下一個算珠了,乍一看,還挺像寶塔的,我仍然饒有興趣的數(shù)了數(shù),一共等于30個算盤,也很厲害呀!
不過最厲害的還在后面呢!只見一個黑點上架著一個放大鏡,透過放大鏡一看,還是挺小,不過已經(jīng)能看清楚了。再從放大鏡底下看,只看見一個大拇指甲蓋那么大的算盤,這就是“迷你算盤”,這么小的算盤怎么用呀?這么小的算盤我還是頭一回見到,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
還有許多漂亮的算盤,做工都很精致。比如清代9檔純金算盤,就像是“迷你算盤”的放大版,它的每一顆算珠都清晰可見,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閃閃發(fā)光。還有清代八檔全瓷算盤,民國13檔珍珠算盤,民國13檔紅玉石珠算盤,明代象牙微雕9檔算盤,清代銀手鐲8檔小算盤……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珠算博物館里的算盤可真有趣,它們不僅讓我打開了眼界,也讓我看到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篇2
離開了長城后,我們又來到了珠算博物館。
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博物館的館標:上面有“國粹”兩個大字,頂上有三顆算珠——兩顆平疊在一起,一顆豎立其上。
穿過園子爬上樓梯,就來到了第一展廳。
“哇!”這兒真是算盤的海洋,長方形的、寶塔形的……應(yīng)有盡有,千姿百態(tài)。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巨算”了,一個個算珠幾乎都比我們的腦袋還大。巨算長6.5米,高1.68米,重1008千克,是算盤王國里的“四絕”之一。
算盤王下面還躺著“長個將軍”,它是檔位最多的算盤,長6。12米,共有225檔,可以供15個人同時使用呢,它在展廳里從北墻一直延伸到南墻。
跑出第一展廳,我們又沖到了第二展廳。
第二展廳雖比第一展廳小很多,但這兒的展品不比第一展廳遜色。這兒有各種各樣材料制成的算盤:有金光閃閃的純金,有潔白無瑕的雪銀:有熠熠生輝的珍珠,有古色古香的檀木香,有青翠欲滴的翡翠,還有珍貴無比的象牙算盤等。真讓我們大開眼界!
走出第二展廳,我們戀戀不舍地回到了園子。
“哇!好重!”不知是誰發(fā)出了感嘆。跑過去一看,自己也吃了一驚:在館標的旁邊,還有一個大大的算盤。這是全筒的算盤,重589千克。同學們一擁而上,又摸又推。我也上去試了試,喲,真挺重,我用雙手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推了三個算珠,而解惠伃卻一口氣推上了五個,真是個大力士啊!
珠算博物館真是名不虛傳啊!
這次秋游真美好,真快樂!這次秋游不僅讓我們放松了心情,還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瑰寶,它們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篇3
可能是我太喜歡美術(shù)的原因,前幾天的北京之旅中,參觀中國美術(shù)館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中國美術(shù)館是建國初期的十大建筑之一,在長安街上和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建筑在風格上都有些異曲同工之處,也是三層建筑,漢白玉墻體,層層廊檐上都是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金壁輝煌,流光溢彩。
由于喜迎祖國建黨__周年,所以一到展覽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幅巨大的紅色革命畫卷。站在紅色畫卷下,看著偉人先烈們?yōu)榻ㄔO(shè)新中國鞠躬盡瘁、拋頭顱、灑熱血的一個個感人場面,我不禁熱血沸騰: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把偉大的祖國建設(shè)的更加美麗富強。
接著往里走,一幅幅美倫美奐的畫卷就爭先恐后地展現(xiàn)在我眼前:《東風吹來百花開》:白鳥飛翔、鮮花盛開,把春天充滿生機活力的盎然景象描繪的栩栩如生;《山姑娘》又為人們展現(xiàn)了大山里一位位淳樸可愛的大姐姐,挽著袖子赤著腳面帶幸福的笑容辛勤勞動、收獲豐收的場面。
最讓我震驚的是我竟然見到了一幅《齊白石和周恩來在一起》的巨幅畫卷。畫中的齊白石和周恩來面帶微笑,邊走邊談。是不是敬愛的周此時正虛心向齊白石大師討教繪畫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呢?
美術(shù)館里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名畫,有讓人浮想聯(lián)翩的抽象畫,有讓人感為嘆之的完美的藝術(shù)雕塑,都在這個華麗的藝術(shù)殿堂里為我們默默展示著它們都具特色的美。而且這些偉大的藝術(shù)作品都是真品,每一件都有它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美術(shù)館里還有一種刺繡叫雙面繡,真是神奇!同一副畫面,由于刺繡的特殊工藝,正反面兩面欣賞起來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不禁被大師們一針一線精心勾畫出的神奇視覺效果所折服!
美術(shù)館里的象牙雕塑也是我最喜歡的藝術(shù)品。據(jù)介紹,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制作,當然它也就價值連城了。在一個巨型的三國人物象牙雕上,足足刻有100多個人物形象:劉備、關(guān)羽、張飛,拿著鵝毛扇的軍師諸葛亮、詭計多端、愛猜忌的曹操……每個人物都是活靈活現(xiàn),就連衣服上的褶皺都十分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了。士兵、將士們的深情威武、動作瀟灑,就像馬上要和敵軍決一死戰(zhàn)一樣。除了人物,象牙上還刻有船只,船里竟然還有人,而且人物形象也是個個栩栩如生,這精美的象牙雕,真是令人稱奇呀!
參觀完了中國美術(shù)館,看到了那么多精美的藝術(shù)作品,直到現(xiàn)在,我一閉上眼睛,好多巨幅的美畫卷就展現(xiàn)在我眼前。美術(shù)館真不愧是一座藝術(shù)的殿堂,同學們,有機會你們也去美術(shù)館看看吧,它肯定會帶給你不同尋常的美的震撼的!
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篇4
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
去年十一期間,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于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qū),背靠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天壇公園,面對現(xiàn)代化的天橋劇場,具有特殊的文化環(huán)境。
一大早,我們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集合,廣場上有恐龍模型,還有猛犸象的巨幅海報,同學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都想先睹為快。
我們先參觀一層北側(cè)的“古哺乳動物廳”。廳內(nèi)正中有一組動物骨骼化石,最高最醒目的是“天山副巨犀”,也叫“吐魯番巨犀”,它可是目前陸地上曾經(jīng)生活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
猛犸象背上的毛有一米多厚;還有鏟齒獸,它的下巴上長了一個像大鏟子似的東西,特別堅硬,看起來十分兇惡,可是講解員告訴我們:不能光靠外表來判斷動物哦,別看鏟齒獸長得這么兇狠,它可是食藻類動物呢!我們只知道不能以貌取人,看來也不能以貌取“物”啊!
接著,我們參觀了“動物之美”。據(jù)介紹是美國慈善家肯尼斯·貝林捐贈的世界動物標本展,這里有許多珍稀動物、已經(jīng)滅絕和瀕危動物的標本,它們一個個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激發(fā)了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的強烈愿望。
最后,我們參觀了人與自然展廳,這里展示了人體塑化標本和器官標本,從嬰兒的發(fā)育過程、人體各部位解剖、各種疾病器官到各神經(jīng)部位等都有詳細的展示和說明。
參觀結(jié)束后,我們還為隨行的家長表演了節(jié)目,感謝爸爸媽媽和老師對我們的關(guān)愛。
這次參觀我獲益匪淺,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我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一個窗口。
小學生參觀博物館作文篇5
參觀首都博物館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艷陽天,我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
站在大門前,我興奮不已。高大的玻璃建筑物,矗立在那兒,讓人覺得雄偉壯觀。進了門,只見一個足有幾十米高的青銅器立在左邊,一個大大的木頭建筑物立在右邊。
我們順著通道進了青銅器,原來,這是一個館中館。我們先來到了頂層的文房四寶館。館里的燈光昏暗,讓人覺得幽靜、神秘。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各式各樣的毛筆。狼毫白云不在話下,自然是有的。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支毛筆,筆桿是深紫色的,非常粗。而它的筆頭更大更粗,在小的硯臺里根本放不下。我一看下面的說明,這才知道,原來這支筆叫“紫檀木金絲大抓筆”,怪不得這么粗呢!而接下來的水晶墨床,就更讓我驚嘆了。水晶墨床通體透明,兩側(cè)又很大的弧度,光潔如新。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
沿著電梯往下走,就到了玉器館。那能工巧匠門們做成的藝術(shù)品,真讓人贊嘆。玉板指,白里透綠,綠里透青。還有一顆佛珠,那上面工工整整地空羅密新經(jīng),每一個字只有芝麻大小。
然后,我們參觀了青銅器館、書畫館,就走進了“大木頭塊”里。
在“大木頭塊”里,我們最后參觀了老北京風俗館。一進去,就看見一排長長的泥塑。我興奮極了,可謂欣喜若狂,扒在圍欄上仔細地看了起來:這排泥塑描繪的是老北京的民俗風情。只見幾個小孩在街頭抖空竹,抽漢奸,有說有笑;一個商販在路邊擺起小攤,大聲叫賣,幾個被吸引過來的顧客正挑選著東西;有兩個老爺爺,在談天說地,其中一位還提著鳥籠……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到閉館時間了。我戀戀不舍地望著首都博物館,期盼著下次還能來這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