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精選5篇
推薦文章
2020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精選5篇
黨員和我們?nèi)朦h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狞h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1
第一次游烈士陵園,收獲頗多。我們一路參觀,一路拍照,被歷史的偉大事跡所包圍,所震撼,所感動。首先去參觀的是血祭軒轅亭,這里記載的是偉大共產(chǎn)黨員,廣州起義戰(zhàn)士周文雍和張鐵軍為革命事業(yè)英勇獻身和他們忠貞的愛情事跡。他們在被敵人捉住后,誓死也不向敵人屈服,死也不向敵人透露任何關于黨的消息。最后,在敵人的槍口下,張烈士高喊:“我們要結婚了,就讓敵人的槍聲作為我們的結婚炮禮吧!”多浪漫多激昂的話語,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偉大的戰(zhàn)士及共產(chǎn)黨員視死如歸的寶貴精神,革命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偉人,革命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精神,也正是因為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擁有了這種革命精神和付出了血的代價,才使我們共產(chǎn)黨領導的許多革命取得歷史性成功。讀完張烈士的最后那句話,心被深深地感動了,那句話不僅見證了他們的忠貞愛情,更體現(xiàn)了他們的全部都與革命事業(yè)息息相關,包括他們的愛情。
最后參觀的是烈士陵園博物館,感覺進入博物館內(nèi)與歷史近距離接觸了。那里呈現(xiàn)了許多歷史照片、烈士們生前穿過的衣服用過的米袋、起義用過的槍等等,還模擬了一次戰(zhàn)爭現(xiàn)場,會議現(xiàn)場。每件展覽旁邊都有背景和解釋,所以看展覽就像在回顧歷史。回顧歷史,銘記歷史,銘記某些不能忘記的日子,銘記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幸福!廣州烈士陵園匯聚了所有廣州起義烈士的精神靈魂,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烈士陵園,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特別是作為共產(chǎn)黨預備黨員和黨員,更應懷有一顆愛國之心,向革命先烈學習,向他們致敬。
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2
在清明節(jié)來臨的前夕,我們紀檢部和生活部成員乘車來到我市烈士陵園進行緬懷先烈、祭掃教育活動。我們都帶著一份激動的心情用心靈去貼近先烈們偉大的靈魂,感受心靈的洗滌與革命的精神。
走進陵園我們先后參觀了白求恩大夫陵墓和、柯棣華大夫陵墓烈士紀念碑、銘碑堂、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堂、革命文物廳、“白求恩紀念館”和“印度援華醫(yī)療隊紀念館”,董振堂、趙博生紀念碑亭、烈士紀念亭等。
看到先烈當時奮戰(zhàn)的壁畫和簡介,仿佛還還能看到他們英勇奮戰(zhàn)的身影,看到你們堅信革命成功的眼神,聽到你們嘹亮的口號與號角。心中不禁熱情澎湃。
其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白求恩,他在河北唐縣黃石口村逝世。這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為了中國的抗戰(zhàn)事業(yè)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同樣中國的人民也為了他建造出來了一座規(guī)模比較大的紀念館,進到紀念館里面后迎面是一個走光的世界地圖!左手邊就是白求恩紀念堂了,走到紀念館里面后看到很多他的很多資料,還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跡,還有他生前使用過的工具,讓我看到了他生前是在什么樣的艱苦的情況下對中國人進行醫(yī)治,太偉大了,他受到中國人民無比的崇敬。
還看到了很多偉人的紀念像,比如先烈馬本齋,他和他母親做出的事跡真讓我們佩服!它所帶領的軍隊被稱為“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馬本齋自幼聰穎,讀過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時代隨父親到東北,投身奉軍(東北軍 )。1924年在東北講武堂畢業(yè)后,從士兵升到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因不滿軍閥的統(tǒng)治,毅然棄官還鄉(xiāng)務農(nóng)。他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戰(zhàn)士。
在這個烈士陵園里面,烈士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每個烈士的事跡都是那么的偉大,那么的光榮,從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園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知道烈士的偉大,烈士的光榮,讓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將來作貢獻,讓國家在世界上立于強國之林,不再受別人的欺負。當一次次的紙醉金迷之后,有何曾感恩過給我們鑄造如此優(yōu)越環(huán)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讓我們永遠銘記給我們優(yōu)越生活的人,讓我們永遠感恩那一個個為了這片土地,灑下熱血的先烈們!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審計事業(yè)美好的明天,儲備學識,儲備能量,抓住機遇,笑迎挑戰(zhàn),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采去為祖國描繪更加光彩奪目的藍圖。
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3
進入陵園內(nèi),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紀念碑,立于陵園中心的高峰之巔,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我們集體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達了我們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讀書,長大后要報效祖國。隨即又來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著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紀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們是不可侵犯和戰(zhàn)勝的。
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的事跡,他們仿佛在給我們講訴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多次立下戰(zhàn)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發(fā)生了特大洪水,上級任命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三位同志為同機組人員執(zhí)行抗洪救災任務。為了及時把黨的關懷和抗洪救災物資送到災區(qū)人民手中,搶救被洪水圍困的人民群眾,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堅決完成抗洪救災的飛行任務。6月17日上午,在飛往安義縣途經(jīng)高安縣時,因天氣突變,濃霧彌漫,造成飛機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壯烈犧牲的英雄故事。烈士們?yōu)閲业慕夥藕头睒s強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國幾代優(yōu)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我們美好的明天,努力奮斗,笑迎挑戰(zhàn)。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格去描繪未來,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和諧。
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4
4月24日下午,天氣清爽,春風吹拂。在09黨支部的組織帶領下,我們?nèi)朦h積極分子懷著崇敬感恩的心情參加了“緬懷革命先烈,提高黨員意識”的瞻仰活動。在那里,我們沉重緬懷了為實現(xiàn)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壯烈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1點30分開始簽到集合,浩浩蕩蕩的隊伍乘坐公交來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黃花崗烈士陵園位于廣州市烈士路,占地約163萬平方米。暮園坐北朝南,建筑規(guī)模宏大,氣魄雄偉。是革命紀念瞻仰的勝地,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跡,也是參觀游覽的名勝景點。
這座陵園布局莊嚴雄偉,既有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又具有埃及和西方古典建筑風格,這在中國是極罕見的。
陵園莊嚴肅穆,是為了紀念當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在廣州戰(zhàn)役中犧牲的72位烈士而修建的。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失敗后,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將散落街頭的72具烈士遺骸收殮,購買黃花崗一地安葬之?!包S花崗”一名來源于黃花,黃花即菊花,其熬霜節(jié)操,于秋天同賞,喻為英烈,十分恰當。
辛亥革命的歷次起義中,“三二九”運動是最著名的一次,也是最壯烈最鼓舞人心的一次。這次起義極大地振奮了廣大群眾的斗志,成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
下車后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獨特的大正門。正門為有三個拱門的仿凱旋門式建筑,門額以花崗巖鐫刻孫中山先生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金色大字,蒼穹有力,閃閃發(fā)光。書法正氣飄逸,展現(xiàn)出一位革命先驅者應有的風范和氣概。
寬闊的墓道兩旁碑石林立,蒼松翠柏長青,繁花并茂,烘托出滿園黃花輝映碧血的莊嚴肅穆氣氛。園內(nèi)栽有各種開放黃花的草木和木本植物,四季黃花不斷,象征烈士精神不朽。走過黃花卉,就到了石拱橋和默池。
經(jīng)過知識搶答,我明白了石拱橋和默池的設計初衷。石拱橋和默池正處在主墓道,是瞻仰、拜祭先烈必經(jīng)之道。游客走上拱橋,由于斜坡的作用,便會不由自主地把頭低下,就像低頭默念,使人肅然起敬,我真佩服設計者的獨具匠心的才華。
默池中噴泉四射,象征著烈士們精神代代相傳,無窮無盡,歌頌了烈士們的不屈精神。
寬闊墓道的盡頭為七十二烈士陵墓。陵墓以麻石砌成正方形墓基,石砌圍欄四周繞以鐵鏈欄桿。墓中建一墓亭,亭內(nèi)立有一墓碑,上書“七十二烈士之墓”。亭頂形如懸鐘,寓爭取自由警鐘之意。亭前右側碑亭內(nèi)立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碑”,碑上刻有72位烈土的姓名。左側立一碑,上補刻有至1932年審查所得的14位烈士的姓名,碑名“補書辛亥三月廿九廣州革命烈士碑”。后面是一座紀功坊。紀功坊由前后各72塊青石疊成崇山形,象征72烈士。這些麻石分別刻上當時國民海外各地支部名稱和個人的名字,作為紀念他們捐款建設墓園有功的“獻石”。紀功坊上的橫額,是12個字的篆文:“締結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由著名的革命黨人 章炳麟書寫。頂端佇立著一位高擎火炬的石雕自由女神像,表達了要為建立自由平等國家而奮斗的革命思想,象征烈士們?yōu)樽非笞杂山夥诺墨I身精神,造型別具一格,頗為壯觀。坊后還立有詳細紀錄武裝起義經(jīng)過的石碑,字字重千鈞。
兩條3米多高的連州青石透雕龍柱,夾道相對,柱身為倒卷的青龍,柱底為鯉魚躍龍門。這對龍柱,體現(xiàn)了革命先烈為中華民族騰飛而奮斗的磅礴氣勢。墓寢右側的松樹是孫中山先生1912年親手種植的,當年種有4棵,現(xiàn)在只剩下一棵,是黃花崗墓園繁多的樹木中最有歷史意義的封植。
我們在陵墓前舉行沉重悼念儀式向烈士致于最為沉重的敬意。所有的入黨積極分子列陣在陵墓前聽支部書記的朗誦黃花崗起義的事跡,然后集體默哀三分鐘,這短短的三分鐘猶如漫長的一生,眼前不斷浮現(xiàn)烈士們不怕強暴,拋頭顱,灑熱血的悲壯場景。宣誓完畢接著就是向烈士獻上鮮花,表達我們對烈士的無限緬懷。
悼念結束后我們有30分鐘的自由游園觀賞時間。首先看到的是松樹前面是潘達微先生墓。潘達微是廣東番禺人,潘先生當年冒死收殮烈士遺骸受世人稱道,潘先生死后,還葬于陵墓園內(nèi),朝夕與烈士們相伴并立碑“潘達微先生之墓”來紀念他。碑后是潘達微先生于1921年寫的《自述》全文,追記了他收殮烈士遺骸的詳細經(jīng)過。
墓園的東北角一帶,還立有不少著名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陵墓,其中包括“中國始創(chuàng)飛行大家馮如之墓”,墓碑后刻有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按少將陣亡撫恤馮如家屬及將其事跡宣傳國史館的命令。
鄧仲元墓園有墓道門樓、銅像、樂臺、八角亭、墓冢和墓表。從墓碑上可知鄧是辛亥革命的名將,積極參加討袁及反對軍閥的斗爭,功績卓著。當孫中山得知他遭陳炯明暗殺后,覺痛失良將,追贈鄧仲元為陸軍上將。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楊仙逸墓。楊仙逸是“中國空軍之父”,在他的墓園門口上安裝著一架制作精巧展翅欲飛的戰(zhàn)斗機,似而他正駕駛著飛機在天堂翱翔 ,可見其對中國近代空軍所起的奠基地位。
此外,園內(nèi)還有葉少毅、王昌、梁國一、韋德、金國浩、翁飛龍及越南志士范鳴泰等舊民主革命時期革命烈士的墳墓和史堅如祠。陵園內(nèi)還擁有兩千平方米綠化面積的園林式西餐廳和茶藝室,內(nèi)設國際標準的網(wǎng)球場的紫羅蘭網(wǎng)球角。
在陵園里周轉,大大小小的陵墓佇立在四周,布局莊嚴宏偉,所有的墓道兩旁排列著蒼松柏樹,烘托出莊嚴肅穆的氣氛,一股強烈的愛國熱情油然而生。長眠在這里的人都是為了革命事業(yè),為了中華民族的前途,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就義犧牲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喚醒了沉睡麻木的中國同胞,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實踐探索著中國前進的方向。他們參與和領導的“三二九”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們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從此開始了新的篇章,中國人民從此看到了新的希望!
黃花崗精神,是大無畏的,犧牲自我,以解放、服務人民大眾為己任的精神。雖然時代已經(jīng)變遷,但那種精神是永不會腿色的,我們不應該拋棄它,而應該重拾它,把這種精神發(fā)揚光大,傳播于人民大眾的心中。
經(jīng)過10幾分鐘的知識問答與簽字活動后我們不得不將要離開。這時一陣微風吹過,聳立的蒼松翠柏“沙沙”作響,好像在向我們揮手道別似的,我對這些烈士們的敬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我們尊敬勇敢的烈士們,你們安息吧。
浩氣黃花,終于可以告慰了一代英魂!
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5
在5月13日,學校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來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天津市薊縣盤山革命烈士陵園,共同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yè)績。感受當年先烈們?yōu)閲h英勇奮戰(zhàn)的革命精神,緬懷在冀東抗日斗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為了紀念在冀東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于1956年興建了盤山革命歷史陵園。整個陵園蒼松翠柏,莊嚴肅穆。在烈士墓區(qū)安葬著2764名烈士,多數(shù)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老紅軍和八路軍指戰(zhàn)員。站在紀念碑下,我們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隨著平靜的音樂輕輕地走著,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與崇高的敬意。聽著他們的事跡,使我的心豁然開朗,明白了我們的人民烈士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拋頭顱,撒熱血,用自我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這面旗幟。為了勝利,他們獻出了自我的生命,而我們此刻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心靈的感激,使他們的在天之靈得到慰藉。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老黨員們重溫了入黨誓言,大家駐足停留,在宣誓聲中共同表達對共產(chǎn)黨的無比忠誠和對革命烈士犧牲精神的無限敬佩。在敬獻花圈之后,全體黨員一同瞻仰了抗日英雄紀念碑,四周被問分別是聶榮臻題寫的“光榮烈士永垂不朽”、謝哉題寫的“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李運昌題寫的為人民革命事業(yè)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宋劭文題寫的“抗日英雄浩氣常存”,每一句話都盡顯抗戰(zhàn)的艱苦和人民的偉大。
之后,我們又參觀了盤山烈士陵園墓區(qū)。站在蒼松翠柏掩映中的烈士墓前,緬懷烈士們豐功偉績的時候,黨員們的心靈深受啟迪,對英雄更多了一份敬仰之情,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什么是人生價值。腳踩在埋著無數(shù)烈士先驅的這片土地,我的情緒激蕩著,久久不能平靜。我認為此次活動是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深遠的好處。
隨后我們又參觀了盤山抗日斗爭事跡陳列館,管內(nèi)展出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珍貴革命文物二百余件,還有超多的文獻資料和圖片,()生動想象地概括介紹了盤山抗日根據(jù)地軍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革命先烈用生命的鮮血捍衛(wèi)了祖國和人民,他們大無畏的精神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那些烈士英勇就義時還是那么的年輕,在國難當頭時他們一心只為了救國,在奉獻自我生命時,他們根本沒有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一心只想保衛(wèi)自我的祖國、堅守共產(chǎn)黨的秘密??粗掌夏且粡垙埑錆M稚氣的臉和充滿朝氣的樣貌,讓人心中不由的肅靜和難過。
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名黨員,要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tǒng)。在日常工作中我要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敬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業(yè)務技能,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職責感投入到本職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為楷模,永葆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
2020黨員參觀烈士陵園有感精選5篇相關文章:
3.《大國戰(zhàn)疫》黨員讀后感心得5篇2020最新精選
4.黨員干部學習《大國戰(zhàn)疫》讀后感心得5篇2020最新精選
7.最新2020對話戰(zhàn)疫英雄黨員觀后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