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范文
推薦文章
“天宮課堂”不光重新定義了科普課,拉近了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也點燃了孩子們的科學夢,播下了奔向星辰大海的種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范文7篇,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1
航天事業(yè)已建立多年,人們一直向往著天空,盼望能向鳥兒一樣自由地在天空中飛翔,看看天上的世界。我的母親從事航天事業(yè),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航天事業(yè)是多么的偉大,我也成了眾多盼望人中的一員。而現(xiàn)在,我要正式宣布:航天,我的夢想,讓它撲進我的懷抱吧。
記得母親說過,第一個登上火箭,駕駛著它沖向宇宙的偉人是楊叔叔。我一直都很羨慕楊叔叔,因為他不僅是第一個個“飛”上天的人,他還是第一個讓我們看到了地球母親和宇宙有多么美麗。所以我也想像楊叔叔一樣,讓更多人了解太空。
但是想要實現(xiàn)這個夢想,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從母親那里得知,楊叔叔在火箭發(fā)射前,坐在火箭艙時,測得他的心跳一點兒也不快,他的臉上流露出的不是緊張,而是嚴肅。我聽到時覺得不可能,他是是怎么控制住自己的,作力第一個登上天的人,他怎能不緊張?之后,我知道了。原來,楊叔叔訓練時每一刻,每一秒都很認真,不馬虎。所以我暗下決心,告訴自己,我要以楊叔叔為榜樣,認認真真學習,做事,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
最后,我想跟我的母親說,您以前常問我:“你喜歡航天嗎?你喜歡當航天員嗎?”以前聽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心里總是非常緊張,因為我想嚴肅地說,我很喜歡,但是我又擔心自己做不好?,F(xiàn)在我知道了,航天是偉大的事業(yè),航天員很是偉大。只要我愿意努力,多多關注航天的相關知識,再憑借著我對航天的喜愛,我一定會有機會去探索充滿好奇的宇宙。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2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你有一個夢,他有一個夢,我也有一個夢……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宇航員,駕駛太空飛船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呢?因為我很崇拜楊利偉、景海鵬、翟志剛等航天英雄。他們勇敢而自信地登上太空飛船,飛向太空,探測宇宙空間,讓人類更進一步地了解了宇宙,更進一步地掌握了航天科技。通過他們的努力,幫助我們國家一步步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如果長大后我真的成就了夢想,成為一名自豪的航天員,我將時刻期盼著踏上太空旅程的那一天。我將和伙伴們一起駕駛太空飛船穿越地球大氣層,進入浩瀚的宇宙,進行勤勞細致的科學探索。我們將在完成對月球的探索考察后,再對火星、金星等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進行探索,甚至還會飛出太陽系,飛向銀河系探索更多的星球。我們將會發(fā)現(xiàn)大量的有關宇宙的奧秘,比如黑洞、中子星、宇宙射線等等,甚至將會發(fā)現(xiàn)外星人,并和他們交流成為朋友呢。
小朋友們,你們一定覺得我的夢想很酷吧!但是,我知道這是一個很難實現(xiàn)、很有挑戰(zhàn)性的夢想,想實現(xiàn)必須付出巨大的、艱苦的努力。因為很多事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更何況是成為航天員呢?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首先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才能駕馭航天飛機,才能應對宇宙航行和探索中發(fā)生的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危險;其次要有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才能抵抗住失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等等對身體的考驗。
為了實現(xiàn)夢想,我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加倍地刻苦學習,積累知識;也要堅持不懈地鍛煉身體,磨練意志。當然,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上,難免也有崎嶇和坎坷,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前行,就會距離實現(xiàn)我的航天夢越來越近!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3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春節(jié),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靠臻g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已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正在闊步前進??臻g站建造的宏大項目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為一個個現(xiàn)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在這份激動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yè),其背后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斗歷程,我們也在日常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后,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fā)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一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一個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yè)的每一個重要節(jié)點,在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為銘記成為永恒。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4
當航天員們在《天宮課堂》為我們太空授課時,你是否了解過她為夢想付出的努力?他們是名人,他們也只是一個為了夢想而不斷奮斗的普通人,是堅持讓他們的生命變得與眾不同。夢想雖然美麗,但如果沒有堅持的勇氣和行動,那么,那份美麗就只能停留在夢境中,而不會成為如今的現(xiàn)實。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少年宮中學習的那些日子。我很喜歡發(fā)明,爸爸雖然支持,但媽媽卻認為“發(fā)明不能當飯吃”,不贊成我學發(fā)明。我還記得爸爸說:“放心兒子,你想學就學。這是你的夢想,就算一萬個人反對,自己堅持就對了?!卑职值倪@句話和王老師的話真是不謀而合,也讓我學畫的心更加堅定了。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著成為畫家,而付麗娟姐姐卻是擁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藍天中勇敢下跳的這份勇氣——因為我恐高。他們的事跡全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夢就動力,有動力夢想才能成功;有夢就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成功;有夢就能出彩,只有出彩才算成功。夢想不會拋棄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拋棄自己。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盡管在實現(xiàn)夢想的旅途中會出現(xiàn)各種磨難,必須經受多重考驗,甚至會讓我們難受得哭泣,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疼痛,但是,如果放棄那就什么都沒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們一定要堅持。因為,堅持是通向夢想的最好途徑。我也有自己的夢想——當一名發(fā)明家家。雖然這個夢想看起來很可笑,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弄發(fā)明,認為發(fā)明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認為發(fā)明家只是多余的,不能與時代接軌,不能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但我并不這么認為。
我喜歡帶著欣賞的目光、愉悅的心情欣賞那些有用的發(fā)明,去了解過去歷史中發(fā)生過的事情,去傾聽古人的心聲,去追尋他們所走過的痕跡。這盡管有許多困難要克服,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就像他們一樣。夢想是一片鑰匙,她不能打開所有的鎖,但卻能夠打開屬于我們自己的鎖。但有個問題,這片鑰匙可能需要我們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適合打開夢想的鎖。沒有經過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讓夢想雕琢我們的人生,就讓夢想帶領我們走向成功吧!如果想要放棄,請握緊手中的鑰匙,堅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開那把鎖!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5
“天宮課堂”第二課3月23日下午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xù)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天宮課堂”第二課,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fā)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xiàn)“航天夢”的熱情。
眾所周知,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取得了輝煌成就。我國航天人不畏艱辛,勇于攀登、奮發(fā)圖強,他們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一支特別能吃苦能戰(zhàn)斗能攻關的隊伍,由此形成了“航天精神”。要想把航天精神傳承下去,必須靠廣大青少年接好班,因此,“天宮課堂”正是青少年航天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展現(xiàn)航天精神的好平臺。
“天宮課堂”通過三位航天員惟妙惟肖的講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離深入了解航天知識,直觀感受到科學的偉大奧妙之處。觀看完“天宮課堂”第二課,我受益匪淺,不僅認識到了航天事業(yè)的重要性,對學習科學的熱情也更加強烈了?!疤鞂m課堂”使我從小樹立起了崇高理想,在我心里埋下了科學的種子,激發(fā)了我無盡的探索欲望!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6
我喜歡掛在“天宮”空間站的美麗奪目的中國結,它正對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這樣的空間站是太空中最靚麗的風景線,也使我們倍感親切。
在太空里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以適應失重感,像一條魚兒一樣四處游走。吃的飯菜原來是在地球上事先做好的。培育太空植物,是飛行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太空中,雖然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沖熱水澡,但是洗臉洗頭發(fā)都沒有問題??蒲腥藛T專門研制了分解洗發(fā)液——不僅可以把頭發(fā)洗得很干凈,還十分節(jié)約水。空間站的水非常寶貴,所以要盡可能地節(jié)約用水。
在空間站睡覺就更有趣了。只要一個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艙壁上,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
在空間站也有許多休閑活動,可以和家人打視頻電話,可以從舷窗邊欣賞日落時美麗的地球,還可以進行晨練,晨練項目是中國傳統(tǒng)健身項目——太極拳。
最重要的也是最激動人心的就是出艙活動了。穿好“飛天”服,通過氣閘艙來到艙外,通過地面調度人員和艙內同伴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在艙外完成相關任務。
在太空也有許多喜事:種植的水稻抽穗了,迎來了太空快遞員,也迎來了新伙伴來進行工作交接。在太空駐留了三個月,很快就要告別“天宮”空間站返回地球了,想到很快就能見到地球上的親人,非常激動。
太空本身已經非常迷人,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現(xiàn)帶有五星紅旗的一切,都愈發(fā)使每一位中華兒女倍感親切與自豪!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7
振奮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后續(xù)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我國高科技發(fā)展突飛猛進,神舟七號發(fā)射成功,5G互聯(lián)網研究與產業(yè)化獲得重大突破,我國"首條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在京津兩大城市間開通,"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序列研究成果發(fā)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曙光5000A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
蛟龍深潛,嫦娥探月。我國科技實力不斷進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續(xù)涌現(xiàn),科技創(chuàng)新日趨活躍,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夢想,今朝實現(xiàn)。去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于2021年2月到達火星,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lián)駲C實施降軌,著陸巡視器與環(huán)繞器分離,軟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xiàn)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5]。深空探測將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fā)展,為服務國家發(fā)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截至2021年2月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飛行里程已超過4.5億公里,距地球約1.7億公里。
我們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xù)奮斗,勇往直前,創(chuàng)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按計劃將在軌駐留6個月,在這6個月時間,主要工作是要進一步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具體來講,就是要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天舟三號一起配合進一步驗證。
科技強,則國強。自信之路成功,為中國航天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