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
推薦文章
《長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五篇
小說以王琦瑤“錦繡煙塵”式的傳奇一生作為主要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將時代的滄桑變幻同個人命運(yùn)乖蹇相聯(lián)系。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堕L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長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1
聽一曲長恨之歌,弦音挫挫;看一段前塵舊事,意韻娓娓。
在這幕臺上,我想看看那帶著一股肌膚之余的性感的上海弄堂;我想聽聽那些鄙俗又有些影影綽綽云遮霧罩的流言;我還想見見那在嘈雜混淆中盛開的如花蕊般純潔嬌嫩的閨閣。上海女兒盛載的滿堂心事最讓人撩撥,上海上空俯瞰整所城市的自由鴿群最讓人動容與嫉羨,它凌空而起,將城市的屋頂踩在腳下,又在廢墟的瓦礫堆上盤旋,頗有劫后余生的味道。而我最想看的,莫過于王琦瑤前朝的繁夢三千,后世的璧隕黃泉。
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女兒,一次機(jī)緣巧合被選為“滬上淑媛”。她的艷和風(fēng)情都是輕描淡寫的,不足以稱后,但她的美卻是家常的,是體現(xiàn)民意的美,故而她正合了三小姐這稱呼。再后來,她成了“金絲雀”,成了愛麗絲公寓的女主人,她在舊上海的這座廢墟里夜夜笙歌,卻不自知,裊裊娜娜的身姿微泛著搖搖欲墜的浮沉后事。
對于王琦瑤的悲劇結(jié)局,字里行間有著許多妙心的暗示。
第一次去片場的時候,王琦瑤留意到一幕場景劇“這就像是舊景重現(xiàn),卻想不起是何時何地的舊事。王琦瑤再把目光移到燈下的女人,她陡地明白這女人扮的是一個死去的人,不知是自殺還是他殺。奇怪的是這情景并非明慘可怖,反而是起膩的熟?!倍@一幕場景劇與王琦瑤死前的境況如出一轍,也可以說,劇中那個死去的女人,正是四十年后的王琦瑤。
再者,王對于自己的未來也不能說全不自知。在競選上海小姐成功后,王琦瑤竟然在舞臺上哭了起來,為不可知的命運(yùn)--“那天一身紅,今天一身白,這預(yù)兆著什么?也許穿上婚服就是一場空,婚服就是喪服!”在夢的將醒未醒時分,屬于她的繁華正悄然隕歿。
在得知王琦瑤要競選上海小姐的時候,片場的導(dǎo)演也曾經(jīng)想說服她讓她退出復(fù)賽,可惜那時的王琦瑤并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他看著王琦瑤走遠(yuǎn),頭也不回,她越是堅(jiān)定,他越覺得她前途茫茫?!?/p>
片場的導(dǎo)演一語中的,“上海小姐”這項(xiàng)桂冠其實(shí)是一片浮云,看上去奪人眼目,可是轉(zhuǎn)瞬即逝,它其實(shí)是過眼的煙云,留不住的風(fēng)景,竹籃打水的一場空。王琦瑤在小說的開始便被推置于到眾星捧月的地位,而這里便已是她人生的巔峰。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她也從這里開始走往人生的下坡路,她的巔峰是她香消隕歿的最成功的鋪墊。在接下來的四十年里,她成了別人眼中的交際花,被貼上情婦的標(biāo)簽,嘗了一段露水姻緣;情緣流轉(zhuǎn)于各色的男子當(dāng)中,從未結(jié)過婚卻早已為人妻為人母;暮年的她遭受女兒的叛逆,最終因一盒遺金被殺害。屬于王琦瑤的時代僅僅留在她十八歲的那一年,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但盡管如此,她生命的底色終是灰暗的,可憐又可悲。繁夢三千,終不過璧落黃泉。
為什么叫這本書的名字會叫長恨歌?我是把恨理解為遺憾的。書中每一個人物的人生都有不完滿的遺憾,無論是蔣雯麗程先生還是王琦瑤,他們有著相似的悲慘結(jié)局,而全書也籠罩著淡淡的憂傷氣息。
王琦瑤的人生正是一首裊裊的長恨歌,黃粱一夢不過一世浮華,繁夢三千終歸璧隕黃泉。淺淺流年洗凈了王琦瑤一世的鉛華,陰丹士林藍(lán)旗袍抖落的不僅是似錦的繁華,還有她四十年的落寞與惆悵。
《長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2
《長恨歌》中每一部分都會要那么幾段文字專注于寫上海的物和景。看似無意的環(huán)境描寫,恰恰奠定了故事的整個基調(diào),甚至是故事每一個情節(jié)的暗示。若我們足夠細(xì)心,王琦瑤最后甘愿做李主任的情婦也不應(yīng)該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外,每一個上海弄堂里的女人都是會這樣做的。王琦瑤不僅是她自己,也是那個社會的文化縮影。
王安憶的文字是包含深情的,每一個文字好像都是一段感情的化身,她輕輕地落在我們的心上,讓我們慢慢地深陷其中,等睜開眼的時候才發(fā)覺原來我們早就被包圍了?!堕L恨歌》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嗅久了便渾然不覺,身心都浸透了。對啊,剛開始以為的冗長瑣碎,到后來竟是深入骨髓了。王安憶的人物刻畫是及到位的,王琦瑤的形象則是躍然紙上的。
王琦瑤的生命中有四個及其重要的男人和一個與她不可分離的女人。這幾個男人中,最讓人心酸流淚的是程先生,接近半生的孤單幾乎迷失自己,卻還是沒能與心上人長相廝守。王琦瑤離開程先生后,程先生荒廢了自己的興趣——照相,而當(dāng)程先生決定離開王琦瑤以后,程先生又重新開始為人照相。其中有一段文字讓我流淚。
“他放完最后一張照片,拉開暗房窗戶上厚重的布幔,看見了晨曦中的黃浦江,這是久違了的情景,卻是熟人心底的情景,程先生想他已有多少日子沒有對它垂目,可它卻一直駐守著,等待他的回心轉(zhuǎn)意?!?/p>
王安憶用她及其細(xì)膩的筆觸,極好地表現(xiàn)了一個已然下好決定的男人的形象。程先生經(jīng)歷了半生的離別,一切對他而言好似真的能夠放下了。程先生是愛極了王琦瑤的,但他也確實(shí)是驕傲的。直到后來他都不青春自己對王琦瑤剩下的究竟是迷戀還是愛戀。
突然再看眼下的風(fēng)景,時光好像能夠倒流到?jīng)]有認(rèn)識王琦瑤的那會。那時候的自己還是一個極年輕的男子,有著一份極佳的工作,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很多女子所欽羨的對象,而他偏偏只對王琦瑤上了心。如今,他放下王琦瑤,他本以為自己一無所有了,卻不曾想自己的身后并非無人之境。原來那段瀟灑不羈的青春還是有目睹者的。
程先生仿佛是下了決心似的要與那段時光作別,以至于后來他選擇死亡的時候還是要讓這個窗口的風(fēng)景來見證自己的滅亡。
王琦瑤生命中徘徊著各色各樣的男人,而這些與她有瓜葛的男人們最后都是離她而去的,連唯一血肉相連的女兒也是離她而去的。
微微看似是極不像王琦瑤的,事事都與母親對著干,凡是王琦瑤說好的,她偏認(rèn)為那是極不好的;王琦瑤說了要往東,她就要往西去。可這個女子正是王琦瑤的翻版,只是她沒有自己的母親來得出色,而正是這份“不如”,才使得微微獲得一份比王琦瑤幸福安穩(wěn)地多的生活和可靠得多的丈夫。王琦瑤其實(shí)是嫉妒女兒的,王琦瑤穿過古典的紅色旗袍,穿過純潔的白紗,卻不曾擁有一個能與她白首的男子,微微卻擁有了。微微的不夠美麗讓她放心,但王琦瑤在女兒結(jié)婚的那天卻看到了一個讓所有的美麗都甘愿偃旗息鼓的女子,這也正是她那個成為新娘的女兒,而這一切都是王琦瑤終其一生都沒能得到的。
王琦瑤的天空是無風(fēng)無云,無邊無沿的,她的生命好像是黃浦江的水,一直在流淌,卻流淌不盡。她仿佛甘于平庸,但她卻一直記得自己三小姐的輝煌過去,直至死,想起的依舊是片場那個“死去”的女子。
從開始對王安憶文字的排斥,到最后的愛不釋手,這是王琦瑤的功勞,更是王安憶的。
《長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3
人生如戲,魂?duì)繅艨M。
就像劫后余生,幾番閱讀,卻已入了戲,結(jié)尾一句“死于他殺”,讓我覺得恍然,原來我已體味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一生。長恨歌,并不蕩氣回腸,卻會令人流戀不絕,這是一個女人四十年的長恨,恨一生愛而不得,一段段“畸形”的戀愛,都是掏心掏肺的付出,卻終是獨(dú)自落寞。
有人說王安憶塑造的女主人公矯情、做作,整個故事只不過是幾段荒謬又瑪麗蘇的愛情故事加大段的景物描寫堆砌而已,但我覺得這樣評價(jià)的人未免有些輕浮,甚至也可以說沒看懂吧。王安憶作為一個海派作家,她的文字就是上海的精細(xì),她寫的鴿子、弄堂、光與影都是精雕細(xì)琢的,她每一個重要情節(jié)之前的鋪陳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正因了周遭的變化才有故事接下來的發(fā)展,時空結(jié)合,當(dāng)她溫潤雕琢的筆觸流淌過,原來已是幾年過去了,讀她的情節(jié)總會讓我有恍惚之感,原來蹉跎一瞬,已是歲月滄桑。
我一開始是不喜歡王琦瑤的,這種漂亮又聰明并且自知的人往往帶著一種自作聰明的氣質(zhì),但是這樣的女人又是特別的,她不張揚(yáng)似張永紅;卻有一份率性,她不矯情似蔣麗莉,卻有詩人的氣質(zhì);她不單純直接似薇薇,卻時有可愛。大概就是她心思太多吧,所以她并不快樂,她這一生看似平平淡淡,卻是承載了痛的;她這一生雖有間歇不斷的朋友,卻總是品味孤獨(dú),時間在墻上的日影月移,朋友的曲終人散,都只有自己體味,到頭來平安里39號還不是只住一個王琦瑤。當(dāng)卡麥拉的一聲響,她的一生就開始了,這就是人生如戲,當(dāng)她人生最后回光返照的時候還是片場,所以她的一生自片場起就錯了,可上海老弄堂里的女人沒有哪一個不是過著將錯就錯的人生。
王琦瑤的愛情每一段都不得善終。小門小戶出來的女子妄想太多,所以才有了她那第一段愛情,與一個富貴軍閥相愛了,這就是我前期討厭王琦瑤的原因,我覺得她對李主任更多的是依賴,也帶了點(diǎn)虛榮的,而李主任對于她,則是愛憐,愛憐她也是愛憐當(dāng)初那個初入社會摸爬滾打的自己,他們有點(diǎn)“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意思。因?yàn)槔钪魅蔚纳矸蓐P(guān)系,王琦瑤是不見天日的,所以在這段愛情里她做的最多的就是等待,她的這段愛情除了等待就只剩下巷弄里的流言。
后來,一個人生活的王琦瑤就有點(diǎn)迷人了,因?yàn)楠?dú)立與成熟,這是比美麗可愛更值得、更耐欣賞的。她靠給人推針維持生計(jì),雖然生活在簡陋的平安里,但是她還是能保持生活的精細(xì),也因此結(jié)交了嚴(yán)師母、康明遜和薩沙,就有了第二段感情,與康明遜相愛并有了孩子。又是同樣的原因——身份關(guān)系,作為大家庭獨(dú)子的康明遜是不能娶她的,但她還是義無反顧,懷了孕,甚至選擇犧牲薩沙,犧牲自己的身體,她軟弱又勇敢,女人總是矛盾的。
最后一段就是與老克臘了,相差二十多歲的黃昏戀,很多人覺得荒謬,但荒謬之余是苦澀的,就像我們學(xué)校有個學(xué)長發(fā)表的一篇小說《吳藍(lán)花》的結(jié)局一樣,年老的吳藍(lán)花對著別人的新郎說“娶了我吧”,荒誕又心酸。王琦瑤一直是渴望愛的,老克臘激起了她最后一點(diǎn)的青春激情,可是老克臘和康明遜一樣,沒有足夠的勇氣,他們誰都沒法給王琦瑤一個承諾,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
程先生,可以算王琦瑤愛情里的炮灰了,他給王琦瑤一生的走向開了個頭,卻始終沒法參與到她的生活,王琦瑤是有點(diǎn)利用他的,當(dāng)初為了激怒蔣麗莉和他在一起約會吃飯,后來也是因?yàn)殚L日的無聊和他一起約會吃飯,他們做著類似情人的事情卻不是情人。我覺得王琦瑤一生所遇到的男人沒有一個比程先生更愛他,這就是備胎的痛苦。
王琦瑤最后死于社會的渣滓——長腳之手,叫人唏噓,饒是風(fēng)情萬種,不過慘淡收場。作者暗示了王琦瑤的死最終不過是個無頭案,上海這地方,有太多的無頭案了,像這樣的獨(dú)身的女人,更沒人會在意,她死了,只不過是上海的巷弄里又多了一個流言而已。
《長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4
我十分的孤陋寡聞。最近才看到這本《長恨歌》。
光是喜歡喜劇的人,大概不會喜歡這本書。看完之后,一陣郁悶。深覺時光殘酷,生命中很多東西竟是捉不住也留不住的。一切是那么現(xiàn)實(shí),現(xiàn)實(shí)得難免令人失望。生活充滿失望。
長恨歌這個名字,應(yīng)該緣于白居易的那首唐詩。白居易的《長恨歌》說的是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的愛情悲劇,這一早就給王安憶的這部小說埋下了伏筆。悲劇原本注定。
如果想在作品里找到一個理想的女人,十全十美,純潔善良無暇的女人。那么恐怕是要失望的。里面有的,不過是一群現(xiàn)實(shí)的女人。作為女主角的王琦瑤,更是如此。
王琦瑤,一個弄堂里出來的上海小姐。她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特別之處,她是位美女。有很多人說那是情愛史,我不贊成。在她一的一生中,她所強(qiáng)調(diào)追求的,一直都不是愛情。她選擇某大員,也不過想過一些平順、舒服的日子。就連最后選擇同女兒平輩的男人,也是因著寂寞。
令人遺憾的是,要求如此之低,也要失望。有些人一早對命運(yùn)妥協(xié),命運(yùn)安排什么,就接受什么。從沒想過爭取和抗?fàn)帯?扇匀贿€是要為命運(yùn)所捉弄。不由得讓人懷疑,命運(yùn)是不是欺軟怕硬?像我們小時候跟老媽要錢。不要,就什么都沒有,一要,還得要多點(diǎn),即使失望,也不過是老媽少給了,一般不會不給。這是不是也是對付命運(yùn)的方法?哈哈……
吃飯去。無論如何失望,生活卻總要繼續(xù)。這又是另一種失望了……
《長恨歌》讀書心得個人范文5
《長恨歌》講述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xì)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壘了無數(shù)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diào),在對細(xì)小瑣碎的生活細(xì)節(jié)的津津樂道中,展現(xiàn)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yù)為“現(xiàn)代上海史詩”。
王琦瑤是個兼具美貌與聰明的女孩。在參見舞會的時候,盡管很少見識這樣的場面,但是她并沒有露怯,也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的失禮之處。在被評為“上海小姐”的季后時,她從容鎮(zhèn)定,表現(xiàn)出謙遜和自持。她也有一定的眼力,情商也不弱。周麗莉在王琦瑤眼里就是一張白紙。甚至在借住周家時,展現(xiàn)了一定的治家才能。在女性擅長的穿衣打扮上面,王琦瑤具有不俗的品味。總之,王琦瑤確實(shí)比一般女孩子優(yōu)秀,碰巧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diǎn)。
閱讀過程中,王琦瑤讓我想起一個人,就是張愛玲筆下的顧曼貞。其實(shí)王琦瑤比顧曼貞的狀況好很多。王琦瑤家境不算貧寒,家里還雇著娘姨,父母對她也是挑不出刺來。顧曼貞家境貧寒,有個做小姐的姐姐,姐姐夫婦對她虎視眈眈。顧曼貞對富少是動了真情,王琦瑤對李主任卻不是愛情。在李主任死后的時間里,王琦瑤心坎上放著的,是那一箱金條,而不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戒指。顧曼貞讓人憐惜,有情人難成眷屬是一種悲劇。王琦瑤讓人可惜,美好的事物落入泥淖之中,是另外一種悲劇。
那種痛到骨髓,悲到心坎不是王琦瑤,她是自己的愿,自己的無可奈何讓悲傷慢慢襲來,慢慢襲來的悲卻也不是能夠轉(zhuǎn)瞬即逝的,是一種哭笑不得的無奈,上海小姐們都在按照自己的歡喜,自己的情不自禁卻也是自己的無可奈何走下去,最后轉(zhuǎn)頭已是白發(fā)的那日,上海小姐卻仍是上海小姐。那種女人特有的虛榮心,上海小姐特有孤傲和自卑讓她們永遠(yuǎn)無法走出那道光環(huán)和魔障。王琦瑤四十年卑微的固守著自己那份驕傲,那三小姐獨(dú)有的驕傲,孑然一身的驕傲。愛情對她是奢侈品,但驕傲是她生存的支撐。二十歲的她卻與四十歲的男子,四十歲的她卻又與二十歲的男子,時間再她身上仿佛也不是時間了。她得到了同情,羨慕,憐憫,她抓不住的是愛情,程先生就像今時今日的小貝,孺子牛般低頭拉磨,奈何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上海小姐們,那些王琦瑤們,愛情也隨黃鶴去了。
王琦瑤大可以和愛她的程先生結(jié)婚,生兒育女,享受塵世的幸福。但是她不甘心,尤其是經(jīng)歷了“上海小姐”的選美活動,并且獲得了一定的肯定。一只想要飛翔的鳳凰不會眷戀一株小樹。
王琦瑤有些小聰明,足以讓她在一眾女孩中卓爾不群。周圍的贊揚(yáng)未免讓她有些自視甚高。是的,她覺得自己不應(yīng)該屬于目前的階級。她應(yīng)該屬于上流社會,只有李主任這樣的男人才能配得上她。
在當(dāng)下,王琦瑤的做法似乎是一種上進(jìn)心的表現(xiàn)。不安于自己所在的階級有什么不對嗎?不想當(dāng)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但這兩者有本質(zhì)不同。王琦瑤和李主任在一起是“攀”,她自己毫無根基,她實(shí)際上是依附于李主任。就如今天的某女星。她聲稱不需要嫁入豪門,因?yàn)樗约壕褪呛篱T。這兩者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凹奕牒篱T”,是靠依附進(jìn)入上流社會,“自己是豪門”,她就是主人翁而非從屬地位。
幾乎每個女孩都有過超越階級的美夢?;夜媚锏墓适掠肋h(yuǎn)都有市場。王琦瑤在張永紅身上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但是,和張永紅相比,更加愚拙,更加平庸的薇薇卻更幸福。
《長恨歌》中的男人,如李主任,康明遜,薩沙,都有些自私和軟弱。但是王安憶用文字給予他們寬容和理解。王琦瑤說她一輩子都靠自己。其實(shí)不然,李主任留下的那一箱金條給了她真正的安全感。在任何一種關(guān)系中,也許平等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美貌的女子,也不要做攀緣的凌霄花,還是做一株木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