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
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五篇
楊善洲身上展現(xiàn)的精神光芒,照亮了我們漫漫的人生之路;楊善洲思想深處蘊含的寶貴價值,是一座后人采掘不完的人生富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1
近期,公司黨委組織我們觀看了《楊善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我黨的一位地委書記,在退休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 享晚年的機會,用自己的辛勞,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xiāng)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跡,折射出當代的“愚公移山”精神,用共產(chǎn)黨員的執(zhí)著換來了一方水土的繁茂,無私堅持一輩子為社會和人民服務,他是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是一身正氣、問心無愧的共產(chǎn)黨人。
“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睏钌浦拚f,“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看到這里,我不禁為楊善洲的行為與精神感動,楊善洲精神最可貴之處,在于他一輩子追求理想、一輩子為人民服務。這樣的追求才是真正的執(zhí)著堅定,這樣的服務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楊善洲退休后,發(fā)揮余熱,老有所為,造福一方百姓,讓自己能夠對得起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楊善洲的一生,應該成為每一名黨員干部人生的鏡鑒,時時刻刻對照、鞭策自己,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堅持執(zhí)政為民不松懈,堅守共產(chǎn)黨人本色不改變。
他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他在位時,足跡踏遍保山地區(qū)的每一寸土地,為家鄉(xiāng)的建設盡心竭力,退休后依然沒有終止為老百姓服務的心愿。他知道如何為百姓做實事,如何才能改變家鄉(xiāng)貧窮的面貌。他生活簡樸,與老百姓同吃同住;
他衣著簡單,與當?shù)匕傩諞]有一點區(qū)別;他再造了大片的山林,改善了當?shù)氐纳鷳B(tài),蓄積了大量的水源,為當?shù)匕傩战鉀Q了飲水問題,解決了農(nóng)田用水問題;他擁有大筆的財富,卻不把它當做自己的,而把它看做是國家的財富;他一直在選擇吃苦,即使八十多歲高齡依然奔波在山林間,他真正的享受就是每天看著滿山遍野的綠油油的山林,就會無比的陶醉。許多人追求的豪車、豪宅、名牌、穿金戴銀,沒有一樣與他沾邊,而他卻一樣快樂著,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我們無法用普通人的情感去衡量他。
我要學習楊善洲精神,要像他那樣在堅守中淬煉人格黨性,在堅守中升華人生境界,踏踏實實干事業(yè),勤勤懇懇為企業(yè)的發(fā)展竭盡全力,要像他那樣自覺站穩(wěn)員工的立場、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把對員工的熱愛化作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動力、崗位建功的成果,做員工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要像他那樣襟懷坦蕩、嚴格自律、廉潔奉公、甘于奉獻,一輩子維護黨的純潔,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信任,無愧于共產(chǎn)黨員的光榮稱號。
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2
10月21日,我單位組織集體觀看以優(yōu)秀黨員楊善洲同志事跡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楊善洲》,觀影后我感觸很深。 影片生動描寫了一位恪盡職守、堅持原則、一心為民的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后,放棄了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物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8萬畝、價值3億元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的事跡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從老書記楊善洲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老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他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努力為群眾辦事。真正做到不計名利得失,不計榮辱進退,是一個無私奉獻、一身正氣的好黨員。
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再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發(fā)揚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為黨的事業(yè)甘于奉獻自己一切的精神。觀影活動后,我對楊善洲的事跡進行了認真學習和思考,在自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觸動,通過學習我有如下的認識:
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先進性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xiàn)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識,發(fā)揮黨員先進性,完成黨的執(zhí)政任務和執(zhí)政使命,并且能帶領群眾去奮斗,去實現(xiàn)黨的各項任務。
二、通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
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從事市容園林工作的共產(chǎn)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
熱愛市容園林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依法執(zhí)政能力,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xiàn)象。
三、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己的黨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用畢生精力踐行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錚錚誓言,忠貞不渝地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不為權力所累、不為地位所累、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情所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仆本色。作為新時期的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作為一名在工廠員工的一份子,要將所學的楊善洲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真正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以我工廠職工的利益為重。做到以人為本,從小事做起,盡自己所能為工廠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3
為深入學習宣傳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弘揚新風正氣,推進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深入開展,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同志的專題片,事跡報道時間雖短,但真正發(fā)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真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懂得“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的道理,在工作實踐中敬職勤政,多辦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不僅要學習他堅定的思想信念、崇高的公仆情懷、廉潔的高尚情操,更要像他那樣心系群眾,為民負責。努力營造“學先進、見行動、爭優(yōu)秀、比貢獻”的濃厚氛圍,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為企業(yè)長足發(fā)展貢獻力量。
學習楊善洲同志忠以報國、恪守信念的執(zhí)著精神,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中錘煉政治品質。忠誠于黨和人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最基本的政治品質和要求。楊善洲同志退休后放棄省城的舒適條件,帶領家人和群眾扎根荒山、植樹造林,正是懷著對黨的忠誠、對家鄉(xiāng)和人民群眾的無比熱愛,把全部精力傾注山區(qū)的治理和發(fā)展,把整個身心獻給了山區(qū)人民,用言行詮釋了他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給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 我們應該學習他:群眾利益無小事,學習他先人后己的高風亮節(jié),為了自己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堅定信念和鑄就綠色王國的夢想。學習他恪守“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人生準則。他幾十年如一日,艱苦樸素很儉樸,電視上看見這位老人,并沒有西裝領帶裝飾,卻如此精神抖擻,是什么氣力讓80歲的老人還能這樣屹立,我明白了,由于他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國家。對待國家,他忠貞無二,一生堅守誓言,
對待人民如父母,俯首甘為孺子牛,滿腔熱忱為人民。這無疑是廣大群眾對他廉潔奉公、全心為民一輩子做出的詮釋,也是對他22年辛勤勞作,鑄就綠色王國的最真摯的感激。
讓我由衷的有些感動,是怎樣的一個老人啊,怎么會有如此高尚的情操,有點感動的想流淚。真的,一個老干部,地委書記啊,他就能那樣義無反顧的投進在種樹這件事上,一句承諾,促使他20年投進在林區(qū),愛國愛黨愛人民,對他來說,不是大口號,由于它確實做到了!對于金錢,怎么會有人這樣呢,更是讓我佩服啊!!
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4
今晚,我觀看《楊善洲》這場電影,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楊善洲同志大公無私、心系群眾的公仆本色和艱苦奮斗、實干苦干的奉獻精神感動著我,讓我肅然起敬。他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xiāng)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跡,更是撼動著我的心,這又是一次生動的現(xiàn)實的公仆教育!
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一個執(zhí)著的人,一個無私的人,一個堅持一輩子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人;
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一個一身正氣問心無愧的人。
這就是我眼中的楊善洲。
楊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區(qū)的地委書記,為改變地區(qū)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貧困生活,他長年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領群眾艱苦奮斗,當?shù)匕傩沼H切地稱他是“草鞋書記”。退休后放棄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動承包荒山的綠化,臨終前把20年來價值3億多元的山林交給了國家。楊善洲同志走了,他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電影放映過程中,我深受感動,流出了眼淚。使我不由得想到了焦裕祿、孔繁森和鄭培民,他們分別是縣委書記、地委書記和省委書記的楷模,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永存!全黨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都應該向他們學習。
楊善洲造的是樹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在造林過程中,他不是指揮家,而是除了當好策劃人以外,和普通群眾一樣,一起扛樹苗、種樹苗,搭帳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勞動。楊善洲一心為民、不計報酬、終生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堅定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執(zhí)著信念,留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卓然風范和浩然正氣,留給后人一種由衷敬佩,更是一種激勇奮進、艱苦奮斗的精神動力和淡泊名利、大公無私的精神榜樣。
楊善洲先進事跡觀后感5
我在公司電腦上看了電影《楊善洲》,電影結束后,影片中無數(shù)的情節(jié)卻依舊縈繞在腦海,不時浮現(xiàn)。在觀影中,我好幾次淚濕眼眶。電影帶給我的感動充盈在胸間,不是電影取景多么優(yōu)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濃墨重彩的夸張還是渲染,僅僅是劇中的人物帶給我的無法形容的震撼。
楊善洲在當?shù)匚瘯浀臅r候,常拄著棍子,親身到田間走訪。試驗田的比賽結束后,他們把優(yōu)秀經(jīng)驗“雙龍出海”水稻插秧法傳授給大家,但來到村里,見秧苗依舊插的凌亂,得知村民們不熟悉又覺得麻煩,便親自脫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長發(fā)現(xiàn)是地委書記親來指導時,楊善洲對他說:村長官不小,這一村的地都歸你管,這“雙龍出?!?每畝可以提高產(chǎn)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證這村里的田都能用這種插法嗎?村長答:一定能。楊善洲連連說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興地上坎拎著鞋子揮手離去了,當他走時,笑鬧的村民們才知道他是書記楊善洲。
還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臨莊稼無水灌溉,即將絕收的困境,楊善洲要求全部水庫開閘放水,一切責任他來承擔。他一直說:“老百姓的飯碗比我們的臉面來的重要。”當發(fā)現(xiàn)水還是不夠時,他果斷召集現(xiàn)場的地委委員開臨時會議,舉手表決將修建辦公樓的經(jīng)費挪作打水井。他說:“當老百姓的飯碗都空了,我們坐在亮亮堂堂的辦公樓里,我們的良心能過的去嗎?”一場大雨解決了他們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們說:我們以后不靠天,不靠地,我們自己當龍王。退休后他用他的余生踐行了他的承諾。
一個人身居高位時,手握大權,必將面對更多的誘惑,但楊善洲的選擇總是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沒有絲毫猶豫,沒有任何私心。
楊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級舉薦有能力又辦實事的牛副書記,上級笑著說:地方上的建議我們會好好考慮,你還是說說自己吧。他笑著說: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職,聽組織安排,現(xiàn)在退休了,想自己管自己,我要上大亮山種樹去。他回到家鄉(xiāng),組織群眾看了一場電影《廬山戀》。電影放完時,他問大伙:“電影好不好看?”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說:“電影好看是因為廬山上的樹美呀,你們想不想我們大亮山也像廬山一樣美?現(xiàn)在大亮山上的樹,像禿子頭上的毛,沒有幾根。你們用土地入股,我來出苗子,種出樹你們分紅好不好?”有人問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資,什么也不要。”大伙在懷疑時,他幫忙挑過水的老伯站出來說:合同什么的,我不管,反正我簽。了解他的人們紛紛要求加入,大伙也都決定簽訂植樹合同,自此也開始了他漫長的種樹征途。
在大亮山種樹,不像想像中那么一帆風順。南坡的樹苗成批的死掉,飛機草隨風傳播擠占了樹苗的生存空間。他告訴大家不要灰心,潛心摸索解決辦法,召集大家一起補上根系高于五十厘米的樹苗,成功地邁過了這個難關,;樹苗來源匱乏,他建議到大街上撿果核作種子。有人說:楊書記,多丟人啊。他笑說:低著頭撿,我不說,誰知道我還當過地委書記。五萬多畝樹林,每一株樹無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們捐贈給國家后,撫摸著他們,像是看著自己孩子,臉上浮現(xiàn)出慈愛的神情,揮手說:好好長。當聽他說“你們長大了,我老了,照顧不了你們了”的時候,我不禁淚流滿面。
為了公,為了百姓的事,楊善洲不遺余力;為了私,為自家孩子的調動,他“無動于衷”。電影中和他一起上山種樹的周波把一群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帶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小學的代課老師多年沒有轉正,紛紛離職,孩子們無學可上。這時他動用自己的影響力,喊來教育、人事、勞動各部門的頭頭腦腦上山,托他們解決老師們的編制問題,拜托他們?yōu)樯嚼锏慕逃糇×巳瞬?。他的二女兒,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通過層層考試,只差一個章就可以辦理調動手續(xù),從來不求父親的她哭著請求他幫忙:“那么多代課老師您都幫忙轉正了,我就差一個章了,山上的孩子沒有老師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沒有媽媽?您就幫我一回吧”。楊善洲無奈地坐在小板凳上:“這是兩碼事啊,這章沒法蓋啊。”最終,女兒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楊善洲張口,這個章肯定能蓋上,畢竟女兒所有考試都通過了,可此時的他卻沉默了。他堅守著他公私分明的原則,從未曾想過動用關系為自己謀一絲半點福利,這也許讓許多人為之汗顏吧。
電影的結尾以2010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終,保山因植被良好,當?shù)鼐用癫怀钏?,外地來此取水的車輛排成了長隊,此時的楊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沒有忘記他,來醫(yī)院看望的人站滿醫(yī)院門前,他當年幫忙挑過水的老伯說:楊書記,我來給你送禮了。他將從山上挑來的干凈的水,遞到他跟前,大聲說:“你沒有白吃國家公糧!”
楊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價值3億多元、5萬6千多畝的林場,八十個大山頭、一百七十二個小山頭滿眼的綠色。他留下了一心為公、百折不撓的工作作風,他雖瘦弱的身軀卻留給我們一個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踐行著他對黨對人民的承諾,他用一生鑄就了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