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感觀后感5篇匯總
《流感》這部影片拍攝于2013年,韓國首部以病毒感染為主題的電影,又名《戰(zhàn)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電影流感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流感觀后感1
災難片這種題材從來就不好把握。美帝向來把重點落在破壞與拯救。大部分的災難片總是忽略危機之下的人性考量,而將此均為特效的炫耀狂歡。畢竟,大部分人看電影就是圖刺激。
而《流感》給了我驚喜。導演金成洙對人性的揣摩已經(jīng)到了極高的地步。流感的突然襲擊給全部人帶來了巨大的恐慌。相比于美帝個人英雄主義的塑造,這部片子更側重于人性自私,偏向于現(xiàn)實主義。影片中幾乎每個人都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人,行動的出發(fā)點都是自私。如母親為了女兒活下去明知嚴重性的包庇;議員為了大多數(shù)和自己的臉面放棄小部分;即使是在出場時被塑造為英雄的大哥也在后來為自己安危煽動民眾,脅迫小女孩,為自己注射抗體。好像每個人都是壞的,沒錯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壞的。沒有過分渲染的偏離現(xiàn)實的英雄式領軍,每個人都在努力讓自己活下去。病毒可怕,更可怕的是人性之惡。
丑的反面是美,在這渲染之下更能突出智久,總統(tǒng)對于正義人道堅持的可貴。結尾處小女孩面對殘暴的軍隊這樣勇敢地奔向媽媽,讓人仿佛看到人性之光,不顧一切地站在受傷媽媽的前面向軍隊祈求停止開槍。小姑娘的演技真是沒話說,看到射擊時候的驚恐與害怕,以及在媽媽受傷后的勇敢都演得特別贊。
相比于名聲大噪的《熔爐》,這部給我的感覺更加真實。熔爐中刻意營造的灰暗色彩以及緩慢拖沓的節(jié)奏都讓我對影片感到失望。后者廣為流傳的原因應該是題材的沉重以及對后續(xù)對整個法律體系、社會、國家的觸動。
該片也帶來問題,是否應該為大部分而放棄小部分?即使是緊急時刻政府是否可以對無罪民眾進行生命權利剝奪?
影片中決策者之間的爭執(zhí)也是一個重點。但是議員們勾心斗角的部分拍的太爛,爭斗刻畫的太無力,簡直是整部影片的敗筆。沖突發(fā)生的太突兀,感覺是為沖突而沖突。小地方的議員對總統(tǒng)的指手畫腳的可能性,總統(tǒng)面對各方的阻攔的無奈也演得太假,人物塑造的不夠鮮明。相較于其他部分,這部分令人看的難受,與影片行云流水的節(jié)奏形成反差。讓人不得不懷疑,該部分是為了后面總統(tǒng)怒斥美國官員而設置的。其實將這部拍好的話整部電影的意義將上一個檔次,多了對政府和制度的思考,電影的深度也就在于這里
電影流感觀后感2
剛回哈爾濱,就開始了居家隔離,一個人呆著,無聊的時候也就看看電影。朋友介紹說有部韓國的電影《流感》,挺不錯,這個時期看也正適合。說實話,對災難片我沒有多少好感,原因是在我有限的觀影經(jīng)驗中,災難片給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畫面上,場面很夸張,情節(jié)千篇一律,人物的思想行為不是怪異,就是做作,固執(zhí)起來太不近人情??傊热慌笥呀榻B,又是疫情期間,看看就看看吧。本來不抱多少期望的,但這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印象卻很深。幾天來,還是不由得想起里面的情節(jié)畫面。
如果不看上映時間,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是新近才拍出來的,其中的情節(jié),和眼下這場疫情有太多相似處。當然,傳染病古已有之,電影里拍出傳染病的現(xiàn)場感病不奇怪,可能只是這場傳染病離我們太近,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正常生活,又有這么多新聞報道和視頻傳播,讓我們對傳染病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而《流感》這部電影的真實感正好和我們對這場疫情的經(jīng)驗認知切合,所以,它更有說服力,也更能感動我們。而其他一些災難片,卻不能給人這種切實和親近感。但還有一點讓人詫異莫名的是,在電影的開頭,是一個封閉的集裝箱,里面是一群偷渡者死在里面。這和前一段時間新聞上報道的越南人偷渡英國大貨車內慘死的場景如此相似。而這部電影卻是在2013年8月15日就上映了。就好像導演能未卜先知,提前把這樣的場景預演出來了。又或者,這樣的事件也是早就有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傊F(xiàn)在看這部電影,它從一開始就能讓人信服,并跟著劇情的發(fā)展,一步步深入,每一個地方都合情合理,讓人不由得被代入其中,就好像自己也在經(jīng)歷著同樣的事情,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和艱難的抉擇。
故事的一開始,是一群東南亞人偷渡到韓國,被集中在一個封閉車廂內運送的過程中,因為爆發(fā)傳染病,死在里面,只有一人產生了抗體,僥幸沒有死,并在車廂打開的一瞬間跑了出去。他身上所攜帶的病毒開始了傳播。而更為嚴重的是,負責運送偷渡人的蛇頭兄弟倆,弟弟接觸了車廂里那些感染者,馬上出現(xiàn)了不適癥狀,與此同時,打開的車廂里還有一群老鼠躥出。蛇頭弟弟去醫(yī)院買藥看病的過程中,又把病毒一路傳播,人傳人,很快整個城市都陷入了混亂,交通事故頻發(fā)。醫(yī)院里很快緊張了起來,而一些政要卻并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專家的意見也不肯采納。是啊,一座大城市,要采取果斷的禁斷措施是很難的,那要影響到多少人的生產、生活、生計,尤其在大家還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程度前,都不想自己的生活被擾亂。而等到事情到了一發(fā)不可收拾的程度的時候,人們又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之中,那些一開始不以為然的政客很快又跑到另一個極端,因為看起來這場瘟疫來勢如此兇猛,為了不擴散影響其他地區(qū),尤其為了保全近在咫尺的首都的安全,做出了舍一座城保全國的決定。受這個決定影響的是那成千上萬的民眾和他們的家庭。人們去超市瘋狂搶購,殊不知病毒正在人群中肆意傳播,有人突然吐血倒地,超市隨即被封鎖,大量購物的健康人和感染者混在一起,都被當成危險人員而隔離??上攵切┙】档娜巳绻貌坏骄戎?,也很快會感染。而與此同時,整座城市的情況也是越來越糟糕,病毒的兇猛攻勢讓人措手不及。這時候的人們都在慌亂的逃跑和爭搶求生機會,在這慌亂逃命的人群中想要做一個逆行者有多困難呢?想要真正靜下心來尋找解決辦法又談何容易!影片中的女主角金仁慧是醫(yī)生,而男主角姜智久是消防隊救援人員,這兩個人的配合使兩股力量融合,最終迎來了轉機。這個轉機中最大的亮點是愛情、親情和友情,是這樣至真至愛的情感彰顯了人性中的善和美。
劇中的男主角姜智久和女主角金仁慧開始時只是萍水相逢的兩個人,女主角開車出了事故,作為消防隊救援人員的姜智久參與了救援。人救上來后,作為醫(yī)生的金仁慧發(fā)現(xiàn)自己保存著一些重要文件的優(yōu)盤還在車上的包里,而車掉進了很深的地方,很難取到。金仁慧要求姜智久再下去幫她把包找回來。而姜智久作為消防員,他的職責是救人,何況,他冒著生命危險把她救上來,而她沒說一聲謝謝,反倒要他再下去替她找包。他當然不肯答應。但他內心里還是對她有一份愛慕之情的。于是在金仁慧離開后,他到底還是下去幫她找了。找到包后,他在包里找到她的手機,又通過手機里的通信人聯(lián)系到了金仁慧的女兒美日。美日雖然人小,還在上幼兒園,可聰明又可愛,一開始怕姜智久是壞人,取到了媽媽的包后,兩人也慢慢建立起了信任。與此同時,那個從車廂里跑出來的幸存者流竄到了美日家樓下,美日看他可憐,給他面包吃,還和他靠近說話。她的善良也使他產生了信任。到后來,這個幸存者身上因為有抗體,成了研制疫苗的希望。而美日不幸也感染了,作為媽媽的金仁慧,身為醫(yī)生看著自己親愛的女兒癥狀一天比一天明顯,不忍她被隔離到感染者的行列里,偷偷把她帶過了關卡,可還是提心吊膽,既怕被人發(fā)現(xiàn),又怕她病情惡化??傻降妆蝗税l(fā)現(xiàn),就要被來人查出來帶走時,身為消防員的姜智久出于善良同時也是因為對金仁慧的喜歡,他調換了美日和自己的身份牌,代替美日去了傳染區(qū)。這樣才使母女兩可以暫時在一起。但隨著美日的病情加重,情急之下的金仁慧把美日帶到了病房,正好這時身上有了抗體的那個幸存者也被找到了,因為和美日之間的信任,他同意把自己的血液注射給美日。這樣兩個人身體里都有了抗體。但就在這時,被人發(fā)現(xiàn),破門而入,強行帶走了美日。奄奄一息的美日被扔進一堆死人和即將死去的人堆里,馬上就要被焚燒處理。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間,姜智久趕到,在一堆尸體里找到美日。美日的病情逐漸好轉。而那個身上有抗體的幸存者被一群憤怒的人給殺死。美日成了那個唯一有抗體的人??墒沁@時候的局面十分混亂。憤怒的人們從隔離區(qū)沖了出來,走上了大街,軍隊嚴陣以待,做好了掃射的準備。一條黃線,有人越過就會被開槍擊中。在人群中迷失的美日因為人小,在人縫里逐漸被擠到了前排,聽到警告的人群放緩了腳步,而美日因為看到站在對面的媽媽而跑了過去,就在她越過黃線的那一刻,軍官下達了開槍的命令,并用槍指著士兵的頭。士兵在無奈的情況下連開數(shù)槍,最后一槍就要打中美日的關鍵時刻,媽媽金仁慧跑上去擋住了子彈。接下來的場景是最感人的,那樣小一個孩子,面對荷槍實彈的軍隊,哭喊著:不要打我媽媽!終于,這個孩子感動了眾人,大家沖過黃線圍住了孩子,這場面同樣也堅定了受著美國指揮官壓迫威脅的總統(tǒng)。終于扭轉了局面,化險為夷。
正如上面提到的,這個電影中分別以姜智久和金仁慧的愛情、金仁慧與美日的母女親情,還有美日和幸存者的友情,彰顯了人性善的一面和美的一面。它給我的啟示是,在大災大難面前,光是忙著自己逃命或者為了自己不被拖累而逃避責任甚至落井下石,只會使情況越來越糟糕。善惡就在人一念之間,只有本著對每一個具體的人的同情理解和愛,才能在人群中普遍喚起良心,靠良心筑起的長城,才是最堅固最牢靠又最溫暖最貼心的。
電影流感觀后感3
開頭建立男女主角性格的戲劇沖突不錯,最后良知對事態(tài),官對民,韓對美的沖突也很抓人,中間的追逃什么的就都是俗套了。動作戲的剪輯也有問題,大叔把大佬推出帳篷的一瞬間,方向跟上個鏡頭不匹配啊。還有媽媽的胳膊中了一顆機槍子彈,居然手沒斷,太神奇了。
阿加西的整容醫(yī)生跟鄭雨盛是同一位吧?從超市開始突然開始滿面煙火色,一臉寫滿英雄二字,女主角的臉不管怎么狂奔,一直白凈整潔,香汗都不見一滴。
故事著重表現(xiàn)的是母女親情,可給人印象更深刻的,反而是兄弟義氣。包括壞蛋之間的兄弟情都得到濃墨重彩的刻畫。
這部電影的所謂政治批評跟好萊塢差不多,官僚都是壞蛋,可是一旦當上總統(tǒng),馬上就英明神武儼然民族精神化身了。好奇怪啊,總統(tǒng)難道是外星空降來的?他不應該是官場里面最會演戲的那一位嗎?這種心態(tài)跟中國老百姓的“地方官是敵人,中南海是親人”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喲!
電影青年們就別流口水了,什么流感、暴動,誰不知道那個賺人眼球啊?敢拍這個的國家,那社會經(jīng)得住折騰,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生老病死有保障,去電影院就圖看個開心。你在中國拍一個試試?
學生白天罷課游行,晚上懷揣短刀鉆進影院看任俠片的奇葩社會,恐怕也只有六十年代的日本了,商業(yè)電影明目張膽地鼓動上街造反啊?,F(xiàn)在?想都別想。
電影流感觀后感4
這是部幾乎完美的災難片,沒有宏大的場景,沒有炫目的特效,沒有超人般存在的男主,有的只是讓人直面人心的震撼,一種由內而外的震撼。上至國家元首,下至黎民百姓,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性格豐滿,每個人的行為反應都經(jīng)得起推敲,沒有生硬尷尬的臺詞,沒有讓人吐槽的不合理。而且影片情節(jié)緊湊,層層遞進,故事有頭有尾能自圓其說,而且一個接一個的高潮迭起讓觀眾完全進入影片當中。
影片中當病毒在盆唐(地名)蔓延開時,政府決定封鎖盆唐,并將所有人強制集中到集中營軟禁,并由醫(yī)護人員和軍隊看守,以一種不人權的方式阻止病毒的蔓延。有一個小細節(jié),當時,全國民眾贊成政府封鎖盆唐的支持率只有35%,絕大部分人都站在了人權和普世價值觀的一面。隨著影片推進,集中營恐懼與憤怒爆發(fā)出暴動,醫(yī)護人員撤離,軍隊還是在城界真槍實彈鎮(zhèn)壓封鎖時,封鎖盆唐的支持率反而上升到96%。這個百分比只是小細節(jié),影片中也只是一句帶過,96%背后代表的人連一個鏡頭都沒有,但是,數(shù)字的背后是全國民眾,恰恰最代表人性。
軟禁隔離,頂多算是不人權,輿論普遍反對。開槍鎮(zhèn)壓,而且已經(jīng)造成死傷,完全就是不人道了,輿論反而支持。合理嗎?真實嗎?諷刺的是,我認為合理真實。
當災難發(fā)生在遙遠的電視機里,每個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宣揚人權,但如果災難有可能發(fā)生到你身邊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切身利益成了最重要的判斷標準,這就是人性。試想想,如果是你,你是那96%嗎?
這沒什么值得慚愧羞恥的,所謂人性,就是每個人潛意識里都帶有的特性,這是自私的基因為了基因的繁衍所賦予我們的。借用達爾文的進化論,沒有這種人性的人都在漫長的進化中死光了,這種特性可能在某程度上拯救了你的祖先。無所謂對錯,但需要承認和面對。
或許說這叫做自私,但是套用辯證法,沒有絕對的自私,也沒有絕對的無私。影片中閃耀著道德光環(huán)的人物就是絕對的無私嗎?男主奮力去就小女孩和女主,多少是因為喜歡上女主。女主在發(fā)現(xiàn)自己女兒感染了時,仍然偷偷隱瞞。如果小女孩跟男主一點關系都沒有,男主的兄弟最后還會奮力去救她嗎?所以說沒有絕對的自私或者絕對的無私,關鍵是直面人性后對度的把握。
電影流感觀后感5
看完電影,很有想說些什么的沖動,看了很多影評,總覺得太多人用有色眼鏡在看韓國電影!不得不否認,韓國電影真的質量上的太快,他們沒尺度可言,政治,人性,全都直白的表現(xiàn)給觀眾看,如果中國也可以如此,國產電影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一開始真的不喜歡女主,裙子比命重要,真是作死的節(jié)奏,當時完全想不到她居然做著那么神圣的職業(yè)——醫(yī)生。很多人都說,當女主知道女兒感染后,還偷偷的藏了起來,說他不配做醫(yī)生,一開始我也這么覺得,可后來我明白了,這無關乎道德,只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潛能,她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女兒,僅僅這么簡單!如果這種事真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誰能保證可以無視自己女兒的死活?這正是這個電影震撼的地方,就像很多人說,非典時中國多少人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zhàn)在一線,是的,無論什么災難面前總有那么些英雄人物,然而國產電影太過于渲染這些英雄世紀,所以才滯落不前!
電影全篇將人性詮釋的很到位,大無畏的英雄,自私的壞蛋,無辜群眾的憤怒,政客的冷漠,母女間的牽掛!總之,我被感動了,也憤怒了!這就是電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