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電影觀后感5篇
推薦文章
《2012》有足夠的自身實力去吸引觀眾,想賺錢而技術含量低下的商業(yè)產品太多了,《2012》畢竟還是拿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包裝出很多概念,釋放出不少善意。影片不復雜,無非就是逼真特技加一些爛熟的劇情,最后一秒的生死懸念、美國國家主義的張揚等等,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12》電影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2012》電影觀后感(1)
2012這部電影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國大片,反映空前災難的電影,讓人們看過以后,有很多感觸。這部電影我十分喜歡,不僅僅讓我了解到海嘯的瘋狂,地震的危險,災難的殘酷,災難的來臨是人們無法抗拒的,我明白了生命是自我爭取的,走對一步就能夠活下來,走錯一步后悔一生。
海嘯撲面而來,在睡夢中的人,在不明白的情景下已不在人世,失去生命。地震會讓堅固的房子倒下,再好的車子一轉眼已經沒有,火山爆發(fā)有一個個小火球射打在大地上,在這時錢已無用,生命可貴。
在電影里男主人公是杰克遜,很勇敢,在大家準備關方舟的大門時,有一個東西被卡在了門邊,如果門關不上,就無法開啟防預措施,這樣的話,人們就全部沒有期望,但杰克遜為了大家能活下來,冒險去了方舟門邊,查看出了問題,發(fā)現有一塊黃色鐵卡在門上,杰克遜使勁往外撥,在這時方舟已經靠近冰川,如果在這時再關不上方舟的門,大家都會沒有活不來的期望,時間緊迫,經過努力,杰克遜最終拿掉了這個黃色的鐵塊,大家得救了!美國總統(tǒng)不上方舟,他愿意和人們一齊離去,等待著地震、海嘯的來臨!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有些災難是我們人類無法避免的,可是只要有智慧,團結不懈地共同努力,就會有奇跡發(fā)生!
《2012》電影觀后感(2)
當走出影院的那一刻,我才開始思考這部電影帶給了我哪些思考。因為在影院的160分鐘里,根本無暇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和影片中的人物一齊,從2009年,這個我們即將告別的年份一齊,飛速來到了2010年,2011年,2012年。而最終故事的主要資料都發(fā)生在2012年。這樣的處理的確增加影片的真實感和可信度!但愿大家不會看完片子相信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
我想每一位走出影院的觀眾都該思考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是值得真正得以能夠保存的?有什么是能夠最終得以保存的?還有當整個人類都面臨著同一個毀滅性的災難的時候,我們一齊都該怎樣做?我想導演只是把他期望看到,和他能夠理解的場景和畫面經過鏡頭展此刻了我們的眼前。事實會是這樣嗎?這個問題發(fā)人深思。
信仰是什么?不是你信了哪個神,他就必須能夠救你,保你平安。影片中的基督像倒塌,意大利的教堂倒塌正是科學的印證了凡是造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建筑物,都只是地球上的附屬品。當地殼發(fā)生這樣的運動,人類是束手無策的。幸運的是,我們不是恐龍,人類為了物種的延續(xù),開始了全球的合作。正如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主題歌《我和你》中唱得那樣,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而此時地球上的人類的命運完全的落在了中國人民的手里,落在了那幾艘飛船上,雖然不能飛。
能夠說影片的結尾,還是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樂觀主義情緒!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是進行了一次特殊的,全球范圍的活動。整個地球最終又恢復了創(chuàng)世紀后的平靜。當打開艙門的那一刻,當陽光又一次照在全人類的身上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期望!但愿活著的人明白如何來重建自我的家園!
導演沒有選擇會飛的飛船作為拯救人類的交通工具,沒有把我們人類送入太空,飛離地球。他能夠這樣做,也許那就是星際迷航了!而是選則了船,并且片中男主角的兒子叫挪亞,是他在最終時刻幫忙他的父親修好了船,拯救了所有人。這不得不讓我想到導演的意圖是在影射圣經中關于此處的記載。
當我們還能夠活在這個世上的時候,當我們還能夠在電影院感受大銀幕給我們帶來無比震撼的聲音和畫面的時候,當我們走出影院,發(fā)現這個世界還沒有像和電影中所展現的一樣的時候,當我們還來得急能夠和自我最愛的人在一齊的時候,當我們還能看到陽光撒滿大地的時候,當我們還有機會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當人類還沒有到最危急的時候,讓我們都來心存對大自然的敬畏!災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攜起手,人類終將不會滅亡!禮貌終將延續(xù)!我們能夠重塑更加完美的未來!
《2012》電影觀后感(3)
你們有沒有看過一部大片叫《2012》呢?哈哈,這部大片可好看了!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2012》是一部自然災害的巨作,一夜之間風靡全球,主演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伍迪·哈里森,阿曼達·皮特等人,演出了這樣一部驚天動地的大片。
我第一次看《2012》這部電影時,被那驚心動魄的大爆炸,令人望而生畏的地面開裂,一次接著一次的大浪襲向地面,房屋一座接著一座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的場面給震撼了。
《2012》這部電影說的是:杰克遜(約翰·庫薩克飾)帶著孩子去黃石公園度假,卻發(fā)現曾有美好回憶的湖泊已經干涸了,而這個地區(qū)也成為了禁區(qū)。充滿疑惑的他在黃石附近的營地偶然認識了查理。查理告訴他由于自然環(huán)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tǒng)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查理說有些國家已經在聯(lián)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方舟,杰克遜以為他是個瘋子就一笑而過走開了。
然而第二天,災難發(fā)生了——強烈的地震伴隨大量隕石的墜落,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煉獄。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爆發(fā)。杰克遜和眾多家庭一樣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對全球性的自然災害,不知何去何從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過的方舟和地圖,于是決定前往方舟基地尋找生存的機會。
在尋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過程中,杰克遜一家在經歷災難的生死考驗之后終于到達了方舟基地。然而已經制造完成的方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從世界各地聞訊涌來的受災人群。
誰去誰留已然成為挑戰(zhàn)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面對災難,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最后人類終于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xù)繁衍和發(fā)展的希望。
雖然我知道那些鏡頭是特技制作出來的,但是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的腦海里總是會閃現出那些可怕的場面,會設想在這種災難面前人類是否能幸免?如果真有這一天,我又能不能活下來?
《2012》電影觀后感(4)
《2012》中所表現的“末日文化”在今日并不罕見,早在二十一世紀還沒有到來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幻想世界會不會再1999年結束。很可惜沒有。也許那時候所想著的世界末日是有些不切實際,可是到了今日再來看“末日”這個問題,就不能一笑置之了。
最令我難忘的是:誰去誰留已然成為挑戰(zhàn)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應對災難,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取,男主角之一最終說服了政要們,使來自不一樣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最終,老百姓同那些花10億歐元買一張"綠卡"的精英一齊,被救于水火之中,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xù)繁衍和發(fā)展的期望……
和諧在我們的口中說過無數次,可是,在此刻的社會中,不和諧的現象隨處可見:街頭斗毆、車禍的圍觀以及報紙的社會新聞、案件聚焦都是都是人們喜歡的談資。人們總是熱衷于追求利益,何曾有人回頭看看與我們未來息息相關的自然環(huán)境?今日,地震頻發(fā),水災泛濫,極端天氣已成為家常便飯,難道這些不是我們自作自受嗎?這樣的“末日”,絕對不是宇宙所帶給我們人類的,恰好是我們自身的自我毀滅。
從幾百年前的工業(yè)革命開始,這是更早一些,從我們的祖先大規(guī)模的開山、挖地開始。我們就在一點一點地欠下了債。凡事都有代價,發(fā)展也一樣,并且這代價絕不會只是那虛構的幾個數字而已。我們借用了自然,然后就要以我們的未來來償還,在此過程中的各種災難能夠說是那利率不低的利息。我們所欠下的債,總有一天是需要償還的。
如今,上海已經因為地下水的過度使用而導致地面下降,羅布泊失去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只剩下了干裂的河床和飛揚的沙塵,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心地開始準備舉國移民,衛(wèi)星地圖上原是一塊無暇碧玉的亞馬遜森林出現了累累白色的傷痕……而在未來,也許有一天英國將成為第二個亞特蘭蒂斯,荷蘭的大壩將遮住傍晚的霞光,西伯利亞會成為世界上最適合作物成長的地方,會結冰的碼頭將從世界上消失,南極大陸會出現白色之外的顏色……更加遙遠的未來,無法想象我們會在哪里。
當看完這場電影時,我對自我的同學說,對2012有種恐懼感,害怕那一天的來臨,如果真的會有“末日”這一天,怎樣辦?我們會像戲中的主角那樣勇敢嗎?在這些日子里,你們會做些什么呢?
能不能放慢你的腳步,放慢些,再放慢些,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曬個一午時的太陽,擁抱下你的家人,多些時間陪伴你的家人,給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多一聲問候,對以往傷害過你的人說聲原諒你,對你以往傷害過的人說聲對不起,因為你要明白,在生命與死亡的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然后給自我一個無眠的晚上,多些思考!
那么,我們不是更應當從此刻開始做些什么嗎?
《2012》電影觀后感(5)
《2012》是一部關于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國人民掙扎求生的經歷。
記得我上一次看《2012》是在我二年級的時候,那時我還不明白有一天世界會滅亡,只明白我們能吃能睡就夠了。這次我又來到了影院,再次重溫這部不僅僅震撼感官,更震撼心靈的電影電影中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人類確實是自私的。打著以全人類為大局的幌子只為了自我茍且偷生的人大有人在。國家為了不驚動人民,害怕引起大規(guī)模的恐慌,所以一切都在秘密的進行著。
電視和廣播里聽到的看到的一切都是騙局,政府對全世界人民撒下了天大的謊言!目的只為了能讓少數人存活下來,一些優(yōu)秀的人?;蛘哒f是有權勢的人。讓人類的基因和一些動物物種得以延續(xù),而不得已作出的犧牲。當然如果你有10億歐元也能買到一張船票。當然里面也有人性善良的一面展現,比如總統(tǒng)拒絕登船,而是留下來將這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公眾于世!與世人共存亡!善良的西藏人民帶著逃出來的杰克遜一家等人上船。
黑人科學家艾德里安在安全登船后看到還有上萬人沒有機會上船,良知受到了極大的不安,經過不懈的努力說服了在場各國元首同意讓其余閑雜人等登船。當然這時更深一層的人性也被展現出來了。
那就是愛!父親對子女的愛,尤里,影片中一個自私自利的家伙,在子女的生命最危險的時刻,竟然奮不顧身,用盡全力挽救子女,自我掉下萬丈深淵粉身碎骨,實在難能可貴!看來最偉大的就是親情血緣關系了!還有在最終一刻,大門不能關掉,引擎不能發(fā)動,男主角杰克遜奮不顧身,冒著有去無回的危險回到水倉搶修線路最終讓大門關掉引擎啟動,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姓名!
這些在現實中恐怕很難實現!影片中還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場面與對話。聰明的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微不足道!而這些災難的構成也都是人類造成的。所以承擔這些后果也是必須的!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就像影片中說的,“無論你是誰!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信仰!不論你是窮還是富!不論你身體是否健康!明天我們都沒有區(qū)別!”
同胞們,保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別讓地球成為我們最終的家園!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善待地球,珍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