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
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5篇
當品味景點畫展后,相信大家會有不少畫展觀后感心得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木包c畫展觀后感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歡!
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篇1
今天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特殊的畫展,這個畫展的主題是“童心有愛,七彩夢想”。年少的我們,心中充滿了稚嫩的夢想。我懷揣著這樣的心情,走進了位于科技宮四樓的畫展展廳。
一進展廳,我便看見了琳瑯滿目的繪畫作品:素描、水彩畫、兒童畫、沙畫、國畫,應有盡有,還有別具風格的手工制品。一件件美麗而精致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嘆為觀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圖,是一幅國畫。這幅畫畫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優(yōu)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將檸檬黃的花蕊輕柔的包住,十分美麗。左側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澀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幾片嫩綠的小荷葉剛剛長成,兩側的墨色的荷葉更襯托出小荷葉的生機勃勃。一只如畫龍點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氣迷住了,久久不愿離開。池塘中,幾條頑皮的小魚在荷葉下嬉戲,十分生動可愛??吹竭@幅畫,我便想起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蔽矣X得,這幅畫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和楊萬里一樣: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像荷花一樣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次畫展,我不僅體會到了大千世界的美麗,還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這次畫展,我真是受益匪淺!
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篇2
今天,我們去了前進中學參觀畫展。我們學校共展出了18幅優(yōu)秀作品,都畫得棒極了!
剛進展畫廳,一副《春秋艷景》就進入了我的眼簾。這一棟棟房子、一顆顆大樹,從樹上飄落下的葉子落到一座座紅頂房上,好像是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仔細賞閱《春秋艷景》這幅作品,好像真的流連其間,我仿佛置身于春秋時節(jié),一時流連忘返。這次畫展匯聚了各個學校的出色作品,真的是一時欣賞不完。
通過這次參觀畫展,我覺得每一個人必須有一技之長。否則長大以后在社會上就不能顯出自己的才能,就不會被重用。媽媽經常對我說:要我一定多學本領,有一技之長,那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價值。當然,學習好了,當然好了,可是,一定要有“外門”的特長。在這次畫展中對我的感觸很大。參觀后,同學們依次走出了展畫廳,每一副作品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著那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油畫,我在心里暗暗發(fā)誓:將來在社會上一定要發(fā)揮我的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
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篇3
1月16日上午,跟著老師們去到沙河市國際會展中心參觀書畫展。雖然天氣有些冷,可熱情很高漲。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一進門就被整個展館的氣勢震驚了。偌大的場館,四周墻上掛滿了大師們的作品:有龍飛鳳舞的各家大字,有惟妙惟肖的工筆人物,有氣勢磅礴的寫意山水,等等,濃墨重彩,琳瑯滿目。因為會場太大了,展品太多了,我沒能一一細品。
在眾家的大作中,我只留意了一些寫意花鳥畫。看落款這些大部分是劉鴻敏和李景森兩位大師的作品。每到一幅跟前我都要佇足品賞一番。他們的畫兒筆法流暢,韻味十足,令人嘆服。我最為關心的當然是各家的牡丹了。李劉二位大師的牡丹各有千秋,但更吸引我的當屬劉現(xiàn)祿老師的牡丹了。劉老師的牡丹顏色鮮美,造型優(yōu)雅,神韻躍然紙上,令人嘆為觀止。等參觀完一圈以后,胡老師又帶我回到劉老師的牡丹前,細致地給我分析講解,花頭的調色,花瓣的分布,點蕊的方法,還有枝干,葉子,留白等等,真的使我受益匪淺。下午李老師也對劉現(xiàn)祿老師的牡丹評價很高。晚上我想找到劉老師的`空間看看有沒有更多的牡丹,可惜王老師說他不上網,真的是有點遺憾了。
這次展會上,我除了注意了王老師崔老師等老師們的字以外,我還特意注意了一幅字畫“書魂”。關于字是哪家啥體我不懂,也沒注意落款作者名字,我只是對這兩個字感興趣,我想練練,等啥時候自己也寫一幅貼我的圖書室里。
會場上,老師們現(xiàn)場揮毫潑墨可算是一大亮點。
這次展覽活動還有最欣慰的一點是,三人軒的兩位小妹的作品也參展了。雖然和大師們的大作比起來看上去有點小家氣,但已經很不錯啦。這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經歷,也是我們的動力。希望以后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希望三人軒茁壯成長,希望沙河書畫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篇4
昨天幾位朋友約我出去走走,繁華都市看到的是滿眼沒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就像雄偉的“水泥森林”我們無心去瀏覽服裝城和百貨店,而鎖定的目標就是書店和畫廊及藝術展示館,對于畫展我近年看得很多,當代藝術我認為大多是寧靜不足,浮躁有余。故平時寧可在家欣賞歷代大師的畫冊,覺得這樣比看那些跟風時尚的現(xiàn)代藝術養(yǎng)眼得多,但與朋友們在一起你總不能單獨站在展廳門口不進去吧。
畫廊和藝術展廳里的作品五花八門,有傳統(tǒng),也有用各種手段制作出所謂的現(xiàn)代派藝術,五彩繽紛,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我朋友是搞文字的,對藝術雖喜歡但在欣賞方面沒有多大悟性,只要看到書畫情緒就很激動,朋友說現(xiàn)在的優(yōu)秀畫家多如牛毛,真是藝術的春天。其實他對藝術作品的優(yōu)劣是一無所知,他問我對這些展品看法如何?在老朋友面前我便直言,我說,我對當今的繪畫看法正好與你相反,現(xiàn)在用兩句話來概括比較恰當,即:“以俗為美者不少,以新唬人者更多”看到畫廊里稱之為傳統(tǒng)的作品時,就想起大翻譯家傅雷在1944年寫給黃賓虹信中說,一些畫家作品“甜熟趨時,上焉者,整齊精工,模仿形似,下焉者,五色雜陳,難免惡俗,離藝術則遠矣?!痹谥袊鴤鹘y(tǒng)的書畫上對于作品的'氣息非常講究,一幅佳作首先給人一種高古雅逸之氣。但現(xiàn)在這些作品予人以媚俗和浮躁之氣,還有江湖氣、匠氣。好作品應該凈化人的心靈,不能讓人感覺是一種精神污染。
至于那些搞視覺沖擊力的西式時尚畫家,他們閉口張口談創(chuàng)新和現(xiàn)代感,如果說要切入現(xiàn)代,不是一種單純以形式去切入的問題,這些搞現(xiàn)代的人大部分是從國外的傳統(tǒng)學來的,他們?yōu)槭裁床豢梢杂米约豪献孀诘姆绞侥?崇洋者也要學學老外們是怎樣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位德國學者說:“任何民族首先要站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立場上去自己發(fā)展文化,這是最基本的,沒有任何可以懷疑的。”中國畫在當代己進入了一個大家齊“創(chuàng)新”的誤區(qū),似乎不創(chuàng)新就不顯出畫家的才華,就出不了成就,折射出當代一些畫家存在著一種浮躁心態(tài)。藝術家如果是為了創(chuàng)新而畫畫,則可見是何等的功利又何等的虛偽。優(yōu)秀的藝術是沒有新舊之分而只有優(yōu)劣之別,所以畢加索說:看非洲的藝術每天都是新的。
當然,中國畫的發(fā)展必須要創(chuàng)新,突破。但這一定是虛心學習,潛心研究的基礎上,在對中國畫有非常深刻認識與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創(chuàng)新”的可能。對“傳統(tǒng)一路”的誤解,直接始自康有為不知天高地厚貶董其昌與陳獨秀瞎罵四王,這本來僅是他們欲將政治熱情混充藝術鑒賞的一廂情愿的論調,其門外之談誤導了一代神志不清的中國畫后學者,這些人盲目地一遍遍講創(chuàng)新,他們不知道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東西,《易經》里面就講到“變”與“?!钡年P糸,現(xiàn)在這些喝過迷魂湯的人是光知道變,而不知道常。
中國的現(xiàn)代流行藝術,實則,上焉者,充其量只是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模仿秀,下焉者是以新唬人一時的快餐藝術。都說現(xiàn)在中國人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窮二白”外國的經典文化未學到手,卻把自己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丟光了。你看外國人多聰明,他讓中國人去撿他們遺棄了的文化垃圾,他們悄悄地在研究中國傳統(tǒng)博大精深的文化?,F(xiàn)在好多畫家滿腦子的功利“生產”出大量俗作,包括一些唬人的現(xiàn)代派文化垃圾也充斥于社會和市場,誤導和影響觀眾眼光,如此循環(huán),最后造成一個龐大的藝術趣味偏低的社會環(huán)境,而當這些滲透到權力與機制里被當做“正統(tǒng)”和“主流”予以提倡和鼓勵,中國的藝術就面臨滅頂之災了。
景點畫展觀后感心得篇5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月14日,岐山關中大廈門前彩門奪目,鞭炮齊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曹宇先生從藝五十年暨師生書畫展隆重開幕。來自社會各界的書畫名家、曹宇先生弟子及省市領導約千余人匯聚西岐,于關中大廈八樓展廳內觀賞作品,暢談藝術,座談交流。此次展覽嘉賓之盛,規(guī)模之大,氛圍之濃,讓我深受感染,不由生出感慨和敬佩之情。
因為自己是書畫圈外的人,也不懂書法藝術,卻無意中認識了一些圈子內的老師和朋友,和書畫結了緣。這次,承蒙趙老師邀請,我這個即不會寫毛筆和硬筆書法,又不會畫畫的人,也充當了嘉賓中的一員。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和深深的敬意,參加了曹宇老師從藝五十年暨師生書畫展座談會,參觀了這次不平凡的'展覽。雖然對曹宇老師的篆刻、書法、繪畫、剪紙已早有耳聞,卻遲遲未能謀面。通過這次展覽和座談交流,讓我對曹宇老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藝術的力量和執(zhí)著的追求,讓我這個不是藝術圈的人也深受感染,頓生欽佩和敬仰之情。
當日展廳內,熱烈的氛圍,激情的場面,涌動的人群,這無疑是對曹宇老師從藝五十年藝術生涯的總結和定位。尤其是,藝術界老前輩們專業(yè)的評論和點評,讓我感受出了有一種自然的原始光芒在曹宇老師身上閃閃發(fā)光。正如大家所說,曹宇老師他即是一位思想家、藝術家,同時,又是一位學者、一位奇人。他獻身藝術生涯五十載,追求真實、自然、平淡、永恒,這是他的一種境界、一種作為、一個文化人的心態(tài)。
此次展覽取材豐富,風格迥異,作品大多都是出自曹宇老師和他的學生之手,而且參展的作品都是經過統(tǒng)一裝裱,皆為新作。因為自己不懂書法,對專業(yè)的評論術語更是陌生。因此,只能欣賞各位老師的佳作,卻不敢妄加評論。以上所述,也就個人的觀后感,用外行話做以總結,不到之處,還請曹老師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