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
推薦文章
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精選6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范文,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篇1
《悲慘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讓從小失去父母,20歲的時候迫不得已到面包店里搶面包吃,被抓進監(jiān)獄,判了19年牢。他出獄之后,他又偷了教堂里的銀器,被警察抓到教堂里,教堂里的主教大人卻說:”那兩只銀器是我送給他的?!八麑讨鞔笕苏f:”我答應成為一名正直的人?!叭?阿讓從此為民服務,并履行了對芳汀的承諾,救出了戰(zhàn)火中的馬里于斯,而且還挽救了警探沙威,他生活卑微、誠實、簡樸,直到去世。
”他倒向后面,兩支蠟燭的燭光照著他,他那白色的臉望上天。他死了?!?/p>
這是對于《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去世的描寫。
沉醉其間,好似成為了珂賽特,有淚滑過。好的作品,就是可以打動讀者的心扉,打開心靈的大門,沉浸在作品里隨著主人公哭哭笑笑。
《悲慘世界》是有著”法蘭西的莎士比亞“美譽的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發(fā)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它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小說涵蓋了拿破侖戰(zhàn)爭和之后的十幾年的時間。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獲釋罪犯冉·阿讓試圖贖罪的歷程,融進了法國的歷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侗瘧K世界》因為內(nèi)容豐富和內(nèi)涵深刻,使讀者們都體會到作品有一種深遠的分量感,讓眾多讀者感動。
這,就是世界名著——《悲慘世界》。我讀完這本雨果的傳世之作,有兩方面的感受。
第一方面是大師的文采、筆法。雨果在敘述的時候,人物對白簡潔明了,每一句話都直達重點,深入核心。比如,”冉阿讓也感到舊時的歡樂又回到了心頭,他常望著珂賽特說:‘呵,多美好的創(chuàng)傷!呵,多美好的痛苦!’“這句話看似平常,但是實際上,這句話是寫出了冉阿讓心里的快樂。這就是大師的方法。這里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細細咀嚼品味。
還有對周圍環(huán)境的塑造,對方位的描寫。文章的開頭寫到冉阿讓四處流落,每到一個地方都被趕了出來,這里的場景不停地在變換,但是他依然描寫到位。寥寥數(shù)句,勾勒出花園,平房,別墅等各種地方,令人不得不贊嘆。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篇2
前幾天,我讀完了《悲慘世界》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最后成了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這本書使我感到非常震撼。
《悲慘世界》寫了苦役犯冉阿讓經(jīng)過神父莫里哀的挽救,成為了一個非常善良、誠實的富人,并且當上了市長。他在當市長的時候,他為了使商馬第不被冤枉,毫不猶豫地到法院承認了他就是苦役犯冉阿讓,又重新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后來冉阿讓逃了出來,他替芳汀收養(yǎng)了可憐的珂賽特。以后,他和珂賽特為了躲避警探沙威的追捕,他們只好躲在修女院里,珂賽特上了修女院里的寄宿學校,他們歷盡了種種磨難。最后,冉阿讓拿出六十萬法郎給了珂賽特。這是他以前掙到的所有的錢,而自己只留了五百法郎過日子。珂賽特結(jié)婚那一天,冉阿讓對珂賽特的男朋友馬呂斯說出了他曾經(jīng)是苦役犯的真像,馬呂斯非常驚訝,可是又不知所措。后來,馬呂斯知道了冉阿讓曾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救過他,冉阿讓的形象在馬呂斯的心目中頓時變得崇高起來。于是馬呂斯帶著珂賽特去找到冉阿讓住的地方,想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給他養(yǎng)老,可這時冉阿讓的生命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他在馬呂斯和珂賽特的面前安詳?shù)亻]上了眼睛……
我讀完了這本書,感到冉阿讓真崇高,他雖然曾經(jīng)是一個苦役犯,但是后來他所做的事情證明了他的崇高。因為神父拯救了他,神父曾對他說過:“如果您從那個苦地方出來后對世人都懷著憎恨,那可是太可憐了,如果您能對人家都還懷著慈善、仁愛、和平之心,那您就比我們中的任何人都高貴。”是啊,如果你總是想著你的不幸而去憎恨這個世界,那你就無可挽救了,如果你受了委屈和不幸,但是仍然懷有一顆仁愛、和平之心,并且去幫助別人,溫暖別人,你就會受到別人的尊重,那你就比任何人都要高貴。神父說得太好了!
我們也一定要做一個像冉阿讓和神父那樣的崇高的人。
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篇3
《悲慘世界》確實是一本好書!合上書本時的沉重之感,在我至今回想起來,還縈繞在心頭。
《悲慘世界》向讀者們清晰地映現(xiàn)出一個既丑陋又圣潔的人世。說它丑陋,是人性的丑陋,現(xiàn)實的悲哀。說它圣潔,是因為在這被利欲籠罩的世界,還有許多高尚的靈魂存在,《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也擁有一個這樣的靈魂,縱使他的靈魂曾經(jīng)骯臟過。
冉阿讓曾是一名苦役犯,拿著一張黃色身份證出獄,但就因為這張身份證,街道上的旅館都沒有一間接納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洞,卻是個狗窩,還被一條兇惡的大狼狗趕了出來。后來一位好心的主教收留了他,但他賊心不息,在半夜偷了主角家的銀餐具,但被清晨巡邏的警察抓回主教家。主教非但沒指責冉阿讓,還把一對銀燭臺送了給他,還慈祥得對他說:“我已代天主買了你的靈魂,這對銀燭臺大概值二百法郎,拿去做些對自己好的事。”
主教的舉動驚醒了冉阿讓這個充滿惱恨的靈魂,他在路上一直思索,他感到主教的形象在他心中越漸光明壯大起來,把他卑微的靈魂壓倒了。他走到別的地方,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拋棄了冉阿讓這個被人唾棄的名字,變成了馬德蘭老爹,又變成了馬德蘭市長。在冉阿讓當市長的期間,他曾做了不少好事。有一次還救了曾與他做對的割風老爹。
冉阿讓的一生是悲憐的.,是人性冷酷和社會的殘酷造就了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他令我明白了:一個人在面對社會的黑暗的時候,不要失去希望,別人太奸詐,你還是要做高尚的人,不是在生活上有錢有勢是高貴,要心里有一份巨大的財富,樂于奉獻,才稱得上高貴。一個高貴的人,才擁有豐富的人生,總會有人,被你的崇高而感動,你曾經(jīng)幫助他,他也會再幫助你。如果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他還是永遠都貪不到什么,貪不到一份敬仰,一份崇高,落得在孤單和指罵中失去自己的人生。
《悲慘世界》給我?guī)淼氖斋@千言萬語都講不清,它的內(nèi)涵實在豐富,足以一生受用!
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篇4
一天,我讀了媽媽給我買的《悲慘世界》,這是一部聞名遐邇的世界名著,作者雨果,法國人。我看完后回想一下,故事的內(nèi)容、情節(jié)都十分感人,催人淚下。
這本書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yǎng)七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獄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后來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去惡從善;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于當上了市長,成了大富翁后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卻濫判無辜,他為了不嫁禍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并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會不容他,連他辛辛苦苦帶大的孤女也誤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這是悲慘世界中的悲慘典型。
看完書后,我感受到雨果先生通過作品揭示貧苦人民的悲慘命運和揭露資本主義的黑暗。在維克多?雨果的筆下,他一直期盼著用“博愛”、“仁慈”、“善良”和“饒恕”來改變這個“悲慘世界”。冉阿讓雖然后來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們知道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們眼里它還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墒侨桨⒆尣⒉唤橐?,仍然懷著那的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最終他還是凄慘的死去了,這充分體現(xiàn)出當時的社會是多么不公平。
“奉獻是人性最善良的表現(xiàn)?!痹谶@句話里我明白了人性最善良的表現(xiàn)就是奉獻,無私的付出而不求回報。就好像父母親對我們的愛,不斷的付出他們的愛。在這書中我看到了冉阿讓的奉獻精神。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篇5
《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當時正處于資本主義社會貧苦階層。由于不忍心看著七個外甥過著挨餓的日子而偷了一塊面包,先后坐了19年的牢。
出獄后,冉阿讓飽受欺凌,招人歧視,處處受到排斥,是仁慈的主教伸出了援助之手收留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了他的銀器具,還把銀燭臺送給了他,并教導他好好做人。冉阿讓被主教博大的胸懷深深震撼了。在主教的感化下,他成了一個胸懷坦蕩,勤勞正直的人,并且當上了受人尊敬的市長,擁有很多財產(chǎn)。可他卻把絕大多數(shù)錢給了需要幫助的窮苦人。
看到這里,我不由地思緒萬千。冉阿讓由一個苦役犯變成了一個市長,讓我感到很欣慰。但又是什么力量使他對那些跟他毫無相干的人給予莫大的幫助呢。那就是愛的力量。一個心里充滿了愛的人才會懂得去關(guān)愛別人,無私地去奉獻。以至于他為了幫助實現(xiàn)芳汀臨死前想見女兒一面的愿望,他又一次入獄。這一次入獄對冉阿讓來說則是終生苦役犯的代價。雖然芳汀最終沒能如愿就死去了,但冉阿讓始終堅持著。他在土倫港趁救一名水手的機會,跳入海中逃走。他去德納第家,救出了芳汀的女兒珂賽特,并用畢生的精力照顧她,把她當自己的女兒一樣,兩人相依為命。
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像冉阿讓這樣的人,寬容、善良、樂于助人,正是他的這種高尚的品德使得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地追捕他的警長沙威因內(nèi)疚自責而跳河自殺了。
冉阿讓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他遇到的磨難是那么嚴峻,他的生活充滿了驚險,但是他以驚人的剛毅、非凡的體力,憑著機智的頭腦,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他的精神已到了崇高的境界。
冉阿讓安詳?shù)仉x去了,盡管他的命運曲折離奇,然而他身后卻留下了一曲曲愛編織的篇章,久久流傳。
悲慘世界讀后感600字篇6
我在國慶節(jié)假期看了一本由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他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看了他寫的書,確實發(fā)現(xiàn)他的文章寫的生動有趣。
文學的意象。黑夜里的燈光,這是多么有意境文采的名字!這當然不僅僅是一個小節(jié)名字,這象征著黑暗社會中,努力尋找這那一點光明和希望。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詩表達的效果或許不同,但是,這是多么美的文筆啊!
第二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讀后的感想。這部長篇小說,反映出了當時資本主義黑暗的社會背景以及人民身處的水深火熱之中。雨果用他深刻的思想,老練的文筆,組成了一部有著連貫性思想的小說,一部真正的巨作。他筆下的每個人物,都是那么鮮活,都是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人,有優(yōu)點有缺點,仿佛就在我們身邊。雨果,要通過對當時的‘悲慘世界’之描寫,來抒發(fā)自己對美好、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對人與人之間友善相處團結(jié)友愛的向往。也許,這也是他要告訴我們的吧。
但是,我們更要學到的是一種主人公的精神,或許你說,冉阿讓是個小偷,是個犯人,更是個凡人,但正是平凡的他,卻依然有他的閃光點,善良大度。他自從出獄,受到主教不求回報的震撼便一心向善,救出了許多曾經(jīng)和他那樣痛苦而苦難的芳汀女兒珂賽特等等人,立志做一個好人,為別人服務,為社會做貢獻。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人不是圣賢,怎么會沒有過錯?只要我們知道自己的錯誤,端正態(tài)度誠心改正,這就是善的開始。冉阿讓很好地為我們解釋了這個道理。有著歷史污點和不光彩過去的他,還不是一樣成為了一個好人么?相反,如果不改正,那么他只好在晚年的時候,孤獨地懺悔自己的罪過了。
悲慘世界,是讓我們走出黑暗,尋找光明,尋找出路。這,就是《悲慘世界》作者雨果要放聲吶喊的,和平,自由,民主,平等,友善,團結(jié),寬容,向善,與永不泯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