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
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精選5篇)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說。文章寫得坦率真實。不論是哪一章,都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篇1】
“令堂以老人之病,皆由姚姬而起?!薄}記
蕓,這位擁有了許多美好品質(zhì)的女人,為何最后落到如此下場——“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初看只覺是因血疾,而后想到血疾并非平白無故。之前有許多引子,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悲劇。
血疾始因弟亡母喪,悲痛過甚。而最大的引子并非憨園,而是姚姬。
在古代的封建禮數(shù)中,一夫可納多妾,而妻乃父母指定。被強迫結(jié)在一起的并非愛情與親情,而是兩個人苦苦糾纏的一生,彼此間何來“信任”可談。沈父也想納妄,因為他與沈母并無家人間的溫暖;沈母又不信任蕓,認為她在信中亂寫。陳蕓呢,她只想當一個好媳婦,不想破壞沈家的表面和諧,把過錯歸結(jié)于自己,最后支撐不住而崩塌。
這是一個家庭嗎?互相猜疑、不信任,他們只是被許多的上一代,用一雙籠罩世界的黑色大手關(guān)起來的毫無關(guān)系的人,在黑色的猜疑中互相折磨著對方。讓他們大打出手的,只是因為姚姬這個可憐的引子。她將黑暗中埋藏的封建禮教引出,撕破了血淋淋的手,手中填充的棉花密密麻麻寫滿了“表面和諧”與“封建禮教”。
憨園負蕓,倒也是個引子。只是若沒有沈家父母趕蕓出門,何來“憨園負蕓”、“阿雙逃矣”。哪怕蕓為情深之人,血疾也不會匆匆奪命。
她的后半生在“好媳婦”與“封建禮教”中被撞得崩潰。
姚姬,只是封建禮教的引子。而陳蕓,只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
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篇2】
中國古代的女子要想名留青史實屬不易,留下名字的又或多或少的要牽扯到名利呀,情色呀,緋聞呀,隨之而來的是無數(shù)文騷們的牽強附會,直到把那些女子們弄得面目全非,讓人懷疑她們是否真有其人。
陳蕓卻與她們不同,她之所以能有名有姓的在歷代女子中間存在著,并不是因為她的美貌、才學或者當過中國的女皇帝,只因為她嫁給了沈復,比她活的長,在她死后寫《浮生六記》來懷念她?!陡∩洝防锼d的往事都是家常話,夫妻之間你一言我一語的調(diào)侃。沈復說陳蕓剛嫁給他的時候不愛說話,沈復就逗她說話。陳蕓喜歡吃臭豆腐,沈復就對陳蕓說:狗因為沒有胃才吃糞,屎殼郎因為要變成蟬才團 糞,你是狗呀還是蟬呀?要是換了一個女人聽了老公這么說自己肯定會臉紅吧,陳蕓的可愛就在于她不但不臉紅,還擺出一堆邏輯性極強的道理,最后弄得沈復也跟著吃起臭豆腐來。陳蕓說:情之所鐘,雖丑不嫌。
納蘭性德在妻子盧氏死后也寫了一堆的悼亡詞,安如意更是把其中兩句都作為自己的書名,《人生若只如初見》和《當時只是道尋?!?。我覺得不管初見還是道尋常都是因為曾經(jīng)滄海過,他們在該戀愛的年紀時遇到了自己要愛的人,在佳人不再時寫下了他人不曾經(jīng)歷過的句子。
還是要說到來世,沈復曾經(jīng)對陳蕓感慨:你要是一男的該多好,我們一起訪名山,搜勝跡,遨游天下,不宜快哉!
陳蕓回道:這有什么難的,等我老了,雖然去不了五岳那么遠的地方,近處的虎阜、西湖都能一起去呀。
沈復:恐怕那時候你已經(jīng)老的走不動了。
陳蕓:今世不能,期以來世。
沈復(恐怕也是受了感動,跟著說胡 話):來世卿當作男,我為女子相從。
感情好的夫妻舍不得對方期許來世本來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沈復愿意下輩子為女子相從,這在夫妻史上是第一人吧。陳蕓之于沈復不再像綠珠之于石崇,寵 愛她因為她笛子吹的好,也不再像廚娘之于袁枚,舍不得她因為她飯菜做的好,他尊重自己身邊的這個女性,想讓她分享到自己今生得到的事物,如果有來世。
家長們好像都不怎么待見感情好的夫妻,前有焦仲卿和劉蘭芝,后有陸游與唐婉,這兩個故事里的男主角們都是孝子,雖然不舍但都聽了父母們的話,休了自己深愛的妻子。沈復居然選擇拋下自己的父母兒女,頂著個逆子的名聲,半夜和陳蕓一同逃走。陳蕓帶病,走了幾步就走不動了,沈復背著她,陳蕓對自己稍大的女兒說:幸汝父待我厚。待我厚,是明知道我不是能你帶來福氣的人,還非我不娶;待我厚,是即使被父母掃地出門也要同我一起顛沛流離;帶我厚,是寧愿下輩子做女人也要同我做夫妻。
陳蕓最終客死他鄉(xiāng),臨終前她拉著沈復手,斷斷續(xù)續(xù)的說著兩個字:來世。
我覺得任何文藝作品中都不能解釋男人再娶這個問題。你永遠無法在婚禮上問新郎:你怎么沒娶那個同你好了十年的女朋友呀?同理,雖然沈復曾經(jīng)對勸她再娶的陳蕓說: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斷無再娶之理??墒撬髞磉€是接受了一個發(fā)達了的朋友贈給他的妾。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重入春夢。從此擾擾攮攮,又不知夢醒何時而。
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篇3】
《浮生六記》我相信淳樸恬適自甘的生活——如蕓所說“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的生活,是宇宙間美麗的東西。在我翻閱重讀這本小冊之時,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這安樂的問題——讀了沈復的書每使我感到這安樂的奧妙,遠超乎塵俗之壓迫與人身之痛苦?!陡∩洝穬叭缫粔K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然而我自信這種說法不至于是溢美。想讀這書的,必有能辨別的罷。以上這兩段話是俞平伯和林語堂對此書寫的精彩書評,覺得說的很好,和大家分享下。
我讀此書有從書中的感觸到,過度教養(yǎng)的影響,不只是教養(yǎng)問題,也是社會問題?,F(xiàn)代父母對孩子付出更多的照顧與教導,正面回饋卻似乎不如預期,究竟教養(yǎng)出了什么問題?過度的保護、指導與關(guān)愛,不僅是個別家庭的教養(yǎng)問題,更是影響整體發(fā)展的社會問題,值得反思與警惕。我們都忘了,我們該養(yǎng)出的不是好小孩,而是好大人教養(yǎng)的目標,應該是養(yǎng)出一個心智、情感、能力都與年齡并進相襯的成年人。本書以此為中心思想,希望幫助父母平撫擔憂與恐懼,先放下亟欲為孩子鋪設成功坦途的急切情緒,而以更穩(wěn)健的心態(tài)、更明智的愛,創(chuàng)造真實永續(xù)的教養(yǎng)效果。
在教養(yǎng)孩子之前,父母請先照顧好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本書打破一般教養(yǎng)思維,除了指陳過度教養(yǎng)的影響并提供解決方案,更聚焦于父母的心理建設與自我關(guān)照,懇切提醒父母別為了教養(yǎng)孩子而失去自己的人生。當你能好好生活、工作與愛人,孩子就會以你的身影為榜樣,找到自己實踐成功、創(chuàng)造幸福的方法。
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篇4】
遇到一本好書很難,遇到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更是難上加難。因為世間公認的好書有很多,但當自己去閱讀時卻發(fā)現(xiàn)有些好書晦澀難懂有些好書枯燥無味,好多時候是硬著頭皮讀也讀不下去。《浮生六記》是近半年來發(fā)現(xiàn)的又一本一口氣讀完的好書。
炎炎夏日,作者溫婉細膩、寧靜淡然的文筆,以及字里行間流露的絲絲真情像山間一股清泉緩緩流過心田,讓人愛不釋手。“六記”顧名思義,分為六個篇章,作者從夫妻家庭生活、日常閑情雅趣、四方游歷見聞一直寫到人生坎坷、養(yǎng)生悟道。書中最讓人感動的莫過于第一章“閨房記樂”,作者詳細記錄了自己與妻子陳蕓之間從兩小無猜到洞房花燭再到婚后生活的點滴真情,一篇讀來,讓人感受到無數(shù)歲月沉淀后的溫柔靜謐,也讓自己想起曾經(jīng)擁有過的種種美好,不禁反問己身,這些美好我們也都曾有過,為何一日日過去怨懟多于相愛之情呢?
作者沈復,清乾隆年間人,一生不仕不第,后因家庭變故窮困潦倒,他留下的這本書成為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但他在當時的社會里并不起眼。在那個時代里,誰會去關(guān)心在意一個普通人的內(nèi)心世界呢?即便那是如此的細膩豐富、美好純粹。現(xiàn)在的社會也是一樣,誰會去關(guān)心一個普通人尤其是窮困者的精神世界呢?誠如路遙先生所言:“人們寧愿去關(guān)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涌的內(nèi)心世界……”
作者沈復的妻子蕓娘溫婉嫻淑、知書達理,不僅與作者舉案齊眉,更是作者的紅顏知己,兩人品讀詩詞歌賦、修剪木蘭花竹、結(jié)伴游歷山水、對月虔誠許諾,愿下一世你為男來我為女……“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柔情似水在他們身上是那樣真切動人,這樣的感情怕是所有人都會心向往之吧。也難怪蕓娘是林語堂先生理想中的女性,這樣的女性,有誰會不喜歡呢?
可惜美好的感情總要受到太多的坎坷磨難,如此美好的蕓娘竟然不能被公婆見容,夫妻二人被迫離開家門。沈復四處當幕僚收入微薄,妻子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十四歲的女兒被早早當了童養(yǎng)媳,十二歲的兒子被送出去當學徒,蕓娘也在顛沛流離中重病離世,僅執(zhí)手相看淚眼留下“來世”二字……讀到此處,潸然淚下,人世艱辛,僅靠善良美好是無法活下去的。人活著,生存永遠是第一要務。要實現(xiàn)理想,首先得有生存保障,否則任爾才高杜甫節(jié)過淵明也終窮困潦倒,難顧妻兒,哪還有采菊東籬的心境呢?
有人言書中最后兩章非作者原作,我倒讀不出差異來,且覺得最后一章大有可取之處。如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此建言:“口中言少,心頭事少,肚里食少。有此三少,神仙可到。酒宜節(jié)飲,忿宜速懲,欲宜力制。依此三宜,疾病自稀?!边€有書中摘錄王陽明先生關(guān)于讀書的一段真言,值得所有讀書人士借鑒:“讀書時,知強記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終日與圣賢印對,是個純乎天理之心。任他讀書,亦只調(diào)攝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書中不敢茍同之處是關(guān)于作者納妾一事,蕓娘竟也主動為丈夫張羅納妾,實在不能贊同。還有作者外出幕僚時,竟大肆出入煙花柳巷,還大寫特寫,評論者竟認為這是男兒本色,實在不敢茍同,可能當時人的觀念與現(xiàn)在大有不同,此一時彼一時也……
浮生六記讀后感心得體會【篇5】
《浮生六記》的譯文者張佳諱在序言中寫到“古來通文辭,善解語的才女,和通情達理,癡情一往的妻子許多時候是相互矛盾的,但在蕓身上,渾身璞玉地湊成了一體?!绷终Z堂也曾經(jīng)評價過蕓是“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蕓,就是沈復所編寫的浮生六記中閨房記樂中的重要人物。
沈復自小便有親事的,但由于對方病逝,也是無可奈何的,同時也讓他在一次機遇中結(jié)識了蕓這個溫暖賢良的人。
蕓所生長的環(huán)境不是那么良好,多年來一直都在除了丈夫疼愛而沒有什么地位的家庭里當媳婦兒,雖然有為人婦的許多壓力,但她依舊活地瀟灑自在。而且溫柔冷靜,落落大方,總是十分寬容沈復,這做為一個女子,確實是十分可愛的地方。也是蕓之所以成為本書的亮點之處。
在文章中我印象很深的便是蕓女扮男裝同沈復出門去逛廟會,害怕惹了麻煩,大方地承認自己的女人身份。將蕓的活潑可愛寫的活靈活現(xiàn)。還有一處十分令人動容的故事,便是蕓主動幫沈復找妾室,而且十分樂意,并說這樣一來便有姐妹同自己一同了,這樣便不會孤獨。后來認識了憨園,也是十分優(yōu)秀的女子,便幫丈夫暗示,雖說最后憨園還是因為社會的封建而被嫁到有錢人家里,但這件事卻寫出了蕓的心胸開闊,溫婉賢良。
蕓是《浮生六記》的一抹美麗的色彩,蕓的早逝也無不是一個遺憾,但蕓的可愛之處卻被眾人所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