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最新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范文5篇
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guī)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據(jù)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jīng)歷和成果,以人性化觀照蟲性,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1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花費了十多年時間寫成的巨著《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的書,知識非常豐富,語言特別有趣,讀起來特別過癮。
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無論強大還是柔弱,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蟲,這些飛行于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與我們卻很少去關注過它們。因為:它們的生命是那么弱小,那么卑微,那么微不足道。讀了這本書,心中深深受了感動,原來眾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斷地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于他們的樂園里。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它們的身影?;蛟S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你聽,瑟瑟演奏的螽斯,盡興彈琴的蟋蟀,狂熱唱歌的蟬兒。你看,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蟲,優(yōu)雅翻飛的蝴蝶,身影矯健的蜻蜓,它不是都顯得很快樂嗎?在這個動物王國中,一汪水洼可以養(yǎng)育許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蟲;一滴露珠就能滋潤一只小甲蟲,一塊石頭下的縫隙就能成為一對蟋蟀提供一個安樂的家,昆蟲無處不在地譜寫著或艱辛或順利的生存的故事。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它們的笑聲和竊竊私語,忽視了它們的舞蹈罷了。
這些小小的昆蟲,我們難道不應該去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嗎?只要你仔細的觀察,它將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收獲。
例如: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你或許會對它喋喋不休的歌聲厭煩。但是你知道蟬的一生嗎?蟬,經(jīng)過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日日光中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該厭惡它歌聲中的煩燥浮夸。因為它掘土四年,現(xiàn)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日光中沐浴。那鈸的聲音能高到足以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而又如此短暫。
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昆蟲的生命也應當?shù)玫阶鹬?。地球不應當被人類霸占,人類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日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之中。
讀罷《昆蟲記》,才真正感悟到生命是平等的。
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2
合上最后一頁,作者觀察昆蟲的情景仍在我的腦海不斷飛揚,終于下落,激起感觸的水花。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以他獨特的眼光看待生活中人們已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小生命。讀完此書,最使我感動與啟發(fā)的就是作者對生命的熱愛與歌頌,對科學的執(zhí)著與努力。
比如,在他的荒石園里,被人們嫌棄和唾罵的昆蟲的鳴叫,在他看來就如同音樂一般美妙,他用心體會其中的韻律與節(jié)拍,就像沉醉于音樂家的演唱會一般。他在書中寫道:“這些昆蟲全都是我的伙伴,我的親愛的小動物們,我從前和現(xiàn)在所熟識的朋友們,它們全都住在這里,它們每天打措,建筑窩巢,以及養(yǎng)活它們的家族,荒石園是我鐘情的寶地?!笨梢?,荒石園就是他的港灣,昆蟲就是他的伴侶,是他感情的寄托與生命的庇護。
又比如,作者在觀察蛛絲,居然能夠看出細細的蛛絲是“由幾根更細的線纏合而成的,好像大將軍劍柄上的鏈條一般。更使人驚異的是,這種線還是空心的,空的地方藏著極為濃厚的黏液?!彼倪@種細致入微的觀察著實讓我驚訝,再如,作者為了研究蜜蜂的記憶力,而嘗試給它做標記,“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手不可避免地被刺了好幾口,但我一直堅持著,有時候竟然忘記了自己的痛,只是緊緊地按住那蜜蜂,把工作做完,結果有二十多只受傷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對動物的好奇與探索已近入魔,竟“忘記了自己的痛”,這是對昆蟲癡迷到何種程度的人才能做到的啊!
讀到此處,我不禁深感慚愧。小時候,自己曾天真的用石頭砸過馬蜂窩,用腳踩過成群結伙的螞蟻,也惹下了不少的麻煩。今天看到此處,才對這些小動物有了深入的了解,它們和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家園,有著自己生存的權利。沒有他們,我們人類也不可能繁衍至今,不可能看到這樣美麗的世界,是這些昆蟲,讓我們的生活如此美,讓我們的心靈如此的陶醉與充實,它們也是上帝的寵兒,也應該和我們一樣享有生的權利,我們沒有權利去歧視它們,更沒有權利去殘害它們!
讓我們攜起手來,珍愛生命,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和諧溫暖的世界!
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3
這幾天,我在看一本書,名字叫《昆蟲記》。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的觀察,多次的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讓讀者們讀得十分有興趣。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我覺得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致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目。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F(xiàn)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它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F(xiàn)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媽媽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敝翉淖x了《昆蟲記》后,我深刻體會到了,其實在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了解。
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4
生活在一個人類的世界里,我們難免會遺忘那些微觀世界,而他不同。他,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他,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他,是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他,就是來自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的《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是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認的文學經(jīng)典。
在《昆蟲記》中,作者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和習性透露給了人類,人類因此更加了解了昆蟲的真實的生活。法布爾的細心觀察,對昆蟲細致的描寫讓我們對昆蟲有了更深的了解。如作者為捕獲塔藍圖拉毒蛛,與詭計多端的對手斗智斗勇:我找來一根植物的主莖,在頂部綁一個麥穗,用做誘餌,在蜘蛛洞口輕輕地晃動。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蜘蛛的注意力被穗餌吸引過來了,開始謹慎地踱著步向麥穗走過來。我將這個家伙引出洞,確信它已無法逃回洞中后,迅速抽開麥穗;蜘蛛見勢不妙,過身嗖地朝洞口沖去,我當然不會讓它逃跑得逞,搶在它梢把洞口封住了。塔藍圖拉毒蛛一時冒昧行事昏了頭,就連躲避我的捕捉也顯得異常笨拙。
最后我把它趕入一個紙袋,迅速封上袋口。通過觀察,作者了解到塔藍圖拉毒蛛的生活習性。然而,塔藍圖拉毒蛛的廝殺場面更是驚心動魄:幾乎同時,兩只蜘蛛一躍而起,向對方猛撲過去。它們各自舞著長腿纏住對方,頑強地用上顎的毒牙廝咬。不知是疲勞過度還是依照慣例,角斗暫停了。雙方從各自角斗的位置上撤退下來,但是都保持威懾狀態(tài)。最終,角斗失敗的一方會被勝利一方從場心拋出。它必須承受失敗的厄運,它的頭顱被撕開,成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一場昆蟲間的角斗通過作者巧妙地描寫,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
從字里行間中,讓我看到了作者那份孜孜不倦、永不罷休的精神。細致的觀察,精彩的敘述,細膩的描寫,怎么能不使我們對《昆蟲記》著迷呢?在生活中,我們要與微觀世界融為一體,尊重它們的生活習性;同時,我們也要學習法布爾那種不把事情弄清楚就不罷休的鉆研精神!
昆蟲記讀書筆記800字5
讀完《昆蟲記》,心有所感,感于法布爾那一份純粹的,陶醉于昆蟲世界中的快樂。法布爾,真是最樂的人;《昆蟲記》,真是最樂的書!
文字之樂
法布爾筆下生花,每個文字都似乎不是文字了,而是一個個美妙的精靈,充斥著生動與活潑。讀著他的文字,蟲兒們似乎都出現(xiàn)到了眼前。你聽見了嗎,蟬兒正唱著嘹亮的歌呢;你看到了嗎,黑布甲正背朝下傻傻的裝死呢??纯此窃趺疵鑼懲愣瓜笥紫x的吧,“鄰里間和睦相處”“互不相爭”“食物豐盛”“呆在小房間里”看著這么生動形象的詞,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便如同電影一般在我的眼前放映,自己也似乎身臨其境,成為了一個小豌豆象,在安靜地嚼著食物了。想著想著,嘴角不禁浮現(xiàn)出笑,是文字的樂使我笑的吧。怪不得羅丹稱法布爾“像文學家一樣的寫”。文字里,蘊含著昆蟲的樂,蘊含著法布爾的樂,也蘊含著讀者的樂呀。
人性之樂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讀《昆蟲記》真讓人了解了人的善心。法布爾的人性,在書中無時無刻不體現(xiàn)出來。《昆蟲記》中的生靈,永遠是鮮活的。這里沒有大孔雀蝶們標本的解剖,但有蟬悠閑喝水的姿態(tài);沒有一個個死亡的悲痛,但卻有生命的喜悅。正如法布爾自己所說:“你們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我是在它們活蹦亂跳的情況下進行研究……而我是在蔚藍的天空下,在蟬鳴的歌聲中觀察?!弊x到這句話,我開始反思我對昆蟲們的看法,我是不是一見到昆蟲就把它們踩死?而法布爾呢,怡然自得,與昆蟲交友,不傷害它們,盡顯人性之美。我仿佛看見了荒石園中一個正逗著小昆蟲的中年人,臉上帶著孩子般天真的微笑,這便是人性最初的樂吧。
堅持之樂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法布爾的研究,我會用樂此不疲。
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對昆蟲進行觀察,我們會說什么?會說“不”吧,但法布爾沒有。他樂在其中,堅持了下來?!独ハx記》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而是與我們贊嘆著自然的美。每個字都充滿了對昆蟲的深情。努力不會白費,一個個昆蟲出現(xiàn)在了紙上?!独ハx記》完成了。
是的,《昆蟲記》不完美,但作者筆下的文字卻處處透著一股癡迷勁,他贊黃蜂建筑才能遠勝盧浮宮智慧,他嘆西緒福斯蟲的愛情忠貞高尚。看得出來,他樂。正是對蟲的癡迷,使法布爾堅持,使法布爾樂啊。
翻開《昆蟲記》,找尋昆蟲的樂,找尋法布爾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