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語文作文素材
學生語文優(yōu)秀作文素材
寫一篇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主題渙散。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學生語文作文素材,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學生語文作文素材篇1
在自然中生活《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自然的第一個解釋便是自然界,這三個普通的字組合在一起卻讓我們產(chǎn)生敬畏。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與自然界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人類越來越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生活。這不僅是一種狀態(tài),這還是一種境界,這更是一種本能。
晉代的陶淵明,你是后人的典范。多少人都向往你那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你遠離鬧市,遠離塵囂,只是為了與大自然做最親密的接觸。你懂得如何與大自然打交道,因為在隱居中你擁有了淡然的心態(tài),豁達的胸懷。
莊周,你的境界是無數(shù)人向往卻又無法企及的。人們都知道莊生曉夢迷蝴蝶,人們也都知道你愿意做水中的小魚。你在自然中生活,你的思想觸摸著身旁的一草一木。你懂得如何與大自然打交道,因為草因你而茂盛,水因你而清。
在5。12地震中倒下的短信媽媽,你的行為讓多少人動容。你雙膝跪地,仿佛在向大自然祈求。你祈求她不要傷害你的孩子,哪怕奪走你的生命。你懂得如何與大自然打交道,因為在自然傷害你的時候,你卻為生命撐起了一片天。
在孤島上的汶川縣委書記王斌,你是13億中國人的掛念。你不僅沒有倒下,還組織大家積極展開生產(chǎn)自救。你始終站在與死神抗爭的第一線,你始終站在與大自然戰(zhàn)斗的最前沿。你懂得如何與大自然打交道,因為你知道,生命才是最神圣的。
我們向往自然,我們敬畏自然,我們卻不怕自然災害。我們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希望自己能如水般清澈,如草般茂盛。我們喜歡恬靜的生活,我們喜歡清新的空氣。但當自然向我們發(fā)起挑戰(zhàn)時,我們也絕不會退縮。人是因自然而生的,但卻不會因自然而亡。透過源遠流長的歷史,我們更加懂得與大自然相處,在自然中生活,我們培養(yǎng)了一種韌勁。我們懂得利用自然求得安穩(wěn),我們知道追求自然提升境界,我們更明白在災難后我們會一如既往,我們更清楚人與自然是永恒的主題。
在自然中生活,我們變得淡然。在自然中生活,我們變得睿智。在自然中生活,我們懂得感恩。在自然中生活,我們學會堅韌。
學生語文作文素材篇2
在歷史的回眸中,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擁有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成就著這多滋多味的中國味。
回眸歷史,仰望蒼穹,中國味是什么?
中國味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中對戀人的思念,她在簾卷西風中,人比黃花瘦地等待著,她對明誠的等待堅如磐石,衣帶漸寬終不悔。無言的愛孕育那份心酸,中國味是無盡含蓄的等待。
中國味是“問汝平生之功績,黃州惠州詹州”的淡然。烏臺案平息后,你的政敵為你在黃州劃下了一方窄窄的土地,并判你一個“監(jiān)視居住”,他們的丑惡嘴臉大笑著,要看你那高貴的頭顱如何低垂。但你只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地淡然處之。中國味是安之若素的淡泊。
中國味是“死亦為鬼雄”的豪邁。烏江邊,天空已被染成血紅色,你身邊的士兵一個個地倒下,接著,愛妃的自刎更使你怒不可遏,你和著四面的楚歌,在烏江邊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向那奔騰不息的烏江,你知道,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但你亦知道,跟隨你的三千子弟一去不復返。你自人愧對江東父老,愿以死來保全他們以后的安定生活。中國味是不懼生死的豪邁。
中國味是我心一片磁石針,終向南方心不改的忠貞。在蒙古鐵騎入侵,國破家亡,在惶恐的灘頭,零丁洋里嘆零丁的世界,你被俘虜,他們威逼利誘你投降,你只選擇了三條路:腰斬,活剮,下油鍋 。你皆不怕,秉著,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念。中國味是無畏的忠肝義膽。
中國味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定;
中國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牡?
中國味是“曳尾涂中”于濮水臨竿而釣,夜夢蝴蝶的逸出塵世;
中國味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具歡顏”的憂思情懷;
中國味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文人志向;
中國味是……
……
透過歷史的眸子,中國味是中國幾千年來歷史文化的厚重沉淀,它給我們以信念,給我們以堅定,給我們以淡然,給我們一從容,給我們以力量,給我們以堅強的后盾………
學生語文作文素材篇3
國家在飛速發(fā)展,時代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2019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中國將開啟新的篇章,踏上新的征程。仰望星空,心懷夢想。為夢想而戰(zhàn),讓我們?yōu)閴粝攵玖⑵鹦碌母叨?。時代在新,我在行。
處于新時代的我們,必須扛起振興國家的大旗。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周恩來總理也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些足以說明青年的國家的重要性。我們是國家之脊梁,時代之脈搏,振興國家,不負韶華,我們應當仁不讓。
用典中曾提到:“學如弓駑,才如箭鏃。”學習不能只學不用,要學以致用方可有效。身為青年人,我們要學以致用,緊跟時代潮流,觀歷史不足,掌時代方向,做好人生的掌舵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讓自己更出彩,讓中國更精彩。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吞自捳l都會說,但一切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青年人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尊重客觀規(guī)律,把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guī)律相結(jié)合,發(fā)揮最大優(yōu)勢;青年人要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把握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做無限的事。
在青年中也存在著一小部分狹隘自私的青年人,某網(wǎng)紅在微博發(fā)布的人生排序中,自己排在最前,父母排在最后,更可氣的是沒有社會和國家。生他養(yǎng)他的父母排在最后,實在令人心寒,更可恨的是他從沒有想過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一絲奉獻。這樣自私的人怎配成為網(wǎng)紅?這種只講私愛的價值觀將會影響多少天真的少年?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身沒有做好,談什么去齊家治國平天下呢?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做人做事,究其根源,抓住根源,再著手去處理。青年人是國家的擔當,魯迅曾說:“擺脫冷氣,只顧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痹跁r代面前,新青年們,請相信我們便是唯一的光。以祖國為傲,人燃青春之年華,鑄泱泱之大國!
學生語文作文素材篇4
當?shù)谝豢|陽光灑向大地時,當?shù)谝宦曮@雷劃破長空的寧靜時,水就已到來。它一點一點的孕育生命,看著渾濁的天地在它的細心的栽培下變得清澈,變得生機勃勃。水注定生生世世與人類為伴,見證著人類的成長。
遠古時候,當人類的祖先剛剛走出森林時,水就已見證了一位英雄救世濟民的情懷。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啊,你為了天下蒼生不再為肆虐的洪水所侵擾——當然其中還有你的至親骨肉,你毅然跨過了門前的大石,難道你不想進去見一見你年邁的父母嗎?難道你不愿進去撫摸一下可愛的孩子嗎?不是,可是為了天下人都可以平安的見到父母,見到孩子,你斬斷了血緣的牽掛,投身到那治水的前線,你的心中一定流下了帶血的英雄淚。你成功地征服了水,水也帶著你的汗水和眼淚流入了歷史的河流,為后世一遍一遍的訴說著你的英雄故事。
隨著時間的流逝,水在歷史的長河中翻滾前進。直直的魚鉤在水中漂蕩,沒有魚上鉤,釣魚者也沒有希望會有魚上鉤,因為他要釣的是一個人,是一個可托身立命,可成就天下霸業(yè)的君王。水成就了他的野心,也見證了一段千古佳話。
在并不遠的后來,歷史在重演,可這回不是人在釣魚,而是魚在找人,二位大夫正在尋找一位鼎鼎大名的隱士,莊子想要做一條優(yōu)哉優(yōu)哉的魚,于是留下一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也”后絕塵而去。這一次,水所領略的,是一種淡泊寧靜,超凡脫俗的高尚節(jié)操。
當冰冷的水拍打著一位偉人的身體時,不知誰是否哭泣過,當屈原懷抱著滿腔的愛國熱情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時,水結(jié)束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生命,可是帶著一種精神,帶著一種品格奔涌前進。
水見證了無數(shù)的故事,鑄造了無數(shù)的英雄,無論是從容赴死的荊軻,還是英雄末路的項羽,總之,水見證了一個民族的成長,也記錄了一個民族的精神與靈魂。
柔弱的水啊,你演繹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著古往今來的多少悲歡離合,你也讓我想起的是一種民族魂。水無休止的流淌,民族精神也會永不停息地一代代傳播下去。
學生語文作文素材篇5
初聞箏音的剎那,我已走在路上。
兒時,媽媽常陪我在一架古箏前,勾、托、抹、劈,一遍遍重復枯燥乏味的音符。我厭倦,它奪走了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每當小伙伴們嬉鬧的笑聲從窗外傳來,我心中便會騰起一股無名的委屈:憑什么我要與這箏相伴,憑什么只有我不能奔跑在陽光下?
媽媽只說,我長大了就會懂。就這樣,我懵懵懂懂走過了八年古箏路。
不知從哪一日起,我的厭倦竟?jié)u漸淺淡。
開始會每天有計劃地練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錯誤;開始認真對待每次比賽,在每個夜晚反復揣摩;開始陶醉于義甲與琴弦振動的瞬間綻放的星光飛濺。
一向嚴厲的老師,也會欣慰地拍拍我的頭;許多次我立于聚光燈下,聽見淙淙的琴聲在劇院流淌,看著金色的獎杯折射出五彩光,我知道,我的腳下踏著堅實的古箏路。
隨著手下流出的樂曲越來越有生命,我無可抑止地愛上了它們。透過面板上木頭的紋理,我仿佛能看到跨越千年的歲月悠悠。
《高山流水》的輕音裊裊,是俞伯牙鐘子期相逢的瞬間,讓人忍不住一掬清淚,為那千古不朽的知音情?!睹坊ㄈ返目M縈繞耳,讓傲雪挺立的梅花在搖指悠然的琴音里栩栩如生。聽著《春江花月夜》的古樸幽遠,我好像看見那一條平靜的大江,浪花親吻彼岸,打翻人心里的軟,不由輕吟“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而《戰(zhàn)臺風》則繪出一幅激昂場景:工人們立于船頭,手握纖繩,汗流滿面。每一次掃弦、刮奏,都好像是臺風呼嘯,天崩地搖。更有《井岡山上太陽紅》的歡快喜悅:遙遙萬里長征途,都在會師的剎那化作擁抱的溫暖以及指點江山的豪情。
遠在春秋時期,古箏就已走在路上,如今已然成熟而豐滿。歲月千年,刻映著它一路走來的痕跡。而我,何嘗不是背負著文化的傳承奔跑在這條路上?這路上,有炎黃子孫鐘愛的箏音悠長,更有歷史長河需要再續(xù)的香火因緣。
那份使命與責任,讓人不懼風雨。
一個清朗的午后,我坐在古箏前,腦海中浮起那些讓我心醉的曲。一霎時,忽地明白,原來——
初聞箏音,我早已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