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選愛國主義電影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5篇
推薦文章
最新精選愛國主義電影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5篇
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大海戰(zhàn)》的電影,這是一部關于我們和日本的海戰(zhàn)片。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募孜绱蠛?zhàn)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1
剛剛看完甲午大海戰(zhàn),每次看這種題材的片子,心都被狠狠的一次次戳痛,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竟如此輕易地就被我們不屑的彈丸小國日本摧毀,這個結(jié)果我們不想接受可是就是事實,也早已注定。
日本的掌權者為了自強為了建立強大的海上力量,由天皇帶頭一次又一次的捐款,而中國的掌權者們又在做著什么呢?
當我們從德國買回的兩艘當時最大的軍艦回國時,所有人以為中國這個巨人要醒了,可是結(jié)果依舊是沉默,也許此時的“沉默”就在預告著未來的“沉沒”了吧。
軍艦回國時,曾去日本訪問,當時我們有機會將日本的海軍扼殺在萌芽之中,可是我們沒有去做,那個洋人指揮官說的對,我們總是固執(zhí)己見,因此失去了一次最好的震懾日本震懾列強的機會,也失去了成功的先機。
七年間,我們的軍艦的最大用途竟是為了幫慈禧運輸新鮮瓜果?這是怎樣可笑的一個事實啊!
中國的統(tǒng)治者慈禧為了自己的壽誕挪用北洋軍艦的軍費修建頤和園,原本即將到手的新型快速鐵甲軍艦與我們擦肩而過,被日本購去。而那些貪官們則為了私欲,將購置炮彈的經(jīng)費聚斂于自己的腰包,有這樣的當權者,即使有像鄧世昌這樣有能力的愛國將領又如何?有這樣的當權者,我們又怎會不敗?不知道今天的國人在看到頤和園莊嚴秀麗的美景時,會否想到這里曾是用我們的軍費建造的呢?會否想到它背后的代價是整個北洋艦隊呢?
我們一直認為國賊的李鴻章,的確他是做過很多錯事,可是至少他曾為我們國家的富強努力過,為了軍費像慈禧爭取過,為了最后在馬關條約上不割讓領土而流下真誠的淚水,不管這淚水是為了自己從此留下賣國的惡名還是什么,他已盡了自己最后的努力。
鄧世昌在最后一次回家時孩子說,也許要有一次更慘的失敗才能讓中國醒過來,總得有人用鮮血去警醒國人。所以最后明知是必,敗的結(jié)局,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一死。而令我最感動的不是別的,是太陽,太陽只是一只狗,可是它卻做了連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當時它已被救起,可是在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主人還在海中時,它就那樣決然的跳下海去,最后與自己的主人一起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
此外,提一句,近來影片中不止一次提到釣魚島,無論是劇中還是現(xiàn)實生活里任何有點常識的中國人或是日本人都應明白釣魚島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最后借用國防部曾說過的一句話做個終結(jié),“吾國雖大,寸土不讓;犯我疆域,其遠必誅!”
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2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可是否有人記得,一百多年前,那段令無數(shù)炎黃子孫倍感屈辱的歷史?《甲午大海戰(zhàn)》這部電影讓我內(nèi)心深深地受到觸動。
鄧世昌在劉步蟾家人的幫助下進入學堂,一鳴驚人。李鴻章上交奏折,想讓一些青年出國深造,光緒皇帝同意了。與此同時,中國預訂了英國制造的兩艘軍艦。幾年后,他們學業(yè)有成,鄧世昌代表朝廷來到英國接回學子,并將兩艘鐵甲艦開回祖國。日本明治天皇野心勃勃,一心要奪得臺灣島、澎湖列島、尖閣諸島。他省吃儉用,歷經(jīng)七年,買下了當時最先進的快速艦。而中國的東洋艦隊,連一點彈藥都沒添,軍費都被貪污了。光緒皇帝也想買快速艦,可慈禧掌權,對他說:“現(xiàn)在這么和平,用不著買。”真是腐敗到了極點!
“每一場海戰(zhàn),都關系到兩個國家的命運?!奔孜鐟?zhàn)爭開始了!鄧世昌駕駛“遼遠號”,向日本軍艦猛烈開火,小小的炮膛好像容納不下滿腔的怒火。而日本的快速艦發(fā)揮了它的優(yōu)勢,我們的炮彈有時打不到它,漸漸地,日本局勢大好。僅三個小時,中國損傷了四艘戰(zhàn)艦,主將帥戰(zhàn)傷,彈藥用盡,一片混亂。在這樣的情況下,鄧世昌義無反顧,大喊:“掛沖鋒旗!”“遼遠艦”像一條火龍,決心要和日本主帥艦相撞,但“遼遠艦”還沒到,就已被擊沉。艦在人在,艦亡人亡!鄧世昌英勇犧牲。此刻,劉步蟾駕駛的船也已被擊成重傷,日本發(fā)書,勸其投降,劉步蟾拿出手槍,大聲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弊詳蓝黾孜绾?zhàn),中國大敗。被迫賠銀兩億五千萬兩,將臺灣島、尖閣諸島、澎湖列島割讓日本,李鴻章顫抖著,簽下合同。
甲午大海戰(zhàn),敲響了警鐘。當時的社會多么的黑暗,慈禧專權,大臣們都欺騙皇帝,朝廷如此的腐敗。他們采用對外封閉的策略,不知道外面正在變化,落后就要挨打,甲午戰(zhàn)爭給中華歷史抹上了可恥的一面。我為祖國的浩劫而感到悲痛,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中國這頭雄獅不能再沉睡了,總有一天,它要向全世界怒吼。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到那時,我們可以自豪的宣布:中國是最強的。
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3
制度的差異,領導者的思想,致使國家遭受了巨大的災難。新中國的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正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制度,必將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富強,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落后就要挨打”,當我們看完這部影片,不自然的就會想起這句話。這不僅僅是對一段歷史的總結(jié),它更是告誡我們當代年輕人要發(fā)憤圖強,振興中華,使我們昂首立于世界之林。
因為清政府的懦弱無能,簽訂不平等條約,賠款,割地不計其數(sh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的落后局面不斷改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發(fā)展更是日新月異。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中國距離一個發(fā)達國家的標準還差得太遠太遠。作為我們新一代的青年,我們就應該立足于發(fā)揮自己的微薄力量,團結(jié)奮進,建設祖國,使祖國更加強大。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首次從執(zhí)政黨戰(zhàn)略的高度確立“文化強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這一政策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它的實現(xiàn),需要每一個國人的共同努力。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雖然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傾其所有,無私奉獻,用我們的全部力量去澆灌祖國的花朵,做好一批批人才的鋪路石,用我們的青春建設祖國,祖國一定會強大起來。因此,現(xiàn)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
看完電影,我還被一種力量震撼著,那就是一個個英雄人物對祖國的摯愛。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少愛國志士,他們深愛自己的祖國,為了中華民族的每一步前進,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奉獻自己的生命?!坝醚喝ゾ褔?。”這是影片中鄧世昌說的。在致遠艦沉沒之后,鄧世昌完全是有機會活下去的,但他沒有,他選擇了他所信仰的“與艦同沉”的理念。鄧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戰(zhàn)中英雄的個例,提督丁汝昌,撕毀日軍的勸降書怒道:“目下我?guī)熾m難,予決不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以盡職也。”管帶劉步蟾信念堅定,一位位英勇的士兵……他們與敵人猛烈對抗,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永存。一百多年前的戰(zhàn)爭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chuàng)傷,至今還隱隱作痛。但是那些愛國將士,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情到深處,我的淚水流下,為了那些英烈們,他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滄海橫流,驚濤拍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吟唱著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但是,聯(lián)想現(xiàn)實,在釣魚島問題愈演愈烈的今天,當我們看到影片最后,氣勢恢宏的人民海軍艦艇編隊在鐵甲艦的殘骸旁破浪駛過的一幕,一定感染了所有熱愛祖國,關心中國海軍發(fā)展的人們。一百多年前,洋務運動中興起的北洋水師迅速成軍,擁有世界一流的戰(zhàn)艦,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而今天,幾乎是同一片海域上,一支嶄新而強大的海軍又將以嶄新的姿態(tài)屹立于古老的東方。作為一名華夏兒女,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激動萬分!
感謝《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zhàn)》這部能夠滌蕩我們靈魂的影片,那個叫中國人不愿回首不愿提起的時代的再現(xiàn),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在思想上重新有了思考。
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4
今天,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活動內(nèi)容為觀看影片《甲午大海戰(zhàn)》。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清朝晚期的政府中的洋務派掀起的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于是,清朝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但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雖然人民生活困苦,但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斗,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松弛。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對中國掀起了一場侵略戰(zhàn)爭。雖然,北洋水師原有戰(zhàn)斗力比日本聯(lián)合艦隊強大,但因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清政府開始得意輕敵。原用于北洋水師的軍費又被慈禧太后用于建造頤和園的石舫船。造成我北洋水師再沒有增添任何新艦只,艦齡逐年老化,這樣大大減弱了北洋海軍戰(zhàn)斗力。與日本新添的戰(zhàn)艦相比之下,北洋水師的軍艦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中國失敗的命運。
看完這部影片,我知道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了解了中國的國恥,也進一步知道了勿忘國恥這句話的含意,正如影片最后日本聯(lián)合艦隊的指揮官說得一樣:"如果中國團結(jié)起來的話,我們將要面對一個真正的巨人。"
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5
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1894·甲午大海戰(zhàn)》。故事講述了1877年,一批學生去往英國學習,并在學習結(jié)束后,返回祖國。紫禁城中,光緒皇帝立志要強國,但慈禧太后掌握著大權,是中國越來越腐敗。中國海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一支強大的艦隊。
日本艦長們陰沉的目光迎來了到訪的中國艦隊,日本民眾與中國水兵發(fā)生沖突,兩國關系越來越差。
英國愿將一艘最新式的軍艦賣給中國,但朝庭因修頤和園早已無錢購艦,當日本知道這一情況后,天皇帶頭捐款,購下了這艘新艦。
日本發(fā)動了戰(zhàn)爭,中日雙方海軍主力展開隊形,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鐵甲艦隊的大海戰(zhàn)!“致遠”號爆炸沉沒!鄧世昌與“致遠”號、他的愛犬同沉。而此時的北京頤和園里卻是一片歡歌,進行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
1895年,中國被迫將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并賠銀二億五千萬兩。五十年后,日本在二戰(zhàn)中無條件投降,臺灣及附屬島嶼才回歸祖國。 又過了六十七年,一艘海輪駛過平靜的海面,一幅那群少年學子的照片飄落大海,在那深藍色的海底,靜臥著致遠號的殘骸。
現(xiàn)在的中國,越來越強大。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使中國變得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