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朝花夕拾》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8篇,以供大家參考!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1
一朵香氣襲人的花盛開在清晨,然后凋落,傍晚拾起時,早已芬芳不再,卻又引人深思。正如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舊事重提,物是人非,又依依不舍。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中年以后回憶年少往事而寫下的一本散文集。拋開魯迅先生的種種頭銜和光環(huán),走進魯迅先生的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他和我們所有人一樣,都曾是一個頑皮的小孩,都擁有一個五彩的童年,也都擁有最質(zhì)樸的愛。
在整本書中,最能引發(fā)我共鳴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這篇文章中,作者從兒時的游戲?qū)懫?,再到后來的讀書學習,都與每個人的成長歷程無異,容易產(chǎn)生共鳴。曾經(jīng),我們也都還是在草坪、田野之間打鬧的孩童,卻在七歲那年,背上書包,走進學校,去學習知識。學習生活雖然將我們框進去學校中,有時會有些乏味,但是,學習知識可以增長見識,可以開闊眼界,也是通向未來的必由之路。童年的方式一模不一樣,又都能從彼此身上看見曾經(jīng)自己的影子。
還有《阿長和山海經(jīng)》一文,令我最為難忘。全文通過作者與女仆阿長之間一件關于《山海經(jīng)》的小事展開描寫。當沒有文化、粗俗的長媽媽為作者買來一本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經(jīng)》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愛很簡單。愛就是小事的細節(jié),雖然不驚天動地,卻是最純凈質(zhì)樸的情感。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帶我們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他。內(nèi)容并非深奧難懂,反而十分平易近人,也借這本書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以及舊時孝道的虛偽。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2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的書籍。書中敘述了魯迅幼時和青年時的生活。在暑假中通過閱讀魯迅的《朝花夕拾》,感受頗深,閱讀這本名著,感覺不像是在閱讀書本文字,而是魯迅先生通過樸實的話語在跟你講述一個個真實而又充滿情感的現(xiàn)實故事。里面的很多篇章和內(nèi)容使我受益匪淺。
在《二十四孝圖》中通過閱讀魯迅講述他在兒時閱讀的“老彩娛樂親”“郭巨埋兒”等故事的感觸,明白了其中一些封建時期的孝道故事夸大其詞,有很強的迷信色彩。盡管對宣傳孝道有幫助,但是對應有的孝道進行夸張?zhí)摌?,不僅不會讓孝道在中國得到良性發(fā)展,還會對社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魯迅通過文字形象地揭露出封建孝道中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可憐又悲慘的處境。
另一篇是我印象深刻的篇章是《瑣記》,其中衍太太自私、陰險、心眼壞的形象描寫的非常形象。它寫的是魯迅孩童時和小伙伴經(jīng)常去衍太太家玩耍,衍太太在魯迅與小伙伴去吃缸里的薄冰時,她竟然讓孩子們比賽誰吃得多,并教唆魯迅投自己母親的首飾,賣掉首飾給自己買東西。這個衍太太思想不正,陰險,心眼壞的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深深地對她感到憎惡。這樣的一個人怎么會對孩子們的童年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呢?孩子們再這樣的人身邊怎么會安全和快樂?
通過本次閱讀魯迅的名著《朝花夕拾》,使我能夠領略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童年故事,并了解魯迅兒童時代的社會現(xiàn)狀,跟我們自己的童年時光進行對比,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和我們當下時代的幸福,從而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的美好時光,奮斗青春,不負青春。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3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得。第一次讀他的文章,確是課本中的《百草園與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一篇。在這以后,我和魯迅的距離一下拉近了很多。樸實的文筆中透露出細膩的情感,仿佛在與親人交談一樣。
在這個寒假里,我細細品讀了這本《朝花夕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jīng)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阿長與<山海經(jīng)>》令我印象最深。它所描寫的是魯迅家的保姆阿長。文章生動地塑造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舊時中國農(nóng)村勞動婦女形象。有人比喻這篇文章是魯迅從記憶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異常鮮美的“朝花”。對于這個婦女,魯迅不但沒有避諱寫出她的美與丑,反而是懷著真摯的感情懷念她的一切。不論魯迅對她是佩服、厭煩、喜歡或是討厭,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他的感情。
《五猖會》在童年的魯迅心中是一個節(jié)日。前面寫的是魯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的急切,中間父親突然出現(xiàn),強迫“我”背誦《鑒略》。魯迅的心理,從興奮,到掃興、忐忑到無奈和痛苦都生動的體現(xiàn)了出來。表達了魯迅童年時對五猖會的向往,也同時點名了封建教育的強制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這一點是我初讀《五猖會》時沒有發(fā)覺到的。
《朝花夕拾》,在這本書中,無處沒有魯迅細致的描寫和真摯的感情,無處沒有魯迅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每一次閱讀,總能悟出不同的道理。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4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自己父親的死是最傷心的,也曾說過在他的老師里,藤野先生是最關心他的,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就跟他教過那超凡脫俗的名字一樣。
每個人的童年有快樂,有悲傷。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我就會向天空長吼?!冻ㄏκ啊肪腿缤爝吥峭硐?,訴說魯迅先生童年的苦澀。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與國民黨反動派奮戰(zhàn)多年,在童年時期,在五昌會那天,在孩子們歡笑的日子,被父親抓來背乏味的《鑒略》,雖然很遺憾,但是我時時刻刻都記父親對我的教導。
在父親重病那天,我的心被箭刺穿了,魯迅先生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這位向?qū)Ь挂驗樵撍赖年惿徍酉壬劳觯饨孕艔浡水敃r的所有人。衍太太也是受害者之一,父親的死是魯迅先生的錯?是被大家抬舉的陳蓮河先生的錯?不,并不是,而是當時被封建迷信感的人的錯。
魯迅先生的啟蒙老師——藤野先生對他的關心,跨越了國家,當魯迅先生告別日本,他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惋惜之情。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為魯迅先生的故事便很多的人明白了道理,毛澤東主席曾說過:“魯迅先生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p>
現(xiàn)在的我們是快樂的,不用因為父親的病所擔心。不過你可曾知道,魯迅先生的童年很快樂,但卻和枯燥,不像我們有手機電視。
童年離我們漸行漸遠,回憶那些小事,還不如像魯迅先生那樣用筆寫下來,讓我們記憶的童年,和魯迅先生一起熱愛自然,向往自由。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5
讀著魯迅先生那透出年少輕狂的童真的文字,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蔥歲月中去了。
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的阿長是一個很不辛又渴望一生平安 的勞動婦女?!拔摇币婚_始因為她謀害隱鼠而討厭她,并且她“切切察察”,愛告“我”的狀,睡覺像“大”字,讓“我”沒有余地翻身,讓“我”去做一些煩瑣的事……讀著這些事情我覺得阿長也是一個名間文化的傳承者,她善良而樸實。后來阿長為了“我”買來了《山海經(jīng)》,對于這本書沒有人真實的回答“我”,只有大字不識的阿長來問我,并想方設法地帶“我”買到了。阿長為魯迅的童年抹上一道別樣的色彩。我又覺得她是一位關愛、體貼孩子的好保姆。她身上有著誠懇熱情,樂于助人,仁慈、寬厚、善良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五猖會》中魯迅先生記敘兒時要去看五猖會,興奮得不得了。正要出發(fā),父親卻要他背書。父親一盆冷水把他的興致澆滅了??蓱z的魯迅先生,為他默哀~~~~其實我也有點感同身受,那些毫不顧忌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的父母們該反省反省了。
魯迅先生 的童年并不乏味,《從百草園帶三味書屋》的百草園被魯迅先生先生形容的十分有趣,不禁想起了一些童年往事,那時的我們多么無憂無慮??!魯迅先生上三味書屋十分枯燥、乏味,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中也是讀書又讀書啊~
童年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我們只能回味它。 《朝花夕拾》給我們一個魯迅版的別樣童年!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6
進入初中,我發(fā)現(xiàn)中學階段有許多魯迅先生的文章,而這些文章大多都選自一本書——《朝花夕拾》,于是,老師讓我們?nèi)プx一讀這本魯迅先生寫的唯一一部散文集。
我品味著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年少輕狂時的童真?!冻ㄏκ啊愤@本書,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里寫下的。老的時候,回味起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一些當初的味道的,想必還會別有一番滋味吧?!本就應快樂的童年,卻被當時的封建思想籠罩著,透出迂腐的氣息。從文章表面來看,魯迅先生都是用了一些溫情的文字來敘述的,其實,他把憤怒藏在了文字下。魯迅先生還在這篇巨作里使用了比較和諷刺的手法,強調(diào)出了當時封建思想的黑暗。
魯迅先生不管是對他人的贊揚還是批評,都會毫不掩飾的表露出來,有時還會很幽默。比如阿長與《山海經(jīng)》的資料大概是這樣說的:“阿長是我的保姆,我開始很厭惡她,而且她懂得許多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也大概是我不耐煩的。之后,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她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而在明白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不但對她的敬意消逝,而且極嚴重的詰問,甚至要復仇。再之后,在我極度渴望著時,阿長為我買來了《山海經(jīng)》,這讓我又一次對她敬佩……”這段文章,透過“我”一次一次對她態(tài)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只是一個秀麗的回憶?!冻ㄏκ啊罚ヮI略一下魯迅先生的童年吧,慢慢體會!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7
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回憶溫馨童年的美好趣事與父母不顧及孩子心理的所謂理性批判,是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
我忐忑著,拿著書來了。他和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讀下去。我擔著心,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這樣一個小片段,就可以表現(xiàn)出作者魯迅對看會的渴望與父親對他的一次次阻難,也表達了作者魯迅對父親讓他此時背書的疑惑不解。魯迅先生用樸素的語言回憶了以前,并且對家長與老師作了理性的批判,說明了老師與家長讓孩子死讀書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有悖于孩子的自然發(fā)展——讀著,讀著,強記著的,——而且要背出來。也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死讀書的厭煩與無奈的心理。
溫馨的回憶,讓我們身同感受。佩服魯迅先生能勇敢地批評了當時社會,對書籍的死讀,硬讀,死背,"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
《朝花夕拾》,表達了魯迅先生勇于批判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
《朝花夕拾》給予了我深深的感受!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篇8
在暑假的時候,我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書中寫的是魯迅以前的回憶,資料主要是作者對當時舊社會的批判,也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寫文章的語言特點。
在這本書中有十篇文章,其中有的寫的是作者的童年,有的寫得是作者的青年,作者幾乎把自己的一生寫進書中。有些故事讀起來會有一絲親切感,就如作者的《五猖會》,在“我”正準備去看廟會的時候,父親卻讓“我”背書,此刻的我們身上是不是也會有相同的事情發(fā)生呢?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我才覺得父母的這種行為是不是沒有顧及孩子心理的感受呢?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長媽媽,雖然讓晚上的睡相不好,而且還愛說別人壞話,但她還是有優(yōu)點的,如“我”和她聊到長毛的時候,她的精神,“我”甚至對她產(chǎn)生了個性的敬意,雖然這敬意越來越薄,在長媽媽的身上,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當時的社會的婦女的形象。在此刻的社會中雖然也有這種“反面”形象,但已經(jīng)很少了。這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留下的后果。
在這本書中,我不但見到了一些舊社會的壞風氣,還有一些值得我仍然學習的地方,就如書中的藤野先生,他是魯迅先生從醫(yī)時的老師,他為人十分的嚴謹、認真。在“我”的筆記中,他都會幫“我”勾勾畫畫,有一點錯誤他都會改出來,這也使“我”對他充滿了敬意。而藤野先生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正是我們就應學習的。
總之《朝花夕拾》向我們揭示了當時舊中國整體社會現(xiàn)象,落后、愚昧。也激勵我們珍惜這天,更好的去創(chuàng)造明天。
300字朝花夕拾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