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
推薦文章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某ㄏκ白x后感300字8篇,以供大家參考!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1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布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fā)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視為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xiàn)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非常好看。
《朝花夕拾》與一般的自傳或回憶錄的寫法不同,它不是個人生活的編年史,而只是從生活回憶中選取一些有意義的片斷,寫出一組既各自獨立又具有連續(xù)性的系列散文。魯迅的生活閱歷相當豐富,即使在本書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時代,可寫之事也很多,但他只從中選取了十個題目,這與他一貫主張的“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的嚴謹?shù)膶懽鲬B(tài)度有關。這十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義和很高的藝術水平,在眾多散文中,可以稱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一篇散文里,魯迅曾懷著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還有那《二十四孝圖》中的“臥冰求鯉”、“老萊娛親”,被魯迅斥責了一頓,好有趣!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抒發(fā)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xiàn)實的思考。希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2
匆匆而過的童年,如清晨開放的鮮花,艷麗芬芳;傍晚采摘時,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分風韻。微風吹過,吹來了花香,亦吹來了回憶。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散文集。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最初以《舊事重提》為題,陸續(xù)發(fā)表于《莽原》半月刊。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
其中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的一篇文章為《五猖會》。在作者心里,這是一場盛大的宴會,作者“笑著,跳著,興奮的不得了”,可就在這時,作者的父親給他當頭澆上了一盆冷水——背誦一字也不懂的《鑒略》。大家都在等著、盼著,終于,作者夢一般的背完了枯燥無味的《鑒略》,然而太陽早已照耀到了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卻沒有溫暖作者失落的內心。小亭中的風景,壇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作者而言似乎都沒什么意思。時光漸漸流逝,這次經(jīng)歷早就沉淀在了時光的流里,可父親讓作者背書時的情形還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腦海里。
其實這種情況并不少見,,自古以來無數(shù)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少玩多學,甚至一直學習!對孩子與生俱來的玩性給予無情的打擊,甚至讓孩子五彩繽紛的童年只剩下單調的黑白色。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在魯迅先生的《五猖會》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也狠狠的批判了它的危害。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該反省自己,“朝花夕拾”過后,把握現(xiàn)在,讓教育充滿陽光,讓如花般的童年撒滿歡笑!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3
點點滴滴的回憶,給了魯迅晚年的快樂,好似一朵芬芳清香的花朵,在陽光下悄然無息的綻放著,散發(fā)出它那獨特的幽香。待到夕陽西下的時候去摘取,花兒卻已經(jīng)失去了晨時的艷麗。可夕陽卻給了它一種令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的力量,這不像是跟魯迅他那獨具一格的朝花夕拾一樣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它那韶光的快樂和壓抑,在自己的心里印下了美好的回憶,這種滋味,正如是《朝花夕拾》里的文章,就是一條走也走不完的回憶長城!
我讀者魯迅先生的散文,眼前仿佛看見了魯迅長大后奔赴日本求學的樣子,“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茶的時候用來學習了!”也因此得到了藤野先生親人般的關照,最終考了一個好成績。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風雨無阻,也因此引起我們的共鳴,每當絕望時,都只因為一張照片而堅持下去,讀起來讓人感覺異常的奇特。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么的奇妙無比。我的童年也是多姿多彩的,我家建在海邊,那里有好多條小溪和小河,小時候,我總會拿著爸爸的漁網(wǎng)偷偷地河邊捉蝦,久違的陽光總是那么燦爛,我赤著腳,跳到水中與小魚玩起了游戲,風兒吹過我們的耳邊,好像是在彈一首美妙的歌曲,別提有多高興了,這就是孩子的“天堂”!
時間是無情的,抱著童年一同遠走高飛,童年的腳印漸漸變淺。又一次拿起《朝花夕拾》,感受那個時代童年的悲歡離合,和魯迅一同成長,一同分享著快樂。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4
細細品讀《朝花夕拾》,我就被其中獨特的散文風格所吸引,文豪就是文豪,崐那犀利的言辭,巧妙的構思,都令我欲罷不能,嘆為觀止。>.......
《狗、貓、鼠》這篇散文,無論是其精彩絕論的內容,還是堅銳的諷刺性上,都是崐散文中難得一見的佳作,文章把這三種表現(xiàn)上毫不相干的動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崐暴虐者的憎惡與對弱小者的同情一覽無余。
《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篇散文我已從課本中學過,本以為重讀此文會索然無崐味,哪知我卻越讀越精神,新鮮感有增無減,在對長媽媽由恨到愛的感情轉變中,崐我的心情也隨文字跌宕起伏,似乎我就置身其間一樣。
《二十四孝圖》這篇散文對當時社會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崐的怦擊,全文以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為線索,間接地突現(xiàn)全文主題,其崐構思之巧,語言之準確不得不令人折服。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也是似曾相識,魯迅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令我大開眼界崐,恰到好處地引用神話故事更是給我這個樂園增添了神秘......
當我翻到《朝花夕拾》的最后一頁時這窄窄的一本書令我產生了巨大的精神震崐撼,魯迅的散文并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多變的情節(jié),有的史是對往事的回憶,崐對人生的思考,對世界的感受。
讓我們記住魯迅,記住《朝花夕拾》。
因為那些絢麗的回憶,將永恒......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5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的散文。它與一般的自傳或回憶錄的寫法不同。它不是個人生活的編年史,而是從生活回憶中選取一些有意義的片段,寫出一組既各自獨立又具有連續(xù)性的系列散文。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修辭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述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到“我”不得不道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的反襯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的日本醫(y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藤野先生,據(jù)說穿衣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工作卻極其認真,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的手法,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魯迅對他的敬仰。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一篇散文里,魯迅曾懷著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中最柔和的一面。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段,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抒發(fā)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xiàn)實的思考。希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6
捧著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悟著魯迅先生的童年真諦,本書當年出版時擬定的名字是《舊事重提》,讀這本書時,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屬于魯迅先生的快樂日子。 這本書是魯迅先生人到中年的時候寫下的,魯迅先生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時,想必心中一定很快樂,并別有一番滋味吧。
書中共有十篇故事,給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先生在寫百草園時,詳細的寫到了百草園那美麗的景,百草園那引人入勝的傳說以及在百草園玩耍時的情景。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對百草園深深的懷念與熱愛?!坝万仍谶@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币环忠环巳雱俚漠嬅姹愠尸F(xiàn)在我們眼前。而三味書屋就不一樣了。沒有百草園的自由自在,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在我看來。三味書屋是枯燥的,乏味的。 其次,書中的《藤野先生》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當時,中國在別人國家眼中是一個弱國。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話時,便不由得心痛起來?!爸袊侨鯂?,所以中國人自然也是低能兒……”但是,那些看著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殺頭,還與日本人一起歡呼的中國人,我由心痛變?yōu)閼嵟?那種骨子里就軟弱的人,是不配做中國人的!
這本書,雖然只是一本回憶性的散文集。但是,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看到舊中國年代時社會的黑暗與弊端,讓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做出貢獻! 我們的童年已經(jīng)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是,留下的卻是一個個美麗的回憶。即使是魯迅先生瑣碎的記憶,在這本《朝花夕拾》中重新出現(xiàn),也是一樣的精彩,一樣的快樂!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7
《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回憶錄”。我最喜歡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了魯迅將美好的回憶留在了百草園,那可惡的私塾教育卻把他從快樂的百草園里硬生生的拉了出來,進入令人窒息的牢獄般的“三味書屋”,每天只讀書!讀那“厥貢苞茅橘柚?!弊x那“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極其無聊,即使里面有魯迅的恩師。但他在三味書屋里,學得了許多許多,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底子。
再來看看《藤野先生》吧!藤野先生是穿著永遠模糊,教學無比嚴謹,忘卻國界的學者。他教學嚴謹,一絲不茍,有一點錯誤都要給你指出:“‘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動了一點位置了?!匀?,這樣一移,的確比較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無法改換它。現(xiàn)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畫。’”這足以見得藤野先生是一位多么負責任的老師啊!藤野先生經(jīng)常改正魯迅的講義:“原來我的講義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語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xù)到教完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jīng)學?!币淮螞]什么,重要在堅持。藤野先生是一個正直的好老師。不因我是中國人(當時中國很窮)而另眼相待。在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好老師,他們關心學生,熱愛教學,對工作很有責任心,讓我們充滿了無比的敬意。
《朝花夕拾》讓我對魯迅先生有了很大的了解,了解了那個時代的的生活情況?!冻ㄏκ啊氛媸且槐竞脮?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篇8
我喜歡看魯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朝花夕拾》里的《狗貓鼠》這一篇。特別有意思的是,有時候魯迅先生不只說的是貓,常常會代指一些人。
魯迅先生打小仇貓,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討厭貓、恨貓。而這個消息成了事實,被許多人知道了,一些人就趁風起浪,寫了一篇廣告詞:“狗仇貓,魯迅也仇貓!”在暗中罵魯迅是條狗,但魯迅先生心胸寬闊,不去計較這些人對自己的人格侮辱,但他也在努力找著狗仇貓的原因。最后只在一篇童話里看到了些虛假內容,只因為狗把貓錯當成了大象,受到動物們的恥笑,從此以后,狗和貓成了一對仇人。
狗仇貓的原因不太明了,可魯迅先生仇貓可是理由充足的。第一個原因是貓的性情與其它各種動物都不太同,凡捕食雀、老鼠,總不肯一口結束它們,而是盡情地玩弄,放走,捉住,放走,再捉住,直到它再沒新的玩法,玩膩了的時候,這才吃下去。讀到這里,我忽然明白了魯迅先生其實是在筆頭上做文字,是不是僅僅只有貓才會這么做呢?完全不是,這里就代指了魯迅所處年代的日本人的所作所為!他們慢慢地折磨愛國人士,再殘忍的處置他們。
第二個原因是貓雖然與獅虎同為貓科,可是卻有那么一副媚態(tài)!讀到這里,我忽然又明白了,那個時代的有些人就是這樣,為了努力巴結依附向上爬,才做出一副副媚態(tài),以求討好!第三個原因是小時候他家的大花貓吃掉了他飼養(yǎng)的“寶貝隱鼠”。
魯迅先生的散文,字字珠璣,話里藏話,露出鋒芒,有些內容我還似懂非懂,但這絲毫不影響我走進大師的世界享受文學的魅力!
《朝花夕拾》讀后感3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