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央視《一諾無悔》電視劇觀后感5篇最新精選
推薦文章
2020央視《一諾無悔》電視劇觀后感5篇最新精選
《一諾無悔》該劇取材自“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的先進事跡,講述了他在政和縣擔任縣委書記的工作為創(chuàng)作背景,展現(xiàn)了他履職盡責、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一生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一諾無悔》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2020央視《一諾無悔》觀后感
“以往針對當代題材創(chuàng)作上的弊病,曾有一種觀點認為問題出在塑造的人物過于完美,因此不真實,所以創(chuàng)作者常常有意給人物設計各種小缺點。而《一諾無悔》中廖俊波的形象完美卻又如此真實,帶著親和的微笑、質樸的氣質,無限深情地向我們走來,走進我們的心里。”她說,由此可見,只要真實,完美的人物同樣可以演繹得感人至深。
陳欣欣認為,摒棄一切概念化的寫作,讓人物和生活回歸真實,是這部電視劇成功的關鍵。此劇有著許多感人的細節(jié)。比如,廖俊波初到政和,因為交通混亂,司機不慎撞倒一個農婦,那可憐的農婦卻不肯去醫(yī)院,直嚷她的菜還沒賣;廖俊波一邊喝著礦泉水一邊走路,身后卻跟著個撿破爛的流浪漢,當知道那人是在等著自己手上的礦泉水瓶時,廖俊波難過了好一陣……于細微處見真情,無數(shù)讓人潸然淚下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廖俊波對貧窮、苦難、底層百姓的悲憫情懷,也讓這個人物閃耀著奪目的人性光輝。
專家認為,《一諾無悔》追求紀實美學表達,消解了藝術與現(xiàn)實距離。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總編室負責人方軍認為,這部劇能以小切口平視廖俊波及其周圍的人和事,用近乎紀錄片逼近現(xiàn)實的記錄手法,將一個個平實的小故事、一個個鮮活的小人物,從縱向線性敘事和橫向布局中自然延展。這種“身臨其境”的親近感和代入感,生動還原了一幕幕真實的奮斗場景和生活現(xiàn)實。
“劇中平實的畫面、真實的場景、通俗的語言、真誠的表演,用不施粉黛的質樸,順應了紀實美學的規(guī)律,消解了藝術與現(xiàn)實的距離,展現(xiàn)了平凡生活的態(tài)度和張力,彌合了真實性和戲劇性、自然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縫隙,還原了一個個質樸真實自然的人物群像。”方軍說。
福建文學院副院長曾念長表示,廖俊波的典型意義就在于他的埋頭苦干,通過日常的點點滴滴來踐行一個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對于這樣一個人物原型,要以寫實手法來表現(xiàn)其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是頗有難度的。該劇有效的藝術聚焦、鮮活的群像塑造、真實的背景還原,塑造了一批黨員干部形象,不只是一位廖俊波,而是一群“廖俊波”,很好地突出了思想主題。
講究親情溫暖呈現(xiàn),英模形象更接地氣。
福建藝術研究院編劇于卓明指出,這部劇注重人性的描寫,特別是廖俊波與家人之間的親情,讓人感人至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廖俊波這一英模形象更接地氣,令人信服。
“在具體瑣細的工作中表現(xiàn)出領導干部的氣質和風格,對于文藝作品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福建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林焱說,《一諾無悔》探索并成功地把領導干部的政策性、指導性的工作,表現(xiàn)得有充分的藝術色彩,并給觀眾提供充分的觀賞愉悅。
2020央視《一諾無悔》觀后感2
根據(jù)廖俊波先進事跡展開創(chuàng)作的電視劇《一諾無悔》開播幾天了,追到第15集感慨良多。其實最初只把這部劇當成典型的主旋律作品,沒想到會帶給我很多共鳴。追這部劇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被強大的主創(chuàng)班底吸引。
當年的“賈寶玉”歐陽奮強是演而優(yōu)則導的代表,在導演領域拿過不少獎,很好奇他這次的表現(xiàn);演員方面,郭廣平、何政軍、傅淼都是多年來踏踏實實演技的戲骨,他們的演技毋庸置疑,在一起搭戲令人期待。
然而看完十幾集,帶給我最多驚喜的反倒是劇情和人物塑造。
先說劇情?!兑恢Z無悔》的創(chuàng)作難度很大,廖俊波離開我們之后,很快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基層干部,他的一些優(yōu)秀事跡老百姓耳熟能詳,電視劇雖為藝術創(chuàng)作,但肯定要在合理的范圍內,難免會束手束腳,真實還原和藝術加工是創(chuàng)作中的兩極,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沒想到這部主旋律一點都不呆板、枯燥,反而完成了生動、有趣的創(chuàng)作,從第一集廖俊波接下苦差事、到了政和縣開始劇情就很吸引人了。
人還沒到,就有兩位干部遞了辭職書,路上遇到堵車還險些撞到買菜的老太太,第一次開會臺下人心渙散,會開到一半停電,會議結束后各部門的干部議論紛紛,對他將信將疑……現(xiàn)實中廖俊波在政和縣奮戰(zhàn)了4年多,離開時全縣財政總收入翻了兩倍多,結果沒有懸念,然而劇中政和縣艱難的現(xiàn)實條件、難纏、復雜的人際關系還是成為擺在廖俊波面前的幾道難題。因此,從第一集開始,我關心的就不是結果,而是他到底怎樣幫助政和縣打一場翻身仗?
接下來的劇情可謂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心想著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廖俊波不斷碰到各種各樣的現(xiàn)實問題:干部們需要他鼓舞士氣、邀請想要的人才出山、想建設開發(fā)區(qū)政策受阻、還有奸商和受金錢誘惑的干部打各種小算盤……脫貧致富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紙上談兵就能完成的,把這個過程的拍出來才算本事,《一諾無悔》做到了,追劇至今,經過不斷地努力,廖俊波的開發(fā)區(qū)計劃終于審批通過,站在開發(fā)區(qū)中心、把各級干部召集到工地上開會的廖俊波滿是希望和干勁兒,然而通過后面的預告看到,接下來他將接受更加嚴峻的考驗,這是促使我追劇的主動力。
再說人物塑造。廖俊波是這部劇的核心,把他“可親、可愛、可敬”的人民公仆形象生動地塑造出來,這部劇才算成功,這一點《一諾無悔》也做到了。
劇中廖俊波最大的特點是平易近人,沒有官架子,不管面對怎樣危急的情況,都能做到保持冷靜,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劇中廖俊波總是“運動”的狀態(tài),不是下基層,就是在下基層的路上。
不能直接賦予角色高大的形象,那怎樣讓人物在觀眾心中高大起來呢?導演從細節(jié)入手,通過點點滴滴不斷積累來豐富人物。劇中有數(shù)不清的動人瞬間,他和司機小曹從村里出來,鄉(xiāng)親送的蓮子他只是嘗了嘗,然后盡數(shù)都留給司機;為了節(jié)省資金,他和司機在車上過夜不去住旅館,這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在車上早就備了被子,不知道他已經多少次在車上過夜?但是相對的,當找他求助的姑娘來縣里的時候,廖俊波又自掏腰包安排她去住酒店。
在11集里,包括自己女兒在內的十幾個孩子食物中毒,被送到醫(yī)院急診,廖俊波沖在前面去探望孩子們,此時看到女兒也躺在病床上,這里廖俊波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進去關心了一下女兒,這個細節(jié)郭廣平演的太好了,一方面身為縣委書記,他有職責先去探望危重的孩子,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個父親,去看下女兒也是人之常情,這個細節(jié)處理得讓人特別有共鳴。
除了縣委書記,廖俊波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丈夫、父親,本來想給家人做一頓早餐,結果被一個電話叫走;面對妻子的辛苦和委屈,廖俊波也會用甜言蜜語和一些小手段去哄自己的愛人,這個頑強的人民公仆也有脆弱的時候,在得知省里收緊開發(fā)區(qū)批復,自己的計劃即將泡湯時,廖俊波少有的表現(xiàn)出失望和難過,獨自走出來給女兒打電話。這些細節(jié),把廖俊波塑造得有血有肉,能更好地激起觀眾共鳴。
最后想說的是,有原型的角色最難演,要盡量還原,不能按照自己的習慣和特長塑造,一旦有違和或不符合原型的地方就會被觀眾看出來,郭廣平除了打破觀眾傳統(tǒng)認知、把廖俊波塑造得極為生動外,也做到了讓觀眾相信、有代入感。飾演丁峰的何政軍,以及飾演林莉的傅淼等演員也一樣,他們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在熒屏上真實還原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也讓觀眾再次見證了在廖俊波的帶領下,政和縣脫貧的全過程。
2020央視《一諾無悔》觀后感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廖俊波雖因車禍不幸離去,但他在面對各種“誘惑”“橫眉冷對”的政治覺悟和黨性原則,在對待百姓“甘為孺子牛”、“撲下身子,沒有架子”的服務態(tài)度,在對待工作“拼、嚴、快、實”的奮斗精神將被百姓永遠銘記和傳揚。
廖俊波為什么會如此深受百姓歡迎和愛戴?據(jù)采訪手稿報道,“政和縣鐵山鎮(zhèn)東澗村村主任胡說,“我們村過去多年是空殼村,零村財,900多人的村子,300多人出去打工了。”“村里沒錢,你怎么當村主任,怎么做事啊?”廖俊波說,“這么多撂荒的土地要用起來。種花收入多也沒污染,你們想干的話,我全力支持!”土地流轉起來,村民有了新奔頭。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村財也入賬10萬多元......”,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廖俊波用一名黨員干部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句話的真實價值和深刻意義。只要把腳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俯下身子,把百姓所需作為自己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急百姓之所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親臨親為,就沒有過不了的河,解決不好的“難題”。
在困難面前是否敢于“面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考驗一名黨員干部黨性是否堅定,能力是否過硬的“試金石”。據(jù)采訪手稿報道,“武夷新區(qū)用“再造一個新城”的決心做招商、上項目。拆遷,地方干部眼中的“天下第一難題”,必然繞不開、躲不過。廖俊波恨不得蹬上靴子自己上陣,一怕貽誤發(fā)展良機,二怕群眾利益受損……”,這是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是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形象的“再現(xiàn)”,是人民好干部的“典范”和“縮影”。正是由于在改革創(chuàng)新和扶貧攻堅的道路上有無數(shù)像廖俊波一樣“敢于擔當”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才取得一個又一個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和突破性的進步。就拿2016年四川的脫貧攻堅來說,據(jù)資料統(tǒng)計顯示,四川省在去年扶貧攻堅中,就有27名優(yōu)秀黨員干部在扶貧攻堅中殉職,有50多名在扶貧攻堅中受傷……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民族才是優(yōu)秀而充滿希望的民族。人民的好干部“廖俊波們”用鮮血乃至生命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筑起了一座座通向富足和幸福的“陽光大道”,應懂得“珍惜”,要心存“感恩”。作為黨員干部應繼承其“優(yōu)良精神品質”,踏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足跡”繼續(xù)前進,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積極主動作為,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理想事業(yè)奮斗不息!
2020央視《一諾無悔》觀后感4
近日,通過深入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結合工作實際思考,自己感到以下三個方面的體會。
一要對標見賢思齊,努力做到常學常思。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貴在潛移默化中轉化成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需要和價值追求,這就需要我們沉潛而學,常學常思,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極應付,既不貪大喜功,也不作表面文章,細細咀嚼,慢慢體悟。
二要突出六個基本,持續(xù)深化兩學一做。以強化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動、基本陣地、基本保障六個基本為重點,堅持將制度約束貫穿始終,結合地稅工作實際,對嚴肅認真開展組織生活、加強黨員日常監(jiān)督等方面作出硬性規(guī)定,把學習教育真正融入黨員正常教育、日常管理之中,使學習教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
三要注重嚴管善待,凝心聚力推進工作。堅持抓成長關愛、在學習上指導,抓思想關愛、從感情上融入,抓生活關愛、從幫扶上入手,抓精神關愛、從心態(tài)上引導,抓廉政關愛、從紀律上提醒等五個方面的關愛,把嚴管+善待的管理觸角延伸到干部隊伍的工作、生活、學習和思想各個方面,增強干部職工對事業(yè)的認同感、對單位的歸屬感、對同事的親情感,讓大家同頻共振、和諧愉悅的做好工作。
2020央視《一諾無悔》觀后感5
黨員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以廖俊波同志為榜樣,踐行黨的宗旨,用一生的努力去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高地,去實現(xiàn)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履職盡責、擔當作為、開拓進取,擼起袖子加油干。
廖俊波同志曾僅用兩年,就帶領長期位居福建倒數(shù)第一的貧困縣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他讓一個長期處于全省末位的扶貧開發(fā)重點縣,走出了一條后發(fā)趕超的路子。在他眼里,能夠當好“一線總指揮”,能夠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線總指揮”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樂,而今,廖俊波同志離開了我們,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向我們展示了樂于奉獻的時代情懷。
當我學習了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跡,他的那種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熱愛人民、廉潔奉公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動、令我肅然起敬。
從廖俊波身上,我體會到了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以大局為重。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我們都要向他學習,要以集體的利益為重,個人的利益先放在一邊,先幫集體解決困難,再去解決自己的困難。
我們還應該學習他艱苦奮斗的精神。廖俊波在工作中開拓進取,不管身處何處,擔任何職,他對自己的標準都沒有降低過。他擔任地方主要負責同志后,不畏艱苦,為建設地方經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他的帶領下,任職地情況有了顯著改善。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力量,我認為只要有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克服任何難關,就一定能夠為國家獻出一份力。
廖俊波同志的事情看起來都是平凡的小事,但這些事情體現(xiàn)出了他偉大的人格。我們要以廖俊波為榜樣,努力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