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讀書心得模板7篇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從字面上理解,可以理解為發(fā)生在城市的邊緣,現(xiàn)代文明的邊緣,戰(zhàn)爭的邊緣的一個故事。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邊城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邊城讀書心得模板篇1
《邊城》是很久以來我就很想解的一部小說,可是不知怎么總是不記得去讀它,是自己太忙嗎,好像不是,是對它的渴望程度不夠嗎,可我真的喜歡它。直到有一天偶然的與它邂逅,那種興奮勁我真不知如何描述,我只對同學(xué)說一句話:“一直以來我都在圖書館找一本書,可是我總想不起來它叫什么,今天我終于明白,原來是它!”
有人說他是山里飄來的一陣風(fēng),還帶真新鮮泥土的氣息。當(dāng)我翻開《邊城》的第一頁,我就切身體會到這句話的真實(shí)含義,頓時我好像置身其中,深呼一口氣,感覺是那樣的清新愉悅,讓自己很放松!我的心也就從此刻跟這作者的筆尖跳動著,漸漸的認(rèn)識的那個小鎮(zhèn),那條河,那里的人們,當(dāng)然還有老船夫,翠翠,挪送……似乎我已成為他們的朋友,隨其樂而樂,隨其憂而憂!
現(xiàn)在的社會物質(zhì)生活充裕,可是心靈的世界似乎并未與物質(zhì)同行,因而“無聊’”,“寂寞’”,“空虛”成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口頭禪。我也不例外,我時常在這個物質(zhì)橫行的世界中感到疲憊不堪,心力交瘁,而《邊城》便是我尋覓已久的一片凈土,讓我疲憊的心找到一個可以停歇的驛站!與現(xiàn)在的世界相比,《邊城》里的世界似乎什么都沒有,或許是人間與天堂的差別,可是哪個是人間,哪個又是天堂呢?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是不統(tǒng)一的。
如果將《邊城》比做一個杯子,就好像韓寒一樣,我也好想從《邊城》這個杯子里窺出理想世界的影子。走進(jìn)《邊城》的世界,總是想找一些詞匯去描述它,可我總是失敗,因?yàn)槿魏稳A麗的辭藻在此都變得淡然無味,它們切實(shí)與這里的一切都不相符。最后我決定換過一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曾說過人物是順著小說的世界而生的。翠翠那如水一樣柔情,明凈的雙眸,如那個世界的天空一樣空靈,廣闊的心;老船夫的善良,盡職;挪送的勤勞勇敢;天寶的直爽,憨厚……一切的一切或許就是一個“凈“吧,我并不知我這樣的概括是否得體,但它真是我真實(shí)的感覺。因?yàn)槊看巫x完《邊城》后我的心靈就如春雨洗滌過的大地純凈無比,那種感覺真好!
談?wù)撘粋€世界,當(dāng)然不可或缺的便是那個世界中人們的三觀。我很大膽的猜測或許那里的他們并不知這個名詞的含義,可是他們卻用他們的行動譜寫著他們的三觀。他們樂天安命,他們認(rèn)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情感,而金錢只是輔助它的一個次要工具,他們通常不在乎與其生活無關(guān)的其他世界……如此,就是他們的“三觀“,或許,和現(xiàn)在人們的三觀相比有人會笑話他們的無知,可是,當(dāng)你仔細(xì)閱讀之后,你還會笑話他們嗎,難道你沒有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嗎,它和眾多專家高調(diào)提出的三觀不有很多相似之處嗎?
邊城讀書心得模板篇2
初識先生是高中節(jié)選的邊城,翠翠的故事讓我著迷,于是到了圖書館借來看,現(xiàn)在印象還很清晰,是本薄薄的集子邊成集,有邊城。還有市集幾篇,書是岳麓書社出的,封面以褪了色,紙也變的發(fā)黃,放在手掌里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我?guī)缀跏且豢跉庾x完了邊城,即便是現(xiàn)在我還記得當(dāng)時的心情,一種很莫明的悲傷。
“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yuǎn)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jì)數(shù)?!?/p>
邊城里的文字是鮮活的,處處是濕潤透明的湘楚景色,處處是淳樸赤誠的風(fēng)味人情,可每每讀起便會不由自主的憂傷,像是觸及到什么,是童年某個太陽溫暖的下午,還是現(xiàn)在有些把握不透的世界。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dú)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
這就是先生帶給我們的他的邊城,一座沉默的城,從開始到結(jié)束似乎都在隱忍著什么。翠翠就是這座成的化身,從戀上那個可以讓她連做夢都能被他的歌帶
的很遠(yuǎn)的人開始,她就選擇了沉默,雖然內(nèi)心起伏不定,表面卻始終如一。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翠翠依舊無法擺脫母親的命運(yùn),惟有等待,“那人也許永遠(yuǎn)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讓先生將這么一個善良的童話描畫的這么悲傷,先生出生在19世紀(jì)初,在當(dāng)時,中國面臨著嚴(yán)重的民族危機(jī),剛在西方列強(qiáng)虎視眈眈下結(jié)束了長達(dá)1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統(tǒng)治,又正處于軍閥混戰(zhàn)的最黑暗的時期,一方面受長達(dá)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舉入侵,讓本來就飽經(jīng)戰(zhàn)火的中華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動亂的年代里,中華大地烽火連天,人民群眾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在經(jīng)歷了新文化運(yùn)動的洗禮后,先生毅然選擇了湘西這片純樸美麗的土地,這些溫良率直的人們,用詩一般的語言一片一片的輕聲述說著整個民族的悲哀,召喚我們炎黃子孫本性的良知,正是因?yàn)閻鄣蒙畛敛旁杏诉@些帶著哀思的文字。
我總在想,取名邊城,在先生心里就這么“遙遠(yuǎn)”嗎,還是在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hù)著什么?其實(shí)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也許先生那座悲天憫人的城以隨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尋我的邊城,尋心靈的那份寧靜,我想我是會有一座邊城的。
邊城讀書心得模板篇3
兩三寸斜斜的太陽柔和地撒在書頁里,光斕在我的手指間挪移,我沉浸在《邊城》波折的海洋里,思考的波瀾摻雜著書中優(yōu)美的文字在我腦海里激蕩。
我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看《邊城》,它總是深深地吸引著我:老船夫和渡船,翠翠和黃狗,天保和儺送……翠翠與老船夫的相依相守,天保與儺送的手足之情,屠夫賣肉時的刻意挑選,以及那個宛如“世外桃源”的茶峒,無一不讓人回味無窮?!哆叧恰肪拖褚还汕逍碌娘L(fēng),而其中的善良更讓人溫暖,這樣的暖流撫摸著我的心,在我的心田悄悄地種下了善良的種子。
書頁間的酸甜苦辣讓“種子”得到了滋養(yǎng),它讓我看見了世間百態(tài),今天的暖陽似乎讓它有了窸窸窣窣的萌芽跡象。《邊城》,你在呼喚著我嗎?
記憶中我做過許多好事,可它們都不像今天這樣讓我感慨。同伴們呼喚著我,我也呼喚著自己。陽光帶著六個少年,帶著他們最淳樸的愿望,來到蕭山區(qū)半爿街老年過渡房,去看望生活在那里的老人們。
這家老年過渡房坐落在居民樓中間,大概有七八間平房,這里設(shè)施簡陋,院子里沒有一點(diǎn)綠色植物,一些老人坐在房子門口的凳子上,院子到處都是一種冷清的感覺。我曾無數(shù)次幻想過敬老院里面的場景,那里應(yīng)該是白色的大院,微笑著的'老人,每個人都充滿了晚年生活的快樂,春天的季節(jié),那里應(yīng)該是春風(fēng)蕩漾??吹竭@種情景,讓我心里很是失落。
我們走進(jìn)院子里最旁邊的房子,一位衣著樸素的老奶奶坐著椅子上,她的臉上布滿了皺紋,手上也寫滿了辛勞。屋里清爐冷灶的,只有些許的陽光從不大的窗戶照進(jìn)來,看到我們的到來,老奶奶先是驚訝,進(jìn)而雙眼有了一些欣喜,我們坐下來和奶奶聊起天來,奶奶告訴我們平時她的兒女由于工作很忙不經(jīng)常來看她,她只能和這些同齡老人為伴,談起兒女時老奶奶言語中充滿了遺憾和失落。為了讓老奶奶開心,我和同學(xué)們還一起表演了一個小節(jié)目,老奶奶開心的笑了,我們的歡樂笑語仿佛勾起了她年輕時的活力,笑容如碧波蕩漾在老奶奶的臉上,看到老奶奶笑盈盈的樣子,冷清在我心頭蕩然無存。在陽光的沐浴下,老人臉上的慈祥讓我感到十分溫暖。
為了讓老人們居住環(huán)境更好一些,我們還幫忙打掃了院子的衛(wèi)生。短暫的活動結(jié)束了,我們要離開這里,老人們不舍地望著我們,他們的眼里充滿了渴望,充滿了期待……這是一雙雙怎樣的雙眼,他們都經(jīng)歷過世間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而現(xiàn)在卻是那樣需要陪伴,我不禁在心里期待,期待每一個兒女能多陪陪自己的父母,期待社會能給予老人更多的關(guān)愛,期待有更多的人能靜下心來聽聽老人們的訴說。今天的經(jīng)歷,也讓我更加明白了善良的力量,今天在我們每一個人心里種下的這顆“種子”,一定會在愛的溫度下茁壯成長。
一寸寸陽光照進(jìn)我心田,在《邊城》中我感到善良的溫度在書頁間流淌。
邊城讀書心得模板篇4
天地人生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唯有真愛,才是永恒。
——題記
猶記一場鳳凰瀟然夢,一本書,一場偶遇,一段不澀不黏不哭不甜的癡戀。
雨零碎地下,在茶峒,還記得那劃龍舟鳧水捉鴨子的他,矯健的身手,英俊的外表,因?yàn)樽进喿映煽冹橙还市闹胁粍贇g喜。而在橋上苦等爺爺?shù)牟?5歲的小姑娘翠翠心中卻焦急害怕。她生于30年代,在風(fēng)日里長養(yǎng)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著她且教育著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只小獸物。這是她與儺送的初遇。
或許是夢吧。翠翠那么美好,像是一個玻璃球,那么易碎。爺爺?shù)碾x開讓翠翠明白責(zé)任與堅(jiān)持。她就那么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等待著儺送的回來,撐著她那船在江上飄著一縷夢。故事就此結(jié)束。翠翠等到儺送沒有?那時他們是否仍然相愛?他們該多大?是否儺送會和翠翠在一起不分開呢?為什么沈從文要讓翠翠這樣苦等下去,不能讓他們有個美好的結(jié)局?
太多太多的疑問我想知道,為什么便草草收尾呢?或許人生是真實(shí)的,不可能十全十美,儺送的大哥天保遇難,作為親兄弟怎能不為之悲傷難過?我想沈從文用無言的筆觸告訴我們,愛要留在最美好的時候,真愛是永恒的,儺送一定會回來。而翠翠,始終也要長大,在面對生活時更加堅(jiān)強(qiáng),也懂得自己對儺送的一份愛,一份永恒的真愛。她在江上支起一枝蒿,日復(fù)一日地等,等的不只是儺送,也是一個無法回去的,曾經(jīng)的美好,像一個夢境。
我始終相信我能遇見翠翠,翠翠活在我們這個世界。我想看她淺顰輕笑,或喜或愁??赡茉谙嫖?,在茶峒,在渡口。她會擺渡我走向過去,穿越歷史的厚度,看時光過隙間那斑駁的老渡船,悠悠流淌的江水,和那在歲月跌宕中憔悴的容顏。那條渡船撐十幾年,人來人往,天地人生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撐到我們白頭,掉牙,腰腿不利索,抑或是魂歸離恨天云云。也許只為一個執(zhí)念,一段往昔,一片云霞,一往情深。
可是,時間這塊布,裹挾著翠翠和儺送消失在湘西,一去不回頭。他們離我們越來越遠(yuǎn)。那濃麗色彩的鳳凰古城,清清淺淺的江水,濕潤的草木氣息,都被歲月掩埋。他們的愛情像是我們路過的風(fēng)景,一直在逡巡,卻沒有人為他們而聽。
我,找不到。
雨在下,視野里有濃有淡。濃的是水邊的青石,綠色的青苔布滿全身;淡的是若有若無的遠(yuǎn)山,以及山腳下的江水。生活或許回不到過去,湘西人民的生活已被現(xiàn)代化這只大手?jǐn)噥y,成一鍋粥。面對新奇事物的誘惑,他們還能回到過去嗎?還會有翠翠和儺送這般向來緣淺,奈何情深的感情嗎?
可是,江水還在。只要江水還在,渡船便在,我相信翠翠便在。
在時光中,儺送或許正乘著船渡過千山萬水,只為與夢中惦念的那個翠翠再一次在碧岨溪相逢。
天地人生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唯有真愛,才是永恒。
——尾記
邊城讀書心得模板篇5
清澈蜿蜒的河水,碧藍(lán)碧藍(lán),澄明如練的天空,群山環(huán)抱的民風(fēng)淳樸的山村,慈祥善良的擺渡老人,以及他乖巧伶俐的孫女。“一道斜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笔钦l的歌聲繞過遠(yuǎn)處隱沒在黃昏中的群嵐,透過輕紗柔曼的暮靄,氤氳融化那蒼勁的青松與冷杉的凜冽,嗚咽婉轉(zhuǎn),繚繞在江邊,久久不肯散去……
《邊城》就是以這樣清新的場景在我眼前展開,在淡淡的敘述中帶我走進(jìn)一個吟著憂傷牧謠的童話。
翠翠和她的爺爺靠擺渡相依為命,一直長到15歲,儼然如活潑的小獸。明凈的眸子里沒有悲傷,也看不見憂愁。每天編蚱蜢,擺渡,唱漁歌,吹牧笛。這樣的生活如一潭平靜的湖水,澄明似練,卻沒有絲毫波紋。直到15歲時的端午節(jié),她在黯黯的江畔遭遇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一個讓她徹夜難眠的人——儺送。
如一粒石子落入潭中,激起圈圈漣漪,她生活的平靜被打破。她依然每天編蚱蜢,擺渡,唱漁歌,吹牧笛,只是她的心里藏一個秘密,一個連爺爺也不能說的秘密。古樸的青瓦,飛轉(zhuǎn)上揚(yáng)的閣角,檐下有古舊的風(fēng)鈴隨風(fēng)輕響,那聲音好像撞在心上,一下,一下……
人生就是這樣,因?yàn)橐粋€人的離開或一個人的到來而劃出一條界線,從此與他無關(guān),或與他有關(guān)。
兩情相悅的人卻最終都沒有說出口,儺送的哥哥天保也愛上翠翠,要娶她回家,而儺送則被父親要求娶一位富家千金。故事出現(xiàn)轉(zhuǎn)折,而后是兄弟倆相約唱情歌,可老船夫誤以為是天保打動翠翠,孰知那天保生來不擅唱歌,是儺送一人在唱,再后來天保為成全弟弟出船送貨不幸身亡,儺送傷心欲絕離家出走,而爺爺也因操勞過度,懷著遺憾去世,只剩翠翠獨(dú)自在江畔等待,等待她不知何時才能回來的儺送……
邊城,一座沉默的城,一座質(zhì)樸的城,一座宿命的城,從開始到結(jié)束似乎都在默默的隱忍著什么。翠翠,這個像觀音一樣的女孩子,她就是這座城的化身,從戀上那個在夢中可以用歌聲將她帶到很遠(yuǎn)地方的人兒開始,她便選擇沉默,雖然內(nèi)心起伏不定,表面卻始終如一。文中的結(jié)局疼愛她的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默默相愛的青年戀人離去。翠翠依然重復(fù)著母親的命運(yùn),惟有等待,“那人也許永遠(yuǎn)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p>
沈從文先生從人物的內(nèi)心深處,以簡練而又細(xì)膩,散淡而又自然的筆法刻畫著人物的心理,使人不由自主的融入人物的心靈世界,融入湘西這片純樸漂亮的土地,融入那群溫良率直的人們中,他用詩一般的語言的輕聲述說著整個民族的悲哀,召喚我們炎黃子孫本性的良知,正是因?yàn)閻鄣眠@般深沉才孕育這些帶著哀思的文字。
我在想,為何取名《邊城》,在心里它就這么“遙遠(yuǎn)”嗎?還是在沈從文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hù)著什么?其實(shí)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嗎?也許那座悲天憫人的城已經(jīng)隨著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深深思考。
邊城讀書心得模板篇6
茶峒是個美麗的小山城,依山傍水,風(fēng)景秀麗。
翠翠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每天給進(jìn)城的人渡船是他們的工作,有時祖父進(jìn)城打酒,翠翠就和她的小黃狗為客人渡船,而小黃狗也聽話地為主人拉繩引船,動作嫻熟敏捷。這樣,生活過得平淡而又快樂。
不知不覺翠翠到了要嫁人的年齡,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了盡頭。我覺得那是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的愛情,當(dāng)看到翠翠第二次遇見了二老的時候,我開始幻想他們以后甜蜜的戀愛,可是當(dāng)向翠翠提親的大老下船出了事后,我知道翠翠的快樂將一去不復(fù)返了。的確,自那以后,翠翠的生活一天一天地發(fā)生著改變,致使最后永遠(yuǎn)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為人過渡的那條船。
合上書,我的心里很難過,為翠翠的遭遇,也為她的祖父,因?yàn)樗麄兪嵌嗝瓷屏嫉娜?,多么快樂的人。翠翠常要爺爺唱歌給她聽,而爺爺又粗又啞的嗓子唱起山歌來卻又顯得那么質(zhì)樸、那么憨厚,總逗得在一邊和黃狗玩耍的翠翠開心地笑。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有山,有水,有鳥鳴,有歌聲,有歡笑,……而現(xiàn)在全被打破了。故事雖然用灰色的背景為翠翠的未來打上了一個省略號,以悲劇收場,但我卻非常喜歡《邊城》,喜歡《邊城》里每一個善良樸實(shí)的角色,尤其是翠翠的爺爺。
他的大半輩子都在管理這艘渡船,卻從來不收人家一分錢,有時客人想答謝他放了些錢在船上,他是追上好幾里也一定要把錢還給人家,所以人們拿這位倔強(qiáng)的老頭也沒辦法,只好在他進(jìn)城買東西的時候多給他加些肉,加些酒來酬謝了。平時他還會托人買些上等煙草,過渡的時候誰需要就慷慨奉獻(xiàn);到了天熱些他還會和翠翠準(zhǔn)備一大缸水,里面放了些清熱、解毒的草藥給每位客人喝。爺爺是個老實(shí)人,為翠翠的未來擔(dān)心,卻從不把煩惱告訴她,只是緊鎖在眉頭里一個人承擔(dān)??梢哉f在那個雷電交加的晚上,爺爺走得是不安心的,因?yàn)樗]有把翠翠的終生大事操辦好。
還有翠翠的不食人間煙火,順順的慷慨大方,儺送二老的樸實(shí)真摯,天保的豪爽英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間每天都在發(fā)生悲歡離合,這和時代的背景是分不開的,但撇開那些令人傷心的悲劇去看里面的每個人、每個風(fēng)景、每個生活片斷,你會驚異地發(fā)現(xiàn),沈從文先生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多么美麗的世外桃源,那里純樸的民風(fēng)是我們這個霓虹閃爍的大都市里所沒有的,它好似一股清泉,它又似一縷清風(fēng),吹走了我臉上的塵土,帶來一絲溫馨。多么希望在邊城能看到翠翠像以前一樣地快樂地生活著,而那條祖父渡了大半輩子的船會依然來往于溪間,那條黃狗也應(yīng)該守在門前等待一桌噴香的晚飯……在當(dāng)代社會,物質(zhì)生活充裕,但生活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卻相對弱化。我們呼喚文學(xué)作品中的純凈而美好的風(fēng)景和人情,期待它由“童話變?yōu)楝F(xiàn)實(shí)”。
邊城讀書心得模板篇7
茶峒是個小山城,沒什么特別的,城里的人過著自己的生活,淳樸而充實(shí)。城邊兒上有條小溪,不好過,就有個老頭帶著孫女和狗住在這兒,旁邊還有座白塔,平時撐著個渡船幫人渡河,也不要人家的錢。
端午是個好節(jié)日啊,一到這天城里熱鬧得很,有時候,老頭也會帶著翠翠來看看,就這么在會吃人的魚和白鴨子中結(jié)識了船頭順順的兩個兒子,也有了這幾個人之間的糾纏。
天保大老和儺送二老都喜歡上了翠翠這個渡船的姑娘,她或許不如鄉(xiāng)紳女兒那樣有文化,但她跟爺爺也學(xué)得很好,不會要人家的錢,也能干極了。兩個小伙子是兄弟,對方的心意明了了,但兩個人的顧慮卻不同。大老能糾結(jié)于該走什么路,二老卻要在碾坊和渡船中做出選擇。但儺送擁有翠翠的愛,哪怕翠翠一開始并不知夢中的歌是怎么回事,也仍然傾心與他,倘若天保能立馬放下,這兩人應(yīng)是一對琴瑟和鳴的夫婦了吧。
可是沒有倘若。天保等到了車路走不通,馬路也不屬于他的結(jié)果,一個在水中長大的小伙子淹死在了水中??v然順順和儺送明白這件事不能完全怪罪于爺爺,但情緒總要有個出口,或許儺送本身還是完全偏向于渡船的,但女兒的事一遍又一遍的在老爺子心里回放,也許真的意識到自己陪不了翠翠多久了,才要為翠翠尋個好去處,卻不想壞了事,終究如他所說,隨著劃過天際的流星,于七八月逝去。
再說儺送,不同于哥哥的憨厚老實(shí),他會有更多的考量,最初他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渡船,而如今并不是碾坊的價值增加了,是他心里的事的分量變重了。到了故事的最后,隨著老爺子的去世,順順都可以接受翠翠,但儺送不行。這世間百種情,當(dāng)愛情、親情與責(zé)任交織在一起時,儺送不可能因?yàn)槔蠣斪拥碾x開,就立刻與翠翠親親愛愛,他放不下大老。他什么時候回來,甚至回不回來,沒有人知道?;蛟S有一天他放下了,還記得那只渡船,會渡河而歸;也有可能選擇徹底忘記這一切,開始新的生活。
最后是翠翠,說她與這一切有關(guān)無關(guān),其實(shí)都對。她明白爺爺所說的,兩個兄弟對她的情意,但總是紅了臉,說要再想想。但爺爺為她所做、所說和造成的結(jié)果,連著幾夜引她在夢中翱翔的歌聲,幾個長輩之間的談話,都是老馬兵告訴她的。到最后,爺爺在雷雨天離開了,渡船沒了,白塔塌了,終有一天,老馬兵也會離開,黃狗也會死,再新的船和塔終究會壞,她也不會永遠(yuǎn)都是那個滿十四歲進(jìn)十五歲的姑娘。她會等儺送一年,兩年,十年,但更久,誰知道呢。
這就是一個發(fā)生在小山城的故事,每年的端午都會十分熱鬧,也會有一對對的兄弟和一個姑娘發(fā)生的這樣的事,沒有人知道你說或做的是對是錯,會影響到什么,又錯過、誤會了什么,只要你確定當(dāng)時的你做出了你認(rèn)為正確的選擇,就不要想那么多了,那般會累,也會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