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
我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扎根基層、心系群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歡迎查閱!
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篇1
黃文秀的事跡大家已經(jīng)很熟悉了,她的離開帶給我們深深地思考,為我們的學習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導,我想談下自己的思想體會。
俯下身子,扎根農(nóng)村。她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201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黃文秀同志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區(qū)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與其他多數(shù)青年不一樣,她放棄大城市的優(yōu)越的工作機會,義無反顧地來到農(nóng)村,甘愿把自己地青春和熱情奉獻給農(nóng)村,一心想要改變當?shù)剞r(nóng)村的落后面貌,這種不怕吃苦、敢于面向困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論我們做什么工作,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是不能丟的,這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條件。
一心為公,為民解困。黃文秀在扶貧日記中寫道:“一位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說過,‘一個國家的落后在于精英的落后,而精英的落后在于嘲笑民眾的落后’,我們黨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從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脫貧,并且扶貧要扶志和扶智,這樣一個切實為群眾謀發(fā)展、謀福利的黨,我怎么能不響應號召呢?”她時刻牢記黨的囑托,賡續(xù)傳承紅色傳統(tǒng),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她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群眾發(fā)展多種產(chǎn)業(yè),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她在日記中是這樣寫的,工作中也是這樣做的,細致調(diào)研,尋疾問苦,把工作做到了田間地頭,手寫了脫貧具體措施,親自到貧困戶家中了解實情,掌握了第一手工作材料,這是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向黃文秀學習的地方。當前,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脫貧攻堅,都在努力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如果每個脫貧攻堅工作者都能向她一樣,細致入微,鞠躬盡瘁,那么我們的脫貧攻堅任務一定會高質(zhì)量、高效率地完成,我們的小康目標一定會提前實現(xiàn)。
勇于擔當,啟迪未來。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國家和人民需要更多黃文秀式的有為青年,需要更多不忘初心、甘于奉獻的人們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時代需要榜樣,社會需要英雄。這個美麗、善良、平凡的女孩,短暫一生卻令人動容。她的花季雖短,但燦爛地綻放過,馨香永存!她的英雄事跡必將激勵和鼓舞新一代的青年樹立更遠大的人生理想,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當中,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篇2
黃文秀是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畢業(yè)后毅然放棄大城市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回到家鄉(xiāng)工作,并主動申請到偏遠地區(qū)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立志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人們不禁好奇,是什么促成她做出這樣的選擇?
黃文秀說,農(nóng)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基層工作很難做,但總得有人來做。樸實無華的話語,包含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追求——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駐村一年多時間,黃文秀從新手變?yōu)槭煜っ撠毠怨ぷ鞯哪苁?,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她舍小家顧大家,始終心系群眾,獲得了群眾高度贊譽。她是我們新時代的楷模,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前行。
在扶貧心得中,黃文秀這樣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shù)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將“長征精神”融入血液,化為初心,黃文秀以忠于人民的情懷、只爭朝夕的敬業(yè)精神,詮釋了擔當?shù)恼鎸嵑x。
生命的價值在哪里?工作的意義在何方?民族、社會、理想、擔當,看似是很大的詞,但從黃文秀身上,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這些詞的厚重分量,感受到它們的溫度。不管身在何處、身居何位,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們大展身手的地方,群眾的所思所盼就是我們努力前行的方向。在他人躊躇時腳踏實地,在他人懷疑時執(zhí)著堅定,在他人埋怨時充滿樂觀,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就能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篇3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節(jié)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為何物,更無從談何為人民公仆。而黃文秀的事跡,正是能夠讓我們在感動、感慨的同時,從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樣的力量蕩滌靈魂、砥礪初心、呼喚擔當做好人民公仆。
不忘初心,源于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tài)度。古代先賢們都能認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作為共產(chǎn)黨員,更應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我黨執(zhí)政最大的底氣,是祖國蓬勃發(fā)展最根本的力量和保障,重視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人民群眾謀幸福,是一個黨員應該時刻銘記于心的。正是因為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tài)度,時刻牽掛著人民群眾的利益,黃文秀在看到天氣預報之后,想到的是駐村地點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chǎn)安危,毅然返回駐地去幫助當?shù)厝罕姷钟匀粸暮Α?/p>
不忘初心,給人以無所畏懼的力量。正是因為堅定不移信仰社會主義,許多黨員同志才會一直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無私付出。當面對狂風暴雨的時候,黃文秀同志并沒有退縮,而是毅然決然地踏上支援貧困村民的道路,在趕赴駐村地點的途中,還不忘聯(lián)系同事,詢問村民的受災情況。
作為駐村書記我們一直堅守在工作第一線,在工作中能深刻的體會到基層工作的艱辛與艱難,要想打好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不但需要我們時時刻刻牢記人民的利益,更需要我們學習做黃文秀式的人民公仆,從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動力,以她為標桿,具有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責任與擔當。以擔當詮釋忠誠、以擔當體現(xiàn)作為。學習做黃文秀式的人民公仆,要像她一樣不忘初心,自覺為民造福?!安煌跣模甲鋈嗣窆汀笔且痪湔f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需要一生為之奮斗的話語,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應該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事事想著群眾。要始終心系群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如果我們中多一些黃文秀一樣的好黨員,好同志。相信人民會更幸福、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
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篇4
黃文秀,女,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田陽縣巴別鄉(xiāng)德愛村多柳屯人,2016屆廣西定向選調(diào)生、北京師范大學法學碩士。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委宣傳部副科長、派駐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26日,黃文秀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6日晚,黃文秀從百色返回樂業(yè)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從黃文秀的事跡和精神當中,我們要學習她不獲全勝不撤退的使命擔當和扶貧精神。“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彼f“長征的戰(zhàn)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算什么”,她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困難踩在腳下、把扶貧當作長征,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完成著各項脫貧攻堅任務?;鶎庸ぷ骱茈y,但總有人在做實事;崇高不遠,就在身邊的那些堅守者身上。學習她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的堅實信念和堅定信仰。扶貧干部、第一書記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制度設計,開展脫貧攻堅戰(zhàn)役是我們中國擺脫貧困的一大創(chuàng)造,充分彰顯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yōu)勢,成為了黨員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載體。
當前,脫貧攻堅戰(zhàn)已進行到緊要關頭,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正在有序?qū)嵤篮玫纳畈皇禽p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學習黃文秀精神為契機,凝神聚力交出一份脫貧攻堅的圓滿答卷,為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黃文秀個人事跡范文篇5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什么是青春?她把漂亮裙子和筆記本收起來,卷起褲管、擼起袖子幫貧困戶家收拾房間、掃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讓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家里沒人她就到田地里去,邊幫村民干農(nóng)活邊聊天……
什么是初心?她曾說“百色是革命老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邊境地區(qū)、大石山區(qū)、貧困地區(qū)、水庫移民區(qū),是全國扶貧攻堅主戰(zhàn)場之一,面對那些還沒有脫貧的父老鄉(xiāng)親,作為黨員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
什么是長征路?她手繪一張全村地圖,實地勘察村道,跑項目、做方案,全程跟進實施;她帶領群眾學習別村的種植經(jīng)驗,結(jié)合山里實際發(fā)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產(chǎn)業(yè);她計劃在村里辦個幼兒園,聯(lián)系北師大師生來調(diào)研……她整天在城鄉(xiāng)間奔忙,在村屯間穿梭。今年3月,駐村滿一周年時,汽車里程表恰好增加兩萬五千公里,她為此寫下感言:“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p>
什么是中國夢?她曾說:“鄉(xiāng)村的未來,在教育,更在人才?!币苍谌沼浿袑懙馈拔矣l(fā)感覺到自己肩上有一種責任,那就是學成后建設家鄉(xiāng)、報效祖國?!眻笮ё鎳ㄔO家鄉(xiāng)-數(shù)億人中一個普通而偉大的夢想。正是數(shù)億個這樣的夢想,共同編織了我神州中華之夢想!
而立之青春,生如絢爛夏花,綻放壯美芳華?!拔沂钦l?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fā)”……“準90后”女孩、壯族姑娘黃文秀,用無悔的青春選擇,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時代回答。
河山在,秀之以深愛;文章從,聊記表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