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
當細細品完一本追風箏的人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蹲凤L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5篇,以供大家參考!
《追風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篇1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仆人兒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沒有很華麗的文筆,她僅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的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卻給我以震撼。
當仆人哈?!⒚谞栕詈玫幕锇椋黄渌患疑贍攪г诮锹淅锸┮员┝r,阿米爾——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視,直到淚流滿面卻仍不敢挺身幫助哈桑時,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
可命運的指針并沒有停止,阿米爾因為懦弱而極端害怕直至慚愧不已,無法面對哈桑。最后甚至栽贓他,讓他永遠離開了這個家。到后來阿米爾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傷痛糾結(jié)。
當中年的阿米爾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時,他卻不顧危險,前往家鄉(xiāng)阿富汗,開始了救贖。但時間是可怕的,因為它可以讓一切都改變。終于回到家鄉(xiāng)的阿米爾,目睹了家鄉(xiāng)的變化,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同時也見到了兒時的老管家,見到了荒廢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訊。
哈桑死了,阿米爾的救贖卻沒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兒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爾兒時的宿敵手中,兒時的懦弱和愧疚纏繞著中年的阿米爾。一場救贖再次開始。
故事的最后,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上的傷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說起風箏——那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最喜愛的玩物時,才會不知覺地笑起來。
為什么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國,遠離硝煙彌漫的阿富汗,阿米爾仍然有著揮之不去的愁緒,仍然想著那個令他魂牽夢繞的故土,是哈桑,那個最忠于他的奴仆,不,是童年的伙伴,是他最愧對的人,讓他的心靈永遠處在懺悔與不安中。 也許故事的結(jié)局并不完美。故事的結(jié)局,索拉博的不語和沉默以及放風箏時他的笑,讓我感到一絲悲傷,卻也有如負重釋。因為阿米爾追過,救贖過,勇敢面對過。也許有些許苦澀與酸楚,但人生就是這樣,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阿米爾,都在不斷追尋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而失望,或而欣慰,或哭或笑。人生也許就是在不斷懷念和追尋過去中度過的,我想: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閱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涌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沖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淋漓盡致。
書的后半段寫得是主人公心靈的救贖。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風箏,重新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生活的大門終于又向他敞開了。阿米爾的結(jié)局,相比較而言,是幸福的。他終于明白了彼此的意義——以生命為代價。
讀完這本書就像品一杯茶,有一點點苦澀,但其中的甘甜讓我回味良久。其實人生不正是一杯茶嗎?
《追風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篇2
放下了手中的書,“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哈桑寫給主人公阿米爾的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
故事是這樣的:主人公阿米爾從小便與仆人哈桑一起玩耍,他們總在白楊樹上玩鏡子、用彈弓玩耍、在“病玉米之墻”上聊天……他們情同手足,然而,他們的性格大不相同:阿米爾膽小懦弱,哈桑堅強勇敢,而阿米爾的父親更欣賞后者。因此隨著阿米爾的成長,阿米爾對哈桑的嫉妒也隨之加深。最后,他們的關系因一場風箏比賽而破裂。比賽勝出之后,哈桑在去拿戰(zhàn)利品的路上遭到一群阿塞夫人的欺辱,但是阿米爾卻因為懦弱沒有去救哈桑,而是躲起來眼睜睜的看著哈桑被欺辱。后來,阿米爾總是害怕看到哈桑,于是他設法陷害了哈桑一家:在生日會上誣陷哈桑把禮物偷了,順勢把他們趕了出去。
因為戰(zhàn)爭的爆發(fā),阿米爾一家只好逃離阿富汗到美國生活。阿米爾在美國讀書、掙錢……認識了索拉雅,并與她組成了自己的家庭。原本以為生活就這樣一直下去,可有一天,拉辛汗——阿米爾父親的朋友打電話給阿米爾,并告訴他“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為了救贖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阿米爾再次回到了阿富汗?;厝ブ笏既话l(fā)現(xiàn):原來哈桑從沒責怪他,一直當他是自己真正的兄弟!為了拯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阿米爾歷經(jīng)重重困難,最后成功救起并收養(yǎng)了他??伤骼┮驗椴恍业脑庥霾缓腿魏稳苏f話,直到他在公園里追風箏時才對阿米爾露出了微笑。
故事中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哈桑對阿米爾的友誼。在剛出生時,哈桑會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阿米爾”,這也意味著哈桑對阿米爾的愛。再后來,被阿米爾陷害后的他并沒有因此而埋怨,而是表示理解并寫下了“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樣一句話。他愿意為阿米爾做千千萬萬的事,愿意為阿米爾而犧牲,這樣的友誼是多么偉大啊!
友誼是世上難能可貴的情感,就比如我和我的好伙伴吧。她總是幫我,有件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那是一次期末考后,我拿著成績回到家。媽媽一看到我的成績便問:“怎么考的這么差?是最近總是玩手機吧?”我小聲地回答:“沒有……是這次有點難……而且……”“行了別說了,下次再這樣就別怪我懲罰你了?!眿寢屨f完便轉(zhuǎn)身離去了??粗鴭寢尩谋秤埃以较朐接X得委屈。于是我出了家門,在附近的街市漫無目的地走著。走著走著,突然傾盆大雨,雨中還伴隨著幾道閃電。我立即跑到一個屋檐下,勉強避一下雨。就這樣躲了半個小時,大雨依舊傾盆而下。我拿出手機,本想打給媽媽叫她帶傘,想了想還是打給了我的好朋友?!笆裁?你現(xiàn)在在外面啊?雨那么大,你沒被淋濕吧!”她驚呼道?!皼]有,你可以來接一下我嗎?我沒帶傘?!薄昂玫奈抑懒?,你在那等我!”說完便掛了電話。
過不多久,便看到她一路小跑著過來了。她看到我,皺著眉頭問:“你怎么一個人出來了?”“我……就出來走走?!蔽液f。“別騙我啦,看你這表情,發(fā)生了什么事啊?”于是我便把事情跟朋友說了。“哎喲,我還以為是什么事呢,別傷心了啊,既然這次沒考好,那咱們下次考個好成績就好啦!這樣傷心是沒用的。還有啊你這樣出來,你的家人會擔心的,下次可不許這樣了。我送你回家吧。”說完我們倆便慢慢地向家的方向走去?!爸x謝你?!蔽腋屑さ貙λf?!爸x什么呀,這是應該的,誰叫我們是朋友呢!”她笑著回答。
雖然我們之間的友誼很平凡,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平凡的小事,溫暖了成長路上的我!
《追風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篇3
《追風箏的人》筆觸清淡,表達感情溫婉含蓄,敘述筆調(diào)沉靜中暗含憂傷。它關注了親情、友情與愛情,感恩與救贖,真相與謊言……在復雜變動的歷史大背景下,以一種從容平和的靜美心態(tài)講述了一個枝節(jié)復雜而情節(jié)動人的故事。
作者極具功力的情節(jié)架構(gòu)、敘事才能、形象塑造、對話組織、場景再現(xiàn),使這部作品具有高度的思考價值和文學質(zhì)感。近似于完美的細節(jié)描摹十分精確,使人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幻覺,被深深吸引而難以自拔。全部的閱讀使人身心浸潤其間,并時時擊節(jié)感嘆,讓人無法拒絕自然傳遞的巨大感染力。
我是在飛機上讀完《追風箏的人》這本書的。起初沒想到情節(jié)會這么多變曲折,會隨著情節(jié)的快樂而高興,悲傷而難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由于坐在飛機上,很多時候表情不能那么豐富,這點還真是痛苦,早知道應該在家看這本書,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多么舒暢啊!
當我看到阿米爾舍命從暴政下救走哈桑的獨子、自己的侄兒索拉博時,我明晰了“風箏”的涵義,一種感動像在我面前豁然打開一個光明粲然的世界,內(nèi)心的犧牲崇拜被再次引燃,有了為一個人犧牲的精神,我想這也是一種快樂。
“風箏”象征著皎皎易污的純潔和需要努力追尋的美好,美好在我們這個一切都商品化了的時代還能有她的地位嗎?那遠方的美好還是不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價值取向?透過此書,我仿佛面對著內(nèi)心,那里和書中人物一樣隱藏著二元共生的光明與黑暗、勇氣與懦弱,但我不再懷疑,我最終仍要像哈桑一樣拼盡全力地向人間呼喊:“為你,千千萬萬遍?!?/p>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于今亂象叢生、如降大霧之境,讀一感動之書不亦為人生之一大快事!
《追風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篇4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一本讀完之后仍值得細細品味的書。也是一本對人性描寫非常深刻的書。
看到后面部分關于索拉博的不辛遭遇,簡直像輪回的噩夢一樣,差點兒就不忍心看下去了。因為本身對于阿富汗這個國家里種族的歷史淵源也不了解,不懂為什么哈扎拉人會如此遭到歧視,但是無論什么情況戰(zhàn)爭對于人民的影響都是殘忍又沉痛的?!鞍⒏缓褂泻芏鄡和?,但是沒有童年,連父親也是稀缺品?!笨吹竭@里我深深覺得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國家是多么幸福。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少年阿米爾對哈桑直接間接造成的傷害,其實也一直在折磨著阿米爾的內(nèi)心。在踏上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上,他終于敢于直面過錯,像他父親一樣有擔當,并且不再懦弱。他勇敢的承擔起照顧索拉博的責任,以此來彌補自己過去對哈桑的傷害。
雖然在最后索拉博也只是閃現(xiàn)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也并沒有再開口說話,但是阿米爾也不會放棄,現(xiàn)在他變成了哈桑變成了追風箏的人,來守護著索拉博,相信總有一天,索拉博會再次燃起希望。
《追風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篇5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它給我的感覺是深沉的,懊悔的。我能感覺得到作家寫它時的沉重,懺悔和渴望贖罪。
這本書和其他的小說不一樣。這本書全文的感情一向很平穩(wěn),沒有刻意加工的大起大落,全文像流水一般流暢,以平淡的字句反映出了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給我,給讀者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撼動。一般講人性的書都會以一種黑暗的角度來描述,其實這種書我一點不喜歡,因為它們大多都很壓抑,我亦不喜歡那些書的作者,因為他們給人一種賣弄學識以及閱歷的感覺。而追風箏的人的作者卻真實的讓人感覺到他心中的情感,絲毫不做作。
我喜歡文中的哈桑,因為他忠誠,真誠。他不僅僅一次的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每當我看見這句話,我的心中都充滿了感動和震撼。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絕對是絕無僅有的,我想他真的拿阿米爾當朋友,并且是能夠獻出生命的那種。但阿米爾不那么想,他從不把哈桑當朋友,他嘲笑他昧,甚至于在看到哈桑被欺負時,選擇獨善其身。盡管他事后很懊悔和羞愧,但正因這份懊悔和羞愧,他犯下了更嚴重的錯誤。他陷害了哈桑,陷害他偷東西。哈桑和他的父親離開了,但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還未終止。
當阿米爾和父親到了美國時,他對在阿富汗的哈桑感到十分抱歉,當他回到阿富汗想要贖罪時,卻被告知身為他弟弟的哈桑已經(jīng)死了,只留下了一個兒子還在繼續(xù)受苦。阿米爾費盡千辛萬苦把他從自我的老敵人手里救出來,并帶到自我身邊撫養(yǎng)。當他和侄子一齊放風箏的時候,他仿佛又看見了兒時歡樂的自我。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或是贖罪,或是追夢,其實這并沒有什么條件,但我們必須要去追,要有追的勇氣。
放風箏的人在前面跑,而追風箏的人一心一意的在后面追,或許這也是一種幸福吧。
《追風箏的人》精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