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精選
推薦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精選
海倫·凱勒,這是個耳熟能詳?shù)拿郑悄阏娴牧私馑龁?你知道她經(jīng)歷了怎樣的磨難之后,仍然笑對生活嗎?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砑偃缃o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精選,一起來看看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一)
也許大多數(shù)人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都會被海倫·凱勒那鋼鐵般的意志和那顆不屈不撓的心所折服,可是,我卻被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所深深地折服。海倫是一個盲聾啞人,她的世界無聲無色,一片死寂,但她卻能成長為一個20世紀偉大而又令人驚嘆的奇跡,而成就這一奇跡的,是知識,更是知識的傳授者——安妮·莎莉文老師。
盲人特殊,聾人特殊,盲聾啞就更加特殊了。因為這是特殊教育里面的特殊教育,安妮做了半年準備,學習和研究了山姆·鄭博士當年教又盲又聾又啞的蘿拉的資料,盡管那是一份不十分成熟的經(jīng)驗。1887年3月3日,安妮·莎莉文長途顛簸,來到了亞拉巴馬州的小鎮(zhèn)塔斯甘比亞,見到了比自己小14歲的海倫·凱勒。安妮對于這個時而文靜時而暴躁的女孩,決定從娃娃教起。剛開始,海倫對于這個突然闖進自己生活的老師并不接受,但安妮非常有耐心,希望海倫能接受自己,能愛自己,最終海倫感受到了安妮的愛,接受了她,并一起度過了50多個春秋,安妮用自己的關(guān)懷和愛心排解了海倫學習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障礙。其間,安妮與哈佛大學年輕講師約翰·阿貝特·梅西成婚,但因為安妮全身心地投入海倫的生活,梅西最終離開了安妮。安妮·莎莉文老師這支照亮了別人的蠟燭,由于用眼過度,最后失明。她默默無聞地隱身背后,從不抱怨。有記者要寫關(guān)于她的文章,她不屑一顧地回答:“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私事,不必大家費心。”
這種甘為人梯的精神,是何等的偉大呀!海倫是安妮一生第一個學生,也是唯一一個學生,在她身上傾注了安妮大半生所有的精力。沒有安妮·莎莉文老師對海倫·凱勒的無私的愛與對海倫堅持不懈的幫助,海倫·凱勒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海倫是安妮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跡,而安妮就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所以,我覺的安妮·莎莉文老師更偉大!
在讀完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形象一直映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我被她那無私的愛和她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所震撼。安妮·莎莉文老師不但影響了海倫凱勒的一生,她的品質(zhì)也會影響我的一生。她使我懂得:一個人如果要想成功,不但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還要有愛!而且,這種愛是一種偉大的、無私的博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二)
馬克·吐溫曾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guān)于海倫·凱勒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了這本書之后,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震撼了,腦海里時常出現(xiàn)主人公的身影,仿佛獲得了人生的真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述了:美國杰出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的女性,在不到兩歲的時候因為一場大病而失去聽覺和視覺。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海倫·凱勒勇敢地接受了這一切在無聲、無光、無語的孤獨的歲月中,永愛去觸摸、感悟生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的勵志故事。
如果我們與她相比,她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雖然她在別人心中只是一個盲聾人,但在我的心目中是偉大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樂觀向上和堅強、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向世人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是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不斷前進,在逆境中獲取新生。
海倫凱勒曾說:“我要把別人的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做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做我的交響曲,別人嘴角的當成我的幸福。”就讓我們學習海倫·凱勒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不要等到失明了才懂得珍惜有視力的生活,不要等到啞了才想重新說話,不要等到失聰了才想聽聲音!
與海倫比,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優(yōu)秀的老師……從今天起一定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fā)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知識為祖國為人類作出自己應(yīng)有的貢獻。因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知識能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啊,在海倫·凱勒心里多美的三天!她說:我要感謝上帝給我三天光明,讓我體會人間的幸福美好,親情、童趣、美景、人和自然的和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三)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十分勵志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海倫·凱勒的自傳,由她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她的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完整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
這本書講述了海倫在19個月的時候被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所有的視力和聽力,這個生理缺陷給她精神上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她變得暴躁易怒。然而,她在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努力教導下,用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精神上的痛苦,刻苦學習說話、寫字等普通人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海倫學會了讀書、說話、寫字,變得熱愛生活,開始與他人溝通交流,還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著名學府哈佛大學,成為全世界首個受到最完整教育的盲聾人。海倫走遍世界各地進行演說,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與聾啞人的福利與教育事業(yè)。
書中最打動我的是海倫那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當她還是懵懂的嬰兒時,她就看不到也聽不到這個世界了,可在老師的幫助下,海倫以自己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黑暗和寂靜帶來的恐懼,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這一切努力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能熟練地背誦大量的詩詞和名著的精彩片段。到后來,一本20萬字的書,她用9個小時就能讀完,并能記憶下來,說出每章每節(jié)的大意,還能把書中精彩的句、段、章節(jié)和自己對文章的獨到見解在2個小時之內(nèi)寫出來。海倫長大后,為幫助盲人學校募集資金,四處奔波,進行演說,面對他人的冷嘲熱諷,她沒有放棄,堅強面對,毫不退縮,最終募集到了足夠的資金。在繁忙的工作中,她也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段疑畹墓适隆?、《石墻之歌》、《走出黑暗》、《樂觀》等,都產(chǎn)生了世界范圍的影響。
這樣一個平凡而又獨特的生命在20世紀以其堅強勇敢的方式,震撼了整個世界。她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她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黑暗、寂靜的歲月,她就是海倫·凱勒!
四肢健全的人,可能難以體會殘疾的痛苦,這三天對于海倫真的是奢望。而每天都處在光明中的我們是否都充分利用這天賦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了嗎?我們很幸運,我們擁有海倫夢寐以求的健全的體魄,還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優(yōu)秀的老師,那我們有沒有珍惜這一切呢?生活在和平年代、四肢健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我們,每天嬌生慣養(yǎng),要什么有什么,卻從來想不到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這所有的美好,也想不到離開了父母老師,要怎么獨立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nèi)松恼芾?,我們一定要學習海倫的這種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優(yōu)良品質(zhì),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fā)學習,以微笑面對困難,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學會用堅強去面對生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四)
在學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不屈不饒、堅強、勇敢、樂觀,還有她的愛心深深的感動著我,正是這位傳奇女子,用她的一生塑造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講述了海倫一生奮斗的過程。海倫出生后第二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令她雙眼失明、雙耳失聰,從此黑暗與沉寂伴隨了她的一生。在這種境遇里,她靠手摸老師的嘴唇與喉結(jié)的變化來學說話,勤奮學習,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gòu),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海倫說過,如果讓她擁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觀察身邊所有朋友的臉,并要永遠記住,她要看身邊的東西,以前閱讀的書籍;第二天,她要看那些美妙的景物,觀看歌劇;第三天,她要到忙于生活的人們的中間去看看當今的世界。
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shù)娜硕寄苡赂颐鎸щy,積極樂觀面對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自己理想,并把愛傳遞下去,我們生活在今天幸福的生活里,還抱怨父母,抱怨生活,抱怨社會。特別是近年來經(jīng)常有一些叛逆的初中生,高考失敗的高考生,生意失敗的高材生,都以自殺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對父母的不孝。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學校,感恩社會;遇到困難時,要積極、勇敢、樂觀面對,向海倫凱勒學習,只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就能沖破阻力,永往直前,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挫折,不要讓自己心中的世界變成黑暗,只要堅強勇敢、不屈不撓,心中的光芒就會照亮整個世界。同學們,不管我們身體有哪些缺陷或生活遇到怎樣的挫折,都成不了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生活,由我們自己來主宰!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五)
直到離開人間,海倫·凱勒也沒有如愿得到她夢想中的三天光明,然而,她卻像一支蠟燭,靜靜地燃燒,默默地發(fā)光,把許多人的前程點亮,讓大家感受到無限的光明。這,就是我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后的第一感受。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國,在她一歲半時,因為一場重病,她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她一生有86年的時間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里。但就是這樣的一位殘疾人,卻考入哈佛大學,先后學會了英、法、德、拉丁、希臘5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還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gòu),1964年榮獲美國“總統(tǒng)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倫小時候因為看不到,聽不到,她也很難受,很暴躁,但到她7歲遇上安妮·莎莉文老師后,在老師的教導下,海倫慢慢成長,不斷進步,開始了她不屈不撓奮斗的征程……
我對海倫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堅忍不拔的毅力。她為了能清楚地發(fā)音,用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為了使寫出來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還自制了一個木框架,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寫字。我讀到這里時臉有些燙了,因為我平時為了快點完成作業(yè),總是靜不下來,有格子時可以把字寫工整,沒有格子時,就把字寫成“雞爪”一般了,我真該向海倫好好學習。
海倫堅強無比的信念也讓我欽佩。她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能夠把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所以她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為了能說出話來方便與人交流,她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盡管非常艱巨,最后終于成功了。她的作品《老師》的文稿在火災(zāi)中燒毀了,她并沒有心灰意冷,而是從頭再來,再用10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部作品。讀到這里,我感覺海倫像鋼鐵一樣堅強,又像藤一樣柔韌,她更是一座永遠讓人仰望的豐碑,激勵著人們前進!前進……
海倫還有一顆感恩、善良的心。她的成功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所以對世人充滿了感恩!總想幫助別人,回報社會。她到全球各地發(fā)表演講,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她協(xié)助各地政府興建盲人學校,并常去醫(yī)院探望病人,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quán)益,提倡世界和平……她的精神受人們尊敬,成為全人類的楷模!
為了給我一點直觀體驗,爸爸用一塊綢布蒙上了我的眼睛。我什么都看不見了,心里發(fā)慌!但我靜靜地坐了一會,想起了海倫的一句話: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我的心一下子沉靜了下來,海倫身體殘疾還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們是身體健康的少年,只要我們像海倫那樣,遇到困難時不屈不撓,迎難而上,學習時刻苦認真,努力拼搏,我們也能成功!
努力吧,少年!奮斗吧,少年!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