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
寒假馬上來臨了趁著空閑之時,去閱讀一本名著吧,既可以讓自己的假期變得充實,又可以提高自己文學(xué)素養(yǎng),何樂而不為呢?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怼都偃缃o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范文,一起來看看吧!
假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一)
直到離開人間,海倫·凱勒也沒有如愿得到她夢想中的三天光明,然而,她卻像一支蠟燭,靜靜地燃燒,默默地發(fā)光,把許多人的前程點亮,讓大家感受到無限的光明。這,就是我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后的第一感受。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國,在她一歲半時,因為一場重病,她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她一生有86年的時間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里。但就是這樣的一位殘疾人,卻考入哈佛大學(xué),先后學(xué)會了英、法、德、拉丁、希臘5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還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jī)構(gòu),1964年榮獲美國“總統(tǒng)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jì)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倫小時候因為看不到,聽不到,她也很難受,很暴躁,但到她7歲遇上安妮·莎莉文老師后,在老師的教導(dǎo)下,海倫慢慢成長,不斷進(jìn)步,開始了她不屈不撓奮斗的征程……
我對海倫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堅忍不拔的毅力。她為了能清楚地發(fā)音,用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xí)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為了使寫出來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還自制了一個木框架,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xí)寫字。我讀到這里時臉有些燙了,因為我平時為了快點完成作業(yè),總是靜不下來,有格子時可以把字寫工整,沒有格子時,就把字寫成“雞爪”一般了,我真該向海倫好好學(xué)習(xí)。
海倫堅強(qiáng)無比的信念也讓我欽佩。她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能夠把自己所學(xué)習(xí)到的知識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所以她每天堅持學(xué)習(xí)10個小時以上;為了能說出話來方便與人交流,她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盡管非常艱巨,最后終于成功了。她的作品《老師》的文稿在火災(zāi)中燒毀了,她并沒有心灰意冷,而是從頭再來,再用10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部作品。讀到這里,我感覺海倫像鋼鐵一樣堅強(qiáng),又像藤一樣柔韌,她更是一座永遠(yuǎn)讓人仰望的豐碑,激勵著人們前進(jìn)!前進(jìn)……
海倫還有一顆感恩、善良的心。她的成功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所以對世人充滿了感恩!總想幫助別人,回報社會。她到全球各地發(fā)表演講,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她協(xié)助各地政府興建盲人學(xué)校,并常去醫(yī)院探望病人,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quán)益,提倡世界和平……她的精神受人們尊敬,成為全人類的楷模!
為了給我一點直觀體驗,爸爸用一塊綢布蒙上了我的眼睛。我什么都看不見了,心里發(fā)慌!但我靜靜地坐了一會,想起了海倫的一句話: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我的心一下子沉靜了下來,海倫身體殘疾還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們是身體健康的少年,只要我們像海倫那樣,遇到困難時不屈不撓,迎難而上,學(xué)習(xí)時刻苦認(rèn)真,努力拼搏,我們也能成功!
努力吧,少年!奮斗吧,少年!
假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二)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自傳體小說。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偉大作家——海倫。小說主要講述了海倫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里,但是很不幸運(yùn),她一出生就雙目失明了。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靠著自己的努力,攀登上了科學(xué)的高峰,終于成為了偉大的作家。
讀著讀著,我的臉火辣辣的,頭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與海倫相比,我實在是慚愧。記得那一次,我考試考砸了,被父母罵了一頓,和朋友翻臉了,又被老師責(zé)怪。當(dāng)時,我覺得這個世界好灰好灰,認(rèn)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甚至想放棄自己,自暴自棄。
而海倫呢?雙目失明,學(xué)習(xí)上有困難,靠著盲文,摸了一遍又一遍,在腦海中想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想出為止。生活上,看不到東西,走了一次又跌倒了一次,直到讓自己熟悉為止。她遇到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但是沒有退縮,憑著她驚人的毅力,登上了文學(xué)的高峰。對于一個盲人來講那是何等坎坷的路啊!
與海倫相比,我覺得自己的痛苦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天壤之別。與她相比,我的痛苦算什么?簡直就是比塵埃還小。我,一個健全的人;海倫一名失明人士。與她相比,我覺得自己是多么幸福,同時,我又覺得自己是多么渺小。
在人生中,我們遇到的那些不如意的事,真是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算也算不完。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哪一個人,從一出生開始,作啥事都會順心順意?沒有。在蕓蕓眾生中,我們就像在行駛一只小船。避免不了有時會遇上風(fēng)暴,撞上大浪。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害怕,那風(fēng)平浪靜的環(huán)境總會來到你身邊的,那刮風(fēng)下雨的劣境也總會逝去的。
假如,海倫一出生,就因為那小小的缺憾而放棄,而自暴自棄的話,那么,她還會成為作家嗎?一個出色的作家還會誕生嗎?
在漫漫的人生途中,那些不快樂,不順心的事就像一顆顆小小的拌腳石,走在人生路上,難免會被石子拌倒在地上。一不小心跌倒了不要緊,關(guān)鍵是你如何去面對這小小的挫折,只要你重新爬起來,再繼續(xù)走,忘掉之前那不愉快的事情,想著自己的前途是那樣快樂,那樣充實。這樣,你的人生旅途一定會無比光明。
加油吧,同學(xué)們!努力在這人生路途走下去,幸福和光明的生活正在前面等著我們,離我們不遠(yuǎn)呢!
假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三)
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人應(yīng)該都知道她的不幸。在一般人眼里,如此不幸的人生,還會有什么收獲呢?然而海倫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xué),而且一生中寫了14部著作。她還多方奔走,在全美建起了多家慈善機(jī)構(gòu),辦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辦得到的事。珍惜現(xiàn)實,才能擁有未來。這就是“珍惜”的價值所在,也是生活的辯證法。與海倫相比,我們許多人可能都會感到慚愧。因為我們雖然擁有比她健全的身體,卻常常如她所說的那樣,犯那種“有視覺卻看得少”的錯誤。或為“已失去”的東西痛苦不堪,或為“得不到”的東西百般煩惱,卻偏偏對實實在在“擁有”的東西不知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
從沒有遭遇過災(zāi)難,從沒有體驗過不幸,甚至從未領(lǐng)悟過挫折的弟弟妹妹們當(dāng)然不會思考人生,他們只有享受快樂。他們是那么的美麗,年輕,聰明,令人艷羨。沉浸在快樂中,在一覽無余的光明中,我們失去了對光明的感受能力,失去了對快樂的體驗?zāi)芰?,失去了對幸福的感悟能力,也失去了對人生的思考能力和對人生未來的憂患意識。仿佛人生一路輕歌曼舞,精彩世界任我逍遙。
要快樂,就快樂得如醉如癡,在快樂中升華;要感受生命之最烈,要體驗人生之極限。要感受這光明呀,就算人生百年,也只有36500天!好好算著吧,假如還有30年光明,假如還有3年光明——假如還有三天光明!你感受到光明了嗎?
好好的把握現(xiàn)在吧,珍惜美麗的生活。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荊棘密布。曾經(jīng)在幽幽暗暗反反復(fù)復(fù)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再回首,一切都在昏暗中消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最好把能解決的問題解決好,不要帶有太多的遺憾離開這個世界。像海倫·凱勒一樣,不留意思的遺憾。不然,你會后悔的。
假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四)
馬克·吐溫曾說過:“十九世紀(jì)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guān)于海倫·凱勒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了這本書之后,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震撼了,腦海里時常出現(xiàn)主人公的身影,仿佛獲得了人生的真諦。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述了:美國杰出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的女性,在不到兩歲的時候因為一場大病而失去聽覺和視覺。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海倫·凱勒勇敢地接受了這一切在無聲、無光、無語的孤獨(dú)的歲月中,永愛去觸摸、感悟生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xué)教育的盲聾人的勵志故事。
如果我們與她相比,她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yùn)的,正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yùn)。雖然她在別人心中只是一個盲聾人,但在我的心目中是偉大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樂觀向上和堅強(qiáng)、積極進(jìn)取的生活態(tài)度,向世人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是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不斷前進(jìn),在逆境中獲取新生。
海倫凱勒曾說:“我要把別人的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dāng)做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dāng)做我的交響曲,別人嘴角的當(dāng)成我的幸福。”就讓我們學(xué)習(xí)海倫·凱勒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不要等到失明了才懂得珍惜有視力的生活,不要等到啞了才想重新說話,不要等到失聰了才想聽聲音!
與海倫比,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優(yōu)秀的老師……從今天起一定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fā)學(xué)習(xí),掌握豐富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知識為祖國為人類作出自己應(yīng)有的貢獻(xiàn)。因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知識能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啊,在海倫·凱勒心里多美的三天!她說:我要感謝上帝給我三天光明,讓我體會人間的幸福美好,親情、童趣、美景、人和自然的和諧!
假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800字(五)
當(dāng)我一口氣讀完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最后一頁,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被海倫·凱勒的堅強(qiáng)與自信深深地感動了。
海倫·凱勒自幼患病,導(dǎo)致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就是這樣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她,憑借自己驚人的毅力,在無光、無語、無聲的孤獨(dú)世界里,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刻苦學(xué)習(xí),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美國名校——哈佛大學(xué)。她用堅強(qiáng)與自信譜寫了自己多姿多彩人生。
海倫·凱勒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給人以智慧。應(yīng)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活動的脈搏,否則就是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如此,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讓海倫·凱勒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考上哈佛大學(xué)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著有十四部名作;建立了多家慈善機(jī)構(gòu)……
從海倫·凱勒的身上,我們看到對自強(qiáng)不息的最好詮釋,看到了身殘志堅的奇跡,看到了人類與病魔抗?fàn)幍膭倮?,生命之花。這勝利之花、生命之花,綻放得是那么的絢爛、那么耀眼!
珍惜現(xiàn)在,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這才是“珍惜”的價值所在。海倫·凱勒用自己的人生告訴我們:珍惜不是享受,珍惜是奮斗,奮斗是最好的珍惜,奮斗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才能讓生命煥發(fā)出燦爛的光彩!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