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
推薦文章
蘇聯作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用熟練的文筆塑造了一個光輝的形象——保爾柯察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和收藏,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展示了一位少年艱難的成長經歷,唱響了一首英雄的頌歌。
窮苦少年保爾,在十月戰(zhàn)爭爆發(fā)后,意外邂逅了一位布爾什維克—————朱赫來,他不但教會了保爾英式拳擊,還培養(yǎng)了保爾對革命的熱情。保爾加入了紅軍,為革命事業(yè)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當他雙腿癱瘓,雙目失明,仍不愿放棄自己,用驚人的毅力創(chuàng)作了《暴風雨所誕生的》,繼續(x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爾曾這樣問過自己:“為了掙脫生命的枷鎖,為了能夠重新戰(zhàn)斗,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你是否盡了最大的努力呢?”回答是肯定的:“我盡了最大的努力。”是的,他真的盡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上級派下的每一個任務,他都認真出色地完成。為此,死神的黑翅曾先后三次碰過他,在三個月內鐵路如期的修好修通,依法在法庭上的辯論勝利,與各種“歪風邪氣”斗爭成功,這些都是他奮斗的寫照。正如他所說的:“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我也這樣問過自己,然而有多少歲月我在消遣娛樂中逝去,又有幾許時光我在為實現人生價值而奮斗呢?我不禁陷入沉思,雖然當今社會不用再為革命出生入死,但是我們可以盡最大的努力讓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為世界做出一份貢獻。
保爾奮斗的人生警醒了我。從現在開始,我要珍惜點滴時光,不再讓它白白流逝:我要跑出來,不再在追夢之路上止步不前;我要煉成鋼鐵,不再讓夢想變成迷茫。人生雖然短暫,但只有努力豐富自己的人生,才不枉活這一著。
就讓保爾精神鞭策我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愿再次回首往事,我不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2
如果說是父母和老師授予了我知識,教會了我做人,那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會了我一種精神,一種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它讓我深刻體會到什么叫做在逆境中成長,令我受益匪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的是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一個不懂事的少年到成為一個忠于革命的布爾什維克戰(zhàn)士一,再到雙目失明卻仍然堅韌不屈,創(chuàng)作小說,成為一塊堅強“鋼鐵”的故事。保爾是一個自覺的,無私的革命戰(zhàn)士,他總是把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是一個既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人物。在林彈雨的戰(zhàn)場上,他勇往直前;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寧死不屈;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他創(chuàng)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展現了一個革命戰(zhàn)士鋼鐵般的意志。
他頑強,執(zhí)著,勇敢,奉獻:他寬容,誠實,刻苦,奮進。在這樣的一個勇士面前,我們生活中的一點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如果這點困難都解決不了,那么我們以后如何報效祖國,為祖國的建設獻出我們的綿薄之力。
說到這,又不得不提起一位智者,一位與病魔頑強抵抗的勇士—史蒂芬霍金,一位全身肌肉萎縮,只有兩根手指可以活動的人。他不能寫字,看書必須依賴于機器,卻被稱為在世最偉大的科學家。我想我一定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人,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雖然前進的道路充滿了坎坷與挫折,但是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不斷吸取經驗教訓,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才能看到雨后的彩虹。我要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在挫折中磨練自己。我要像霍金那樣不向挫折低頭,只有這樣,我才能實現屬于自己的夢想,撐起科學的一片藍天,為祖國貢獻出我的一份力量。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3
今天我讀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這本書。這本書是蘇聯作家奧斯特夫斯基寫的,由陳曉雪翻譯的。當時奧斯特夫斯基是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花了三年時間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
書中的保爾·柯察金他出生在烏克蘭的一個貧因家庭,在小的時候一直被別人稱為“頭號流氓”。
倔強的少年保爾·柯察金在革命的浪潮中漸漸成長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他接受了一次又一次戰(zhàn)爭的考驗,忍受了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在痛苦的生活經歷中,他曾經動搖過,但是最終,堅強的他戰(zhàn)勝了自已,開始了全新的征程———文學創(chuàng)作。他覺得人的一生應當為自已的理想去奮斗,如何讓自已的人生更加有意義。直到最后他雙腿癱瘓、雙目失明的時候,選擇放棄了參軍,花了三年的時間寫出了這本書,他寫出的小說備受贊賞,即將出版,他的心臟歡快的跳動起來,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他用筆當武器重新回到了戰(zhàn)斗的行列,開始了新的有意義的生活。
保爾·柯察金,他就像一塊鋼鐵,不到最后決不放棄。
學習中、生活中我們都要學習保爾·柯察金和作者奧斯特夫斯基這種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不能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就選擇放棄,要堅持不懈直到成功,才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4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是塊磨刀石。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在上面歷練,但只有用你自身的力量去戰(zhàn)勝一切,才能夠走出挫折的黑暗,迎接光明,為人類,為社會做出貢獻?!弊x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才真正理解到挫折的重要,也深深地被主人公保爾的精神所感染。合上書本,我仿佛也回到了保爾所處的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體會到了他艱苦的成長歷程,一點點被保爾堅強的意志與頑強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所感動。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20世紀初期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斗爭生活。保爾正是在這個革命的熔爐中,經歷了重重挫折與磨難,從一個工人子弟成長為了一個英雄的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
保爾所經歷的苦難讓我?guī)缀鯚o法想象,他從小出生在社會底層的貧苦人家,飽受折磨與侮辱,逐漸走上革命道路后,他又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zhàn),戰(zhàn)場上的激烈搏殺使他屢受重傷,工地上辛苦的工作也幾次將他累垮,還有感情上的一波三折,但保爾不但沒有被這些挫折擊敗,反而在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強。每次傷病后,不管身體狀況多么糟,保爾總是堅持參加戰(zhàn)斗,無論多艱苦的環(huán)境都從沒有退縮過。即使在傷痛使他癱瘓在床,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保爾也沒有向命運曲屈服,而是毅然拿起筆,克服種種困難,用寫作的方式繼續(xù)參與戰(zhàn)斗。他也曾想到過放棄,想到要自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活著,選擇了繼續(xù)為革命奉獻,犧牲。
小說中最使我震撼的是保爾在工地修筑鐵路的情節(jié)。他們吃的是黑面包,睡的是水泥地,寒冬還穿著十分單薄的衣服,甚至連鞋底都掉了,保爾發(fā)著高燒,忍著寒冷,卻仍堅持工作,直到昏倒在了工地上。他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呀,保爾鋼鐵般的意志,勇于獻身的精神與頑強奮斗的品質,樂觀豁達的性格,都令我萬分敬佩,也因此感到無比慚愧。我們現在生活在那么舒適的環(huán)境中,吃飽穿暖,基本上受不到一點委屈,比保爾要幸福百倍,而付出的,卻遠比保爾要少得多。我們不正應該學習保爾的這種優(yōu)秀品質嗎?
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煉造成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保爾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信念更加堅定,意志更加堅強,成為了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戰(zhàn)士。光陰荏苒,雖然,保爾所處的那個烽火年代已久遠,但保爾精神仍被一代代地傳承;雖然,我不能背起鋼槍保衛(wèi)祖國,也不能戰(zhàn)斗在烈火熊熊的戰(zhàn)場上,但我可以在保爾精神的激勵下,努力培養(yǎng)自己堅強、勇敢、頑強的精神品質,樹立起人生的目標,以百折不撓的精神面對挫折、困難。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前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5
保爾柯察金:幼年喪父、家庭貧苦、被瞧不起。他的人生,仿佛開啟于熔爐。在他的生活中,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會。他憎恨欺壓窮人的老板,厭惡燈紅酒綠的有錢人,這造就了他的樸素、正義與熱情。敢愛敢恨,忠誠可靠,頑強上進都是他的代名詞。
都說逆境能激發(fā)人的斗志,作為第一代蘇維埃青年,保爾經歷過作工生涯、參軍生活,直至最后被病魔困在榻上,都在與生活做斗爭。即使一次次失敗,也一次次堅持下去。
他的鋼鐵精神是怎樣煉成的?在他作工過程中,兢兢業(yè)業(yè)干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入侵時,勇敢挺身而出;在他的參軍過程中,他經常看《牛虻》等作品充實自己;遇到與自己階級不合的愛情時,就勇敢分開;身體虛弱,便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即使一次手稿丟失,也要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作品,一字一句口述……他的時代我們無法追蹤,他的經歷我們也不能感同身受,但無疑他的鋼鐵精神已經在細節(jié)中展露,我們可以隔著時光體驗、感受、學習。《鋼鐵》更像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總結、改編與重塑。作者猶如鋼鐵般在艱苦奮戰(zhàn)后完成巨作響應政治號召,經歷了天地世間的千錘萬煉,終于留名后世,以自己曲折的經歷換來了垂名千古的成就。
有逆境,就一定能煉成鋼鐵嗎?
固然,曲折的人生能提供更多的閱歷、更豐富的體驗,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相當于在熔爐中走了一回。真正決定能否煉成鋼鐵的因素,不在于熔爐給你的壓力有多大,而在于你自己用什么程度來煉自己。也許你不會留名千古,但至少要逼自己在熔爐中前進,在熔爐中尋找成鋼成鐵的方法,而不是化作鐵水。“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边@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而司馬遷自己也不例外,《史記》也是他忍辱負重為后世留下的.寶藏。
如今疫情當下,網課開展。能否不受誘惑、安心學習儼然成為開學后成績單的決定性因素。在你娛樂的時候,相當于走出熔爐:你自以為會一直歡愉下去,可人生的天平永遠都是平衡的。熔爐依然在你眼前,選擇修煉自己還是自暴自棄都會在生活中了然體現。逼自己一把,待到鋼鐵煉成,就會感謝現在拼命努力的自己。待到鋼鐵煉成,即是走進下一個熔爐,熔煉自我的那天。是的,人人盡可煉就自己的“鋼鐵”。這,就是名著賦予讀者的真正意義。
且人生為爐兮,勤勉為工;自律為灰兮,萬物或為鋼鐵。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