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晚年時寫的一部回憶性散文,記敘的是他少年和青年時期的事。寫一篇關(guān)于《朝花夕拾》的讀后感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例文,希望你喜歡。
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1
阿長是魯迅家的保姆,她和魯迅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因為舊社會的習(xí)俗,阿長留下了許多看似迂腐的規(guī)矩:總喜歡切切察察,豎起第二個手指上下?lián)u動,過年的時候要說“恭喜!恭喜!”,據(jù)說這和一年的運氣有關(guān),還要吃福橘……現(xiàn)在,我們過年的時候也要互相說:“新年好”,也要吃餃子,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只是和一年的運氣無關(guān)。
雖然魯迅在為阿長踩死他心愛的隱鼠而怨恨她,但不久后阿長買來了他渴望的“三哼經(jīng)”(《山海經(jīng)》),這讓魯迅大吃一驚,他相信阿長有神力,長媽媽去世后,魯迅還在為她祈禱: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三味書屋里的先生是極方正、質(zhì)樸、博學(xué)、和藹、嚴而不厲的人;魯迅的父親倒顯得有些封建了,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魯迅很期待這個賽會,可他父親卻讓他背完書再去看。父親并不理解他急切的心情,批判了舊社會的思想扼殺了兒童好玩的天性??墒?,我羨慕魯迅,他還能去看五猖會,我們是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再學(xué)習(xí)。
藤野先生是一個真正的君子,他不像另一些日本人對中國人輕蔑、諷刺,而是給了魯迅更多關(guān)懷和鼓勵,藤野先生有著嚴謹?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魯迅把一根血管移了一下位置他都能看得見。
最后一個人物是范愛農(nóng),起先魯迅很看不起他,他的老師徐錫麟被殺害了,他竟然連一個電報都不敢發(fā),這讓魯迅很惱怒。但隨著與范愛農(nóng)熟識了,到他英勇就義,魯迅對他的看法漸漸改變了。范愛農(nóng)也許是自 殺,他無法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立足,所以就去了陰間,希望在那里得到光明。
我們的童年也在漸漸逝去,不一樣的年代,卻有同樣的歡樂,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朝花夕拾》吧!
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2
時間是什么?時間是一切的主宰。它可以磨滅一切,金錢,地位,到了時間這里一文不值。但是,它卻對一種東西無可奈何。仿佛這個東西有銅墻鐵壁一個樣。它就是一本好書。
《論語》,《大學(xué)》,《禮記》……這些經(jīng)典歷經(jīng)千百年,不但沒有失傳,反而更加富有影響力,《朝花夕拾》也是如此。
《朝花夕拾》是魯迅一部回憶性散文集,作于1926年,1927年編輯成書,改為現(xiàn)名,全書共有十余篇文章,文章筆法細致,特別是在刻畫人物外貌方面,讓人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不僅是簡單,快樂的回憶,這里面,也包括魯迅對舊中國一些不良風(fēng)氣的痛恨,他以筆代戈,他罵,罵喪國犬,罵喪盡良心的人,當(dāng)然,這里面,也有對他未來的美好的向往,雖然有黑暗勢力的阻撓,但是,長媽媽,藤野先生這些善良的人,無不在用各種方式鼓勵著他的那顆愛國,始終為人民著想的心,鼓勵他繼續(xù)與惡勢力斗爭。
《朝花夕拾》還是一部舊中國的簡單回憶,在這一段回憶中,有被人欺凌的苦,也有自奮反抗的高興,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為輕云殘月,離我們遠去了。如今,社會雖然安定了,但人與人之間好像少些什么?對,少了那份關(guān)愛,信任。那時的中國,雖然很黑暗,但還是有人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如日本的藤野先生,他沒有種族歧視,把自己會的全教給了魯迅。而現(xiàn)在,人們之間都互相有所防備,人與人之間有了隔閡,人人心中都裝上了一道門,一道牢不可破的門。人與人之間,也不是那么信任了。我希望你們把心打開,以一種開放關(guān)愛心態(tài)面對社會。
酒,是越釀越香,好書也是如此,當(dāng)你老了,又品讀它時,大概又是一番滋味吧!
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3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才能知作者心的書,我讀了很多遍,直到今天合上書本,才終于對其中幾篇有所領(lǐng)悟?!冻ㄏκ啊吩窘凶觥芭f事重提”,收錄了魯迅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應(yīng)該快樂美麗的童年,因為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以看似溫情的語言,激烈地批判著那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給我印象頗深的是《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文章回憶魯迅在仙臺留學(xué)時期的生活,記敘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看到這句話,我的心像是被鋒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那個年代是中國歷屈辱的歲月,專 制皇權(quán)高度加強,國家日漸閉關(guān)鎖國,西方列強強迫中國打開大門并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國民在封建思想的束縛下已經(jīng)沒有了分辨是非的判斷能力。戊戌變法失敗后,戊戌六君子被處死,周圍圍觀的人群拍手叫好,殊不知這六個偉大的人正是為了自己而死。書中魯迅提到看電影看到中國人見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國人處死竟和日本人一起歡呼,這些思想麻木的中國人令我們痛心。
為了挽救中國人民,也為了拯救祖國,魯迅毅然棄醫(yī)從文。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文《狂人日記》,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 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后的中國社會發(fā)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zhì)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他不顧外界打擊,為了讓國民清醒過來,寫出了一篇又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流傳后世。
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4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朝花夕拾》里面寫的是魯迅小時候的許多事情,以及被家人限制下的生活,使我深受感觸。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地流露出來。說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jīng)歷。魯迅在童年里不是很好。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之后,他則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化作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里,一定要開心。
讀完《朝花夕拾》之后,我感受到了魯迅小時候經(jīng)歷的許多波折。他雖然在別人的限制下生活。但是,他沒有放棄去探索。他把錢存起來去買書,在書中去探索外面的世界。這就是魯迅從小養(yǎng)成渴望讀書的精神啊!
魯迅小時候的生活經(jīng)歷過許多波折,甜甜酸酸,但又想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又渴望讀書。我小時候也經(jīng)常被家長限制,自己又想去見識外面的世界。
那時,我的父母經(jīng)常要上班,沒時間去照顧我,就把我困在家里,由我奶奶去照顧我。奶奶年紀又大了,行動又不方便。我想出去玩,但是奶奶又行動不便。所以,我只能待在家里。后來,我聽說讀書能學(xué)到許多知識,還能見識到外面的世界。于是我開始讀書,果然在書中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一會兒,我穿越到了大洋洲;一會兒,我又穿越到了非洲。漸漸地,我在書中學(xué)習(xí)到了許多在平時學(xué)不到的知識。
后來,我喜歡上了讀書。課外的時間與平時的生活也不會再那么無聊,乏味。是書,帶給了我知識和快樂。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說的一句話。我們要熱愛讀書,在書中探索新的知識,新的世界。這正如冰心說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5
我喜歡的中國作家,除去朱自清、三毛,就是魯迅先生了。這本書當(dāng)年出版時擬訂的名字是《舊事重提》,想來是魯迅先生嫌題目太直白,便改成了《朝花夕拾》,在此書中,當(dāng)然也有魯迅先生一貫的諷刺辛辣,但更多的,卻是一種老年人回憶往事時的脈脈溫情。
書中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這故事,當(dāng)時,中國在鄰邦日本的心中的確是一個弱國,可是,那個在心中默默呼喚著“祖國啊,你怎么不快點強大起來,你的兒女在這里受苦那!”的留日少年。但是那些看著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殺頭,而且還與日本人一同歡呼的國人,那種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僅可憐,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為何意,作者在此則中更著力描寫的,是藤野先生嚴謹?shù)慕虒W(xué)作風(fēng),對作者真誠的關(guān)懷,還有,對于中國,對于“人”的熱愛。作品的字里行間,無不洋溢著作者對這位恩師的贊揚與牽掛。
在文章的末尾,魯迅先生寫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著不斷地“寫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的文字”,又一次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敬佩。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以筆作槍,字字擲地有聲,這本《朝花夕拾》雖是回憶性的散文集子,但絲毫不改其風(fēng)貌,對于作品中所指出的舊中國的弊端,我看過后猶觸目驚心,一面慶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國富強的年代,一面又下定決心,盡我所能不讓悲劇重演。在過往的日子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太多屈辱的歷史,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為未來棟梁的我們,應(yīng)該為了中國而去努力。在過往的將來或是現(xiàn)在中國一定不再會被別人欺負,因為中國已在崛起!
朝花夕拾名著讀后感6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