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兒童啟蒙教育書籍
推薦文章
十本兒童啟蒙教育書籍推薦
家庭教育和學(xué)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長只有與學(xué)校與老師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那么你知道關(guān)于兒童啟蒙教育書籍有哪些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十本兒童啟蒙教育書籍,希望大家喜歡!
十本兒童啟蒙教育書籍
1、《少年文藝》:創(chuàng)刊于1976年,從未更名,從未中斷,38年來為中國的幾代少年提供著優(yōu)質(zhì)的文學(xué)閱讀。
2、《男孩的冒險書》:榮獲2006年英國國家圖書獎,版權(quán)行銷全球35個國家,暢銷1500000冊。轟動全球、歡迎的杰出男孩成長讀本。
3、《皮皮魯和魯西西》等鄭淵潔四大名傳系列:崔永元說:“鄭淵潔是中國的童話作家”。先不管這話是不是客觀全面,鄭淵潔的童話確認是陪伴了幾代中國孩子的成長,也許很多年輕的父母朋友也是看著皮皮魯和魯西西長大的。他的故事語言簡單,但很生動,到處充滿了小樂趣。對于鍛煉孩子的想象力很有幫助,也可擴大孩子的知識面與生活面。
4、《綠山墻的安妮》:這是一部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幾個世紀(jì)以來的經(jīng)典。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女孩的成長過程,平實中溫馨感人,她的身心,她的敏感,她的虛榮,她的驕傲,孩子讀了都會受到觸動。景色描寫很細膩,讓人讀過之后倍感心靈平靜,不光是適合孩子看,同樣也適合成人看。有讀者說:比較中國小孩與安妮的成長歷程,讓人覺得無奈,中國小孩錯過了太多太多~其實做真實的自己,是件多么快樂和偉大的事。
5、《海蒂》:我在看國外推薦的這個年齡段的榜單時,這本書幾乎無一例外被入選。這個無比可愛、充滿愛心的海蒂海蒂已經(jīng)是瑞士的“代言人”了。作者約翰娜·斯比麗通過對鄉(xiāng)村與城市,窮人與富人,大人與孩子的描繪,展現(xiàn)出一幅風(fēng)景優(yōu)美,鳥語花香,人們互愛互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勝景。自然、淳樸、動人。
6、《那份溫暖永不散去》:這是日本作者巖瀨成子的代表作,描寫了小波如何從自卑變得自信,如何從孤獨變得開朗。故事中兩個平凡的孩子跨時空的交流描寫得細膩感人。很多家長希有類似小波母親的教育觀念,本著對孩子負責(zé)的原則,強加于孩子一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桎梏了孩子的發(fā)展。所以這本書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家長。
7、《35公斤的希望》:這是一部真實的小說,說的是一個不愛學(xué)習(xí)的孩子如何找到自己的未來。這個孩子成績差,但動手能力強,故事里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沒有引導(dǎo)孩子,只有一位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的爺爺對孩子不離不棄。這本書無疑是一面冷峻的鏡子,也是一個無情的拷問:教育到底是什么?
8、《山居歲月》:這是一本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xué)獎銀獎的探險小說。講述了一個男孩學(xué)習(xí)在野外獨自生活的故事,那些渴望出外冒險的青少年一定會喜歡。里面有城市小孩沒有經(jīng)歷過的歷險,沒有見過的各種自然及動物,及與這些動物如何相處。比較適合男孩子。
9、《手斧男孩》:這套書檁子推薦過幾次,也看到Kiddo上好多孩子在讀。這是一本紐伯瑞文學(xué)金獎作品。講述了一個13歲男孩的冒險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所有出現(xiàn)的森林生活的場景都是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所以看起來格外真實、過癮。此外讀完一套書還能讓孩子理解很多野外求生的技巧,男孩會比女孩更感興趣。培養(yǎng)男孩子的勇氣,首推這本。
10、《太陽溪農(nóng)場的麗貝卡》:這本書被紐約國家圖書館評為“人生勵志之書世紀(jì)第一名”。書中的女孩算不上十分美麗,也算不上高貴、完美,她活潑好動,渾身上下散發(fā)著快樂的氣息,她每時每刻都想著給別人帶來快樂。紐約前市長說這本書建立了整個的美國精神——樂觀、積極、開朗、友善,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告訴孩子,如何面對一個陌生的新環(huán)境,這不取決于這個環(huán)境本身如何,也不取決于這里的人對你如何,而僅僅取決于你的生活態(tài)度。
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1.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表現(xiàn)在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父母從生活小節(jié)到思想品德,沒有一件是小事。家長會說謝謝,孩子自然也是懂禮貌的;家長會在公交車上讓座,孩子自然也懂得尊老愛幼;爸爸會分擔(dān)家務(wù),孩子長大以后自然也會主動做家務(wù);家長會準(zhǔn)時完成工作的,孩子自然也會按時完成作業(yè)。父母的言行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權(quán)威,更是孩子言行的提供者,是孩子學(xué)習(xí)的參照。所以的教育莫過于言傳身教。
2.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
現(xiàn)在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開始報各種補習(xí)班、為孩子制訂了一系列的計劃,還要時刻盯著孩子完成才罷休。但是盯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好像并不會主動去做,尤其是沒有興趣的事情,別說主動做了,連被動做的都很艱難。其實,對于這些技能、興趣,更多的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人不管在任何年紀(jì)都有自己的心之所向,尤其是在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年齡,他們往往會對各種事物都感興趣,不要覺得看螞蟻搬家是無所事事,也不要覺得只有會彈鋼琴才是好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興趣、愛好也是獨一無二的,一個長久專注于自己愛好的人,自然也會在這方面精于他人。
3.愛要有方,嚴(yán)要有度
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兩種極端,要么過于溺愛,要么過于嚴(yán)苛。每一個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有人覺得孩子是寶貝,要事事順著,不能讓其受一丁點委屈,也有的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這兩種方式都過于極端了,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過于寵愛孩子會讓孩子失去很多動手機會,學(xué)不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容易讓孩子形成無法無天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學(xué)會放手,引導(dǎo)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縱容孩子的懶惰或者強橫;但是教育孩子過于嚴(yán)厲,一點失誤就動輒打罵,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要么會成為唯唯諾諾、自卑又敏感的人,要么會極其抗拒家庭,甚至是有暴力傾向。理想的家庭教育應(yīng)該是愛要有方、嚴(yán)要有度,多鼓勵孩子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但也要及時批評糾正錯誤行為。
教育孩子的方法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yīng)
每當(dāng)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dāng)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dāng)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wù)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dāng)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這位媽媽也并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并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并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dāng)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dǎo)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dān)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zé)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學(xué)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表,當(dāng)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dāng)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表時,這個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zhǔn)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zhǔn)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xué)家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手表現(xiàn)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jié)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dǎo)原則或價值取向。后來,人們把這個結(jié)論稱為“手表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