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用權學習心得體會
嚴以用權學習心得體會
基層干部嚴以用權心得體會(一)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是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始終做到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边@是領導干部踐行“三嚴三實”,嚴以用權的“官箴”。
同樣為官一任,為什么有的人如過眼云煙,沒能給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基層干部劉倫堂的故事感人肺腑、觸動人心?同樣是掌權一方,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從權力高處摔下馬來,而“拼命書記”向勤仕人去聲猶在,永遠留在人們心中?答案很明確: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守住要,固住本,才能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
我們絕大多數領導干部能夠正確看待和運用權力,但也有少數領導干部勤而不廉,廉而不勤,甚至不廉不勤。有的認為“權力是上級給的,是自己辛苦換來的”,公權私用、公款私分、公車私坐;有的搞權力尋租,利益輸送,插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權為妻用,利為子謀;有的堅持民主集中制不夠,“大事小事一言堂”。逾矩失范,往往開敗事之端。嚴以用權,關鍵要做到“三不”。
公權不私,謀私即盜。黨員領導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權力。這固然有干部個人勤奮努力的因素,但歸根到底是組織的選擇和人民的信任。公權是公器,來自人民的賦予,不屬于任何個人,各級領導干部是代表黨和人民掌管權力、行使權力。公權只能公用,干部服務人民,人民付給工資,薪酬已付,該得已得,以權謀私即為盜,就是違法犯罪。當前形勢之下,全面從嚴治黨、強力反腐肅貪,有些人感到不適應,認為當官“沒意思了”、辦事“不方便了”。這是非常錯誤的思想,我們要堅決抵制糾正,務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對待權力,秉公用權。
勤政不怠,怠政如貪。權力是治國重器。不同層級的權力,對應著不同大小的責任和能力素質的要求。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誤事,不廉不勤更壞事。領導干部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就是對權力的褻瀆和貪污,耽誤的是一方的發(fā)展,辜負的是人民群眾的希望和期待。我們在全省大力倡導黨員干部爭當清廉為官、事業(yè)有為的“兩為”干部,就是要以鮮明的用人導向和激勵措施,讓“兩為”干部有為、有位,讓庸官、懶官、混官沒有市場,難以立足。汽車出現缺陷需要及時召回,干部有了毛病也要抓緊“檢修”。有的地方實施對不稱職干部的召回制度,就是破解干部能“上”不能“下”問題的有益嘗試,值得借鑒。
用權不濫,依軌守規(guī)。權力法定,濫用就會越軌。法治的核心是管住權力,全面依法治國的核心就是要將政府的各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任何一項權力的行使,該遵循什么程序、該遵守什么規(guī)矩、該遵從什么制度,都應該嚴格遵守,不能越界、越軌。一個成功的人要心中有“戒”,有戒律,不妄為;心中有“界”,有界限,不逾矩;心中有“屆”,有極限,不萬能。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維護穩(wěn)定的能力,在打造“法治湖北”升級版中展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
基層干部嚴以用權心得體會(二)
“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領導干部的這一新要求,是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一系列重要論斷的最新凝煉和提升。遵循“三嚴三實”,是每一位領導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實現“為民、務實、清廉”的思想路徑、工作方法、做人之則,更是一條要始終堅守的為政之要。
“三嚴”是對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練和提升,也是對我們共產黨人為政之規(guī)的高度概括。修身,才能凈化升華思想認識,滌蕩鍛造純潔靈魂,做到身強身正。用權,旨在以法規(guī)為度,嚴字當頭,公字在心,用之公平,杜絕濫用職權,做到心正權正。律己,旨在自律,重在自覺,常思常想,常照鏡子,正正衣冠,治治小病,不該伸的手不伸,不該講的話不講,不該做的事不做,做到行得正、走得端。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黨員、干部要狠剎四風、端正作風,就要把“三嚴”要求切實貫徹在從政的全過程。只有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才能嚴以修身。只有堅持用權為民,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才能嚴以用權。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才能嚴以律己。
“三實”是對領導干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作風建設的更高更實要求。謀事要實,就要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所謀所思所為之事要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好大喜功,不虛榮浮夸、脫離實際。創(chuàng)業(yè)要實,就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從小事做起,從群眾關心的事做起,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做人要實,就要誠字當頭、實字為先,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公道正派。
“三嚴三實”是為政之要。“嚴”是慎獨慎微的自律,“實”是腳踏實地的干勁。每一位領導干部,要把為政之“嚴”與做事之“實”熟稔于心、相互融合、外化于形,才能高舉為民務實清廉之旗,經得起各種各樣的沖擊和誘惑,營造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風清氣正的為政環(huán)境,也才能更好地實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價值追求。
基層干部嚴以用權心得體會(三)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中,嚴以用權直指領導干部作風的核心。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權力是把雙刃劍,正確用權就能為民謀利,為民造福;濫用權力就會損害群眾權益,敗壞黨和政府形象。只有嚴以用權,才能不逾規(guī)矩。
嚴以用權,要用之為公。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古人云“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強調的都是用權為公。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行使權力必須為人民服務,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權越重,為人民服務的擔子就越重,越應該做出成績。用權為“公”還是為“私”,向來是區(qū)別當“公仆”與做“老爺”的分水嶺,鑒別清官與贓官的試金石()。今天,更是檢驗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能否正確行使權力、宗旨觀念強弱的顯著標志。自古以來的歷史說明,為官只要用權為“公”,就會得到人民的稱贊和尊重,否則,就會讓群眾不恥和詬病。
嚴以用權,要行之有規(guī)。權力的邊界就是法制,權力運行要遵循法律的軌跡,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任何級別的領導干部都沒有法外之權。簡政放權,削減行政審批事項,這些改革措施的推進,都是為了讓權力之手規(guī)矩起來。要加快推行權力清單制度,界定每個職能部門及每個崗位職責與權力邊界,規(guī)范和明確權力運行程序、環(huán)節(jié)、過程、責任,而且要做到可執(zhí)行、可考核、可問責。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并要讓“籠子”通上“高壓電”,堅持制度面前沒有特權,不管什么人,“出籠”必受懲。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常懷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時刻警示和告誡自己。國有國法,黨有黨規(guī),只有不踩“黃線”、不越“紅線”,才能擔負起執(zhí)政為民的重任。
嚴以用權,要用之為民?!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古代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憂民的樸素情懷,作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產黨人,更應甘當人民公仆。要樹立“權為民所賦”的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fā)展好,把民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
嚴以用權,不僭越,守規(guī)矩,從里里外外規(guī)范權力運行,讓領導干部掌權不迷失,方能順民眾之所愿,應民心之所盼,以過硬作風,擔改革重擔,增進人民福祉。
基層干部嚴以用權心得體會(四)
掌好權、用好權是我們黨面臨的重大考驗和挑戰(zhàn)。權力具有工具性,既可以用來為人民謀利益,也可能被少數人用于行使特權甚至牟取非法利益。領導干部面臨著如何對待權力和行使權力的問題,所以,習近平同志反復告誡,要嚴以用權,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
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大力倡導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但必須清醒看到,在一些領導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有的把權位作為享受的階梯,講求排場,揮霍浪費,貪圖奢靡;有的把權力作為資本,搞權力尋租,懸權力待價而沽,以權謀私;有的為個人仕途,拉幫結派,任人唯親,排斥異己,自行其是;有的只看局部,不謀大局,只要個人權威,不講中央權威;等等。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出現,帶來滋生消極腐敗、褻瀆法律制度、敗壞社會風氣、嚴重脫離群眾、動搖執(zhí)政根基等嚴重后果。對此,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不僅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涉及黨和國家能不能永葆生機活力的大問題。每個領導干部都要以對黨和國家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切實增強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自覺性。
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思想根源在于扭曲的權力觀,其本質是一個“特”字,其表現歸結起來就是:放縱行使權力,把權力當私器,隨意破壞組織紀律和規(guī)則程序,以權謀私,使之變?yōu)椴皇苤萍s的特殊權力;追求權力占有和獨特享受,把權力當作身份、等級、榮譽、地位和權勢的資本,講究排場和特殊享受,甚至炫耀權勢。除此之外,還在于這些領導干部為人民服務的態(tài)度不端正、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不扎實、肅清封建殘余影響不自覺、法治意識不牢固。
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嚴以用權的要求,必須始終保持自覺抵制特權思想的定力。所謂定力,是人們在處事過程中把握和實現預期目標的意志力。有了定力必“胸中器局不凡”,剛毅執(zhí)著,志在必成,否則“胸中先亂,何以臨事?”這至少要做到:首先,樹立正確權力觀。權力觀是領導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直接影響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具體行為。樹立正確權力觀,應明確權為民賦、權為民用、利為民謀、為政不私等道理,切實破除“官本位” 等特權思想,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其次,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反對特權,堅持依法辦事,推進依法治國,是憲法和黨章的明確規(guī)定。領導干部應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帶頭依法辦事,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第三,對權力保持敬畏之心。為政之要,貴在廉潔;為官之要,貴在官德。
領導干部加強修養(yǎng)和陶冶情操,關鍵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增強黨性修養(yǎng)的自覺性,始終保持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警覺性,敬畏人民、敬畏權力、敬畏法制,內省于思,勇于自我批評。第四,自覺接受監(jiān)督。權力和監(jiān)督存在著共生關系。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要掌好權、用好權,就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只有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群眾批評意見的意識,并堅持在工作中改正錯誤,才不會讓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滋長蔓延。
基層干部嚴以用權心得體會(五)
“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簡明扼要,切中要害,為作風建設把準了脈、開好了方。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三嚴”落實在服務百姓、管理社會的日常工作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用好權。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為民用權,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嚴以用權,理應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為官從政的基本準則。
嚴以用權是踐行黨的宗旨的基本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這也就要求全體黨員干部時刻將群眾利益放在心頭,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無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只能為人民謀利益。
嚴以用權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對權力的運行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嚴以用權,關鍵就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攻堅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各種利益關系錯綜復雜,面臨的形勢益發(fā)嚴峻。復雜的形勢面前,各級領導干部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嚴用權,慎用權,嚴格依法循規(guī)地行使權力,把權力放在陽光下運行,接受社會和廣大民眾的監(jiān)督。國有國法,黨有黨規(guī),各級領導干部只有不踩“黃線”、不越“紅線”,嚴以用權,才能擔負起執(zhí)政興國的重任。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全市上下要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以“三嚴三實”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在深化作風建設上取得新突破,推動各項事業(yè)再上新臺階。
基層干部嚴以用權心得體會(六)
現實生活中,常會聽人講,我也不是官我也沒有權,沒有必要約束自己。但我想,官不是權的代名詞,權亦不是官的專屬稱謂。有權的不一定都是官,簡單的例子:學校的老師是官嗎?不是,但他(她)們很有權,所教學生的調度皆由他(她)們;幼兒園的阿姨是官嗎?不是,但她們很有權,所有的孩子都得聽她們的;普通的工作人員是官嗎?不是,但他(她)們面對服務對象的時候,他(她)們又都很有權;一個人別看在單位是個白丁,可回到家卻又神氣起來了,因為老婆、孩子得聽他的,他有權了......由此,我想習近平總書記“嚴以用權”的要求適用于現實中的所有人。
嚴以用權從黨員領導干部的層面講,責無旁貸必須踐行。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它不是你身份的擺設,而是你真正服務于人民的多與少,接近人民的多與少?,F在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職位越高,老百姓見的難度越大。久而久之成了老百姓心中可望不可即的擺設,完全走向了老百姓當家人貼心人的反面。如果任其發(fā)展蔓延,就真的成了老百姓眼中的空中樓閣岌岌可危了。
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不論我們職位多高,老百姓永遠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時刻躬下腰來,接地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老百姓的事捧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行動上,才稱上真正的為老百姓用好權當好官。否則,總是仰起頭,接空氣,必將隨空氣而流走,終將被老百姓所唾棄不留念想。
嚴以用權從普通工作人員的層面講,亦應責無旁貸必須踐行。作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來講,不論你是不是黨員,單位給了你一攤工作,就給了你一個平臺一份責任,這個平臺直接面對著你所服務的對象,這份責任直接反映著你服務的好與壞。過去常聽老百姓形容一些部門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衙門作風,而現實中,這一衙門作風是否得到根除,直接取決于每一名迎接老百姓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關乎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形象問題,更關乎著整個單位的榮辱走向。過去曾到一銀行辦事,遇該銀行一名職員對一儲戶的需求非常不耐煩,結果儲戶當即將公司上百萬元的資產轉移到其它銀行。結果,銀行失去了一個好的大客戶,這名職員勢必也要為自己的沖動付出代價。再比如,前一段電視、報紙和網絡曝光的某些幼兒園私下給入園孩子服藥一事。所造成的影響更是觸目驚心。嚴以用權對普通工作人員來講,亦真的不是兒戲。
嚴以用權從個人家庭的層面講,更是責無旁貸必須踐行。當今家庭中比較流行的就是妻管炎,可妻官炎的最大弊端就圖片在于日益把丈夫推到了犯錯的風口浪尖。試想,你管得他口袋總是一清二白,可做為一名男人他總得有應酬有交往吧。怎么辦?一來二去,天長日久,小金庫不可能不產生??梢坏┬〗饚飚a生了,不露是好手。但世間畢竟沒有不透風的墻,總會有露的那一天。露了怎么辦?有的人會怒不可遏,大打出手;有的人會靜坐寧思,反躬自問;而真正的智者,會從此留有空間,多一份包容與理解,把家中的獨權變成兩人的共享,其結果自然是家和萬事興。教育孩子也是一樣,不能父母一個往東一個往西,讓孩子無所適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言一行,為此父母更應慎言慎行,不要隨便行使家長的權利,給孩子以包容,率先垂范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學會執(zhí)著永不言棄,學會感恩知恩圖報,學會鉆研勤學不倦。這樣我們的家長權才是最佳的把握。正因如此,權對于個人的家庭而言,真的應嚴以用權,慎者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