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
推薦文章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五篇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講述的是羅文中尉在接到任務后如何將信送給加西亞將軍的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栋研潘徒o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1
世界上有許多的書短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而它們所發(fā)揮的作用卻不小。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就是這樣一本書。
是什么東西使這本書充滿了如此的魅力呢?一看之下,情節(jié)簡單到了極點:19世紀美西戰(zhàn)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zhàn),沒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正是通過他那不畏艱險的敬業(yè)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也正像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干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yè)精神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yè)的進步。企業(yè)需要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些積極主動、堅忍不拔,積極和堅決完成任務的人,那些值得信賴、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羅文一樣具備軍事知識,但一定要具備羅文一樣的道德品質,這些道德品質正是國家、企業(yè)和一個人事業(yè)成功的有力支柱。羅文般的敬業(yè)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敬業(yè)標準,對于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積極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現在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fā)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yè)都有它自身的優(yōu)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獲,收獲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么說“收獲”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獲”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暫的……面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雇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边@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于人內在品質和素養(yǎng)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書中還提到了一種觀點:“每天多做一點”?,F在很多人工作時往往是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即把老板或領導規(guī)定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這樣的話,只會使自己永遠處在被動的局面,換句話說,這樣無法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書中給出了這樣一個例子,艾倫在一個周六的下午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球賽,多做了點事情,結果不僅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現金收入,而且為自己帶來了一個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職務。艾倫并不是速記員,他也沒有義務留下來幫那個律師做速記,可他還是留下來幫了律師的忙。他能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為樂的內在品質,正是這種良好的品質,使他獲得了現金收入和更好的職務。每天多做一點,并不會占用自己太多的時間,卻可以讓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何樂而不為?
當然羅文的優(yōu)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麥金萊的舉重若輕,瓦格納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奧等人的團結協(xié)作以及雙方的共同價值目標,也同樣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企業(yè)、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必不可少的。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2
薄薄的一本小冊子,滿紙都是忠誠與勤奮。
雖然這封致加西亞的信是如何送達的,作者并未明說,但其中的象征意味早已不言而喻。忠誠不僅能帶來個人的榮耀,也能推動民族與國家的繁榮。
作為高中學生,談及職場還為時尚早,但若把日常的學習比成工作,把職場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對應,在體會到理趣的同時,也會受益匪淺。
“每一件事都值得去做”。經過將近九年的學習,我愈來愈感受到這句話的重要。雖然成績尚可,但也不止一次地懷揣著這樣的心理把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置若罔聞,事后想想,自己做的只是一件蠢事。有時會對眼前近乎做爛的習題感到厭煩,不愿提筆,轉頭去死死鉆研艱深的難題,然而這樣做的后果不外乎是產生一種慣性,帶到考試中,自然是負多勝少。所以,耐著性子把已學的知識點真正理解透徹,而不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地片面追求難度和深度,做好每一件事方能踏踏實實地走下去。
“全心全意,盡心盡責”。對待工作如此,對待學習如此,對待生活亦如此。在學習中我常常有種體會,對知識的掌握不能完全運用題海戰(zhàn)術,也就是說,做題不在多,而在精。安安靜靜、專心致志地做一兩道典型題,勝過急急忙忙、潦潦草草地做幾大本。而在生活中,對待老師的囑咐、同學的求助、自我的承諾,莫不需要這樣專注的精神,一旦能全力以赴地去做每一件事,在別人眼中就會是一個可靠、值得信賴的人,在自己心里也會是一個快樂、堅強、無愧的形象。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你是否專注于眼下的事,將決定你的未來。
“滿懷感恩之情”。一個心懷感恩的人,會更快樂,也會擁有更多的機會。感恩能產生強大的動力。當心情失落的時候,我會想一想曾經教導過我的老師,他們無不影響著我的成長,并對我寄以希望,所以無論前路多困難,只要老師的叮嚀還縈繞在耳畔,我的腳步就永遠不會停歇。那感恩的動力強勁且持久,它支持著我翻山越嶺、劈荊斬棘。感謝能讓自身變得更謙和、更高尚,多道幾聲感謝,不僅溫暖了彼此的心靈,也在無形中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許多機會。
有人說在這樣一個講求新意和變化的時代,忠誠、勤奮這些古老的品質已經過時,但看看這本薄薄的小書,雖然寫于一百多年之前,依舊在今日暢銷,這是對優(yōu)秀品質的最有力的佐證。現在的學生被許多新興的物質分散了注意,忘記繼承這些永不過時的品質,然而現實卻教會了他們怨天尤人。其實,作者想要我們明白的,不過是積極主動地面對工作、面對學習、面對生活。只要擁有了積極的心態(tài),一切優(yōu)良的品質也會隨之而來,憂愁煩惱自然會被解決,人生自然會向著成功和圓滿發(fā)展。
作者在最后發(fā)問:“誰將把信送給加西亞?”不妨就回答:“我去!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3
成功,需要的不僅僅是不懈的努力,更關鍵的是,成功者,都有一個非常好的工作態(tài)度。這是《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讓我明白的道理。讀完這本書,我渴望也能成為那位“送信者”。
19世紀,西班牙的軍隊想要占領古巴這個面積小,卻是個戰(zhàn)略要塞的國家。在古巴附近的美國,也馳援古巴,正式向西班牙發(fā)起進攻。為了和古巴反抗軍取得聯系,同時又不能讓西班牙軍隊發(fā)現,美軍總統(tǒng)和上校經過聯合討論,決定通過信的方式,派羅文中尉把美國的聯絡信安全送給古巴反抗軍將軍加西亞手中。
這一封信對美國來說既重要又緊急,下達任務時,羅文甚至都沒有問清加西亞將軍的具體位置。這就讓很多人對他懷揣不安,更何況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尉,沒有什么高超的才能,但羅文臨走前絲毫不慌,他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但是,送信路途中的艱難險阻,誰也無法預測。
為了完成總統(tǒng)及上校的任務,羅文不能讓他們失望,途中他也吃了不少苦:遭遇了哨兵的包圍、追擊;渡河時被敵方軍艦發(fā)現;沒有合適的居住地;被當地人扣押……當然,最后羅文還是通過了這些困難,成功地將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而且還順利地回到了美國。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我們可以從這里學到很多東西。羅文為什么可以完成這個重要的使命?原因也很簡單,并不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有多高,而是因為他自信。有些和他一樣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對上級下達的命令或者任務怨天尤人,所以他們很難做好這些任務。但羅文不一樣,他相信可以取得成功,這就是他成功的關鍵。
不僅僅是工作中,就連學習上亦是如此,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真正成功的人并不是很多,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足夠的自信心,早早就半途而廢,最后失敗了。
社會上的千里馬不多,伯樂更少,所以,要想取得真正的成績,首先我們要相信自己,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像羅文那樣的“送信者”。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4
一個人的人生能否精彩,不在于他的出身,不在于他的財富,更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取決于他的信念與決心。而我們書中主人公中尉羅文正是具備了這樣的品質:忠誠、有信念、敢擔當。
當他穿行在滿是危機的叢林中時,生與死擦肩而過。但他并沒有退縮、也沒有動搖過對總統(tǒng)先生的承諾。這種精神讓人肅然起敬。正是這種信念的堅持,支持著他完成了艱難的任務,贏得了軍人的榮譽。而現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許多人都在渾渾噩噩中度日,缺乏信仰、缺少羅文中尉這種忠誠的精神。這精神是一種信仰的堅守。也涵蓋了幾乎人類所有的美好品質。
忠誠是一種習慣。作為一名軍人,中尉先生具備著忠于國家、忠于民族的品質。當他接到命令時,絲毫沒有質疑,而是堅決地服從了上級的安排。沒有給他告別家人的時間,沒有給他選擇的余地,但他明知可能會犧牲卻沒有推辭,這是西點軍校畢業(yè)生的驕傲。同樣,在生活中,我們也面臨過太多的指示與命令,而堅決執(zhí)行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就注定了大多數人只能平凡地度過人生。但作為有理想的年輕人們,你們能甘于平淡嗎?如果想讓自己不再平庸,就行動起來,讓忠誠成為一種習慣。
責任感來自于一次次勇于擔當。如果中尉先生沒有敢于擔當的風范,瓦格納上校就不會說此次任務非他莫屬。正是他的責任心才讓上校對他有如此大的信心?,F實中,許多人都喜歡說,這不關我的事。其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體現了一種不負責的態(tài)度。同時在一次次的抱怨中,也丟失了許多寶貴的機會。
只有有信念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一個人喪失信念,就無法活出有價值的人生。在碌碌無為中度過的一輩子,注定也是孤獨的。許多人都在找尋一個靈魂棲息的地方,而這也就是在文明時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宗教信徒。因為大多數人都無法堅定自己的信念。反過來講,只有將信念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行動起來吧,將信念堅持到底,我們的人生注定會充滿光明!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書心得收獲與體會5
一本小小的書,一個簡單的故事,故事雖然很短,但是我從中學到大大的道理。讀了《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后,一個叫羅文的英雄呈現在我面前,從他身上學到了勤奮、敬業(yè)、忠誠的優(yōu)秀品格。
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基石。我們對于工作都抱著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當我們發(fā)現這份工作和期待的不一樣時,就會慢慢褪去熱情,開始自甘墮落、自我荒廢,工作中我們不應該去考慮薪水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通過工作獲得技巧和經驗,把所學到的知識不斷地武裝自己,這一切最終會帶給我們豐盛的回報,而勤奮是長期以來的一種堅持。
敬業(yè),是一種姿態(tài)。大多數人所從事的工作都是極其平凡的,而將一件件平凡小事做到極致,就是一種敬業(yè),人生在世,無論從事什么事業(yè),敬業(yè)是首要的品質。其實從事任何種工作,并沒有貴賤之分,有敬業(yè)精神的人,再平凡的事情,只要付出了不平凡的努力,也能取得傲人的成果,所以我們所缺的是發(fā)揮自我的才能,改掉一些抱怨,多一些實干,保持一顆積極的敬業(yè)心態(tài),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超凡卓越的人。
忠誠,是一種信念。我們不管為人父母、為人子女、還是為人朋友,都需要忠誠,在工作中更需要忠誠,對于工作,忠誠的意思并不是盲目地聽之任之,而是需要我們有團隊意識,有自己的想法,有對工作的責任感,忠誠是一種信念、一種美德,它往往會讓我們得到他人信任和賞識,帶給我們滿足感和尊敬感,從而走向更高的高度。
總而言之,讀了《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我覺得自己需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羅文一樣勤奮、敬業(yè)和忠誠,充分發(fā)揮自我的主動性,服從安排,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到更完美、更迅速、更準確、更專注,做一個平凡卻不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