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
推薦文章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六篇
這是一本關于量子物理學的科普類讀物,沒有太多復雜的公式,也沒有什么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術語,而是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科學人物。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渡系蹟S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希望大家喜歡!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1
本書前半部分主要是關于量子力學的建立,其中的知識點及推論在本科的專業(yè)課學過,尤其是作為一個學渣對這些知識半懂不懂,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整理重構了過往的知識,讀起來一氣呵成。
沒有直接對理論進行解釋,而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一點一點展示在風云變幻的時代里,科學家們怎樣遇見一個又一個問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次次地三觀盡毀,而后重新建立起新的三觀。為什么這么假設,怎么進行的推理,爭鋒相對的辯論,量子力學就這樣一點點地建立起來,而讀者也對量子力學理論和量子力學的思想有了最基本的認識,讀起來可謂是酣暢淋漓。
后半部分則是量子力學的發(fā)展歷史,依舊很有趣。其中,各種理論繁多,果然只有腦洞大的人,才適合搞科研,作者對各種理論的解釋簡單明了,略顯泛泛。
在我看來,理論從來都是一種簡化,研究則是往更深的地方去,然后發(fā)現(xiàn)以前的簡化不適用了,恍惚間,只能重新建立起新的理論來解釋世界了。
綜上,科學大概就是不停地證偽而后重建吧。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2
量子力學對于我這個生活在20__,想象力有限的碳基生物來說,真的是…玄學,科幻本幻即視感。
不過這本物理科學簡史,讀起來還是很有趣的,可惜我不會量子波動速讀,這本書我整整讀了累計10個小時,算是非常非常慢的進展了。
不過比較驚訝的是,物理講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原來經(jīng)歷多這么多battle,讀書的時候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是真的背得印象很深刻;化學講的電子云,一直到高考只是巔峰時刻,甚至到大學學了那么多化學,都從來沒有理解過怎么來的,為什么會這樣,只是背下來了,沒想到書里隨便講一講就恍然大悟豁然開朗了;類似的和中學課本有關的突然通竅還有很多,真希望我是十年前讀過這本書。
為什么我說是科幻本幻呢,因為書的后半部分在講“平行宇宙”“平行歷史”“歷史概率”“多世界理論”“意識決定歷史”“觀察導致塌縮”以及一系列從測不準原理衍生出來的對整個宇宙的龐然大論。而這些理論往往是,諾貝爾得主圈里的大佬提出來,并且再圈內(nèi)有一定支率的,著實令我錯愕,看得又懵又暈,仿佛在看我認為科學館荒誕之極的復聯(lián)4。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3
有幸在年幼時讀到這本書,誠如作者所說就像開啟了一場沿途風景絕妙的旅程。
本書從”波粒之戰(zhàn)“寫起,這場爭端貫穿了前半部書;而來到20世紀,隨著波粒二象性被廣泛接受,后半部書轉而以雙縫干涉實驗為切入點,介紹各種量子理論對世界本源的解釋和探索。慶幸的是以我的貧瘠功底,借著作者深入淺出的講解竟也開啟了這個全新領域的`探索。
在科學的海洋里遨游,乘坐莫比烏斯紙環(huán),體驗高速世界的奇境,尋找那股神奇的青春之泉,觸碰皇冠上的明珠,這一切的一切是如此令人神往。
多想回到那個偉大的年代,量子論橫空出世,物理大廈在狂風暴雨下轟然倒塌,卻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禮和重生。各路高手華山論劍,我仿佛看到普朗克導出能量不連續(xù)時的吃驚與猶豫,仿佛看到海森堡推出不確定性原理時的激動與興奮,仿佛聽到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激烈的論戰(zhàn),這一切的一切又是如此讓人激情澎湃。
如今重談物理再無當年的洶涌,也未曾想過短短幾載一個人的心境能發(fā)生如此巨大的轉變,但愿這顆赤子之心長留,僅以此獻給年幼的我。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4
上了十多年學,實際理科一直是自己的短板。小學一直以來的數(shù)學瘸腿,從初中到高中越來越瘸,中學時的物理化學也倍感頭痛,理科一直是心里的痛。
成績不好不妨礙對科學世界的興趣,研究生階段又買了很多數(shù)學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對當年得難題進行深入的報復,另外也購置了很多科學世界的書籍,滿足對世界最基本定律的興趣。這本《上帝擲骰子嗎》早有耳聞,通過電子書基本上是一鼓作氣地讀完,痛快,過癮,滿足
從牛頓建立經(jīng)典的物理學體系到玻爾等一系列現(xiàn)代科學巨擘創(chuàng)立量子力學,作者娓娓道來,從波粒二象性的爭端入手,波動學說支持者與粒子學說的支持者分別在各自的領域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學術成果。海森堡不相等原理,薛定諤德貓,狹義相對論等一些看似艱深晦澀的物理學名詞,在作者筆下也生動活潑,對這些科學發(fā)現(xiàn)的故事也有了初步了解。
量子力學發(fā)展到現(xiàn)代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出了核工業(yè)等現(xiàn)代社會的支柱,而這些改變世界創(chuàng)造得源頭,無非是一個小小的光的干涉實驗,萬物規(guī)律的奧妙,留給人無限遐想。同時,科學家們地八卦,也讓我對這些高中時期的“閑著沒事研究致使有無盡的題做不完”的“惡魔”們,有了更溫情地認識。
近年來希格斯玻色子和引力波的發(fā)展,更讓我們對人類探尋宇宙最終奧秘,有了更自信的期待。究竟物理學的終點是不是哲學,唯心論與唯物論“一人騎二馬”不相容的觀點是否在本源上是一家,問題不會一蹴而就,但是越辯越明。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5
就像很多書評已經(jīng)說過的一樣,這是一本非常感性的、有趣的有關量子力學的書。作者很努力的讓普通讀者對量子力學這種深奧的東西產(chǎn)生興趣。但是既然涉及到了量子物理,這本書肯定也不會太容易懂,枯燥和數(shù)理性的東西不會因為敘述語言的改變而改變,也就是說難懂的東西還是非常難懂。
如果沒有什么理科常識,這本書還是會讓你云里霧里的,我已經(jīng)看過兩三遍了,不懂的地方還是不懂,而且看過了以后你絕對不能把這本書拿來炫耀你的知識面,因為你很難記住具體內(nèi)容。
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本好書,因為他能讓我窺見另一種不同的風景。我一直學的是所謂的文科,對于文學、藝術這片浩瀚星空的大師們我從來不陌生,盡管知道也許有別的星空存在卻很少探詢過,或者說從來不曾找到過路徑。在看了這本書之后,我卻發(fā)現(xiàn)科學界也一直那么熱鬧。從破到立,從立到破,從來就沒有絕對的真理。
那些昔日遙不可及的大師們也有著很鮮活的性格,牛頓不是一個拿著蘋果嚴肅的天才,卻是一個有些小肚雞腸的性格強硬的科學界的權威,而薛定諤不僅僅只有他的貓,愛因斯坦是科學界的先驅(qū)在最后卻淪為了保守派……這本書至少讓我看見了另一片星空,雖然因為自己的局限,視線朦朧,仍能被星光照耀和感動。
《上帝擲骰子嗎》讀書筆記個人書評6
讀完了《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寫科普最是吃力不討好的買賣,淺的嫌太淺,深的嫌太深,好在此書對于我不淺不深。
最不能用日常經(jīng)驗理解的極度反常的粒子世界,如何取譬才能讓人理解透徹?比喻這種東西,本來就不等于原型,怎么好拿比喻不準確來非難作者?既然是比喻,當然不能當作實況,普天下哪一個比喻與事實是絕對吻合的?話說回來,連費恩曼都不能理解的量子力學,誰能把它抽絲剝繭一絲不掛地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各人理解不一,那么多最強大腦各自帶著一套匪夷所思的解釋互相褒貶,尚且沒個定論(愛因斯坦和玻爾爭論到死仍不改初衷),一介書生為你寫最前沿物理學的科普,挾帶點私貨不是難免的嗎?
這書里用的類比我基本能接受,只要是機智而不牽強、像是那么回事、掃除了路障讓人恍然大悟,比喻的目的就達到了。錢鐘書說鮑小姐穿上衣服和沒穿衣服基本沒區(qū)別,又因為“真理是赤裸裸的”,所以鮑小姐基本等于真理,那么誰真的去鮑小姐那里找過真理?
但這書顯然缺乏嚴肅性。科普不嚴肅怎么行?但科普不嚴肅有什么不行?扳著臉講道理的科普就跟穿著喪服講笑話一樣不合宜。想想我們痛苦的童年吧,誰愿意回到嚴肅的教科書里去?所以不夠嚴肅算不上問題。
那么不滿在哪里?不夠典雅,這就是不滿。典雅并不是無關重點的故作姿態(tài),它關乎品位格調(diào),關乎科學隱秘的美感。這書幾乎寫成了武俠小說,探索之路充滿派系紛爭,水窮處橫空一劍……這不是美,我要的不是這個。
相比之下國外的科普在科學美感的傳達上要好得多。比如我之前讀過的一本,譯成中文的書名原該叫做《量子飛躍:寫給大眾的新物理學》,但作者不知怎么和靈性扯上了關系,被貼了個“靈性科學家”的標簽,碰巧中譯者也是個靈修愛好者,于是迫不及待地把中文書名改為《量子心世界:在宇宙的無限可能中創(chuàng)造奇跡》,矯情無比。書中只字未提“靈性科學”和“科學”的區(qū)別在哪里,它是高于科學的更牛B的科學嗎?是否我們熟悉的值得信賴的科學有了一個更強大的對手,足以打破一切謎底,而全天下的夢中人還渾然不覺?譯者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幸虧我死都不信什么狗屁“靈性科學”。
奇怪的是理應也同樣狗屁不通的內(nèi)文卻譯得出奇的好,清晰曉暢,在科普出版物里屬實罕見,比霍金的那個御用敗家譯者吳忠超強一萬倍,霍金的三本書都毀在他手里:《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
優(yōu)質(zhì)的內(nèi)文配了個愚蠢的書名,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推薦這本優(yōu)秀的他媽的《量子心世界:在宇宙的無限可能中創(chuàng)造奇跡》,免得讓人把我當成打算靠胡思亂想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
量子力學的科普著作鋪天蓋地,幸運的是我已經(jīng)替不知所措的世人精挑細選過了:第一推動叢書的《新量子世界》!就是它,將基礎理論有條不紊娓娓道來!讀完了它,下一本就輪到《量子心世界》!在人文闡述方面它相當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