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8篇
《兄弟》透過非常態(tài)、非理性反襯出智慧、理性的可貴;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卻深刻反映著劇烈動蕩時代中人性的美與丑。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缎值堋纷x書心得800字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1
“這一生都只為你,情愿為你劃地為牢、、、、、、”余華劃了一個牢,在這牢里,李光頭和宋鋼為 “情”字煎熬,我也被他們兄弟的大情大愛所深深折服了。
李光頭-----宋剛,一對特定時期,特定背景的難兄難弟,來自不同的家庭,是命運把他倆組合在一起,兄弟倆性格迥異,命運也是截然相反,卻相依為命地共同度過了最為艱難的童年時期,直至生生死死幾十年,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李光頭開始是一個滑頭樣的人物,他雖然也重兄弟情意,但在他心里最重的還是他自己。他甚至曾以自己是宋鋼的弟弟而用各種態(tài)度想方設(shè)法讓宋鋼遠(yuǎn)離林紅,因為他喜歡林紅。他的這種所謂的喜歡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林紅落水后宋鋼沒有去送她回家,而李光頭卻說出了“這才是我兄弟”的話。從他八歲時在廁所偷看女人屁股開始,包括小時候他見到宋鋼時宋鋼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手里的“大白兔”才是最重要的,他的這種占有欲蒙生了他對喜歡的事物的那種難得的勇氣。有人說李光頭是天生的商人,這話不確實不錯,他從小就能跟著別人屁股后頭說出“……誰煮沉浮呢?”他也會懂得對蘇媽說“你會有好報的!”,這一切哪里又像是個小屁孩兒說的?
宋鋼,一個懂得照顧別人又真正理解人的男人,從李蘭西歸之后,他就一直堅守著那個只要有一口飯他會讓給李光頭吃,有一件衣服他會讓給李光頭穿的諾言。他為了對林紅的愛而不惜做了無數(shù)和他個性很不諧條的事情,他和周游一起去賣非法的藥騙人,甚至為了林紅做了豐胸手術(shù),不惜變成一個不男不女的家伙。宋鋼短暫的一生都在為情字煎熬,最終在自己的愛情之牢里死去了,為和李光頭的兄弟情,也為和林紅的夫妻情。為和李光頭的兄弟情他要看著李光頭變好,變成功;為和林紅的愛情他要讓林紅過上有錢的好日子,于是他在為這一切努力著,宋鋼骨子里有父親宋凡平的性格,他是中國傳統(tǒng)好男人的形象,這個懂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責(zé)任和義務(wù)的人一直堅持著他的做人原則,他結(jié)婚后都沒有拋棄這個那時正繚倒的兄弟。他也曾為了成全李光頭和林紅而早有輕生的念頭。然而在面對生命的態(tài)度上他卻遠(yuǎn)沒有宋凡平的自信與樂觀。
事實上,李光頭也在為情字煎熬,開始是為他所謂的愛情,那里更多的則是欲。直到林紅和他兄弟結(jié)婚他也沒有放棄,他做了結(jié)扎手術(shù)來證明自己的決心。正是這個兒時因偷看女人屁股而被人恥笑的滑頭在時代的發(fā)展中一次次的膨脹著欲望,直到最后他做出了對不起兄弟的事,他或許也未曾想到真正履行了那份決心,然而他兄弟的死未嘗就和他無關(guān)。正如有的人說的那樣,李光頭是好人中的壞人。我想這壞人的成份就是他沒有控制人性本身的罪惡部分,做了對不起兄弟的事。
評論家李敬澤在對《上部》時就指出:“余華不擅處理復(fù)雜的人類經(jīng)驗。”“《兄弟》是真的簡單,簡單到以為讀者只有一雙敏感的淚腺……”針對《下部》更多的人說它荒誕,離奇。然而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放肆的年代,例如革命電視劇中插播性病廣告,女顧客為了拿走商場促銷的羽絨服不惜如店家所說脫光了去搶等事件都有發(fā)生。余華要表達(dá)的正是“我們今天生活中最大的現(xiàn)實就是超現(xiàn)實”(嚴(yán)鋒)。而《兄弟(下)》不過是一種藝術(shù)的真實,一種源于現(xiàn)實又高于現(xiàn)實的東西。受人關(guān)注,被人批評正是說明了它的可存在性。
余華先生在后記中寫道:這是兩個時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說,前一個是__中的故事,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的年代,相當(dāng)于歐洲的中世紀(jì)。后一個是現(xiàn)在的故事,那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于今天的歐洲。誠然,我們現(xiàn)在就生活在后一個時代。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把握自己的心靈,從容地走好屬于自己的道路。這才是余華先生的《兄弟》給廣大活在富與窮之間的人們的啟示。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2
看完了《兄弟》下部。
看得心里百感交集,對兄弟二人的人生感慨萬千,此刻看到最后心里特別難受,無語而沉重。
腦子里老在想著這樣兩個問題:書中,宋鋼與李光頭的兄弟情遭遇了什么,走向了哪里?書外,每個平凡人的一生要遭遇些什么,要走向哪里?
兄弟!這個溫暖的字眼,令人想到親情,想到發(fā)小,想到死黨。而這里,宋鋼與李光頭的兄弟情始于父母的二次組合——宋凡平與李蘭的愛情,使沒有血緣親的兩個孩子有緣碰到一起,成為兄弟。在動蕩的社會中父母的悲慘遭遇下兩兄弟患難與共,攜手走過了一段刻骨的童年歲月,兄弟情在此種下后便根深蒂固。
接下來他們走過了斷續(xù)相關(guān)的童年與少年時期,雖不在一起相處,卻依然情意深厚,想想兩兄弟那一個個溫暖的畫面吧:
宋鋼和李光頭相識后第一次分別時,宋鋼和爺爺在一起,揮手向李光頭和李蘭道別,李光頭被李蘭拉著走去時一直扭頭看著宋鋼,看到遠(yuǎn)處的宋鋼向他揮手,他的手也抬到肩膀的地方揮動了。——那個時候,小小的他們對彼此已是一種依依不舍的情感。
宋鋼帶了五顆大白兔奶糖走了一上午的時間長途跋涉來看李光頭,當(dāng)時李蘭怕李光頭出門受傷把他鎖在家里。兩兄弟久違后再次相見時的那番興奮完全溢于言表,他們終于在最后一個窗格互相看到時,宋鋼仰臉對李光頭說:“李光頭,我想你了!”李光頭也哇哇叫著:“宋鋼,我也想你!”然后因為大白兔奶糖塞不進(jìn)去,宋鋼說你先聞聞。李光頭聞著奶糖激動得一會兒哭一會笑。然后兩個孩子隔著門板親密無間的說起了話。一說說到了太陽西斜。——這是一幅多么溫暖的畫面,無論是成年后的主人公,還是局外觀看的我們讀者,當(dāng)返回來看到這一切時,簡直無法不讓自己流淚!
后來宋鋼每次進(jìn)城都會給李光頭帶去幾顆大白兔奶糖,用梧桐樹葉包好了壓在門口的石板下面。李光頭看到奶糖就知道宋鋼來了,便飛跑了去追他,在南門他們兄弟短暫的相見后又難過的道別……——大白兔奶糖,如同電影的一個特寫鏡頭,成為了兄弟間深厚感情的信物、紐帶和見證。
李光頭十五歲,宋鋼十六歲那一年,李蘭棄他們離開了人世。李蘭去世前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說給他們兩個人的:你們是兄弟,你們要相互照顧。第二句是單獨說給宋鋼的,因為李蘭對李光頭的不放心,所以希望宋鋼照顧李光頭。當(dāng)時宋鋼抹著眼淚點著頭說:“媽媽,你放心,我會一輩子照顧李光頭的。只剩下最后一碗飯了,我會讓給李光頭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會讓給李光頭穿。”——宋鋼將這句話不僅記在心里一輩子,也一輩子為此付出行動。
當(dāng)宋鋼的爺爺去世后,宋鋼與李光頭成了這個世界上彼此相依為命的人,青年的他們又得以在一起生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細(xì)心的宋鋼掌管著兩人的生活,粗獷的李光頭在宋鋼受到劉作家污辱時為他出氣……——兄弟兩人依然親密無間。
至此,我們一直為兩兄弟的患難深情而溫暖與感動著。
可是,任何人的生活都無法不被社會環(huán)境和成長后的復(fù)雜影響著,于是,宋鋼與李光頭的兄弟情在種種復(fù)雜起來的生活細(xì)節(jié)的介入中也開始復(fù)雜起來,眾多其他不得已的情感開始在兩兄弟間慢慢滲入:矛盾、尷尬、痛苦、無奈、壓抑、背叛、傷害、愧疚……這一切與無時不在的兄弟深情撕扯著,糾結(jié)著,最終讓兩人都走向了崩潰:一個直接走向了死,一個茍且活著卻亦對生了然無趣。
究竟是什么成為兄弟情意最終瓦解的殺手锏?
是在命運的捉弄下讓他們愛上了同一個女人后所遭遇的尷尬嗎?
是組建家庭后的宋鋼為生活所迫家庭與兄弟不可兼顧時的疏遠(yuǎn)嗎?
是宋鋼生活的潦倒與李光頭發(fā)跡后的巨大差異嗎?
是大起大落的李光頭在巨富后順應(yīng)了眾生萬象的時代過上縱欲狂歡的日子后泯滅了人性嗎?
這一切看起來都是,又都不是!因為無論經(jīng)歷了怎樣的感情尷尬,經(jīng)歷了多少次表面的分道揚鑣,經(jīng)歷了多少生活的迫不得已無可奈何,但他們心里都裝著彼此:宋鋼結(jié)婚寫禮單時對林紅說:“這個世上我就一個親人,就是李光頭?!崩罟忸^落魄回來宋鋼一次次將自己僅有的錢和糧票送給李光頭,并天天中午跟吃不上飯的李光頭合吃一盒飯;而李光頭在窮的吃不上飯時還沒忘把自當(dāng)寶貝的撿到的無針手表送給宋鋼;李光頭發(fā)了第一筆大財后首先想到的也是宋鋼,他穿上宋鋼為他織的“遠(yuǎn)大前程船”毛衣,滿腔熱情的去找宋鋼讓他當(dāng)“大副”;最后潦倒的宋鋼無奈終于去找了巨富李光頭,期待已久的李光頭罵了宋鋼無數(shù)個“王八蛋”,盡情宣泄那種積蓄已久又愛又恨的情感,給宋鋼副總裁的職務(wù),在不傷他自尊心的情況下拿錢讓他去治病……這一切無不顯示著,那份兄弟情其實依然在,一直都在。
可是最后,還是李光頭拿一把刀生生插在了宋鋼的心頭上!李光頭的確泯滅了人性,都說朋友妻不可欺,況且這是兄弟的妻子!再怎么愛,都不是理由!該怎么解釋李光頭最后的萬惡行為?包括林紅的!也許,唯有一種解釋:在所有的人性里,在正直的光影下總暗藏著巨大的齷齪,一旦有了促成的環(huán)境,那齷齪便跳出來綁架了靈魂,任軀殼胡作非為!所幸,宋鋼的死終于刺醒了李光頭麻木的軀殼,破碎的靈魂在他身上得以復(fù)蘇,兄弟情在傷痕累累后依然殘存在李光頭夢幻般的懺悔里……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3
我得承認(rèn),解讀余華的這部皇皇巨著我的能力明顯不夠,這不是謙虛,是真的。很多年以前坐在中文系的教室里聽劉階耳老師解讀《鮮血梅花》、《現(xiàn)實一種》的時候,在紙頁發(fā)黃的《收獲》上一遍遍地讀《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我就知道我無從深入理解這位先鋒文學(xué)大家。印象中余華不像其他的先鋒文學(xué)作家一樣致力于在話語的形式上做足了文章,而是底層生活的忠實記錄者,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寫實主義者。《兄弟》則不然,它也寫實,但是屬于放大了的寫實,無論寫苦難、貧窮還是暴力和欲望,余華都把它放大了,讓我們透過一種被夸張了的真實去透視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和正在經(jīng)歷的時代,屬于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和現(xiàn)在。
我這么說,并不意味著我不喜歡《兄弟》。事實上,面對這部五十萬字的巨著,我很難用“喜歡”這個詞來形容我的感覺。我想我能使用的只有“震撼”。對,是震撼,以及充塞在胸口的憋悶和壓抑。我是那么地喜歡宋凡平,不僅是我,我想天下的女人都會喜歡他的,高大,英俊,幽默,樂觀,誠信,善良等等諸如此類的形容詞加在他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可是他死了,死得那么慘;我也是那么地喜歡宋鋼,他跟父親一樣的高大英俊,文質(zhì)彬彬,信守諾言,寧愿死也不愿意傷害自己的兄弟,可是他也死了,死得依然慘烈;我也喜歡林紅,美麗的花兒一樣,卻不以美麗驕人,深入簡出,低調(diào)做人,可她不僅委身于自己曾經(jīng)鄙棄并且仇恨的李光頭,而且最終做了鴇兒。同樣,我為飽嘗屈辱的李蘭慶幸,慶幸她好人有好報,可她的幸福曇花一現(xiàn),接下來跟她相伴的還是恐懼和屈辱;我同情宋凡平老年喪子的老父親,這個比貧農(nóng)還貧窮的老地主,死的時候連一口薄棺都沒有,一張草席裹著埋進(jìn)了黃土。相反,我討厭的李光頭,自私,貪婪,不擇手段,卻富成了航空母艦;我同樣討厭的劉成功,見風(fēng)使舵,附庸風(fēng)雅,卻成了所謂的劉ceo……所有這些,都讓我在震撼的同時胸口憋悶得不能呼吸,加上在閱讀的過程中,動車追尾了,死傷那么多人;天津公交車殘殺,場面血腥;云南賽銳27刀殺人被判死緩案浮出水面,讓人不勝憤慨;京珠高速客車大火41人遇難;云南女履歷造價三年連升四級……所有這一切疊加在一起,不能不讓我懷疑起自己的信仰了。作為一個在傳統(tǒng)教育中浸泡出來的人,我一向主張多看主流,多看正面,我也寧愿相信并且不停地用文字謳歌著生活的美好,事實果真如此嗎?
直面社會是一個作家的良心。閉著眼睛思考的人,是傻子。
還想記下來的一點是余華在后記中提到的窄門。他說寫作往往就是窄門奇妙,從狹窄開始往往寫出寬廣,從寬廣開始反而寫出狹窄。他還說,“無論是寫作還是人生,正確的出發(fā)都是走窄門。不要被寬闊的大門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沒多長”?!耙院甏蟮钠鶃頂⑹鲋卮蟮臍v史,文字卻極其樸素簡潔,所有的注意力像激光燈一樣凝聚在幾個主要人物身上,故事內(nèi)容幾乎全部發(fā)生在一個小鎮(zhèn)”、“視野很小,內(nèi)涵很深”、“沒有在人物身邊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的背景上浪費筆墨,這讓宏大的歷史變得非常個性化”。美國《pop matters》____年1月的這個評論,無疑是余華“窄門”理論的最好詮釋。
還有一個思考不得不提。高行健的《靈山》獲得諾獎以后,引來不少批評,集中起來就是說他故意投洋人所好,以暴露家丑來迎合諾獎?!缎值堋帆@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是不是也會招致這樣的批評?余華在作家出版社____年第2版中附了英文版、法文版和德文版評論摘要,是想要表明某種立場,還是為了說明什么?照我看,不如不要的好。是非功過,自有讀者評說。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4
前一段,買了一本收獲長篇小說秋冬卷,上面就有余華的兄弟2,雖然驚喜,但是總想找到兄弟1連續(xù)的讀下來??芍钡浇裉欤抛x完了兄弟的上部。
兄弟的故事背景是__時期,男主人公李光頭的爸爸因在廁所偷看女生而掉進(jìn)廁所被淹死,撈他上來的宋凡平成了李家的恩人。幾年之后,宋的妻子病逝,李光頭的母親李蘭改嫁到宋家,從此,宋的兒子宋剛和李光頭成了兄弟。
在故事的前半部,余華多少顯得有點羅嗦,直到李蘭嫁給宋凡平之后,故事開始變的精彩,很少看到余華那樣溫馨的筆觸,那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讓讀著文章的我也不禁跟著微笑。
可是在小說里,尤其是余華的小說里,幸福的感覺總是轉(zhuǎn)瞬即逝,李蘭去上??床?,__開始,那個有著寬闊肩膀偉大的爸爸,卻因造反派的蹂躪再也沒有辦法保護(hù)他的兩個兒子了。
于是,從那一刻開始,首先是眼圈發(fā)紅,到后來的眼淚掉到鍵盤上,我忍不住的難過。
以往的余華,他的筆是冷靜客觀的,把一個故事娓娓道來,只敘述故事本身,絲毫不見作者的主觀意識,兄弟依然是這樣,故事卻越發(fā)的細(xì)膩和煽情。文中經(jīng)常一大段一大段的敘述一件本可幾筆代過的文字。比如宋凡平被反動派活活的打死后,兩兄弟哭著央求周圍的人把他們的爸爸救活并帶回家;還有李蘭在醫(yī)院苦苦的等著他的丈夫,那一天的時間,用了快一個章節(jié)來描述。
所以,就像看電影一樣,那些幸福是鮮活的,那些苦難的,卻也殘酷的展現(xiàn)。于是就忍不住掉眼淚……
我的感覺是:我們現(xiàn)在活著,應(yīng)該好好的活著,幸福的活著,所以,沒有理由,再為些許的小事去憂傷。
許久沒有靜下心來看一本好書了,在這青山環(huán)抱,綠樹縈繞的農(nóng)家小院,享受著冬日的暖陽,愛不釋手地一口氣看完了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并深深地為書中人物悲劇命運所牽掛,也為那特定時期人的真情善良所感動。說實話,上部相當(dāng)?shù)恼鸷橙诵?,下部卻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作者以他特有的詼諧,幽默及風(fēng)趣的筆觸,別具一格的寫作手法,所揭示小說主人公的悲劇命運,更加令人震驚,震撼,使人一次又一次地悲從心來,止不住的淚流滿面,痛苦難抑。。。。。。
《兄弟》創(chuàng)作與二十一世紀(jì)初,描寫的是二十世紀(jì)六十年代到世紀(jì)末中國特定環(huán)境下特定的人物命運,可以說是整個大環(huán)境下的一個縮影。正如書中后記所言,小說的前半部,描述了史無前例的__時期,一個小人物家庭的悲慘遭遇,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坎坷的時代,相當(dāng)與歐洲中世紀(jì)的黑暗。小說的后半部,講述了動亂結(jié)束后的三十年,那是倫理顛覆,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于今天的歐洲,一個西方人活了四百年才能經(jīng)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而我們中國只要四十年就全部經(jīng)歷了,四百年間的動蕩萬變濃縮在四十年之中,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經(jīng)歷。
李光頭-----宋剛,一對特定時期,特定背景的難兄難弟,來自不同的家庭,是命運把他倆組合在一起,兄弟倆性格迥異,命運也是截然相反,卻相依為命地共同度過了最為艱難的童年時期,直至生生死死幾十年,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社會大環(huán)境,使他們倆幼小的心靈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經(jīng)歷了常人不常有的痛苦人生,具備隨機(jī)應(yīng)變的智慧與能力,余華用那特有的描述手法把李光頭那種被時代扭曲的本能及機(jī)智,宋鋼本性所具有的忠厚與善良,刻畫得入木三分,催人淚下。特別在車站爸爸宋凡平慘死的那一章,其悲劇效果尤其突出,兩個本應(yīng)享受父母疼愛的小孩,面對慘不忍睹連本人面貌也無法辨認(rèn)死去的爸爸,跪在地上苦苦相求,送爸爸上醫(yī)院,以其極端的手段求人用板車?yán)职只丶业哪且荒唬屓擞幸环N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在心頭縈繞,讓人心酸地久久難以忘懷。前半部,他們在逆境中同甘苦,共命運,面對生活中的一次次磨難,難以忍受的痛苦打擊,象被野火燒灼的野草,頑強(qiáng)地重生,艱難地成長。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5
到《兄弟》一書后,饑渴般一飲而盡后,卻發(fā)現(xiàn)是一杯質(zhì)量不太好的飲料,喝完后嗓子更加干渴。
還是先說這本書的亮點吧,與余華的其他作品一樣,余華在描寫感受方面的筆力是一流的, 這是余華的強(qiáng)項,我還不知道當(dāng)代作家有誰能超過他?!翱永锏耐辽饋恚纬闪艘粋€墳?zāi)埂?寫李光頭被關(guān)起來后,陽光的變化,都非常真切,這樣入骨的描寫在書中比比皆是。尤其是第17章,宋凡平橫尸街頭,宋剛和李光頭兄弟倆個手牽著手尋找他們的父親。這兩個可憐的孩子就如走在我的眼前,他們的無助和惶恐讓我流淚。我想沒有人在讀到這章時心里依然平靜。
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出色的?語言的幽默上也很棒。還有呢?似乎沒有了。
做為一部長篇小說,余華將其中的人物形象刻畫的一塌糊涂。在他的筆下,人物都失去過去和未來,也不存在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成了沒有生氣的木偶,根據(jù)情節(jié)的需要,牽來牽去。宋凡平的挨斗,沒有一點鋪墊,就寫了。如果說是為了造成突兀的效果,那么之后總要交代一下來龍去脈吧。宋凡平的那些鄰居,紙捏的人一樣,蒼白無力。還有宋凡平的父親,李光頭和宋剛的爺爺,這么重要的人物,可以說宋凡平的命運都是由于他造成的,怎么突然出現(xiàn)又突然消失。余華對他筆下人物的輕蔑到了讓人無法容忍的地步。那三個少年,每次出現(xiàn)總是在練“掃蕩腿”,太假了。宋凡平的樂觀、不屈,也太假了,都什么年代了,余華怎么還在寫這樣高大全的人物。還有宋剛,《兄弟》里的另一個主角,完全成了李光頭的陪襯,沒有一點自己的個性。小說里的人物刻畫,是這部作品最大敗筆。我不敢相信,這些人物居然出自余華的筆下。
《兄弟》另一個讓人失望的地方是時代和環(huán)境背景。文中總是出現(xiàn)“我們劉鎮(zhèn)”這樣的字眼,全部情節(jié)也是在劉鎮(zhèn)展開??墒莿㈡?zhèn)是什么樣子的,它相對于李蘭去的上海的地理位置,它的街道環(huán)境是怎么樣?一片模糊。而____這樣的時代,在余華的筆下,只是如老年人的記憶般,通過零碎的事物呈現(xiàn),與白紙上的線條一樣簡單?;叵肫饋?,余華所有作品的環(huán)境描寫都有模糊的感覺,只是《兄弟》這篇更明顯了。所以 有理由相信, 這方面是余華的一個弱項。
大量排比的運用也損害了作品,我知道余華的用意是在加強(qiáng)筆力,可問題是 什么都不能過了。余華的排比不只限于句子,而是成段成段的,一件事出現(xiàn)了,非要在后面跟一件相似的事,而且用筆均勻,分不出輕重。也許余華太專注于煽情了。余華曾說,寫小說越成熟越不需要技巧。可《兄弟》里技巧的 運用,又是那么的刻意。讀到后來,我?guī)缀跄懿鲁鲇嗳A要怎么寫,這很沒勁,這些篇幅我是一掃而過的。
《兄弟》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全書二十多篇中,單讀哪篇都很好,絕對是優(yōu)秀的,個別地方稱的上偉大??删褪沁B起來看,讓人反感。有點象書中的“大白兔奶糖”,吃第一顆,香甜無比。如果一下把一袋的糖都吃進(jìn)去,就只有難受。
總的來說,《兄弟》這部作品比起余華以前的,比如《活著》,差了很遠(yuǎn)。在余華沉寂十年后,寫出了這樣另人失望的作品,我想只能有兩點解釋:一個是余華的文筆的確不如 以前,一個是商業(yè)化的文壇,讓余華耐不住寂寞,將尚不成熟還需要修改的作品提前發(fā)了出來。我一直喜歡余華的文字,對于我來說,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6
《兄弟》該是我半個月前讀的小說了,寫這篇序的原因,是這本書激發(fā)了我閱讀的興趣,小說里沒有晦澀難懂的情節(jié),也沒有太玄妙的人生思考,余華只是在長時間跨度的情節(jié)中,抓住“動蕩的時代,不變的兄弟情”,在一個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中,勾勒出中國近五十年來的變遷!
上篇
《兄弟》的上篇講述了兩個因家庭意外而走在一起的兄弟——宋鋼、李光頭。宋鋼,他的母親患病去世;李光頭,他的父親掉進(jìn)廁所淹死了。于是,在宋鋼的爸爸宋凡平從糞池里把李光頭的父親背上來時,兩個家庭便走到一起了。在李光頭的母親李蘭見到宋凡平后,出于感激之情,李蘭便愛上了宋凡平,于是,宋鋼和李光頭便不由自主的進(jìn)入到同一個家庭中。在我看來,中國的家庭都是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兩個重組家庭雖然生活在一起,卻始終避免不了隔閡與間隙,因為親疏程度不同,父母不可避免的更加疼愛自己的孩子。而這種情況未在宋李這對重組家庭中體現(xiàn)出來,是因為在短暫的幸福生活后,他們迎來了一個大事件——“_”!
“_”應(yīng)該是個混亂的時代,宋凡平作為一名老師,不可避免地遭到紅衛(wèi)兵的批斗,而李光頭和宋鋼在宋凡平遭受批斗的日子里,患難與共。在我看來,他們這段時間的情誼該是最真摯的了?!癬”作為一個特殊的時代,在余華的小說里被裸裸的描繪出來,殘酷的經(jīng)歷讓我懷疑那到底是不是真的,思想上的錯誤導(dǎo)致了它不會放過每個可憐的知識分子,宋凡平作為一名教師,承受著非同尋常的痛苦,直到最后死在車站的那一天。關(guān)于宋凡平的死,余華描繪的及其悲慘,直至宋凡平死后幾天,這對患難兄弟才認(rèn)出死的人是他們的父親。
動蕩的現(xiàn)實總是那么慘絕人寰,李蘭鋼從上?;貋砭兔媾R著丈夫死去的消息,她的痛苦與絕望在一剎那爆發(fā)出來,她在七年內(nèi)沒有洗過一次頭,當(dāng)她臨死前洗頭之時,她的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最后,李蘭在臨死前,趁著李光頭出去買東西之際,對宋鋼說:“只要有一口飯,要讓給李光頭吃,只有一件衣服,要讓給李光頭穿”在我看來,余華正是用這種沖擊力的筆法,描繪了那一特殊時期對中國家庭的摧殘。隨著宋鋼最后的答應(yīng),這對兄弟就正真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下篇
李光頭和宋鋼同甘共苦的兄弟情由于林紅(劉鎮(zhèn)眾人皆知的美女)的介入變得曲折反復(fù)。一個偶然的念頭閃進(jìn)了李光頭的腦袋,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對林紅是窮追不舍。為了獲得她的芳心。死賴的李光頭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絞盡腦汁想方設(shè)法。直到后來宋鋼被封做他的軍師和信使,急于尋找對象來解脫困境的林紅注意到了他,芳心終于投給了他。
早被林紅迷昏了頭的李光頭卻不顧兄弟的情誼執(zhí)意要求宋鋼不許答應(yīng)林紅,是后來宋鋼的自殺挽救了他愛情的自由。可兩兄弟卻由此反目,形同陌路。命運跟兩兄弟開了玩笑也賜予了機(jī)會,我想要是李光頭從那以后生活一如既往的寬余下去,他們兄弟倆也就只有來生做兄弟了。李光頭突然野心勃勃的辭職下海經(jīng)商,可社會閱歷的淺薄讓他立即變得窮困潦倒,流落街頭食宿無依。命運就是這樣不可捉摸:李光頭在宋鋼伸出援助之手的剎那握手言和。他們又象以前一樣,一本正經(jīng)的說:“就算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們依然是兄弟?!?/p>
好景不常在,驚懼于婚姻破裂的宋鋼被迫與李光頭一刀兩斷。林紅斷然不顧兩兄弟的情誼拒絕支援李光頭。是她仍然念念不忘她曾受的羞惱,還是她本性中的麻木不仁?可是后來李光頭不可思議的成了“全縣的GDP”,宋鋼卻不幸的失去了鐵飯碗,生活日益拮據(jù)。看看宋鋼后來走上了一條什么樣的道路,選擇了一種什么樣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冰涼的鐵軌是否勾喚了他一絲絲對塵世的難分難舍?就這樣重蹈詩人海子的覆轍走了嗎?宋鋼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寬容。在自殺的遺書中還寫著“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們還是兄弟;就是生離死別了,我們還是兄弟”。
李光頭和宋鋼這對兄弟,在幾十年的變遷中,從患難與共到最后的生死離別,這樣的經(jīng)歷不禁令人扼腕嘆息,李光頭雖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但骨子里的劣根性卻暴露無遺,他并沒有真的把宋鋼當(dāng)兄弟,否則最后怎么會有與林紅的糾纏?怎么會有宋鋼的臥軌自殺?
正如余華先生在后記中寫道:這是兩個時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說,前一個是_中的故事,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的年代,相當(dāng)于歐洲的中世紀(jì)。后一個是現(xiàn)在的故事,那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于今天的歐洲。誠然,我們現(xiàn)在就生活在后一個時代。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把握自己的心靈,從容地走好屬于自己的道路。這才是余華先生的《兄弟》給廣大活在富與窮之間的人們的啟示。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7
《兄弟》上半部我認(rèn)為寫的更好,即溫馨又真實。宋凡平無疑是塑造的很好的一個人物,一個讓人流淚的好人,好父親,好丈夫。他英俊高大,正直幽默,對家庭充滿責(zé)任感,還打得一手好籃球。對兩個孩子疼愛有加,樂觀坦蕩。被抄家后若無其事地笑著用“古人的筷子”(樹枝)給他們開飯,快樂地教他們“掃堂腿”,人來卻屈辱地被“革命小將”掃堂腿,被看守期間手臂被打斷了啷當(dāng)著,但卻對孩子說這是個“啷當(dāng)著手”的游戲,以保護(hù)他他們童稚的心靈,讓人不由想起電影《美麗心靈》里那個父親。
他對妻子李蘭溫柔體貼呵護(hù),處處尊重她,重建她飽嘗多年屈辱后對生活的信心,又恪守諾言,說好了到上海去接她,哪怕冒生命危險沖出被看守的監(jiān)牢'也要到碼頭去乘船接她,四次被看守毒打阻撓,四次踉踉蹌蹌沖向輪船,最后被“革命群眾”活活亂棍打死在碼頭……他真的應(yīng)該反抗啊,可是他沒有,那個時代的人都不知道反抗。他的遭遇讓人痛徹心肺。
宋凡平活著時是英俊瀟灑頂天立地的偉丈夫,只因為他是地主成分他就要被批斗,只因為他教孩子認(rèn)字時又說了“地主宋凡平”地是天地的“地”,主是___的“主”,就瞬間招來了殺身之禍。他這樣的死讓人掬一把惋惜之淚,他不該就這么死了。
今天看來,那時的“革命群眾”的政治信仰是多么的單純,又是多么的盲目狂熱多么殘暴!以“革命”的名義就可以六親不認(rèn),濫殺無辜,指鹿為馬,喪盡天良,嗚呼,這真的就發(fā)生在“_時期”的中華大地上……余華寫這些,也許就是讓我們從這些鬧劇、悲劇中反思“_”就是一出天大的鬧劇、悲劇的實質(zhì)吧。
李光頭宋剛兩個孩子在父親死后孤苦無依,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誼,沒幾年媽媽也在憂憤中死去,他們更加相依為命。這部分都寫的溫馨可信,無論是李光頭的調(diào)皮貪吃,還是宋剛的善良懂事。
下半部分篇幅很長,卻有點故作喧囂。著重寫李光頭的改革開放后的飛黃騰達(dá)。什么李光頭率領(lǐng)十四個聾子瘸子向林紅求愛,什么李光頭發(fā)財后舉辦處美女大賽,什么投靠李光頭后林紅開辦發(fā)廊做紅燈區(qū)童鐵匠發(fā)老婆親自為老公選小姐……大張旗鼓,大肆渲染,大開大合,但這樣的情節(jié)讓人疑心作者在故意惡心人了,目的也許為了諷刺那些在經(jīng)濟(jì)大潮中利欲熏心乾坤顛倒的眾生。唯一愿意關(guān)心的是宋剛。
這個像他爸爸一樣英俊高大的宋剛,這個心靈手巧會織毛衣的宋剛,這個為了兄弟情義隱忍自己愛情幾近木訥的宋剛,這個與林紅恩恩愛愛二十年騎著永久牌自行車接送妻子的宋剛, 讓人看不懂了。 如果說他下崗后寧肯扛大包、裝水泥,弄得腰扭傷得肺病也不肯找已發(fā)達(dá)的兄弟李光頭幫助,這是骨氣,是講做人的原則的話,那么當(dāng)他看清周游的騙子嘴臉后為什么不馬上離開他回到劉鎮(zhèn),還跟著他繼續(xù)南下推銷“保健品”,他的做人原則到哪去了?當(dāng)周游為了推銷豐乳霜勸說他做豐乳手術(shù)以招徠女顧客,他竟然接受了手術(shù)時,他作為一個有骨氣的男子漢的原則又到哪去了?說不通的,就算是為了給林紅一個好的生活拼命掙錢也說不通的。不由覺得了宋剛這個人物的幾分昏庸,作者設(shè)計的幾分荒謬。當(dāng)看到他臥軌自殺的情節(jié)時,已無淚可流。
兄弟倆,一個發(fā)跡了,一個消隕了,但他們的命運最終都化作了畸形。
《兄弟》讀書心得800字范文篇8
譚偉
第一次接觸余華,跟大部分人一樣,是從《活著》開始,開始著迷。接下來是《許三觀賣血記》、《在細(xì)雨中呼喊》,一部部沉重而細(xì)膩的作品,向我展示了一個個余華的精神世界。
工作久了,因為忙碌,書也翻得少了。翻箱倒柜,在衣物箱里抽出了余華的作品全集,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兄弟》,一部余華10年前完成的作品,10年前已看過的作品,然后重看了一遍。
李光頭和宋剛兩兄弟的故事,特別留意書的封面的標(biāo)題,"兄"是白色的,"弟"是黑色的,其余是一片藍(lán)。未翻開書的內(nèi)容就已被這三個顏色所吸引,余華已經(jīng)向我們展示了這本書的基調(diào):在波濤洶涌的藍(lán)色海洋中,陽光、善良、內(nèi)斂的哥哥與狡黠、聰明、奔放的弟弟,兄弟倆傳奇而曲折的一生。
故事的背景依然是余華熟悉的_和改革開放后的時期,我發(fā)現(xiàn)余華的作品都離不開這兩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可能跟他個人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是從牙醫(yī)的職業(yè)開始寫作的,那時候正是改革開放的初期。他的作品中也不止一次的出現(xiàn)了各種怪誕的"牙醫(yī)",這是題外話。
宋剛是兄,李光頭是弟,兩個人異父異母,性格截然不同。但都坐上了命運的這艘大船,在浩瀚無際的大海中,艱難前行。余華將這段歷史的沉重通過幽默、怪誕的筆墨緩緩展開,如同用毛筆在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般,線條或粗或細(xì)或重或輕或長或斷或延綿或中斷,讓人隨著各種高低長短深淺的輪廓跟著跌宕起伏,連呼吸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
一幅幅歷史畫面的鋪展,帶人回到那個年代。善良的宋剛最后卻不得善終,臥軌自殺;狡黠的李光頭腰纏萬貫、富可敵國,最后甚至坐上飛船去外太空。兩個人截然不同的命運,不同的結(jié)局,讓人懷疑善良、忠誠、愛情、努力的真正意義。
故事發(fā)展的脈絡(luò)一目了然,但每段急轉(zhuǎn)直下的情節(jié)安排讓人唏噓不已。金錢背后暴露的人性丑惡、扭曲的人物形象、荒誕的人物性格,一波接一波,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一面接一面,沒有結(jié)束的邊緣??赐?,撫卷長嘆,很長一段時間還會被書本的世界所籠罩著,烏云、冰冷、黑暗,久久不能忘懷。
有時想想,如果自己出生在哪個年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活法?隨著歷史波浪滔天的潮流,大起大落,奔騰不息,流離失所,居無寧日。后來終于想明白,無論哪個時代、哪種活法,根植于內(nèi)心最深處的那份倔強(qiáng)、不安分終將主導(dǎo)一切。
王朔說: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樣,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
看的書越多,越覺得人生來迷惘,像《阿甘正傳》電影開頭的那片白色羽毛般,被或輕柔或凌冽的風(fēng)吹著、托著、拽著、扯著,起起落落,經(jīng)過一片片樹林、一塊塊草坪、一條條馬路、一群群人流……最后落在誰的腳邊,被撿起、被踩踏、被忽視,然后,繼續(xù)著心安理得的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