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的扶桑讀后感范文
推薦文章
扶桑讀后感
端午回婆婆家,終于有點自己的時間,于是仔細婆娑起書架上為數不多的能看的書,偶然發(fā)現(xiàn)三年前買的《扶?!罚鸪踝x的時候覺得艱難晦澀,沒讀完就扔到一邊。手指劃過《扶桑》,來回兩遍,終于下定決心還是看這本吧,隱約記得當時買的理由是嚴歌苓很有名的一本小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扶桑讀后感,歡迎參考!
扶桑讀后感1
嚴歌苓的作品有個特點,她自己的感悟太多。對于扶桑的描寫和刻畫,說她承受苦難,我贊同。說她享受苦難,我不同意。
扶桑不是沒跑過!所以,扶桑不是沒有抗爭,就像她那一盒子紐扣,她的抗爭是一種靜默的形式。
別人都在奢望被人娶走,但她們卻早死了。扶桑呢?呆呆的,仿佛一個安靜的寵物,卻一直活著。
在我看來,脫離是一種奢望。扶桑清醒的看明白了。扶桑接受這些苦難,而且看起來享受著苦難。為什么?因為扶桑能夠看清!扶桑自始就是奴隸,不管在哪片土地。無論是婆婆家,還是金山城,奴隸和奴隸沒有本質區(qū)別。
奴隸,要么活,要么死!死容易,活難!既然想活,怎么活?莊子說:安時而處順。
作者以扶桑在疼痛中迎合引申出靈魂與肉體的評價,我是同意的,因為只有凌駕于肉體之上,靈魂之眼才能看到這無二的世界。
但說沒了殘酷與惡意,扶桑便暗淡的如任何一個普通女人,這里克里斯的價值觀我不認同。我想若克里斯真愛扶桑,便該舍棄扶桑那吸引他的病態(tài)美感。就像《新白娘子傳奇》里小青拍出的那個“忘”字——從此我們天各一方,但我知你安好,我便幸福了。
另外一個,書中多次提到種族問題,恐怕這才是作者真正想寫的。書中多次提到要滅絕這些黃種人,后來變成趕出這些黃種人。在我看來這顯露了書里面所謂的優(yōu)勢種族的劣性。因為他們不相信改變,只相信消滅。但是他們不知道一個道理:消滅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異想天開和自不量力。如果腦子里想著滅絕,那便只有失敗一個結果,并且要和挫敗感為伍。如果腦子里想的是改變和融合,那么注定要成功,并且享受到的是成就感。但是顯然急脾氣是受不了緩慢的改變和影響的。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直接從金礦里拾取,或者是壓榨和掠奪。
現(xiàn)在都提互聯(lián)網思維,什么是互聯(lián)網思維?我理解的是一種無限——機會的無限、網絡資源的無限、市場的無限——共贏的價值觀。
我們中國之所以能夠擁有幾千年的連續(xù)歷史,并且成為多民族和諧發(fā)展的國家,正是因為我們有農耕思想作為支撐——我們相信土地,土地能夠給我們一切——只要我們肯付出勤勞。所以我們相信人可以互相改變、互相影響、互相融合、互相進步、互利共贏的——只要我們努力。
這與現(xiàn)代的互聯(lián)網思維非常像,互利共贏。
要知道如果你專門去做,那么你不可能消滅任何事物,因為世界是無限的,所以該學著努力的去與它和諧相處,這樣你才有機會享受其中、暢游其中。
所以,扶桑的呆是一種思維的高格局。她以一種被動的姿態(tài),表達著一種東方哲學——不爭、不訟!就像土地一樣,不抱怨,不索取,卻一直給與。天上給太陽還是給風雨,她都承受。然后土地還盡可能的去饋贈——給出她所能長出來的一切。
在我看來,扶桑在疼痛中迎合,去尋找快樂,這不光是一種承受,也是一種共贏的潛在思維。包括她和大勇的結局,和克里斯的結局,莫不是一種她所能給與的兩全其美的樣態(tài)。
克里斯家族信奉:“沉默使人誠實,誠實使人自尊”。而他們的沉默,不過是對自己卑劣的承認,他們不讓虛偽的謊言或者骯臟的真相說出來,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的自尊中意淫。
“我們本性不改的埋頭苦干,像在最貧瘠的金礦上,用淘籮淘金的中國人那樣以最原始的手段聚集財富。我們的財富向灰塵那樣增長,那樣微博的增長。辛勤和忍耐串起了我們這五代黃面孔移民。”——摘自《扶?!?/p>
作者為我們展開了一個歷史畫卷,那些血肉,化作歷史。同樣的種族主義題材我想到了《湯姆叔叔的小屋》。
落后而挨打的,其實不是只有我們一個國家。今天,我們卻能夠獨樹一幟的強大起來,正是源自于我們獨特的韌性,還有我們根深蒂固的農耕文明的哲學內涵做支撐,我們總是能夠活下來,因為我們相信土地,相信自己的勤勞。所以我們可以無數次爬起來、站起來、強起來!
《扶?!防锩?,描寫了白人面對我們的那種焦慮感,他們把我們說的一文不值,但其實給我的感覺卻是他們在害怕我們?;蛟S他們心里認為我們是該被奴役和統(tǒng)治的,但他們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行為全部來源于我們的理性選擇。這一份理性,也使得我們更加的隱忍。要知道這種理性對他們是顛覆性的,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沒有在奴役我們。所以,或許這正是《扶?!防锩姘兹说哪欠N焦慮所在。
我們發(fā)明了火藥卻從沒想著,用它去侵略和掠奪,因為我們的農耕哲學讓我們擁有的是互利共贏的思想,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想法。
《扶?!菲鋵嵰恢痹谔接懨褡逯髁x,而我認為,這些對我們的偏見是我們農耕文明沒有被精準的表達和輸出,而造成的一個誤解。
我們的韌性、隱忍和承受,被視為異類,其實是我們沒有被理解,特別是當時我們貧弱。沒有人會去試圖了解弱者,更沒有人相信弱者有什么好的哲學或者思想內涵。
沒有人愿意去思考一下,這幾千年來,我們的土地教給我們的道理——風來雨來日頭來,長瓜長豆長糧食。我們從來學會的就是靠一雙手,土里刨食。
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這是我們對于大自然的敬畏之下,總結出的大自然的法則,我們從土地那里學會了承受,大自然有他的法則,我們改變不了,所以我們總結出規(guī)律,為了更好的承受,更為了可以為我所用,這是一種共贏的思想。當然,也沒有人相信能從弱者那里共贏什么!
我們?yōu)槭裁聪嘈?ldquo;人定勝天”的道理,因為我們想勝天,我們敬畏天,然后了解天,這也可以看出來,我們的哲學里,敵人只有“老天”。而民族主義者們,敵人便真真正正的是人,是別的民族、別的種族,這是多么虛弱的立場和觀點!但是,弱者的信仰只會被強者當做愚昧。
有人把農耕文明當做羊性,就像《扶?!防飳τ谏澈秃5谋硎觯?梢运僚?,卻終歸由沙來托舉。我們從土地上學來的哲學,是一個道理,土地她不抱怨,她看似在承受,但她卻也最富有、最強大,因為她總是利用起風雨和陽光,孕育出生命來。沒有土地,風便是風,雨便是雨,陽光便只是陽光。有了土地,他們便可以孕育生命??墒?,沒有人會把這種奇跡和弱者聯(lián)系在一起。
所以,我們必須要強,不惜代價的強。我們中國正在日益強大,但我們不能停下來,因為我們還要更強!超級強!
因為只有強者,才有人愿意去理解我們的哲學;也只有強者才能靠著自己絕對的實力,讓對方好好跟我們談互利;也只有強者,才有人愿意和我們想辦法共贏。
也只有我們夠強,我們每個人才可以真真正正的為人,真真正正的生活,真真正正的享受人生!
扶桑讀后感2
嚴歌苓的《扶?!吠ㄟ^主角扶桑,這位在美妓女的經歷,再現(xiàn)了十九世紀北美洲移民浪潮中,華人移居美國的生活境遇。全文用憂傷,悲痛,憐憫的筆調搭建了一幅奇異的女性生存景觀。
在書中,扶桑的形象是身穿紅色繡衣,容忍一切,她有著東方母性的氣息,她神秘而美麗。扶桑是那個時代最底層女性地位低下的象征,她被人販子拐到了美國,她順從了,順從了作為妓女挨打挨罵的命運。扶桑的性格中永遠沒有反抗,她逆來順受,這注定了她的命運是悲哀的。她經歷了被拐賣,被傷害,被拋棄,但她總是微笑著,面對著,容忍著。她揣著一個美國夢:伊始,她想尋得在美淘金的丈夫。但隨著命運多舛,她的夢不斷被修正,不斷變更。在顛沛流離中,她的選擇,或許是命運帶給她的選擇使她在歧視中存活。這體現(xiàn)了她的生命力的頑強和果敢。
“這是個最自由的身體,因為靈魂沒有統(tǒng)治它。靈魂和肉體的平等使許多概念,比如羞恥和受難,失去了亙古的定義。”當扶桑受侵犯時,她的肉體是自由的,肉體的污穢代表不了什么,因為她的靈魂是圣潔的。扶桑接納妓女這一職業(yè),因為這是她在異國他鄉(xiāng)生存的唯一方式。扶桑是頑強的,橫渡太平洋時,同樣被拐的女性,要么尸沉大海,要么瘦骨嶙峋,而扶桑卻整整一百斤;當救助會以反華燒毀妓院,扶桑依靠死去的同伴一碗冷了的米飯存活下來?;钪倳邢M?。
扶桑正是封建社會中傳統(tǒng)的女子,她寬容忍耐,麻木順從,無怨無悔??死锼箤Ψ錾5膬A慕是由于那遠古的母性:“他心目中的母性包含受難,寬恕和對自身毀滅的情愿。”而扶桑正是這般。扶桑的本身是矛盾的,她是骯臟的妓女,由于母性“不加取舍的胸懷是淫蕩最優(yōu)美的體現(xiàn)”扶桑在精神上卻是圣潔的。
扶桑是苦難的卻也是幸運的。她不同于尋常妓女,20歲是她們的終結,郁郁寡歡。扶桑是個值錢的婊子,無論白人,黃人都齊聚在她的樓下,排起長長的隊,只為一睹她的芳容。她得到了克里斯的深愛,她被紀錄在160冊書籍中。扶桑是幸運的,同樣是聰明的,她明白“愛是一個古老的圈套”。在她快嫁給心愛的克里斯時,她摒棄愛情,嫁給了大勇(這個將死之人)為妻。她不必拘泥于愛情,她不必束縛自己于愛的圈套,她終于可以回到大洋那方的故土了。
《扶?!芬粫蟹从车氖虑樘嗵?,有種族歧視,又貪婪,有矛盾,也有混亂,扶桑作為一位傳統(tǒng)的弱女子,她經歷著她本不用經歷的一切,他用她那美麗的面龐以及那癡癡的微笑,在這個亂世生存。而大勇,用他的智慧與手段,使自己與美國白人平起平坐。但有差異就有歧視。文化差異無法彌合,價值無法合一。扶桑飽受屈辱,大勇絞死臺上,還有華人民工,華人妓女,他們的命運中有的只是壓迫與受苦。小腳,辮子頭這些歧視的名詞在美國白人眼中是笑料。這也與當時中國人受封建思想毒害而形成的奴性有關。
《扶?!芬粫菄栏柢咦鳛榈谖宕泼袷艿狡缫暤谋尘跋滤瓿傻模J為只有寬容,堅韌,頑強才可能在夾縫中活下去,并綻開美麗的花朵。這并不是贊美扶桑,因為新時代不應有舊的面貌。
用書中的一語來結尾:
“并且,誰又能替代扶桑?這樣簡簡單單坐著,磕她的瓜子喝她的茶,那種豐富而不可名狀的蘊藏就在那里了。”
扶桑讀后感3
閱讀著名旅美作家嚴歌苓的作品《扶?!罚彩腔诮鼇砜戳穗娨暸_熱播的她的另一部小改編為電視劇《娘要嫁人》,她的作品總是語言生動流暢、文字犀利且簡練,故事性強,尤其擅長對不同時期女性各個鮮活的生命描述與刻畫,豐富而細膩。
《扶?!肥且砸粋€夾在東西方文化困惑的青年女子以敘事人的立場,對一百年前文化處境下中國名妓遭遇的傳奇闡釋。小說源起一百六十部有關圣弗朗西斯科唐人街的史書中,扶桑是作為最美麗的中國名妓被記載的故事,即便史籍所描述的很難考究其真實程度,然而一個古老東方女子與一個白種男孩彼此文化背景差異的撞擊帶來的樂趣與痛苦。雖然很難說清對《扶?!芬粫母惺埽步^沒有看休閑時尚期刊類讀物的帶來的輕松愉悅感,卻毫不掩飾這是一部東西方文化框架下,對跨過大西洋第一代移民關于中國名妓扶桑的傳奇而震撼的閱讀體驗,小說有著探密錯綜復雜種族間情愛以及有關永恒愛情故事的主線。甚至展現(xiàn)了大膽、性感與慘烈的場面,黑幕、兇殺、販賣人口,中國男人的粗辮子、中國女人的三寸金蓮,都充斥著西方人的獵奇目光,人性的自私卑劣似敗葉枯枝是隨處可見的常態(tài)。扶桑般的女子們在苦難中冷酷麻木。作者這樣描述:“這類風塵女子十八歲開始脫發(fā),十九歲落齒,二十歲已兩眼混沌,顏色敗盡,即使活著也像死了一樣給忽略和忘卻,漸漸沉寂如塵土”,“幽黑的窗格內,她如一尊女神雕像,她紅色衣裳臨界她身后的黑暗…她微笑得那么沒意義,卻那么誠懇和溫暖,母性和娼妓就那樣共存在她身上”。主人公幾近宿命的悲劇,讓人驚悚不已、殘酷得令人無法相信!
作者以寫實與寫意的敘事紀實方式,讓人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扶桑與生俱來作為東方女人的全部美麗,她是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象征,雖受盡蹂躪而弱者自有它的力量所在,同時蘊涵著弱者不弱的弱勢生存的文化精髓。異國情調的克里斯從少年的誘惑和用盡一生去深層勘探扶桑,發(fā)現(xiàn)心目中這竟是母性,正如作家筆下的精彩剖析:“母性是最高層的雌性,她敞開自己,讓你掠奪和侵害,她沒有排斥,不加取舍的胸懷是淫蕩最優(yōu)美的體現(xiàn)…她的本性怒放了,悠然躍然騰空,她披著幾乎襤褸的紅綢衫站起,她是一只扶搖的鳳凰”。一切巨大的痛楚和罪孽變成對她的成全,包含著受難和自身毀滅的情愿,她長辭般的微笑在表露,受難不該是羞辱的,受難有它的高貴和圣潔。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很有哲理的一句話。舊時代,多少風塵女子孤寂如塵土。大地無言,卻生生不患,生命大而無窮?,F(xiàn)實又有多少人真正有興趣關注我們父輩或者祖輩的命運?一個不尊重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輕易忘記過去的民族,也一定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時光會記得,某些東西,并沒有漸行漸遠,而是深藏在心中,永遠不會老去。
敘事人稱自己是第五代移民,她自問道:“跨過太平洋的緣由是什么。我們口頭上嚷到這里來找自由、學問、財富,實際上我們并不知道究竟想找什么”。然而,迄今為止出國潮仍在繼續(xù),一代代、一批批移民奔向歐洲、涌入美國,多少人在為圓自己的淘金夢不懈奮斗,綠卡、財富乃至名望…,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那么多的苦難需要承受,那么多的辛辣與沉痛需要經歷?;蛟S再過一百年,在不經意回首間,才發(fā)現(xiàn)奔波的來路上,竟是夢想的殘骸,曾經的壯志,早被殘酷的現(xiàn)實壓得沉重,浮躁的社會、紛亂的世界,迷惘的人生是否一樣隨波逐流。
行走于塵世,那些哀傷繁華終成過往,風華不過是一指流沙,世間的女人們需求的其實不多,最重要的,莫過于一顆安靜的心、一顆強悍的心,讓過去過去,讓未來到來。
扶桑讀后感4
你是我在風中不經意間捕捉到的味道,
妖嬈、雍容,與暗黑的風景鑲嵌,
大朵的牡丹花蜂擁而至你的身上,溫潤的憨厚的美掛在你彎彎的嘴角,美的不知所以,
所以我想靠近你,融入你,可是我找不到走進你心的門,
我在外面觀望,一度想要解救你于我眼中的水火,可是我錯了。
你依然掛上了那雍容暗沉的紅色緞子,如火焰一般,你的美以我熟悉的方式回來了,我那樣無措。
你離開我,生病了,我用我幼小的一生義氣去救你,輾轉于別人手里。
然后,我做了最惡魔的事,離開兩年。回來時你站在那里,我無法原諒自己,無法走向你。
你還是來了,你在等我,我也用一生的迫切在等你。
然而,你知道事實了,卻用那樣寬容的姿態(tài)敞開胸襟寬恕我,你寬恕了我。
我想和你一起,戰(zhàn)勝膚色,戰(zhàn)勝眼光,只是你。
第二天,我醒來,手里只有你的一縷頭發(fā),找了很久,才知道你和他結婚了,在他的刑場上。
我們錯過一生,我始終不明白你的美是如何深入我的骨髓,在我行將就木時,突然心動,你是大地,忍耐一切,寬容一切,接納滋養(yǎng),也接納墮落。你是東方,是女性。
你是我顯少能記得的名字,你的眼神總是不同于別人閃著探索的光芒,
你的孩子氣使我把你當成孩子,可是你的眼睛想旅行。
我從不曾期待,不曾多言語,不曾。我們用一點語言溝通,但其實我們不需要。
我可以容納那些使我疼痛、厭惡的事,我順著流水生活。
可是,我開始等你,期望你出現(xiàn),直到我咬掉你的扣子。
我不曾惱怒,依然等你。在你拉著我的手告訴他們,讓空氣都凝結時,你弄疼我了。第二天,我嫁給大勇,把他骨灰?guī)Щ剜l(xiāng)。
多年后,我們見了也不會認出來,認出來也不會有交集了。
故事終將會隨著我們埋葬于黃土中,無人嘆息、無人來嗅。
扶桑讀后感5
不想,看到第一句,就直擊心扉,“這就是你”,咀嚼數遍,一簾大幕緩緩拉開,如同電影的鏡頭,慢慢追蹤,逐漸清晰。還記得《妖貓傳》中楊貴妃的處理方法就是這樣,以第三者的視角進入,甚少言語,但效果并不理想,沒想到如此的處理方法躍然紙上,卻給足了讀者巨大的.想象空間。驚艷的開頭,便深深地吸引我讀下去?! ≡谖闹?,兩處場景至今不明白作者的深意:
場景一:“如此的對視引起的戰(zhàn)栗從未平息;我記不清有多少個瞬間,我和丈夫深陷的灰眼睛相遇,我們戰(zhàn)栗了,對于彼此差異的迷戀,以及對于彼此企圖懂得的渴望使我倆間無論多親密無間的相處不作數了,戰(zhàn)栗中我們陷在陌生和新鮮中,陷在一種感覺的僵局中。”為何是僵局?想不明白。
場景二:“大勇說,街對過的布行老板今天一早把老板娘殺了。”“大勇又說,我殺你是疼你愛你,你知唔知?”不管怎么樣,生才是終極法則啊?難道因為愛,成全她,就是親手了結?
對書中感悟比較深的是,仇恨的力量,震撼于仇恨無需繼承,卻可以綿延至一百年后。美國對中國制造2025發(fā)出的挑戰(zhàn),難道尋不著書中白種人對天生隱忍而堅韌的溫存的黃種人的恐懼么?只不過恐懼的不再是如潮水般從海岸線上瞪著黑眼睛慢慢滲透,用盤根錯節(jié)的復雜糊涂了原本如線條般明了的關系;而是堅韌而勤勞的逐漸走向民族復興,逐漸屹立于世界之林。
好書如好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