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xué)生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
中學(xué)生最新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
《輪椅上的夢》該書的主人公方丹是一個殘疾少女。她的心靈世界是什么樣的呢?在人們的印象里,它也許是狹小的、黯淡的、封閉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1
最近,我讀了張海迪寫的一本自傳體小說——《輪椅上的夢》。小說的主人公方丹是一個殘疾女孩,卻擁有著許許多多美好的夢,她渴望健康、渴望友誼、渴望知識、渴望奉獻、夢想成為一個作家……也許這些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并不能算是夢,可方丹是個殘疾人,從小就被疾病奪去了站起來的權(quán)利,而冷酷的命運并未對她有絲毫的眷顧和憐憫,接踵而至的厄運、挫折、打擊一次次折磨著她幼小脆弱的心靈,粉碎了她那美好的夢,伴著方丹成長的,是眼前的陰影、眉心的憂愁、內(nèi)心的孤寂、傷心的淚水……正因為如此,她的奮斗、她的追求、她的成功才會顯得那么艱難、那么感人。可以說,輪椅上的夢本身就帶著一種悲情色彩,但是,當(dāng)我淚流滿面地讀完全書時,交織在我心中的卻滿是感動、是欽佩、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強烈的震撼!
我慶幸自己讀到了這樣的一本好書,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還給我精神上以鼓舞、帶給我心靈的洗禮、教給我生活的智慧……
讀《輪椅上的夢》,我學(xué)會了堅強不屈。是啊,方丹是不幸的,在她的童年、少年里,或許有些人是看不起她,或許一度她也有過心靈上的掙扎,甚至是想過要輕生,但面對生活中的疾風(fēng)驟雨,她并沒有灰心喪氣,沒有屈服于困難,沒有向命運低頭!她堅信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她堅信終有一天能戰(zhàn)勝重重困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正如書中所說:“在歷史的進程中,哪一個人能夠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運呢?”“過去生活改變了我們,現(xiàn)在是我們改變生活的時候了……”和她相比,我們何其幸運!不用背負時代的傷痕,不用承受歲月的煎熬,更不要承受軀體和心靈的摧殘!誠然,生活之路不會是平坦的。我們也許正經(jīng)受著磨折煩惱,也許會陷入困惑和迷惘,也許會遇到困難挫折,但是,我們能因為這些而自顧自憐、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棄嗎?世上哪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
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2
輪椅是禁錮人的,一輩子依賴輪椅而不向命運屈服的人是值得人們崇敬的;輪椅上的生活有太多的痛苦,但輪椅上的夢卻給人們帶來向上的力量。任中國殘聯(lián)主席的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嚴(yán)重的高位截癱,但她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她的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不但在中國出版,還在日本和韓國出版,并榮獲全國奮發(fā)文明進步圖書獎長篇小說一等獎。
讀了這本書,我深受感動,她不但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樂觀精神頑強地與病魔進行斗爭,而且以超人的意志在小小的輪椅上自學(xué)了小學(xué)、中學(xué)的課程,自學(xué)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她還自學(xué)了醫(yī)學(xué),學(xué)會針灸,能為病人看病。1983年,張海迪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優(yōu)秀共青團員”稱號,還曾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自強模范等稱號。她在八十年代被人們尊稱為“八十年代新雷鋒”、“中國當(dāng)代保爾”。
就像貝多芬所講的一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張海迪在厄運面前毫不退縮,她主宰著自己的人生,譜寫了一曲命運交響曲。作為小學(xué)生,我們要學(xué)習(xí)她百折不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學(xué)習(xí)她渴求知識、刻苦自勵的頑強毅力,學(xué)習(xí)她對社會盡責(zé)、為人民服務(wù)的獻身精神。要努力用這種精神對待工作、學(xué)習(xí)、生活,頑強奮斗,銳意進取,為祖國做貢獻,為人民作貢獻。
以前,我總是遇到困難就退縮,把問題丟給爸爸、媽媽。讀完《輪椅上的夢》,我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要向張海迪學(xué)習(xí),以樂觀頑強的精神去面對困難。
《輪椅上的夢》催我奮發(fā)向上!
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3
《輪椅上的夢》,主人公方丹是一位雙腿癱瘓的殘疾女孩兒。但是方丹熱愛生活,與朋友之間有真摯的友誼。殘酷的現(xiàn)實改變了她的生活,意志堅強的她也要改變生活,“道路是自己選擇的,誰也不可能代替別人走完全程”。方丹的這句話令我備受鼓舞,仿佛給我插上翅膀,帶我?guī)绎w入夢想,飛入屬于我的天空。
我想起了這本書的作者張海迪,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因患脊髓病,被病魔奪去了健康,導(dǎo)致高位截癱。她不能和小朋友一起走路去上學(xué),不能穿上漂亮的芭蕾舞鞋翩翩起舞。她不但心靈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病痛也一直在殘忍地折磨她,讓她痛苦不已。她失望過、抱怨過,抱怨老天爺為什么對她這么不公平。但是在殘酷的命運挑戰(zhàn)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沒有沉淪,而是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頑強毅力與病魔斗爭。她雖然沒有走進校園,卻以超人的意志自學(xué)完成了小學(xué)到中學(xué)的全部課程,自學(xué)了英語、日語和德語。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學(xué)會了針灸,成為陶莊的第一代女醫(yī)生,給村里人帶來健康,撫平他們的傷口。
一個殘疾人都可以自強不息,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并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對于身體健康的我來說,真是要好好反省反省自己:遇到困難總是逃避、退縮,碰到問題就想放棄,沒有勇敢地面對?,F(xiàn)在想起來,真是無地自容啊!有一句話說得好: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我要學(xué)習(xí)張海迪樂觀頑強的精神,勇敢地面對困難,自強不息,讓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
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4
遇見,是生命安排好的相逢。有的時候一個平凡的生命,只是因為一個恰好的轉(zhuǎn)機,便不再平凡。對方丹來說,這個轉(zhuǎn)機就是讀書。
《輪椅上的夢》,這本書是張海迪的自傳體小說。書中女主角方丹,和張海迪一樣,從小患有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只得成天躺在床上,盯著緩緩移動的陽光……直到有一天,她遇見了書。她說:“我的心仿佛生出了翅膀,它飛起來了!我想說,天空屬于我……”讀書徹底改變了方丹,她開朗起來,振作起來。最終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用自己的殘疾之軀造福鄉(xiāng)鄰。而讀書,也正是作者張海迪自己的成長之路。
在方丹那個年代,人們對書是一種貪婪的渴望!那時候一本書要費很大的勁兒,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才能得來。每得到一本書,全班同學(xué)都搶著看,輪流看,直到書都快翻爛了。而現(xiàn)在,看什么書,網(wǎng)上一搜,就出來很多個版本:青少版、英文原版、成人版、名師注釋版……讓人挑得眼花繚亂。但是,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們對讀書的熱情越來越少了呢?據(jù)統(tǒng)計,中國人每年平均讀的書只有4。5本,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多數(shù)人家中可能擁有幾十本甚至更多書,但是大多都放在書架上,直到落滿灰塵。
在大熒屏上放過的電影,火一陣子就轉(zhuǎn)瞬而逝,留在腦海中的只是幾個鏡頭;手機APP“電子閱讀”,手指劃一劃就翻過去,哪有時間細細品味;用圖像所展現(xiàn)的,哪能體味作者費盡心思遣詞造句所展現(xiàn)出的優(yōu)美的表達?
過去,方丹因為讀書而成就了自己的夢想?,F(xiàn)在,如果方丹還在,她還會熱愛讀書嗎?
希望將來的“方丹”,還能一如既往的熱愛讀書,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輪椅上的夢讀書筆記5
“孤寂的逆境沒有使她沉淪,傷心的淚水沒有遮掩她奮進的航標(biāo),她駕馭著生命的小舟在人海里求知似渴,頑強博擊,在不斷戰(zhàn)勝自我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边@本我無意看到的《輪椅上的夢》,觸動了我的心靈。
自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文中的主角方舟就是一個自強的女孩。之所以我們要自強,是因為自強是支撐著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東方的一種精神,也是流淌在中華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讀完殘疾少女方舟的故事后,讓我想到了古今中外其它自強不息的人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王勾踐在會稽之戰(zhàn)中戰(zhàn)勝了之后,被押送到了吳國當(dāng)奴隸。三年之后,勾踐被放回了越國,但他不忘恥辱,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還在吃飯的地方掛了一個苦膽。吃完飯都要嘗一嘗苦膽的味道,為了提醒自己不忘記過去的恥辱。
就如《輪椅上的夢》的作者張海迪,她本人就是自強不息的典范。5歲時,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了高位截癱,變成了一名殘疾兒童。但她并沒有悲觀消沉,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病魔作斗爭。張海迪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自學(xué)了四種語言,還攻讀了大學(xué)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這長達44年的病痛,始終折磨著張海迪,但她始終堅持著,還寫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
作為小學(xué)生的我們,沒有忍受極大的屈辱,也沒有殘疾,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學(xué)習(xí)。我們應(yīng)該不怕困難,不怕挫折,自強自立。就如張海迪姐姐說的“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薄凹热皇穷w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們,把一切奉獻給人民?!蔽覀円獮榱酥腥A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學(xué)習(xí),而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