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范文5篇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是家喻戶曉的一個故事。下面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如果你喜歡的話,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哦!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一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zhàn)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zhèn),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yè),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
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tài)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梢姰斢鲆姳瘋⑼纯?、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戰(zhàn)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二
我終于把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看完了。我合攏了書,回憶著書中的每一個人物角色。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描寫了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亡、西晉統(tǒng)一為止,期間近百年的歷史故事。他展現(xiàn)了東漢末年在黃巾軍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被鎮(zhèn)壓的過程,集中的描繪了三國時代各封建統(tǒng)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錯綜復雜、尖銳激烈的斗爭,及其相互間消長愈興亡過程。
與此同時,小說也描寫了東漢末年的政治腐敗與黑暗,社會的動亂,以及民生凋撇的圖景,揭露了統(tǒng)治階段武裝集團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相互爭奪權力,制造亂戰(zhàn),使人民群眾慘遭涂炭的暴行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某些真實歷史。
《三國演義》把蜀漢政權當作全書的主導方面,把蜀主劉備塑造成一個仁君的典范。劉備從桃園三結義起就抱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處,“與民秋毫無犯”,所以“遠得人心,近得民望”。
在曹操大舉南下,劉備從新野、樊城撤退時,雖然情勢萬分危急,他也不肯丟棄數(shù)十萬隨他赴難的百姓。劉備對部下也篤誠寬厚,“知人善任”,以德感人,以德服人,故如諸葛亮、五虎將等一代英豪能終身相隨,君臣之間的關系“猶魚之有水也“。
與劉備的“寬仁厚得”相反,小說中的曹操則是一個殘暴的奸雄形象。劉備入川時,曾對龐統(tǒng)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
作者渴慕由明君良臣一統(tǒng)天下,治理國家,創(chuàng)造一個清平世界,但歷史的發(fā)展恰恰是事與愿違,暴政戰(zhàn)勝了仁政,奸邪壓倒了忠義。
現(xiàn)在的今天,我們過著幸福、平安的日子,你可曾想過我們的祖先曾九死一生地拼搏,想創(chuàng)造一個清平世界?,F(xiàn)在,他們的愿望實現(xiàn)了。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分一秒,不要浪費。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三
在《三國演義》中,蜀國后主劉禪昏庸無能,聽信讒言,不重用姜維,終于導致了蜀國的滅亡。這似乎已成為現(xiàn)代人對蜀國滅亡的共識了。然而,要是拆穿西洋鏡,換個角度看,蜀國之所以滅亡,劉禪的昏庸固然是原因之一,而蜀國國策不得民心,諸葛亮的戰(zhàn)略方針不符合實際,更是蜀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諸葛亮的戰(zhàn)略方針為什么不符合實際呢?這還得從諸葛亮的北代談起。諸葛亮雖然在北伐中屢敗魏國,但從總體的戰(zhàn)略上卻是失算的,應該說是聰明人做出的違背客觀實際的糊涂事。
諸葛亮在“王業(yè)不偏安”的思想指導下,多次主動北征。曹魏采取戰(zhàn)略防御方針,以逸待勞,拒險固守。這樣,蜀軍往往因長途征戰(zhàn),糧草不濟,不能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屢遭挫敗,最終也弄得蜀國變得疲憊不堪。
諸葛亮死后,他那不符合實際的戰(zhàn)略方針也未曾改變,因為繼任者姜維,也是個心存漢室,主張王業(yè)不偏安的將領。更不看客觀條件是否成熟,有無可能,也連年出兵北伐,竟有九伐中原之說。長期而頻繁的戰(zhàn)爭,動師擾民,嚴重的損耗了國力,終于把疲憊的蜀國拖到了崩潰的境地。
當時,吳國一使臣出使蜀國后回去報告說,所到之處,士皆饑色,民皆菜色。蜀國境況如此,又怎能安邦定國,統(tǒng)一天下呢?據(jù)史書記載,蜀漢滅亡時,有戶28萬,人口94萬,卻養(yǎng)了4萬官史,10.2萬士兵。平均7戶養(yǎng)一官史,9人負擔1個人士兵!老百姓負擔這么重,怎么能長治久安呢?!
歷史反復證明,任何雄才大略的人物,包括具有諸葛亮一樣聰明才智的偉大人物,如果試圖干那種超越客觀條件的事情,都只能以失敗為其歸宿。蜀國的滅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四
“草船借箭”中說的是周瑜嫉妒諸葛亮,他就派魯肅前去打探,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得知后,認為此人不除,日后必為東吳大患。因那時缺箭,便要諸葛亮三日內(nèi)拿出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他的神機妙算,不費吹灰之力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
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就像周瑜這樣,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就像諸葛亮這樣??紤]他人利益,自己也能帶來好處,但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反而不能帶來好處。
諸葛亮人人都知道他聰明有才干,有一次,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中原時,大將馬謖剛愎自用,使得魏軍司馬懿乘機而入,為了避免更大損失,諸葛亮急忙安排大軍趕快撤回蜀國,城中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同時下令:把城內(nèi)所有旗幟藏起來,然后大開城門,并讓兩個書童跟自己一起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來后看到這番景象,很是納悶,忽然他神色緊張,立即下令:馬上撤退。諸葛亮看他走后,長吁了一口氣,對大家說:“司馬懿一向知道我謹慎,一定以為我是在用計騙他入城,所以反而慌忙退走了。”
《三國演義》不僅內(nèi)容精彩,還讓我知道了許多戰(zhàn)略,真是讓人難忘!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五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后,我感受到了書中各位英雄好漢們的精神。全書演變了整個歷史過程,還讓我體會到了許多受益的道理。
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在東漢末年,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節(jié)為兄弟,在朝廷當了官。不料,來了一個名為董卓的惡霸,老百姓們都對他恨之入骨,呂布就借“美人計”殺掉了董卓……在一次次的亂戰(zhàn)殘殺中,一個朝代取代了另一個朝代,最后,東漢末年以來分裂了數(shù)十年的中國終于由晉王朝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而“三國”指的就是魏國、吳國、蜀國。
《三國演義》中人物的特點也是豐富多彩的:有魯莽的張飛、機智的劉備、聰明的諸葛亮、勇猛的曹操……有了他們,《三國演義》這本書才會那么多姿多彩。
我覺得《三國演義》是一本勵志成長的書。它讓我學習諸葛亮的聰明、劉備的勇往直前……它讓我懂得了該做一個有怎樣氣質(zhì)的人,它讓我明白了做事要擁有清醒的頭腦,要做一個果斷的人。只有這樣,勝利,才會屬于自己的!
相關文章:
下一篇:綠野仙蹤讀后感500字左右范文
相關推薦
延伸閱讀
-
空城計讀后感范文500字
空城計讀后感【一】 像往常一樣,我一個人在家中,看著《三國演義》,我看到了空城計…… 南方安定之后,諸葛亮終于可以開始伐魏大業(yè)了。幾場戰(zhàn)役打下來,蜀軍勝多敗少,形
瀏覽:374 讀后感 -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左右作文5篇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它是羅貫中的著作,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使我認識買了書中很多人物、懂得更多的道理。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在東漢末年,因為國家
瀏覽:86 讀后感 -
三國演義空城計讀后感400字左右范文
諸葛亮在失街亭后曾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在談到這個故事時,許多人都感嘆諸葛亮的才智,而嘲笑司馬懿的膽小愚笨。少年時也曾說過,如果我是司馬懿肯定會殺進空城,至少派一員將殺
瀏覽:203 讀后感 -
《三國演義》讀后感之草船借箭范文
我在本冊書中學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對文中的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草船借箭選自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說家,戲曲家,
瀏覽:181 讀后感 -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700字左右范文5篇
最近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龂镆灿性S多我喜愛的人物。如: 周瑜,字公瑾,是三國時期的將領、戰(zhàn)略家。周瑜志向遠大,尤其喜歡鉆研兵法
瀏覽:97 讀后感 -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范文:諸葛亮
三國里,我喜歡蜀地,我喜歡劉備,我更喜歡他的軍師——諸葛亮?! 安荽杓笔俏易钕矚g看的篇章。一天,周瑜找諸葛亮議事:要求十日造箭十萬支,違期問斬。不料,諸葛亮當即
瀏覽:525 讀后感 -
小學生三國演義讀后感500字范文
每天聽評書《三國演義》成了習慣,當昨天聽到第一百六十一回--張翼德計取嚴顏時,心中頗有感觸?! 李伳宋鞔ɡ蠈⒅怯码p全,占有地理優(yōu)勢,巴郡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因
瀏覽:67 讀后感 -
讀三國演義有感800左右范文多篇
在長長的暑假里,我專心致志地閱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書中的情節(jié)有時會讓我流淚,有時會讓我拍手稱好,總能讓人廢寢忘食?! 度龂萘x》主要記敘了東漢末年朝政腐敗
瀏覽:92 讀后感 -
2020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作文5篇
《三國演義》是一本經(jīng)典的長篇小說,它很好地體現(xiàn)出三國亂世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場局。講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的場景。魏、蜀、吳三國相繼崛起,成鼎足之勢,
瀏覽:95 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