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
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范文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成語故事閱讀心得,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1
成語故事伴我飛翔
——《成語故事》讀后感
從上幼兒園開始,媽媽就幫我買了很多的故事書,有《三毛流浪記》、《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成語故事》。每一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都捧著《成語故事》,對著每一個字上的音節(jié),慢慢地看著其中一個個成語小故事,從中學(xué)到了好多做人的道理。
在《開學(xué)第一課》里,有一位教師說過,每一個漢字的后面都有一個歷史,都有一個來源。那么我想每一個成語的后面都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在《成語故事》里,每一個好長的故事,我們的祖先只用四個字或八個字就能夠表達出來,比如“九牛一毛”、“拔苗助長”、“葉公好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并且每一個中國人看了、聽了都明白它們的意思,真是太神奇了。同時,每一個成語包含的資料都是我們祖先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智慧的結(jié)晶,教導(dǎo)著我們做人的道理。
在《成語故事》里,我最喜歡的是“磨杵成針”這個故事了。故事里講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他乘教師不在書屋,偷偷跑到山下的小河邊玩,正好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感到很奇怪,就問她在做什么?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繡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在“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激勵下用功讀書,最終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成為了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詩仙”。經(jīng)過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有自我的奮斗目標(biāo),同時要相信自我,堅持不懈,那么無論做什么事就都會取得成功。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組成的成語,背后卻閃耀著我們的祖先無窮的智慧,啟迪著我們前進的方向,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激勵著我要讀更多的好書,讓它們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
關(guān)于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2
暑假里,媽媽陪我到書店買了《成語故事》這本書。書里面講了好多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教給我一個深刻的道理,每個故事還都帶有插圖,十分吸引人,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對它愛不釋手。
書里面的《井底之蛙》、《守株待兔》、等故事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告訴我:這個世界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們不能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盲目自大,不要驕傲自滿。做人不要只看見眼前的天空,要見多識廣。
《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不要死守著一個簡單的道理,妄想從此不用勞作、不用行動,就能夠得到成功,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人不能貪得無厭,不能不勞而獲,否則會因小失大。
書里面的故事不但讓我學(xué)會很多知識,還學(xué)會了很多的道理,看來我更應(yīng)當(dāng)多看書,讓自我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地充實自我,讓自我變得更棒!
關(guān)于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3
我最喜歡讀書了,因為讀書不僅僅能夠增長知識,并且能夠讓我懂得許多道理。
我讀了很多書,如《三字經(jīng)》、《好詞好段》、《成語故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成語故事》?!冻烧Z故事》中有很多小故事:愛屋及烏、不自量力、半途而廢、功虧一簣……你要問我最喜歡哪個故事,我會毫不猶豫的答道“功虧一簣”。功虧一簣講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紀(jì),周武王滅掉商朝,建都鎬京。當(dāng)時的人們對新生政權(quán)的建立感到由衷的高興,無不歡欣鼓舞,拍手稱快。各個諸侯國也紛紛從四面八方攜帶貴重禮品及土特產(chǎn)趕來朝賀,連離鎬京的很遠的西戎也派專使帶來一條名犬作為貢品。周武王高高興興的收下了所有的貢品。擔(dān)任太保的召公擔(dān)心武王從此驕傲自滿,沉醉于豪華生活,就從旁提醒說:“對國君來說,最值得珍重的是人才,國家沒有賢人治理,早晚要滅亡。有作為的君主應(yīng)當(dāng)是群臣的表率,每時每刻都要留心自我的一言一行,看它是否與德行有違,尤其不可忽視細小的行為。大德有小德積累而成,這如同筑起百尺高的土山,要一筐一筐的堆上去,哪怕僅差一筐土,也是還沒到達百尺的高度?!蔽渫趵斫饬苏俟囊庖姡闪速t明的君王。
從這則故事中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去完成。學(xué)習(xí)也是一樣,不能圖一時歡樂而不好好學(xué)習(xí)。
關(guān)于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4
《成語故事》是我們小學(xué)六年級時學(xué)校的一本課外書,雖是本課外書,但絕不比語文教科書遜色,資料不僅僅十分搞笑,而且能學(xué)到許多成語。
在這本書中,每個成語都有一個小故事,并且其語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語字典》里那樣深奧,讓人摸不著頭緒。就拿“老馬識途”來說吧!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天漸漸地暗下來了,刺骨的寒風(fēng)吹得士兵們瑟瑟發(fā)抖,像點火取暖,但是帶去的火種,早已被風(fēng)吹滅了。好不容易把隊伍聚攏在一齊,挨到天亮,查看人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個個士氣沮喪,情緒低落。管仲覺得在這樣下去,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急忙傳令,趕緊尋找出路,但是走來走去,總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張恐懼到了極點”這短短的一段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齊軍的處地,幾乎陷入了絕境中。
還有,在“自食其果”中:“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著一根拐杖,一氣之下,就在和尚頭上重重地敲打了幾下,說道:‘照你這么說,打你就是愛你,不打你倒是不愛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請你原諒吧!’”這段話中的每一個字都充分體現(xiàn)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來便是故事下方的來源和釋義了。有些類似于詞典中的來源,是古文,如果你對古文興趣的話,能夠多留意一下這部分。釋義則是整個故事的精華,也就是成語的意思。這一處的資料十分容易讓人讀懂,并且捉住了整個成語的中心思想。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讓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必須完全明白。
總而言之,《成語故事》是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和記成語的好幫手,他從某種好處上來說,已經(jīng)不能算是一本書了,它是我們小學(xué)生在學(xué)習(xí)上的一位親密戰(zhàn)友,若是沒了它,學(xué)習(xí)成語便成了一件極其枯燥的事情。在那里,請大家允許我說一句話:成語故事的確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是小學(xué)生的話,那么絕對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歡,你看了以后便明白了。
關(guān)于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5
我看的書是《成語故事》,看完這本書后,有的讓我感到感動,有的讓我覺得好可憐,還有的讓我覺得好笑……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驚弓之鳥》,因為它里邊的內(nèi)容讓我很吃驚。有一個人叫更羸,他只要拉一下弓,沒有架上箭,那只大雁拍了幾下翅膀,就掉了下來。我感到很吃驚!他是怎么做到的?
還有《囫圇吞棗》里有個人曾經(jīng)對人們說:“吃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聽的人中一個人聽了,想了想,說:“吃梨時,只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吃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另一個年輕人聽他這么一說,就想開個玩笑:“你這不是囫圇吞下棗嗎?”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我從這個故事中學(xué)到:學(xué)習(xí)知識時我們也不能像故事里說的那樣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xué)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后再認(rèn)真去掌握它。如果學(xué)知識只是籠統(tǒng)地學(xué),就不會學(xué)到真正的知識。
成語故事全書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 成語故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