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作品讀書筆記
沈石溪作品讀書筆記范文
沈石溪1979年,在《兒童文學》發(fā)表首篇動物小說《象群遷移的時候》。20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沈石溪作品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沈石溪作品讀書筆記1
這個寒假,我讀了《斑羚飛渡》這本書。書中動物在生死關(guān)頭的大義凜然和驚人壯舉在我心里激起了千層巨浪,讓我感慨萬千。
書中寫道,一群斑羚被貪婪的獵人逼到了傷心崖上。面對絕境,如果束手就擒,那么整個斑羚種群都將滅亡。就在這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鐮刀頭羊想出了一個辦法。它發(fā)出一聲吼叫,讓整個斑羚群迅速分成兩撥,老年斑羚一撥,年輕斑羚一撥。每撥各出一只斑羚一起往前跳,就這樣,通過“空中接力”,年輕的在年老的背上實現(xiàn)了二次彈跳,從而順利跳到了對岸,而老斑羚卻都掉下了懸崖……
斑羚的舉動令我震撼,而這些老斑羚的犧牲精神更讓我震驚。面對死亡的威脅,它們用自己的從容不迫為下一代架起了“希望之橋”、“生命之橋”。
歷史上,也有許多的“老斑羚”用生命當橋墩,進行著“愛的飛渡”,詮釋著愛的無私和偉大。記得以前我看過一本書,講的是紅軍長征過雪山的故事。有一天,戰(zhàn)士們正在冰天雪地中快速行進,突然,隊伍越走越慢,不一會兒就停下來了。因為實在太冷,停留就意味著危險,帶隊的首長邊跑邊喊:“大家不要停,快速通過!”
警衛(wèi)員跑過來說:“前面有人凍死了?!笔组L一聽,連忙向前跑去。
這是一個神情嚴肅的老戰(zhàn)士,臉上飽經(jīng)風霜,身上裹著一個破破爛爛、滿是窟窿的麻袋,靠在樹上一動不動,幾乎成了一座“冰雕”。
首長發(fā)火了,像獅子一般咆哮道:“快把軍需部長叫來,為什么不給戰(zhàn)士發(fā)衣服?!苯Y(jié)果沒人回應(yīng)。他又大叫了一遍,這時,有人小聲說道:“他就是軍需部長?!?/p>
首長一聽,眼淚瞬間浸濕了眼眶。他挺直身板,給那座“冰雕”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課文《金色的魚鉤》中老班長為了讓小戰(zhàn)士喝口魚湯,不幸陷入沼澤;董存瑞為了消滅敵人的碉堡,高喊著“為了新中國前進”,毅然孤身只手舉起了炸藥包;蔡永祥為了保護錢江大橋,面對呼嘯而來的列車毫不猶豫地跳入鐵軌,推開了橫在路中的大木頭;“最美司機”吳斌為了整車旅客的安全,在生命最后的76秒里,奇跡般地停穩(wěn)了飛馳的汽車;“最美媽媽”吳菊萍不顧個人安危,用雙手接住10樓墜下的陌生女童,壯舉感到了整個世界……
他們的心靈都是如此純潔,他們的人格都是如此高尚。他們和老斑羚一樣,都是用自己的最大力量甚至生命為他人全心付出的真正英雄,他們是我們的驕傲和榜樣。我們應(yīng)該學習他們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甘心付出、樂于奉獻的可貴精神。正如巴金所言:“我的一生始終保持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爭取?!边@種生命的意義,應(yīng)該成為我們共同的追求。
當然,在贊美斑羚的同時,我也為那些貪婪的獵人感到心痛和可恥,他們是“殺害”斑羚的罪魁禍首。和諧共存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則。真心希望人類能和地球上的其它動物和諧共存,而不再需要它們用這樣慘烈、悲壯的方式來維系種群存亡。我相信,人類的愛心和法律會為他們架起一座座“生命之橋”,真心希望作家叔叔阿姨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關(guān)動物的溫馨故事。
關(guān)于沈石溪作品讀書筆記2
我看過的書有千萬本,可有那么這樣一本書,它使我至今難忘。
三年級的暑假,媽媽見我在家里十分無所事事,于是去書店經(jīng)過書店店長的推薦,最后買了一本名叫《一只獵雕的遭遇》的書給我看,我心里想,一只獵雕會有什么遭遇呢?于是心中帶著這個問題,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津津有味的看起來。
書里寫一個善良的獵人,在打獵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只幼雕被遺棄了,它十分可憐,獵人就把它帶回了家中,擠自家母羊奶給幼雕喝,把它養(yǎng)大,然后把它訓練成為一只獵雕,幫助他打獵。
我從中體會到了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更表現(xiàn)出了獵人善良的可貴品質(zhì)。
. 有一次獵人的女兒得了一種很嚴重的病,需要非常多的錢來治療??墒谦C人雖然賣掉了豬圈里所有的豬,并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可是錢還是遠遠不夠,獵雕似乎看出了獵人的心情,然后就飛走了,半個小時后,獵雕回來了,爪下還抓著一條又大又肥的野生娃娃魚,獵人賣掉這條價值連城的娃娃魚得來的錢治好女兒的病。
我從中體會到了這是一只懂得報答主人養(yǎng)育之恩的獵雕。
又有一次,獵人和獵雕出去放牧,結(jié)果來了十年難得一見的暴風雪,把他們困在一個山洞里,獵人快被凍死了,這在這千均一發(fā)之際,獵雕把它自己的動脈給啄破了,從動脈里噴出的血流入了主人的嘴里,這滾燙的血液在獵人的身體里變成了卡路里,變成了求生的希望,獵人就含著這口滾燙鮮血一步深一步淺地走回了村莊。
天啊!一只獵雕都會用生命來報答主人的養(yǎng)育之恩,那我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報答我們慢慢老去的父母呢?
關(guān)于沈石溪作品讀書筆記3
在我看過的書中,最令我感動的非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莫屬了。他的作品中,有令人拍手稱快的喜劇,有令人深感惋惜的悲劇;有令人情緒突然間緊張的搏殺場面,也有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描寫。但有很多場景都是動物與人或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場景,令人看時欲語淚先流,看后回味無窮。
在《一只獵雕的遭遇》的結(jié)尾,金雕巴薩查用自己的鮮血使主人達魯魯安全地脫離險境,人們無不為之動容。那是一個深夜,下著大雨。丫丫寨的獵人阿魯魯將那只曾經(jīng)是他最信任的獵雕——巴薩查的籠子鎖上,交給了以誘雕為生的馬拐子。這只獵雕的遭遇從此開始。先是由于絕食而被轉(zhuǎn)賣給種雕場,在那兒度過了一段不錯的生活。但是又因為渴望自由而出逃,成了一只野雕。艱苦了一段時間后,它加入了一個不完整的金雕家庭,卻遭到三只小雕的驅(qū)逐,重又成為單身雕,衰老了許多。后來又與原主邂逅,度過了一段幸福時光,最終在一場雪暴中,為救主人而身亡。
當我合上這本書后,我的腦海中思潮澎湃。這只獵雕以前對主人那么忠誠,卻因為主人的貪婪而遭到猜疑被出賣。當它從屬與誘雕販子時,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即使它寧愿餓死也不與同類相殘。它在種雕場一次出逃不利被剪斷翅膀時仍不放棄對自由的渴望,并在二次出逃以后又以何等的毅力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重又展開了生命的羽翼。而又重回到主人身邊后的那場暴風雨時,它又用自己的死來換得主人的生。忠誠、毅力、對自由的渴望,使這只獵雕經(jīng)過了這動蕩的一生。多么令人扼腕嘆息啊……
關(guān)于沈石溪作品讀書筆記4
今天,我讀了沈石溪寫的《刀疤豺母》,讓我加深了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認識,也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到藏族的尕瑪兒草原一帶去考察,因為怕不熟悉地理位置,于是雇個向?qū)姲?,在高黎貢山發(fā)現(xiàn)了金背豺,領(lǐng)頭的是一只臉上有一道刀疤的母豺,強巴看到這兒,讓他聯(lián)想到自己的愛犬雪嬌是被這活吃掉的,于是發(fā)誓把惡豺全部消滅掉,于是,他幾次捕獵只打死兩只老豺,抓了一窩小豺,最后因為惡豺幫作者解了圍,把小豺放歸山林,之后召集整個村莊,往天空打槍,把豺群驅(qū)趕走了,造成紅毛雪兔瘋長,造成瘟疫和糧食減少,強巴悔過自新,跟作者去把金背豺請了回來,維護了生態(tài)平衡,讓人們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維護生態(tài)平衡,刻不容緩!”很多人們認為捕殺牲畜的動物就應(yīng)該要殺死,如果做出反抗,就帶領(lǐng)很多人一起把這種動物圍剿殺死。這使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打破,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讓人們蒙受損失,使它們后悔莫及,但是當人們醒悟的時候,原來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觸底崩潰,導致人類的家園也遭受著破壞,讓人們流離失所。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案例:例如美國於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把內(nèi)陸水系與海洋溝通,導致八目鰻進入內(nèi)陸水系,使鱒魚年產(chǎn)量由2000萬㎏減至5000㎏,嚴重地破壞了水產(chǎn)資源。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減少一個物種,也有可能使生態(tài)平衡遭受破壞。中國大陸50年代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一些地區(qū)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蟲的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這就是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下場。
讀了《刀疤豺母》,讓我明白了,維護生態(tài)平衡,刻不容緩!我們一定要維護生態(tài)平衡。這樣才能拯救地球,拯救整個我們生存的家園。
關(guān)于沈石溪作品讀書筆記5
“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是我喜愛的作家之一,他寫的《斑羚飛渡》、《最后一條獵犬》、《狼王夢》、《野豬王》……每一本都讓我愛不釋手,受益匪淺。在他的筆下,所有的動物雖然沒有人類明了的表達方式,但是他們通過行為、目光流露的心理變化,都是那么的逼真形象。最近,當讀完他的又一本著作《王妃黑葉猴》,再次讓我震撼:自私的金腰帶猴王、膽小的白胡子公猴、痛失愛子,凄慘無助的藥妞、嫉妒心強的斷指姨媽和機智勇敢、無私奉獻母愛的丹頂佛……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一直浮現(xiàn)在眼前,讓人回味無窮。
同人類社會一樣,動物世界也有溫和與殘忍之分,善良與狡詐之別,有生活的艱辛與拼搏,有親情的歡愉和幸福,還有對兒女的綿綿母愛。在書中,最讓我感動就是母猴丹頂佛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討好王妃與黑蟒殊死搏斗的片斷。云霧猴群從來不留收雄猴,外族王妃丹頂佛殘遭滅族之災,帶著剛出生的兒子投奔云霧猴群,為了讓云霧猴群猴王破例收留兒子,丹頂佛討好云霧猴群王妃孔雀藍,同為王妃的丹頂佛屈尊為孔雀藍的女仆。這天,猴王最疼愛的兒子黑橄欖在樹上曬太陽,一條黑蟒蛇正在慢慢地向他靠近。丹頂佛看到了這一切,也不禁嚇出一身冷汗。要知道黑蟒是黑葉猴最害怕的天敵之一,還是快點離開為妙。但另一種想法瞬間出現(xiàn)在她腦海中:自己出其不意地從樹枝上跳下去,剛好落到蟒蛇尾部,再揪住蛇尾同黑蟒一起從樹上掉下來,這樣黑橄欖就可以得救,這肯定會博得猴王的好感,肯定會讓孔雀藍王妃感激涕零,讓猴王放棄謀害兒子的打算。但這拼死營救的一幕一定要讓猴王和王妃看到,聰明的丹頂佛大叫一聲引來猴王夫婦的注意,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她抓住蛇尾一口咬下去,又同黑蟒一起從樹上掉了下來。誰知她低估了黑蟒的能耐,丹頂佛被黑蟒的尾巴擊中了好幾下,好不容易爬到樹上才爬上兩步又虛軟地滑落下去,她絕望了。就在這時,她聽到了兒子的叫聲,看到兒子倒掛在樹上,伸出前爪想拉媽媽上去??吹竭@兒,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幕母子相依,母子情深的畫面:媽媽看著兒子,原本充滿絕望的臉上浮現(xiàn)出堅定的笑容;兒子向媽媽伸出稚嫩的小手,充滿了無限的力量。一米、二米、三米……丹頂佛剛爬上樹一截,黑蟒就游到了樹下。當黑蟒向丹頂佛發(fā)起第二波攻擊時,丹頂佛再也爬不動了,這時又是兒子一聲聲的呼喚,仿佛一支強效的興奮劑,丹頂佛成功。因為丹頂佛的機智勇敢,救了黑橄欖,也為兒子摘掉了死囚猴的帽子,為兒子贏得了生命。讀完這里,這拼死一搏的一幕不斷在眼前重現(xiàn):面對天敵
動物們不可能為救別人舍身而出,而這位偉大的母親,明知與敵人相比力量懸殊,為了兒子毫不畏懼,挺身而出。當她筋疲力盡,打算放棄的時候,又是兒子聲聲呼喚、伸出的雙手、期盼的眼神給了她無窮的力量。我想:這就是愛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吧。
作者曾說過:“動物小說折射的是人類社會。” 《王妃黑葉猴》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動物世界和人類一樣,處處充滿著愛,而這最偉大的就是丹頂佛身上所蘊含的無窮的母愛,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