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筆記5篇匯總
大班教育筆記怎么寫?幼兒園教育應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fā)揮潛能。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大班教育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育筆記1
大班的孩子都長高了,長壯了,做事能力強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了,班級里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長期下去也不是辦法,該如何是好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時也有教師說我不夠兇,可是我覺得除了兇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或運動欲望。一味地兇,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于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范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jié)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并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于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jīng)沒有了剛才的輕松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
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么辦?從同事那兒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yǎng)幼兒的常規(guī):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余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了,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數(shù)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guī)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根據(jù)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游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guī)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xiàn)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動內(nèi)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jié),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么,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后再問他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guī)。
5、在孩子們的心里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jié)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jù)語氣和說話的內(nèi)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___真能干,搬了兩把椅子!___很能干,椅子擺的好整齊!對,___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
寫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了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diào)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guī)也會逐漸改觀。
大班教育筆記2
幼兒園大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們卻缺乏著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后果,往往會誘發(fā)危險因素,對突發(fā)事件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當處于危險之中時,也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顯然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不僅要保護好幼兒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防范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jié)合、相輔相成的。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曾講過:"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
首先良好的生活行為的養(yǎng)成,能使幼兒躲避傷害。例如,正確有序的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干凈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走、跑時靠右行,可以避免與同伴的碰撞。仔細地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教育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孩子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促進自我保護的能力和作用。只有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才能培養(yǎng)幼兒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其次,遵守游戲規(guī)則,形成自護習慣。幼兒的自我中心特點極為突出,玩得高興時,常常忘記了要遵守規(guī)則和秩序,往往一擁而上,你推我擠,極易造成身體傷害。因而,在游戲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按秩序游戲,遵守游戲規(guī)則,也是使幼兒獲得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多種的教學方法,如講故事、游戲模擬等,讓幼兒判斷是非,知道遵守規(guī)則、互相謙讓的重要性;又如,設置問題的方法。幼兒特別喜歡手拉手走樓梯,有時甚至三個人一起拉手走,這是比較危險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并由于小手相拉,摔倒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護動作,而容易導致頭部受傷。根據(jù)這種情況,我們創(chuàng)編了"上樓梯"的兒歌,以此提高幼兒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幼兒學會積極的防御。
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能力。為了更好深入安全教育,強化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根據(jù)幼兒園課題設立了一些主題活動,其中"玩的安全"包括《使用剪刀》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生活中一些安全小常識編成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和一些易懂的兒歌,在教學中運用形象的語言,童趣的情景和活動的教具來幫助幼兒了解保護身體的重要性。為了教育幼兒"不玩尖利的東西",我們在晚間活動時設計了"手指劃破了"這一活動,教育幼兒使用剪刀時不能將剪刀對著自己和別人、取放剪刀時應握著小心輕放。通過觀看圖片,讓幼兒討論"手受傷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手受傷后該怎么辦?"然后讓幼兒實踐操作,逐步掌握技能,就學會了正確使用剪刀、游戲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傷害,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經(jīng)過安全自我保護教育,我們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成人的提醒在逐漸減少,孩子之間的提醒在增加,幼兒學會了積極地防御。同時,培養(yǎng)幼兒自我行為規(guī)范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兒形成自律,從而獲得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大班教育筆記3
在活動室給孩子們排座位時,教師往往根據(jù)“高矮相宜、男女搭配”以及“活潑好動的與比較文靜的穿插起來”的原則,將孩子的座位固定下來。經(jīng)過實踐我認為在座位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將座位適當調(diào)整有好處,它能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使之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我班的趙修俊小朋友很喜歡畫畫,每天一入園就開始涂涂畫畫。漸漸地他周圍的幾個小朋友也受他的影響,愛上了畫畫。幾個星期后,他們在繪畫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于是,我有意識的將修俊小朋友的座位作了調(diào)整,讓平時不喜歡畫畫的三個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一段時間后,這三個小朋友對繪畫產(chǎn)生了興趣。再如我班的王雨小朋友普通話講的很標準,平時也喜歡講故事,我就有意識的讓她跟幾個不善于言談,不喜歡表現(xiàn)的孩子坐在一起,受她的影響,幾個孩子的普通話進步很快,漸漸地也開始表現(xiàn)自己了。
后來,我就經(jīng)常用調(diào)整座位的方法,讓能力強的孩子去感染和帶動能了弱的孩子。這樣既使能力弱的孩子得到了發(fā)展,又使能力強的孩子獲得了鍛煉和交往的機會。
大班教育筆記4
吃過午飯,我組織孩子們進行飯后散步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樓上走廊上,孩子們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畫,就在這時果果小朋友跑過來大聲告訴我:“于老師,于老師,笑笑她跑了……”可沒等他說完,笑笑便大聲哭了起來,我當時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關(guān)愛的目光看著她,然后輕輕走過去,單腿跪下,伸開雙臂,作出要擁抱她的動作,正哭的傷心的她,見我伸開雙臂,馬上撲到我懷里,雙手緊緊抱住我的脖子,頭依靠在我的肩上,像是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到母親身邊似的,而我也像是真的成了她的媽媽,輕輕的拍著她的背,不一會,她不哭了,輕輕地、委屈的告訴我:“老師,我沒有跑,我真的沒有跑……”哦!原來是孩子們冤枉了她啊!
事情過后,細細回味整個過程,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候,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不要只相信語言的力量,同樣也不需要對一些小事追根究底,只需要立馬處理眼前的事情就可以了,當孩子因某些事情受到了委屈時,一個愛的擁抱更是甚過千言萬語,對于孩子來說,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師和大家的理解,同情和撫慰。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讓我深刻感受到愛的美麗和偉大,一個深情的擁抱,更是對孩子愛的體現(xiàn),只有用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去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
在我們的工作中,愛更應是無處不在的,記得上學期剛開學那會,孩子們剛剛離開親人的懷抱,來到這么個陌生的環(huán)境,他們?nèi)狈Π踩?,缺乏親切感,更是缺少愛的港灣,有的哭鬧著尋找爸爸媽媽,有的躲在墻角,默默的獨自等待,盼著爸爸媽媽的到來,有的拉著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的懇求著讓我打電話給他媽媽,面對孩子們的這種種情緒,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輕輕的將他們擁抱在懷中,剛開始他們在我的懷里是掙扎的、不安的,可我并沒有因此而讓他們離開我的懷抱,漸漸的他們會靠在我的肩上輕輕的哭泣,此時,我輕輕的拍著他們的背,親切的告訴他們:“寶貝乖,媽媽會來接的,老師會陪你的?!焙⒆觽冊谖业膽驯е幸采钌畹捏w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漸漸的他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接受了老師,接受了幼兒園,在我們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美麗的夕陽是短暫的,但它卻把最美的一刻獻給的人們,幼兒教師的事業(yè)是平凡而不起眼的,但我們卻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每天我們總是會用愛的擁抱來迎接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我們愛的教育中快樂成長。
大班教育筆記5
紙,對于大班的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常常用紙來做手工,繪畫等等,在孩子們的印象中紙是很容易撕破的。而生活中到處隱含著科學,紙制的包裝袋、包裝袋上的小缺口、紙盒子、紙箱子等等都有教育價值。
根據(jù)《綱要》精神,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diào)孩子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發(fā)展孩子們實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我設計了科學活動《紙的力量》,本節(jié)課目的是讓孩子初步感知紙的承受力,通過動手操作、探索、感知紙的力量;在探索紙的承重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了解紙的承受力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孩子分別撕三種不同的紙,感受紙撕的不同力。孩子們對紙的承受力有了初步的感知。“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后,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庇谑牵以诘诙€
環(huán)節(jié)設計了科學小實驗《稱稱礦泉水瓶的籃子》的實驗,操作前,我出示操作材料和操作三種紙,讓孩子們先猜想三種紙哪種紙能提起裝礦泉水瓶的籃子呢,先猜想,然后把猜想的記錄下來,接下來用三種紙分別去親自動手試提水筐體驗結(jié)果并記錄在紙上。在探索操作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拿起紙就稱水筐,個別忘了及時填寫記錄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不時地提醒,孩子們大多數(shù)幼兒忙于實驗心想到底什么紙能提起裝滿水瓶子的筐子呢?操作結(jié)果后,他們發(fā)現(xiàn)硬硬的牛皮紙能提起來的結(jié)果,對整個操作實驗興趣十足。當我問孩子通過這個實驗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孩子回答說:“牛皮紙的力量可真大”。我對孩子的話進行了小結(jié),提升了他們原有的經(jīng)驗。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想辦法怎樣用最少的報紙?zhí)崞鸹@子,幼兒通過嘗試體驗到了增加報紙的張數(shù)可以提起來,通過嘗試,孩子們知道了怎樣增加紙的承重力量。然后留給幼兒的延伸活動嘗試宣紙可以嗎?活動來源于生活,又回歸到生活中。我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就是延伸,小結(jié)生活中有許多的地方利用了紙的力量??茖W活動無論過程還是結(jié)果,都具有開放性,教學過程更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在這次活動中,我始終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教學間。讓孩子觀察最普通的三種紙?zhí)剿鲗嵺`驗證結(jié)果感覺到,拋給孩子一個似乎不可能的現(xiàn)象——用不同種紙來稱裝滿六瓶礦泉水的筐子,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后,我請孩子們猜想和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由于有親身的經(jīng)歷和體驗,孩子們樂于表達和交流;通過觀點的相互碰撞,構(gòu)建科學知識與經(jīng)驗,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但操作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對于記錄不夠仔細,急著去操作。可能是我提操作要求時還不夠仔細,也可能是孩子在平時的科學活動中不常用記錄表的緣故。今后在學習中會讓幼兒嘗試做記錄,嘗試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結(jié)果記錄下來,發(fā)展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大班教育筆記5篇匯總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