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10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穆斯林的葬禮》我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就覺得這本書一定是在講葬禮有關的,結果葬禮這個詞就沒出現(xiàn)過幾次。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篇1
幾年后,當新月的親生母親梁冰玉到女兒墳前看望女兒時,發(fā)現(xiàn)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親人墳前,用小提琴深情地拉著《梁?!贰?/p>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看到穆斯林我們想到最多的還是伊斯蘭教、清真寺;關于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愛干凈,不吃豬肉,男人們頭上都戴一頂小白帽;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禮》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這部長達五十余萬字的長篇小說里,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讀后感《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800字》。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示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及充滿矛盾的現(xiàn)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后蕩氣回腸,留下深沉的思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關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運相比較,想想其實我們還是應該感到十分幸運和滿足的。生活在現(xiàn)在這個和平社會,有父母的疼愛,更有追求幸福的權力。當看到當新月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學習她所鐘愛的英文時,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要學習的地方嗎?人啊,是應該學會滿足,正所謂知足長常樂,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當看透了悲歡離合,我們最應該學會的是放棄看似重要東西。因為放棄更是一種美,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知足常樂的過程。
常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每當人們在看完一部小說后,而置身于故事人物其中,情緒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響,這也許就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心,或自己的生命去寫的緣故吧。他們并不是為了賺別人的眼淚,那也是他們自己的情不自禁。一個好的作家在寫作時,并不急于下筆,而是經過想當長地一段“孕育”之后,他們面對文學,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寫作在他心中應該是神圣的,來不得虛偽,欺詐和裝腔做勢,也容不得骯臟和居心不良。因為一顆丑惡的心是寫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的,也不會讓人淚流滿面的。難道你不是這樣認為的嗎?
長路漫漫,無限的思緒仍在飄蕩,何處才是心靈的彼岸……
《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篇2
提起《穆斯林的葬禮》,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玉殤。是啊,在那隨珠和壁,明月清風的"博雅"大宅里上演了多少讓人魂牽夢繞的情與事,在夜間那沙沙聲中打磨出了多少稀世珍品。兩代穆斯林是從這里走向輝煌,也是從這里走向衰敗。
我無數(shù)次的為故事之中的女主人公嘆息,韓新月,如一輪新月般純潔,如美玉般無暇,她正值青蔥歲月,亭亭玉立,她淺嘗愛情,不甘于獨臥被榻之上,她好似一株出水芙蓉,不容世事污濁,秉持著她那看似平凡的目標,渴望重歸于燕園未名湖畔雕梁畫棟的備宅之中,于幽幽燈光下,深望著她眷念的愛人,重讀他的譯作,重聽他淺吟出拜倫純凈如清泉的詩句。楚雁潮,26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在燕園教書,由于同對翻譯譯著事業(yè)的鐘愛,新月與班主任楚雁潮的建立起了一種相惜的情感。然而在那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一年后,噩耗傳出,新月患有不治之癥,然而,在楚雁潮的一次次關懷中,他們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已越過師生之界,心生愛意,他們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而且還是一個臥榻病人,這似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與此之上更有一道線,將新月與楚雁潮,那便是信仰,新月是回回,是一位穆斯林,她受著安拉的祝福來到世上,每天看著母親做齋戒,然而,回回是絕對不能與異教人結為連理,楚雁潮相伴著新月走過了最后一段人生,他只是給了新月延長生命的動力,他沒有奢望最最簡單的婚姻,他只想這樣守著她。然而,楚雁潮最終還是沒能力留住新月那脆弱的生命,新月走了。她帶著遺憾走了,她帶著無限希望走了,她帶著對未來的向往,對事業(yè)的熱愛走了。新月在臨死時一直在問她的好友淑彥"天亮了嗎楚老師怎么還沒來啊……"我潸然淚下,她帶著莫大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有她愛和愛她的世界,離開對于她而言才剛剛開始的人生。當楚雁潮跳下墓穴為新月試坑時,我哽咽了何謂偉大的愛情,那種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處肌膚。此時,我多想質問,上主安拉,您的仁慈哪去了那凄美的讓人肝腸寸斷的感情,那深邃的讓人刻骨銘心的摯愛,那幽杳的柔情似水的關懷,構成了一部偉大的愛情篇章。然而,這只是這部書的一小部分。月與玉的穿插,跨越時空,讓我游蕩在兩代人之間,感動著兩段感動。奇珍齋的興衰,韓子奇的人生經歷,韓太太的辛酸與無奈,韓天星的哏直,陳淑彥的賢惠,梁冰玉的倔強與遺憾…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角色匯成了一個曲折感人的故事。整篇文章似一支幽歌,一唱再唱,沒有華麗的詞藻,確是深情至極的詩篇,抽出兩條明晰的線,兩段憂綿的戀情,兩處凝滿淤血的城——北平與倫敦,我無法不說這篇小說的偉大。這曲哀歌既畢。
《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篇3
前兩天剛看完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看完這本書的感悟吧?!赌滤沽值脑岫Y》是我國回族女作家霍達所寫的小說,它曾獲得矛盾文學獎,并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揚名海內外,經久不衰,具有偉大的文學價值,宗教價值,歷史研究價值和深切的人文關懷。當然其中最打動眾多讀者的還是那矢志不渝的愛情,另外還有在當時社會大背景下的個人悲劇性的命運以及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更讓人為之深深的嘆息。
故事采用了交叉敘事的方法,讓讀者在過去和現(xiàn)在之間行走,更將兩代人的悲劇命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敘事方法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對中國近當代文學的發(fā)展具有借鑒意義。此外,作者在敘事中擅用多種修辭,辭藻優(yōu)美而簡明易懂,為讀者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此外,回族人對伊斯蘭教忠誠的信仰以及回民的宗教儀式始終貫穿作品,成為了作品的另一條暗線。這種信仰,對這一個個人物悲劇性的命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梁君璧因為她虔誠的宗教信仰而不能接受妹妹梁冰玉與自己的丈夫韓子奇之間所謂的愛情。而這種排斥,又造成了韓新月的悲劇愛情和命運。我們暫且不談論一個宗教信仰的好與壞,只從作品中人物命運來看的話,宗教信仰確實對一個人的命運起著重要的作用。作品中,韓新月和韓子奇死去時,人們都將其來世的幸福寄托在真主身上。韓子奇是以神戰(zhàn)勝自己對死的恐懼,他覺得自己當初因為羨慕梁君璧父親巧奪天工的技藝而放棄了前往圣城麥加的計劃,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另外一個人生。他感覺到自己身上背負著沉重的罪孽,因此在他死的時候,他的妻子念禱告詞而安慰他。
故事貫穿了建國前后和革命歷程,將一個社會的歷史變遷,一個民族的命運和個體的命運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這對于當代史學研究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故事中每個人的性格以及經歷。韓子奇,一個孤兒,因為羨慕甚至說震撼于梁君璧父親的技藝而將他認為父親,并在他死去后和梁君璧結婚。這個婚姻,一方面是為了報答父親對他的養(yǎng)育與栽培之情,一方面是由于梁君璧對他的愛慕之情。于是在韓子奇還不懂愛情的時候,他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從此開始照顧梁君璧姐妹,并將梁家的生意發(fā)揚光大,甚至在英國也做出了成就。我認為,在她的婚姻里,他更多的懂得的是責任二字的含義。而在戰(zhàn)爭來臨之時,為了保住梁家的生意,在朋友的介紹下出國,梁冰玉跟著他踏上了火車。在國外,他們二人相依為命,此時他們懂得了愛情的含義,于是韓新月出生了。戰(zhàn)爭結束之后,他們一家三口回到祖國,卻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什么。韓子奇為了韓新月能有一個穩(wěn)定的生活環(huán)境而隱忍了后半輩子,梁冰玉也因受到了她的姐姐梁君璧的刻薄的言辭而離家出走。最后一次回到家里時,所有她愛的人都已死去—韓子奇和韓新月。而她既愛又恨的姐姐也已經死去。當年的愛恨情仇早已不復存在。韓子奇前半生精明,有擔當,是梁君璧眼中的好丈夫。而在他的后半生,因為梁冰玉和韓新月的存在,他在梁冰玉面前變的軟弱,唯唯諾諾。他對韓天星甚至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他只想著讓韓新月有個更美好的人生。而他畢生追求的這個夢想也沒有實現(xiàn)。韓新月最后在痛苦中死去了。他的死對于韓子奇而言是晴天霹靂,因此新月死后他一病不起。在他重病之時,他終于懂得了什么是他最在乎的東西。新月和冰玉是他一生最愛的人,新月已經死去,因此他要抓住最后一個他珍重的人。他傾盡所有心思,將自己的情感坦白在一封信中,希望冰玉可以收到,可以理解他,回到自己的身邊。這是他活著的支撐與信念。而擊碎他這個信念的是,他的兒子天星卻將這封信一把火燒了。一方面,他是為了自己的母親不再那么的傷心絕望。另一方面,在革命時期,他的小姨梁冰玉在海外,而與海外的人有書信來往是有可能受到批判的,因此,韓子奇懷著一顆悔恨而遺恨的心死去了。
再說梁君璧,我始終覺得她是故事中最悲劇性的人物。韓子奇、梁冰他們顧然可憐,令人同情,但至少他們之間存在著真愛,自然也不懂愛是什么,她始終以她自己的思想為別人,為自己謀取著幸福。為了家庭,她可以接受一個和自己親生妹妹有孩子(韓新月)的丈夫,為了兒子天星,她硬是拆散了天星和她所愛的人,為他找到了一個自己覺得更優(yōu)秀的女人。而天星隱忍的性格卻接受了這一切。為了新月,她更不接受楚雁潮,楚雁潮是一個漢族人,回族人和漢族人結婚不符合她的宗教信仰,最終新月在痛苦中死去了。梁君璧為每個人謀劃著一切,卻一無所有,女兒和兒子怨她,丈夫和妹妹怨她,她得到了什么?這又是由于什么?因為她固執(zhí)的性格以及她忠誠的宗教信仰。
梁冰玉,梁君璧的妹妹,她受到高等教育,在大學期間,她談過一次戀愛,自己以為遇到了真愛,結果她卻最后一個知道自己男朋友是一個漢奸,于是她被千夫所指。最后她帶著一顆受傷的心跟著她的姐夫韓子奇踏上了去往異國他鄉(xiāng)的火車。之后,她懂得了也找到了自己的真愛——韓子奇。
戰(zhàn)爭結束,她跟隨者韓子奇回到家鄉(xiāng),本以為等待她的會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結果她不被姐妹接受,不被眾人理解,于是在新月香甜的睡夢中,她離開了新月,給新月留下了一封信。她的愛情夢再一次被擊碎,在她最痛苦的時候,她期望韓子奇能帶著韓新月和她一起離開,一家三口過屬于他們的生活。韓子奇拒絕了她,他選擇了自己的玉雕事業(yè),梁冰玉再一次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帶著對女兒深深的思念于牽掛離開了。老去后,她終于是回來了。
《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篇4
從前以為《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通篇向人們灌輸“真主安拉是宇宙間唯一的神”的小說,乘著這個假期通讀了一遍,才發(fā)現(xiàn)我以前的想法是錯誤的。書名中的“穆斯林”指的僅僅是主人公的身份。而故事的主線是一段玉器世家的愛恨情仇。
我覺得此書中最讓我感到新奇的部分,并不是穆斯林,這一特殊的身份斯林。而是作者對文章章節(jié)的安排方式。本書以月字頭和玉字頭,交錯形成章節(jié)。以月字為頭的章節(jié)主要講述第二代人韓子奇,梁君玉和梁君璧之間的故事。以及第三代人韓新月和楚雁潮之間無結果的愛情故事。以玉字開頭主要講的是玉器的故事。
此書中人物塑造最豐滿的,恰恰是梁君玉。梁君玉的性格因故事發(fā)展而不斷改變。從一開始的天真活潑,到嫁為人婦的溫婉,當?shù)弥约旱恼煞蚝兔妹迷谝黄饡r的尖酸刻薄以及對待自己妹妹和丈夫所生的女兒的飄忽不定的態(tài)度,攘讀者時時刻刻感受到任務的溫度。初次閱讀時,我為她的精明世故和愚昧無知而感到憤怒,因為她的愚蠢最終導致了韓新月的死亡,更是讓我有一種無力的感覺。但仔細想想,是動亂的社會和她丈夫的所作所為而合理造成的,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為第三代的主角韓冰月塑造的太過于完美,昭示了她的悲劇結局。我覺得她和楚雁潮之間的戀愛情節(jié)像極了舊時的瓊瑤小說中的故事。我不太喜歡這種把戀情和愛人看做自己生活中的全部的態(tài)度。
雖然最后的部分有一種不盡人意的感覺,但故事還是十分精彩的。
《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篇5
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手上沉甸甸的,合上這本書時淡淡悲傷和壓抑久久蕩在心頭?;暨_這位偉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筆觸向人們講述了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一家三代人的愛恨情仇、榮辱興衰,玉與月向世人展現(xiàn)一幕幕哀傷的愛情悲劇。
質樸無華的葬禮讓我認識了穆斯林,從未了解過的宗教與信仰也在這本書中緩緩展開在我的眼前,宗教的傳統(tǒng),政治的交鋒,愛恨的交織。在歷史的長河中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交匯與分歧構成了這個宏大又哀傷的故事。
故事的開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著年幼的韓子奇引出,墓地里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著讓這命運的舞臺緩緩落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場終結了,而當我靜靜回首書中的一幕幕,‘玉王’韓子奇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對玉的執(zhí)著,對感情的無奈,直至死前含淚而終;有著不同觀念的姐妹,迂腐梁君璧為信仰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帶著新觀念大膽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梁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征,卻漂泊他鄉(xiāng);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終究守候著一家人直至病死;韓天星和陳淑彥這對被命運硬拼成的夫妻帶著悲傷活著;而那個十九歲的花季聰穎美麗的少女韓新月卻因先天性心臟病早早凋謝了生命之花,那一輪新月之下,楚雁潮緩緩的拉著提親……
起初讀完這本書,我心底對伊斯蘭教升起一股難言的厭惡感,說到底那是對這場悲劇的主人公的憐惜與那個時代封建守舊思想的鄙夷和無奈,后來了解到伊斯蘭教從未禁止過民族間的通婚,而造成一切悲劇,影響伊斯蘭聲譽的民族主義、神秘主義和宗派主義并非伊斯蘭思想,也就對故事有了一種釋然。穆斯林將伊斯蘭教視為一種自豪,讓讀者對它肅然起敬。
在文章的最后:‘梁冰玉輕輕地走過去,心里只想著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目溫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xiàn)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如無。’留于我心底的是對未來的一個憧憬,一個新的希望,期待著幸福與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個熱愛生活的早逝少女。
《穆斯林的葬禮》初中讀書筆記1000字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