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前行者》心得體會與感想
推薦文章
電視劇《前行者》心得體會與感想【五篇】
最近的熱播劇中,讓人追得最起勁的,大概就是張魯一聶遠主演的諜戰(zhàn)劇《前行者》了,節(jié)奏緊湊又暗藏懸念,既想跳到最后去看看聶遠飾演的唐賢平最后究竟會不會棄暗投明,小編在這給大家?guī)黼娨晞 肚靶姓摺沸牡皿w會與感想【五篇】,歡迎大家借鑒參考!
電視劇《前行者》心得體會與感想【篇一】
電視劇《前行者》是在社會動蕩環(huán)境下的一個縮影,多重勢力復雜交織在一起,劇情不斷反轉(zhuǎn),十分燒腦。沒有大吼大叫的情緒爆發(fā),沒有浮于表面的演技手法,《前行者》用心打造精品諜戰(zhàn)劇。
1931年,上海地下黨組織因叛徒的出現(xiàn)被嚴重破壞,剛剛從法國回到上海的馬天目(張魯一 飾)臨危受命,與昔日的黃埔好友唐賢平(聶遠 飾)再次相逢。假借法租界洋行經(jīng)理的身份為掩護,馬天目懷揣著對共黨的堅定信仰,與參與特務組織“復興社”的同學唐賢平相互試探,敵我雙方較量不斷。
就在第一集的時候,法國洋行的老板比埃爾還在興沖沖地給自己的妻子介紹商人馬天目,兩人交情甚好,看似是要實現(xiàn)一番商業(yè)帝國的美好事業(yè)。轉(zhuǎn)眼之間,深夜襲擊說來就來,比埃爾潛入馬天目的倉庫準備槍擊對方和其余兩名員工,為員工購買高價保單再殺人騙保,倒是令人出乎意外。
如果說,這只是一起商業(yè)性質(zhì)的大反轉(zhuǎn)事件的話,那么韓雪飾演的角色就將政治色彩的反轉(zhuǎn)演繹得淋漓盡致。她在這部劇中一反常態(tài),飾演了一位心狠手辣的毒蝎美人陸怡。
作為法國洋行大老板比埃爾的夫人,人前她是溫文爾雅、秀外慧中的弱女子,在丈夫遇到危險時驚慌失措,年紀輕輕守了寡。面對龐大的洋行,她借助自己的美貌和眼淚獲取馬天目的幫助和同情,表示自己一介婦人并不懂得如何運作,此時她的小心機已經(jīng)有所展露。
陸怡有膽量做違禁的鴉片生意,就說明了她絕不是表面看上去楚楚可憐那么簡單。在與法租界督察長范義亭交涉生意期間,她依靠自己無法生育的缺陷博得同情,又表示出自己母愛泛濫讓督察長和他的女兒放下警惕,成功俘獲范義亭的心。
陸怡其實是這部《前行者》中隱藏最深的那個人,她的真實身份是一位日本間諜,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機密情報。前期的開洋行、接近督察長等行為都成為了障眼法,也許正是寡婦的身份給了她又一重保護,讓觀眾覺著她只是為了尋求靠山,而忽略了間諜的真實訴求。
除了這接連不斷的反轉(zhuǎn)之外,諜戰(zhàn)劇《前行者》還涵蓋了汪黨、蔣黨、日本等多股勢力,動蕩不安的時代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的身份的他們相互交織在一起,暗流涌動。
張魯一扮演的馬天目借助法租界洋行經(jīng)理的身份行走在危局之中,實則常常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被懷疑、被逮捕。他面對自己昔日的好友唐賢平,會稱贊對方身穿的一身“虎皮”有分量,也會在酒桌上旁敲側(cè)擊獲取所需信息。多種身份之間的切換讓馬天目這個人物身處迷霧之中,劇情也多了許多曲折感。
陳烈科長隨著時局的變化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身份,他時而是山西商人時而是香港商人,不同的新身份輪番登場。身處牢獄之中,陳烈見到了和自己用麥秸稈對暗號的同志,內(nèi)心極度激動欣喜,但為了革命事業(yè)還是要強行忍住自己的真實想法。為了掩護這位陳烈科長,黨內(nèi)其他成員還為他編造了一個汪精衛(wèi)同黨的政治身份,由此可見當時社會的動亂情況。
電視劇《前行者》是一部非常好看的諜戰(zhàn)片,一邊看一邊讓人深思。
電視劇《前行者》心得體會與感想【篇二】
老實交代,最近被一部安安靜靜開播的諜戰(zhàn)劇迷住了。
沒熱搜,沒鋪天蓋地的宣傳,沒頂流加持,當日官宣,當日定檔,北京衛(wèi)視首播,結(jié)果,收視靜悄悄地炸了。
開播當晚,沖上某平臺飆升榜第二,最新收視率排名第二,直逼熱劇《突圍》。
更關鍵的是,評論區(qū)好評已經(jīng)拉滿。許多網(wǎng)友的口氣中,藏著一陣“總算又讓我挖到寶了”的竊喜。
什么來頭?原著,《黨小組》,出自《潛伏》作者龍一,本劇中,他也是策劃。
主演,找來了張魯一聶遠,一個是公認的諜戰(zhàn)臉,一個是憑借演技翻身的有顏的演技派。加上韓雪,這陣容,足夠看。
所以,這出戲就看他們的了?沒想到,15集播完,評論畫風越來越“歪”?
主演演砸了?真沒有。
作為一部雙雄劇,馬天目和唐賢平這兩個人物的交鋒貫穿始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演技絕對撐得起。
聶遠演亦正亦邪的人物,公認夠穩(wěn)。
而上一部劇“扮嫩”收獲演員生涯少見差評的張魯一,這次被網(wǎng)民一致評價演技回穩(wěn),甚至,是為諜戰(zhàn)劇而生的演員。
但為什么,觀眾全都在談論程亨禮,余獨醒,裴如海,老吳?
認真追完劇,弄明白了,原來這部不聲不響的諜戰(zhàn)劇,一不小心,就搞出一場諜戰(zhàn)劇隱藏高手猛虎出籠——
除了緊張的節(jié)奏,智商在線的情節(jié)以及刺激的敘事,《前行者》最讓觀眾們受用的,還是演員們的飆戲瞬間。
尤其是,當配角和主角個頂個的能演,飆起戲,一場接一場,不帶停,也將“諜戰(zhàn)劇演技”,再次推到了臺前。
電視劇《前行者》心得體會與感想【篇三】
不聲不響的《前行者》,憑什么竟達到了今年諜戰(zhàn)劇集體演技天花板?
觀眾討論的諜戰(zhàn)臉,到底是什么?究竟怎樣才是真正的好演技?不妨就拿《前行者》這群低調(diào)的演技派,說說事。
來,開整!
1、趙陽演陳烈:平康白雪,潤物無聲
誰還認得,這是《少年包青天3》中溫潤如玉的公孫策,
《沉默的真相》里寧直不彎的平康白雪朱隊?認不出,認不出就對了。
《前行者》中,真正的地下工作者,就是要讓人認不出。
《前行者》中,他是亂世上海,為了崇高理想,不惜犧牲自己的地下黨員陳烈。
劇中的陳烈,就在一個藏字。
掩護身份,古董商人,看起來老實,木訥,其實心思細密,沉著冷靜。
這個角色,必須要藏,藏,就不能有過多的形體動作,話也少。
表演中,就絕不能動靜太大,哪怕是在獄中和馬天目接頭時,內(nèi)心已經(jīng)天翻地覆,表面也得不露聲色,這就要考驗演員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和情緒傳達。
一段高標準的表演,觀眾一眼就知道這個角色經(jīng)歷了什么,現(xiàn)在的情感和狀態(tài)是怎樣的,好的表演還會在瞬間感染觀眾,讓觀眾的情緒隨演員情緒的變化而變化。
看趙陽的表演,雖然喜怒不形于色,但卻自帶一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感,讓人汗毛倒豎。
面對唐賢平的審訊和心理戰(zhàn),他也帶著異于常人的冷靜,好像是沒有表情,其實是以靜制動,照樣能讓整場戲充滿張力。所以這樣的過招,才更看得過癮。
而在被被叛徒裴如海連開數(shù)槍壯烈犧牲之前,你看角色的表情,你能感受到他穿透銀幕的那種,堅定、不屈和不懼。
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沒錯,每當角色離犧牲更接近,觀眾也離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更近一點。
到最后,無需一句臺詞,演員含蓄而克制的表演,已經(jīng)將一個雖千萬人俱往矣的革命志士的形象演得栩栩如生。
表演的最高境界,在于共情!
讓觀眾都能感同身受。平康白雪之后,趙陽又做到了。
2、霍青演叛徒裴如海:這才叫諜戰(zhàn)臉
手刃陳烈的,正是在《前行者》中的頭號叛徒——裴如海,飾演他的演員,名叫霍青。
正是因為裴如海叛變,才使得我上海地下黨組織幾乎被一夜傾覆。
而他的到來,也使得馬天目依靠智商和友情,輕易唬住重情重義的唐賢平的局面徹底改變。
游刃有余,變成了如履薄冰。
零號文件暗度陳倉的一石三鳥之計,也因為這個叛徒的到來,遭遇徹底失敗,陳烈壯烈犧牲!
這個叛徒,真是讓觀眾恨不得沖進屏幕,暴打他一頓。
但,正是這種令觀眾恨之入骨的大反派,才最考驗演技。
因為這樣的反派太多了,如何壞的有層次感,讓觀眾過目不忘,正是霍青的拿手好戲。
而霍青的表演,也堪稱變臉演技。
誰還記得,這是新《三國》中的魯肅先生,
或者《大江大河2》中的馬保平?
多數(shù)時候,霍青演的,其實是正面人物,他長得其實也是一張標準的正派臉。
然而一旦在諜戰(zhàn)劇中演叛徒,他扮演的裴如海瞬間在表情和姿態(tài)中帶出一股如影隨形的陰森,這種在動作表情之外四溢而出的情緒氣息,成為他在這部劇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
應該說這股情緒氣勢的創(chuàng)造方法,正是角色魅力的來源。
反派容易臉譜化,但霍青牢牢抓住了這個人物叛變后多疑、敏感的心理特點,通過細致入微的表演,將角色的心理狀態(tài)給演繹了出來。
雖然他身體沒有在顫抖,但觀眾卻能看得出人物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不安、壓力和驚慌。
不得不提,他和已經(jīng)成功加入了剛剛組建的復興社的馬天目的那場對手戲。
復興社開課第一天,叛徒裴如海就打著展示催眠術(shù)效果的幌子,拿馬天目做實驗,其實是故意試探,借著授課對馬天目進行催眠,結(jié)果卻引發(fā)了一場兩個人都心知肚明的表演。
一個知道你有鬼,另一個我知道你知道我有鬼,但戲還得演。
最后在馬天目即將說出秘密的節(jié)骨眼,張魯一飾演的男主假裝被催眠破窗而出,完成整出戲。
這場高水平演技對決,太精彩。
張魯一堪稱演技爆發(fā),全程雙目失神,眼角帶淚,表情呆滯,仿佛真的被催眠。
而裴如海這邊,細細引誘,步步設伏。
你來我往之間,雖然只有兩個人,一間教室,卻被他們兩個演出了千軍萬馬的感覺。
這就是演技的力量。
霍青的同一張“臉”上,分裂出兩個不同的人。
一個是笑意盈盈的斯文紳士。
一個是狡黠鬼魅的叛徒。
從《瞄準》中的方晉甫站長,到這一次的叛徒,雖然都是反派,但不同的人物心理狀態(tài)下,不同的角色狀態(tài),又被演得明明白白。
簡單來說,裴如海比方晉甫更討厭十倍,因為前者起碼是忠于自己的信仰,而后者卻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所以這次,霍青演出了一個陰險狡詐的行尸走肉。
太絕了。
3、曹衛(wèi)宇演老吳:變臉演技,爐火純青
好演員永遠能變臉變得你想不到。
要不是看著演員表,我也認不出,這位中央戲劇學院陳建斌、李亞鵬、王學兵等人的同班同學,本劇中沉穩(wěn)低調(diào)的老吳,竟然是《怒晴湘西》中滿嘴爆粗的羅老歪。
這次他所扮演的吳忠信,是我地下黨上海地區(qū)的負責人,行為必須低調(diào),氣場必須強大。和羅老歪的性格,可以說南轅北轍。
但曹衛(wèi)宇完全hold住了人物特點,眼神犀利,語調(diào)沉穩(wěn),語速不疾不徐,一個地下工作者的特質(zhì),自然顯現(xiàn)。
但他卻并沒有把人物當作臉譜化的「地下黨負責人」處理,而是嘗試根據(jù)劇情設置貫通人物內(nèi)在的心理邏輯,把他一步步遭遇同志犧牲的內(nèi)心歷程刻畫得絲絲入扣。
有一場戲,是陳烈為了掩護“零號文件”而犧牲。
老吳雖然已料到這個結(jié)局,但當消息真的傳來,他依然無法抑制內(nèi)心的傷痛,但在表演上,能給出的只是一個眼神,但就是這個眼神,曹衛(wèi)宇的情感卻十分飽滿,不發(fā)一言,卻好像如泣如訴,讓人肝腸寸斷。
這就是“人戲合一”。
當演員通過表演,完全和自己所飾演的角色融合,在觀眾看來,他就是角色,角色就是他,那么即使沉默不語,觀眾依然能透過屏幕,感受到角色的喜悲。
因為好的表演,是不需要“演”的,只要往哪兒一座,就已經(jīng)成為劇中人了。
這才是高級的表演。
4、王聰演陳亨禮:色厲內(nèi)荏,入木三分
看這個演員的第一眼,我的反應和很多觀眾一樣:《絕密543》中的鐵血漢子肖占武,
變“小白臉”了?
照道理,陳亨禮這樣的角色,并非核心人物,很容易演成過場。
但王聰卻硬把這個見錢眼開、見縫插針、見風使舵的法租界巡捕房“一哥”的嘴臉,演得活靈活現(xiàn)。
他這一角色和幾個主要角色都有對手戲,尤其張魯一飾演的男主,所以情緒轉(zhuǎn)變的地方相當之多,這其實是對演員非常大的考驗,如果用力過猛會顯得會過,還搶戲,但太過平淡又會顯得不在狀態(tài)。
但王聰將該人物詮釋得如魚得水,異常自然,甚至可以說是看不出表演痕跡,比如討便宜怎么表現(xiàn)?點頭,噘嘴,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注意王聰?shù)难凵?,相比肖占武眼神的定,陳亨禮的眼神從頭到尾飄忽不定,透著雞賊勁兒!
這樣的高光表演,就是最好的配角演出,不搶主角的戲,但跟張魯一和聶遠的對手戲中又絲毫不落下風,到最后,還能發(fā)出自己的光彩。
5、張帆演余獨醒:氣場十足,前瞻后顧
對,你沒看錯,這就是《功勛》里蔣欣單元的秀芝爹,演員張帆。
但這部劇中, 他飾演的是唐賢平的頂頭上司,一個在舊上海蔣汪拉鋸戰(zhàn)、各派勢力林立中首鼠兩端的人物。
余獨醒的戲份不多,但很多觀眾卻忘不了他。
原因在于這個角色確實搶眼,設定是氣場十足的領導,舉手投足間都展現(xiàn)了一股子氣魄,甚至站在那就有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但表面的霸氣之外,其實又是“雞賊”的人設。
演員,就是應該具有這樣的本事,哪怕只出場一分鐘,也能讓觀眾建立對角色的印象。
他把身為領導的莊重、威嚴、滴水不漏的談吐、恰到好處的行為,全都體現(xiàn)惟妙惟肖,但骨子里卻又渺小的,這種對比,就有戲了。
真是好演員。
寫在最后: 真正的好演技,無需炸裂啊
有觀眾把《前行者》評為近幾年最強諜戰(zhàn)劇,是不是真的比《叛逆者》好,不評價。
不過就我的感受,相比《叛逆者》的演技高光過于集中于王志文、王陽、朱一龍等幾位主角身上,而且由于個別演員的表演相對弱,拉低了整體表演水準。
《前行者》的優(yōu)點,在于演員層面幾乎找不到軟肋。尤其是配角,幾乎是個個出彩,反派各具特色,正面角色讓觀眾由衷感佩,心心念念。
歸根到底,是演員給戲加分了。
在諜戰(zhàn)劇中,主創(chuàng)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很重要,但演技表現(xiàn)的確也很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話。
因為它關乎觀眾是否入戲。
看霍青這群老戲骨演戲,他們的每一次表演,都是有深度和內(nèi)容的。
我認為這得益于演員對角色的認真揣摩和理解。哪怕只是演一個配角,但演員把每場戲都琢磨清楚了,絲毫不偷懶,才能將人物塑造得這么有血有肉,真實可信。
其實全劇的優(yōu)秀配角太多了,包括杜功海飾演的租界督察長范義亭,那種從“黑幫”老大到權(quán)貴的威嚴和人物矛盾,很精彩。
還有扮演汪精衛(wèi)特使鹿友祥的87版《紅樓夢》賈蕓的扮演者吳曉東,一個眼神就把人物的陰森演出來了。
這些配角很難有非常完整的表演段落,也沒有大吼大叫的情緒爆發(fā),沒有那種特別體現(xiàn)演技的臺詞,但單就幾個表情,動作,就看得出演員的演技功底。
也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那股子久違的諜戰(zhàn)劇的味道一下就回來了!
真正的經(jīng)典諜戰(zhàn),歸根到底,是人與人智力、信仰的對決,是真正的高智商對抗。
我看到的——是一群老戲骨用演技打磨的,諜戰(zhàn)劇不斷精進和升級的表演水平。
舊瓶怎么釀出新酒?關鍵在于演技。
也是在這群老戲骨的襯托下,張魯一也終于一洗《大秦賦》的表演頹勢,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巔峰演技。
好的表演是相互激發(fā)的。
最后,說說劇名,《前行者》的魂是什么?
第一層,諜戰(zhàn)爽劇。
高智商對決,看男主擊敗強敵,殺日寇、除奸細、獲情報,爽。
第二層,雙雄劇。
昔日兄弟,因為信仰的不同,終于正面對決,燃。
但還有第三層,信仰。
何為前行者?國家存亡,匹夫有責,越是艱危時刻,越有一群先驅(qū)和英雄,慷慨前行。
有的,如陳烈,倒在了勝利的曙光來臨前,有的,則帶著他們的遺愿,繼續(xù)前行,直到黑暗破曉,黎明花開。
看《前行者》,既感受到節(jié)奏緊張,劍拔弩張的爽燃,感受到刀尖上行走的步步驚心,但透過這些生動的角色,又感受到什么叫信仰,何為人性光輝!
也是這部劇中,看得到編導在努力追求一種審美,比如光影、運鏡、色調(diào),帶著一種油畫般的風格。
導演自述,曾經(jīng)參考倫勃朗的油畫,確實很精彩。
但最令我感動的,其實是一群優(yōu)秀的演員,無論主角配角,都用表演,去呈現(xiàn)了這種高級的審美。
不需要炸裂演技,只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細致地雕琢,盡力提高著作品每一處的下限,到最后,整部劇的短板,變得非常高。
哪怕戲份那么少,那么不起眼的小配角,也將一個人物的內(nèi)心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讓角色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到最后,觀眾還是只被他的表演所感染,記住了角色的名字,卻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
但就是這樣的表演,再一次證明了,真正的好演員,無需多說。
演技,自有聲。
而用作品說話,才是對演員這個職業(yè),也是演員對觀眾的最大尊重。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把每一場表演都當成作品的好演員,也是前行者。
電視劇《前行者》心得體會與感想【篇四】
馬天目和唐賢平不是親兄弟,但是他們卻有過命的交情,兩人曾是黃埔軍校的同學,并且成績非常的突出。之后他們又一起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馬天目還救過唐賢平的命,只是,多少年以后,這對過命的兄弟,卻因為立場不同,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
《前行者》中馬天目是潛伏的地下黨員,他的身份非常的隱秘,組織內(nèi)部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他曾在倉庫救下了一個地下黨,但是,對方也是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只以為遇到了一個好人。
以在洋行上班做掩護,秘密地建立聯(lián)絡點,馬天目很機智,而且因為在戰(zhàn)場歷練過,面對各種危機的時候,他也都能化險為夷。
馬天目一直是唐賢平心中的一根刺,他是唐賢平的救命恩人,但再度相見,兩個人的立場卻完全不同。12個兄弟的命,再加上重傷的馬天目,所有的榮耀都加持到了唐賢平身上,一朝平步青云,唐賢平成了國民黨的緊要官員,這也成了唐賢平心中的一根刺。
唐賢平膽大心細,思維縝密,他抓獲了很多共產(chǎn)黨,他的立場非常的堅定,馬天目消失幾年,兩個兄弟再見面,相當于唐賢平在明,馬天目在暗,兩個人其實已經(jīng)交鋒了很多次,唐賢平?jīng)]有懷疑過馬天目的身份,而且,馬天目也很想將唐賢平爭取過來。
張魯一和聶遠都是演技派,兩個人的對手戲非常的精彩,馬天目、唐賢平在明爭暗斗的過程中,還摻雜著深厚的兄弟情,這讓整個故事更加精彩。
固執(zhí)的唐賢平做了不少錯事,但是他骨子里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男人,最終馬天目能否將唐賢平救贖?還是唐賢平就是整部劇最大的boss,是地下黨組織的最大阻礙,《前行者》的劇情也越來越精彩,非常值得解鎖。
除了馬天目和唐先平兄弟二人,《前行者》江韻清、江汰清兩姐妹的故事也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姐姐江汰清經(jīng)營一家旅社,這家旅社也是地下黨的一個秘密據(jù)點,只是那么多年,江汰清為了保護江韻清,從來沒有和妹妹透露自己是地下黨的身份。
江汰清將江韻清保護得很好,將她送到法租界知名的女中讀書,也不讓她知道自己的任何事情,她只是希望,如果自己有事,妹妹能全身而退。而接受了先進教育的江韻清,她思想非常進步,她也一直想要加入地下黨組織,通過與馬天目的不斷接觸,江韻清也開始一點一滴地進步,最后她應該也能成為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地下黨員。
江家姐妹二人,信仰相同,但是總想著對方能過安穩(wěn)的日子,瞞著對方做危險的事情,只是因為有相同的信仰,姐妹二人最終也是殊途同歸,都成了地下黨的一員。親情為《前行者》緊張的戰(zhàn)斗奉獻了一抹溫情,對整部劇精彩劇情的推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前行者》不是一部以愛情為主的劇,這部劇的感情戲,主要是以兄弟情、姐妹情為主,親情很好地調(diào)和整個劇情,這種方式目前而言,還是挺成功的。
《前行者》并沒有本末倒置,感情戲也并沒有喧賓奪主,尤其是劇中每對CP都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這點是非常難得的。開播很低調(diào),《前行者》有望憑借著不錯的口碑出圈,一部非常不錯的諜戰(zhàn)懸疑劇,喜歡這個類型劇的觀眾,還是可以追追的。
電視劇《前行者》心得體會與感想【篇五】
裴如海
作為諜戰(zhàn)劇,《前行者》最難得的是,雖然正派主角機智勇敢得簡直令人發(fā)指,但反派也都智商在線。
而劇中最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反派,則非大叛徒裴如海莫屬。
飾演裴如海的,是曾在《三國》里演過魯肅的霍青,演技太好,把叛徒那種表面不動聲色、實際貪生怕死的形象演活了,更讓人痛恨。
其實在那種血與火的年代,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我能理解有人會頂不住,畢竟大家都是會疼會死的血肉之軀,活受罪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就像馬天目在刺殺鹿友祥成功之后所說的,當時除了想殺鹿友祥之外,還有一個想法便是,寧可當時就死了,也不愿意落在敵人手中。
但同樣是叛變,有的叛徒也比其他叛徒更可惡。
比如前兩集中帶著唐賢生去教堂抓吳崇信的那個叛徒,他內(nèi)心是有緊張有愧疚的,最初一直在拖延時間,吃面包時差點把自己噎死,最后實在沒辦法才一咬牙指了過去。
這樣的叛徒雖然可恨,但不至于讓人恨得牙癢癢。
可裴如海不是,他叛變之后幾乎是毫無心理障礙地就轉(zhuǎn)變了立場,在新的集團內(nèi)部也一門心思往上爬,甚至還應邀開班授課,恨不得將自己的所有才學都賣給“新東家”。
而且,他也會主動要求去監(jiān)獄里指認自己曾經(jīng)的同志,恨不得將所有的同志都一網(wǎng)打盡。
一方面,正如陳烈臨死前所說的,裴如海自己叛變了,便恨不得將其他人全都拉下水,最好所有人都叛變,便顯不出他來了,不至于只有他一個人像過街老鼠一般,可是……
偏偏其他同志都堅貞不屈,如照妖鏡一般顯出了他的骯臟無恥,這怎能不讓他更加瘋狂?
另一方面,他原本就是一個為了往上爬不擇手段的人,個人野心十分膨脹,他一定覺得,自己又會催眠又會各種偽裝、簡直可以說是最牛逼的特務了,理應得到更高的職位更好的待遇,像自己這樣牛逼的人怎么可以隨隨便便就死了呢?
但是,叛徒的下場就是,人人都會看不起,哪怕你現(xiàn)在竭盡所能地為新集團賣命,新集團也不過只是利用你罷了,又怎么可能真心實意地器重你?畢竟,為了保命,能當一次叛徒,就能當?shù)诙闻淹?,歷史上的呂布,被罵了多少年的三姓家奴。
影視作品當然都是虛構(gòu)的,但是熟悉歷史的人,看《前行者》時,還是在一些角色身上看出了熟悉的影子,比如裴如海,很多設定,都與歷史上的顧順章很像。
劇中的裴如海,原本在黨內(nèi)地位非常高,了解中共在上海所有的情報站,馬天目因為是剛從法國回來、只有吳崇信一個人知道他的身份所以才得以順利潛伏。
而顧順章,就是中共史上地位最高、最危險的大叛徒。
他本來就是上海人,從小混跡上海灘,還曾加入過青幫,很有些計謀,早年間他曾前往蘇聯(lián)學習,有一身好本領,會化妝、魔術(shù)、催眠,能雙手開槍,總而言之就是十分牛逼。
他最有名的就是魔術(shù),被抓之前曾經(jīng)用化名在上海做過多次魔術(shù)表演,還頗有名氣。
看《前行者》時,彈幕里總有人問,既然裴如海這么厲害,那怎么還會被抓?
劇里沒有詳細交代,但歷史上的顧順章……正是因為本事太大,所以才得意忘形,某次完成任務后在武漢逗留游玩,竟然又用自己曾在上海用過的化名,在那里表演起魔術(shù),被一個認識他的特務認出來從而被抓……
被抓之后,他當天就叛變了,但是并沒有將自己知道的重要情報全都說出,而是想要以此為資本邀功請賞,結(jié)果可想而知,等他說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晚了。
叛變之后,他也在培訓特務,甚至還親自編寫各種教材、開辦特務培訓班……
最后因為太膨脹,在中統(tǒng)軍統(tǒng)兩邊搖擺不定,被“新東家”干掉了。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歷史上有哪些人死于裝逼?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就是顧順章……
從被抓前到被抓后,他簡直時時刻刻都在裝逼……
范義亭
除了裴如海之外,劇中的法租界督察長范義亭,想必很多人也猜到了原型,那就是與杜月笙、張嘯林并稱“上海三大亨”的黃金榮。
黃金榮曾經(jīng)是青幫頭目,后來在法租界做巡捕,一直做到成為唯一的華人督察長。
范督察長在這一設定上和黃金榮一樣,然而他對亡妻的癡情就純屬影視作品的虛構(gòu)了,為了迎娶京劇名伶露蘭春,拋棄了發(fā)妻,但風水輪流轉(zhuǎn),露蘭春與他結(jié)婚沒幾年就愛上了別人,跟他離婚了。
鹿友祥
另外,劇中馬天目和唐賢平恨之入骨、一心想要殺掉為北伐戰(zhàn)友報仇的鹿友祥,原型應該取自盧永祥和孫傳芳。
盧永祥或許大家很陌生,但是看名字跟鹿友祥如此接近也能明白了。
他是皖系軍閥代表人物,曾任淞滬護軍使,后來敗在孫傳芳與齊燮元手下,逃離上海。
孫傳芳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劇中還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他的名字……(哈哈哈開玩笑,此孫傳芳非彼孫傳芳)
歷史上,孫傳芳最終被為父報仇的俠女施劍翹所殺,當時施劍翹用一把手槍當眾殺死孫傳芳之后,不慌不忙、大聲宣告了自己的姓名及刺殺目的,隨后引發(fā)全國轟動,社會各界紛紛為她呼吁求情,最終她被特赦釋放。
《前行者》中,郭曉婷飾演的江韻清,就是為了給死在鹿友祥手下的父親報仇,從好友手中拿到一把手槍,當眾向鹿友祥開槍,可惜鹿友祥早有準備,沒被射死,隨后馬天目又撿起手槍,同樣當眾向鹿友祥開槍,刺殺成功后也是不慌不忙束手就擒。
劇中馬天目最終獲釋,根本原因是他的精心布局,而江韻清與姐姐在外面為他奔走、代表社會各界為他呼吁求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編劇在寫劇本的時候,肯定會翻閱歷史收集資料、尋找靈感,原型可能并不局限于某一個人物,必然會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以角色更加豐滿,比如張魯一飾演的男主角馬天目,在多方勢力下周旋,也有五重間諜袁殊的影子,而袁殊,則是許多諜戰(zhàn)劇編劇都會參考的傳奇人物。
如今的我們追劇的時候,明知道這一切只是虛構(gòu)的影視劇,仍會被主角一次次的生死攸關牽動情緒,可以想象當年先烈們真正不惜性命去完成使命時,又有多緊張了,但他們卻依舊不曾止步,所以才有了如今令我們肅然起敬的“前行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