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
《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五篇
《雅舍小品》是梁實秋先生的隨筆錄。分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談吃》《海外擷英》四個部分。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堆派嵝∑贰返淖x書筆記個人感悟,希望大家喜歡!
《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1
八十年代以前,內(nèi)地人最早知道的梁實秋,更多地是站在魯迅對面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批判的“資產(chǎn)階級的走狗”。誠然,出生于富足之家的梁實秋在其思想中有別于很多以“喚醒國人”為已任的作家,但其實早期的梁實秋亦有些憤世的,曾與郭沫若、聞一多走到過一齊,只是后來思想趨于平和,近于循世了。
梁實秋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大家,以擅長寫幽默風趣的“閑暇小品”而聞名于世,讀他的文章是一種美的享受。梁實秋文筆簡潔,風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卻蘊藏著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令人讀后余味無窮,遐想不已。冰心先生曾這般評價:“一個人應(yīng)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p>
《雅舍小品》能夠出四十多版,并被推薦為“一生要讀的中國歷史100本書”之一,筆者認為,得力于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雅”?!堆派嵝∑贰返摹把拧北憩F(xiàn)在其知識性和思辨性上。梁老可謂一位學貫中西的文學家,有深厚的古典文學和外國文學的修養(yǎng)。
單舉一例我們就會清楚:《手杖》中有引自古希臘悲劇的謎,有引自“禮記”,引自杜詩的。短短千把字的小品,引用竟達七次之多。詩、經(jīng)文、劇本無所不包,學識的淵博令人驚嘆?!堆派嵝∑贰分袔缀跗幸?,尤其中外古典作品極多。作者順手拈來,形散意遠,旁征博引,知識密度極大,增加了作品的欣賞價值,這一點和錢鐘書先生有相似之處。
梁實秋對當時的“新生活”運動“刺”得極其隱晦精彩。如《洋罪》中作者不加“打倒”地舉例:1、人數(shù)十三謂不吉利;2、劃火柴點紙煙,只點二人,不可點三人;3、朋輩對飲有高杯碰杯之談。還有訂婚廣告的惡作劇,萬愚節(jié)的玩弄笑語等所謂的新生活。這里作者不加痛斥,只是讓讀者在這些可笑的例舉中辨別這種一味地搬弄是非的新生活的可笑之處。《退休》中描寫了“該退休的不退休”的原因是“何況一旦投閑置散,一呼百諾的炫赫的聲勢固然不可得,甚至于進入了‘出無車’的狀態(tài),變成了匹夫徒步之士,在街頭巷尾低著頭逡巡,疾走不敢見人,那情形有多么慘,一向由庶務(wù)人員自動供應(yīng)的冬季炭盆所需的白炭、四時陳設(shè)的花卉盆景、乃至于瑣屑如衛(wèi)生紙,不消說都要突告來源斷絕,那又情何以堪。”梁實秋先生揭露了這些平常而又普遍存在的事實。通過他敏銳的眼光,獨到深刻的見解,以雅致的筆觸不遺余力地進行了描寫。
梁老曾在札記中引用一位英國批評家的話說:“任何人都可以用戲劇的腔調(diào)念出一段劇詞,或是踩上高蹺來發(fā)表自己的思想;但是用簡單而適當?shù)恼Z文來說話寫作便比較困難了?!薄堆派嵝∑贰返娘L格大概也正在這番話的意思里,一路讀來,雅趣橫生,頗有一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懷,讓人恬靜之余,品位良多。
雅舍小品藝術(shù)特色
1、《雅舍小品》中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小品,雖是「隨想隨寫」,但寫來清新雋永。內(nèi)容涉及的題材都是平凡不過,普通人不大注意的,但在作者的筆下卻別饒趣味,令人讀后有深得我心之感??梢娮髡擢氂械闹腔酆瓦^人的洞察力。
2、《雅舍小品》所寫的題材雖屬於生活瑣事,但寫來卻不會淡如白開水,也不會板滯如流水帳。梁實秋的散文能在平凡中顯真誠,於小節(jié)處蘊含哲理,是智慧之作。他的文章最合乎知識分子的品味和格調(diào),既博且雅,一派從容,篇幅雖不長,但卻令人在最短時間內(nèi)去體會人生,參悟智慧。他的文章,親切易讀,任何年齡的讀者,都會在他那圓熟、幽默和趣味的文字功力上獲益。
3、梁實秋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學基礎(chǔ),又精研西洋文學,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西方隨筆式的從容與優(yōu)雅,雖然生活點滴都可入文,但下筆卻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溫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簡潔,絕無生硬歐化的痕跡。
《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2
假期,作業(yè)真少,整天無所事事,好不無聊??磿?先拿起的不是《雅舍小品》,而是《妞妞》,含淚沒兩天讀完。好雖好,提起筆來卻發(fā)現(xiàn)無從寫起。我實在佩服周國平啊,面對自己親女兒的死,竟狠得下心來將那段辛酸痛苦的血淚史記錄成書。若換做是我,恐怕唯寫的幾個字,不一會兒便都被淚水侵得模糊難辨了?;蛟S這就是作家們難以理解的自我折磨的心態(tài)吧。倒不是為自己開脫,我只是想說我辦不到!作為一個毫不相干的外人,我都無法容忍我自己在這里對妞妞說三道四,于是,我拿起了《雅舍小品》,它分為若干小篇,每篇都記錄了作者的一些感受,或是一些世相百態(tài),各地美食。當我捧起它的時候,一切都淡忘了,也算是正式打響了我寫作甚至人生,極其重要一課的上課鈴。
這節(jié)課的第一講是真實樸素。作者盡取材于真實生活,例如說“擁擠”、“講價”。他沒有天馬行空、天花亂墜的浮夸,也沒有為了生動而添油加醋。平平淡淡間,自有些許幽默詼諧。關(guān)于講價“童叟根本也不見得好欺侮,而且買賣大半是流動的,無所謂主顧,不講價還是不過癮,不七折八扣顯得買賣不和氣,交易一成買者就又會覺得上當?!边@可謂是真實揭露了做買賣的的現(xiàn)況,所謂“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的確不符現(xiàn)世,讓他一語道破,不由得令人莞爾。這樣的文章字里行間自會有一股親和力,大家身邊的人和事,當然強于胡編亂造。與其以詞匯的堆積羅列嘩眾取寵,不如以親身所歷的實事打動人心。
與其說:我此題是否夠吸引人,是否有的寫;不如說:我此題是否真實,是否是我曾經(jīng)歷過的。這是我常犯的錯誤,我想它很有可能也是年輕一代人的通病。沒有親身經(jīng)歷,是做不出好的文章的,正如人生,待人多份真實,少份虛假,豈不是好?
這節(jié)課的第二講是細致觀察。例如他講擁擠:“既上車之后,不消說可以聽到下列各種的呼聲:‘哎呦!你看看我的腳’‘別擠喲!’‘喂,你趴在我的身子上了!’‘沒得辦法!’‘你倒是拉住上面的把手啊’”這般細致的描寫,光憑想象可是達不到的,“汽車尚未停穩(wěn),一群人蜂擁而上,結(jié)果是車上的人不得下來,下面的人也不得上去,一陣混戰(zhàn)之后,上面的人倒是下來了,下面的人除了儒弱文雅的之外到也都上去了。然而費掉‘民力’不少。”細致地觀察品味會讓生活更加豐富,寫作更有素材,而不是亂七八糟地瞎想。當你致力于觀察生活的一點一滴時,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很多平時未注意到的有趣的事情。
就比如擁擠,我從來沒有認真觀察甚至從來沒有注意到它,可它確確實實地存在著,當梁實秋娓娓道來之時,方是“噢,原來如此!”下次坐公交、擠地鐵,再觀察觀察印證印證,豈不有趣?
這節(jié)課的第三講是博學博覽。這也是我最佩服梁實秋的一點,動輒給你來一段什么《熙朝樂事》、《山海經(jīng)》、《淮南子》,讓你輕則連連點頭,重則不知所云,而他卻信手拈來,如同家常便飯。哎,真是慚愧!我肚子里的那點墨水,底都蓋不上啊!我想或許不管什么不知所云的觀點,來一句“古人云”,或是“某某經(jīng)、某某大典錄”都會變得非同凡響,書卷氣十足,何況《雅舍小品》里滿篇皆是,個個觀點又都是依理。還有梁實秋不僅中國古典一拿一串,腹中西方古典也是“收藏頗豐”,什么英文德文法文經(jīng)典,比比皆是。關(guān)于了生死的意境,他說:“波斯詩人峨謨伽耶姆的四行詩恰好說出了我們的感覺?!标P(guān)于幸災(zāi)樂禍的洋譯,他說:“德文里有一個字,schadenfreud,尚且妥切,schaden,是災(zāi)禍,freud,是樂?!边@份博學博覽是非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博學博覽”四字誰都知道,可做起來真不容易,說要精讀“四書五經(jīng)”“孔子孟子”,又是談何容易啊!這可不是說說就能有的,需要日積月累,真狠下功夫。到時寫作文或是與人交談,來上一句兩句,豈不神氣十足?
合上《雅舍小品》,咂咂嘴,意猶未盡吶!經(jīng)過這次精神上的洗禮,我堅信現(xiàn)在的我,絕不是我剛拿起這本書時,可以比得了的?;蛟S《雅舍小品》,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一本書”的范疇。
《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3
今年暑假,我讀了梁實秋的《雅舍小品》,雖說是讀,其實就是聽,因為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這樣,我才有機會用耳朵聽到了這么美的散文。《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里面有描寫臺北故居、寫雅舍、時間即生命。但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從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幾公里,如果有客人來,要爬七八十層土臺階,再走過一段上坡路才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間,作者只占了兩間。因為房子是依著山勢修的,就形成了一個超好玩的現(xiàn)象。早晨起來從書房到廚房是上坡,吃完飯從廚房到客廳是下坡。房子是用來擋風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不能遮風是因為窗上沒有糊紙,不能擋雨是因為房頂上的瓦片有許多小細縫。雖然雅舍盡不到房屋的責任,但作者認為“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雅舍給了作者靈感和快樂,雅舍前面是金燦燦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后面是荒僻的土山坡。這么美好的景色,作者怎么會不喜歡呢?讀了《雅舍小品》,我真正認識到了語言的美。當我讀到一些詞句的時候就感覺深處作者描寫的.那個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鳥》的散文,里面描寫了各式各樣的鳥,當作者在描寫這些鳥的時候我都有一種身臨其景的感覺。我不僅體會到了語言的美還懂得了要珍惜時間。我在《時間即生命》學到“不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等于浪費生命,年輕的時候要學習,不然到了老就會有所遺憾?!边@本書用它獨特的方法讓我受益終身。
《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4
近來,有幸拜讀了梁實秋先生的散文集《雅舍小品》,其中有一篇散文是《談話的藝術(shù)》,讀了這篇散文后,我深深地覺得談話的禮貌。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本來就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何況談話,如果距離進了就會不小心把唾沫噴到別人臉上,使自己處于尷尬的境地。有一次,我看到有兩個人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而發(fā)生口角,一個人因為三言兩語之后嘴角上堆積有唾沫,于是發(fā)出重唇音的時候不免星沫四濺,使矛盾更加激烈?!罢勗捄妥魑囊粯?,有主題,有腹稿,有層次,有頭尾,不可語無倫次?!边@句話使我感觸很深,寫作同說話—樣,要言簡意賅,想好了再說,不要語無倫次??傊?,說話要處處注意,如果稍不慎,就會引來別人的厭惡。
在對談話的理解里,梁先生寫得特別幽默深刻,讓人忍俊不住,也讓人笑過之后會反思。他說談的腔調(diào)與嗓音因人而異。有的如破鑼,有的如公雞,有的行腔使氣有板有眼,有的回腸蕩氣如怨如訴,有的于每一句尾加上一串格格的笑,有的說完一段話之后像鯨魚一般噴一口氣。更要緊的是說話聲大小需要一點兒控制。一開口便血脈噴張,聲震屋瓦,不久便要聲嘶力竭,氣急敗壞,似可不必,有變成耳語,令聽者頗為吃力,讀來令人捧腹,但確實受益匪淺哦。
《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5
首先感謝張思東學長對我文學上的支持,贈予我大量書籍供我閱讀以提高寫作水平,此《雅舍小品》即為其一,當然,張思東學長作為一名退伍老兵,我們的關(guān)系也是極好的。
初捧此書,我?guī)缀跏且豢跉庾x完這本不厚的小集子的。
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寫作背景,1946年,因為戰(zhàn)亂,梁實秋先生入蜀,居住在今天重慶北碚一棟筑在山坡上的房子。烽火連天,人心未定,實秋不寫“與抗戰(zhàn)有關(guān)的”,用筆名給當時的某報寫專欄。至于為何命名“雅舍小品”,其實并非文人自拔雅興,強冠雅名,實則是當時那棟房子的女主人名字有雅字,為了方便郵差,便命名雅舍。
讀此書作品,談不上宏大的行文邏輯,但卻清新自然,內(nèi)容涉及的題材都是平凡不過,普通人不大注意的生活瑣碎,正如梁先生在《雅舍》一文所寫: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但在作者的筆下卻別有趣味,令人讀后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見作者獨有的智慧和過人的洞察力。梁先生成長于北京,也去過西洋。國人的劣習看多了,西洋人的偏見也遇了不少。但他既不大罵中國人的劣根性,也不需要用嚷直了嗓子的自豪來掩飾私底下的自卑。他只是平平靜靜的說,悠悠緩緩的說,把所有好的壞的都說成諧趣小文,有自嘲,有寬容,即便是譏諷也充滿善意。
所居雅舍,其實“籬墻不固,門窗不嚴”,甚至還有鼠子亂躥,蚊蟲騷擾,對此,梁先生對此也“沒有法子”,但在他筆下,有牙的相鼠上跳下躥,跟梁先生捉起了迷藏,而聚蚊成雷的雅舍讓梁先生頗感“蚊”風之盛,意外發(fā)現(xiàn)這雅舍之內(nèi)的蚊子,骨骼清奇,“都像是硬的”,但他“仍安之”,等待寒冬驅(qū)逐,還詼諧道“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住在雅舍”,讓讀者頓生疑竇,與鼠斗,與蚊戰(zhàn),也能打出風采,打出風格來?
隨后,梁先生筆鋒一轉(zhuǎn),對月光下雅舍的描述,頓讓人覺得涓涓細流,涌入心田,尤其那句“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落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月光逼進窗來,助我凄涼。讀之頓有身臨其境之感。而這樣的精致妙趣之段子,隨處可見,其中固然有國難當頭的映照,雖是逆境,但可見作者的熱愛生活之心亦不減絲毫。在某種意義上講,“雅舍”甚至成為梁實秋心靈的慰藉。
翻看此書目錄,明眼人都能發(fā)現(xiàn),梁先生為每篇文章所取標題,都是短短幾個字,比如《孩子》,比如《衣裳》,甚至一個字“病”也能成為標題,既不見遣詞造句般的華麗辭藻,也不見氣勢恢宏的字字璣珠,但短小精悍的標題之下,往往都是一篇真性情滿紙流露的精品,比如《畫展》一篇,簡直可說是極盡挖苦揶揄之能事了,說畫展全作商業(yè)考量,其成功“在畫法上是之謂畫蠢”,雖然現(xiàn)在看來,實在有失公道。比如《孩子》,雖然通篇是列舉孩子難伺候的社會世態(tài),但卻是對孩子家教的詼諧說道,所謂子不教,父之過,便是梁先生之觀點。在《狗》一文中一句“別人的狼狽永遠是一件可笑的事”,讓通篇談狗的小文頓現(xiàn)人生頓悟,從狗身上影射社會世態(tài),倒也精到。又比如在《牙簽》一篇,他譏諷“已經(jīng)剔牙竣事而仍然叼著一根牙簽昂然邁步于大庭廣眾之間者,我們只能佩服他的天真”,處處讓人拍案叫絕。梁先生若生在當今的網(wǎng)絡(luò)時代,肯定是論壇上叱詫風云的鋼牙大將,如《不亦快哉》一篇,句句荷槍實彈,火藥味實足。也難怪他會因一個有關(guān)翻譯的學術(shù)問題及“文學的階級性”與另外一位錙銖必爭的魯迅先生興起一場世紀之戰(zhàn),搞到灰頭土臉,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后只好黯然去家離鄉(xiāng),一心向?qū)W,埋首書齋課堂,從此淡薄仕途。
雖然在原則問題上,梁先生始終表現(xiàn)孤傲,堅守陣地不退讓,但他也說過:即便諷刺文學,也需要“宅心要忠厚,作者雖然盡可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里還是一股愛,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時之快,不在‘滅此朝食’似的要打倒別人?!边@是一種讓人欽佩的大度,尤其是在今天這樣社會浮躁隨處可見的大背景下,如何建構(gòu)和諧的對話機制,如何保持淡定的對話心態(tài),這于每個階層的對話者而言,都是一個必修課,在社會矛盾呈現(xiàn)井噴的態(tài)勢下,領(lǐng)導者如何保持淡定,如何“宅心忠厚”,傾聽不同的聲音,甚至是那些沉沒的聲音,尤其珍貴。
我想,梁實秋先生所展現(xiàn)的并不是其豐富人生閱歷下鑄就的小資或是另類格調(diào),而是對世態(tài)的雅興所致,以豁達的情懷面對世事百態(tài),以調(diào)侃的心態(tài)面對各種不安和失意,又何嘗不是一種難得的雅興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與其被淫雨蛙聲攪得心神不寧,不如淡然篤定的吟首小詩。這樣的境界不僅讓梁先生“最足令人低徊”,也是我輩心向往之的安好現(xiàn)世。
《雅舍小品》的讀書筆記個人感悟相關(guān)文章:
★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