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蘇東坡傳》的讀書筆記
推薦文章
人物傳記《蘇東坡傳》的讀書筆記五篇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講述了蘇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砣宋飩饔洝短K東坡傳》的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人物傳記《蘇東坡傳》的讀書筆記1
今年讀完的第一本書,是去年遺留了一半的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一定不是因為小時候背了很多他的詩詞,所以對他一直抱有好感。是因為愛慕他骨子里的豪放豁達,灑脫不羈。
過去對蘇東坡的印象,停留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細膩情感,在“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在“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豪邁。
通讀全書后,他的形象更立體了一些。
天縱奇才,這點毋庸置疑,在我心中,蘇東坡是繼李白之后中國第二位天賦卓絕的詩人。早上刷帖子看到一篇問為什么寫詩很多人學杜甫不學李白,這簡直無需提問,因為形制好模仿,才氣難以復制。但是才華不僅僅是老天爺給的靈光一閃,更是博古通今后智慧的貫通。書中有兩處讓我震撼于蘇東坡的厚重積累。一為蘇東坡起復之后一度負責草擬圣旨,由他手中所出圣旨不少于七八百道,他用典嫻熟,辭藻優(yōu)美,一時為人稱道。后又一官員任此職,自負也是才華橫溢,便詢問草擬處伺候過蘇東坡的老仆人,我比之蘇軾如何?老仆答曰,內(nèi)容可能相去不大,但是蘇軾從不用翻書。高下立判。
二為蘇東坡已被貶謫到海南儋州,此時蘇東坡已約6旬,是個老人家了,陪在他左右侍奉的是他的三子過,三子在父親的教導下,也是學問大家,書法繪畫五一不精,常在父親身側(cè)背《唐書》《漢書》,蘇東坡在一旁聽,他讀過的每一行史書都記得。且不說人到晚年記憶力會衰退,又有幾個人能將這許多書倒背如流呢?
讀到此處不經(jīng)慚愧,不論自己是否有才氣,但是確實還沒努力到,需要去比拼才氣的地步吧。
雖然一直從蘇東坡的詩詞里感受到他是個灑脫的人,可更深入了解他一點點,就更為他這份樂觀豁達感到可愛。貶謫到黃州就做老農(nóng)種地,和周圍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做好朋友。貶謫到廣東惠州,這時他也老了,自覺北回無望,卻沒有沉浸在郁郁不得的不快樂中,還在給友人的信中寫,我已經(jīng)決定做個惠州人啦,我沒離開過惠州,出生在西蜀不過是夢一場。讀到這里,雖然心酸他的際遇,但是又實在感嘆他的可愛。可此時的宰相章淳讀到蘇東坡在惠州所作的詩,說看來他在惠州過得很好?遂又把蘇東坡貶謫至海南儋州去了?;磉_灑脫的他永遠不是他的敵人想看到的,他們希望蘇東坡郁郁不得志而苦悶,但是一個人可以被拿走所有身外之物。地位,金錢,被迫與家人分離,充實豐滿的內(nèi)在卻永遠不會被奪走,偉大的詩人會著眼于民生,沉浸于自然風光,追尋這萬事萬物的哲理。
浪漫灑脫是他的天性,可是他也有極高的人道主義的精神。不論他在何處為官,擔任多小的官職,他都在盡力改善民生,想方設法幫助在青苗法的壓迫下貧窮的百姓減免債務,設置古來第一所公立醫(yī)院,預防饑荒。任京官時候,他又想盡辦法讓皇上太后廣開言路,力陳王安石排他的弊端。在黃州做老農(nóng)時,他發(fā)現(xiàn)當?shù)睾芏喔F苦人家有殺嬰的做法,特別是女嬰,他看到此心甚痛,雖然此時無圈職在身,他還是想盡辦法組建了一個慈善會,去救濟當?shù)馗F苦人家,只要不殺嬰,就可以得到一些撫恤金,幫助他們一起撫養(yǎng)孩子。很多傳奇話本子里都有蘇東坡為官時候的小故事。如在杭州任上,一書生家中做折扇生意,卻因故積累債務,求得蘇東坡幫助,蘇東坡在他折扇上作畫題詞,讓他拿去變賣,蘇東坡是當時備受追捧的詩人,一下子就賣完了,還清了債務。
談到做官,他絕對是一個有能力有責任心的能吏,談到藝術(shù),他又是才思敏捷,書畫均佳,談到哲學,他又參研儒釋道三家,胸中自有丘壑。
越是回顧這本書,回顧他的一生,發(fā)現(xiàn)越是喜愛欽佩這個人??催@本書的過程中也在聽曾國藩的家訓,也曾暗暗的比較過二人,其實是沒什么可比的。可也會忍不住想,如果他有一些曾國藩做人的隱忍智慧,會不會有更好的一生呢?可我想我是多慮了,正因為他的鋒利,他才是他,也許他的際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他。他便中國的大江南北,看遍自然風光,體會世情冷暖,卻還是那個他。
想到他那篇小品文章,長大后再讀卻覺得充滿著大智慧?!昂我篃o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p>
人物傳記《蘇東坡傳》的讀書筆記2
最近讀完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這本被譽為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之一的力作,感觸良多,收獲頗豐。原著為英文寫作,書名為《The Gay Genius》,我讀的是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張振玉先生的譯本。
該書考證史料十分充足,文學色彩又很濃厚,以蘇東坡一生的命運軌跡為主線,從執(zhí)政、文學、詩詞、書畫、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將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書中還能不經(jīng)意就見到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蘇洵等歷史大家的影子,仿佛坐著時光機穿過時光隧道,跟著作者穿越到了那個久遠的時代……
“竹杖芒鞋,一蓑煙雨任平生”。透過這句詩,我看到了一位飽經(jīng)憂患的老人,在風雨人生中不屈不撓、堅毅前行的身影,這是我感受到的蘇東坡人格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蘇東坡的一生,充滿了極度的戲劇色彩,是苦與樂并存的一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再不過如此了。他才氣橫溢,一生為官,但不斷陷入政治漩渦和黨派斗爭,幾度升遷、貶謫,從政40年,地方做官33年,朝廷7年;執(zhí)政28年,被貶謫12年。最高官職與宰相職位僅一步之遙,期間也因“烏臺詩案”險些喪命,一再流放至海角天涯瓊崖島,最終病死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但他一身正氣,為官清廉,執(zhí)政以“民為邦本”,處處念及老百姓的苦憂,為老百姓造福謀福利,致力于興修水利、種茶、治病、扶貧濟困等,深受地方老百姓的愛戴與擁護。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蘇東坡年輕時就展現(xiàn)了一種豁達的哲學思想。盡管在遭受迫害時,他也生出“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感。但他與生俱來的浩然正氣,堅毅、進取、慈悲的人格精神,使他何時何地,都能苦中作樂。他酷愛陶淵明,甚至認為自己的前生就是陶潛,在他流放為農(nóng)夫的期間,也創(chuàng)作了不少經(jīng)久流傳的田園詩,更是簇就了他文學上的登峰造極。“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盡顯灑脫、超然。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此人重情重義,對兄弟、伴侶、朋友皆如此。蘇軾、蘇轍兄弟倆性格相異,但兩人感情非比尋常,在患難一生中一直互相扶持。在蘇軾的詩篇中,不少以子由為題,甚至往往為了子由,蘇軾會寫出最好的詩。如“苦寒念爾衣裳薄,獨騎瘦馬踏殘月。路人行歌居人樂,僮仆怪我苦凄惻。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讀來令人不禁動容。“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是他在密州期間想念不能見面的子由而寫下的。
蘇軾情感淳樸、真摯,為悼念亡妻王弗,他寫下了“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無盡的哀思躍然紙上。除卻妻兄外,蘇軾一生中也是廣交友,在他流放的過程中,處處有友人不顧朝廷施壓給予他和家人生活上的照顧。有名的《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均是蘇軾與友人共同游玩時而寫下的,與友人對話佳句連連,“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充分展現(xiàn)了他豁達的哲學人生觀。而我十分喜愛的“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也是蘇軾與友人張懷明夜游承天寺留下的小記,人生有三兩知己足矣。
蘇東坡這一生,伴隨著其在詩詞、書畫、哲學等方面的登峰造極,他的很多執(zhí)政理念與行文風格在現(xiàn)代看來也是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時代性。那么,東坡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林語堂先生作了這樣的概括:“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瑜伽術(shù)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詩人……”。
嗯,這些還不夠,在我看來,蘇東坡身上還有著一股道德的力量,有著人性的力量,有著迷人的魔力,有著一股強大的浩然正氣,能催人奮進,樂觀前行?!霸谔鞛樾浅?,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這就是他。他所具備的這些難能可貴的優(yōu)秀品質(zhì),使他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光輝璀璨,讓世人一直無比欽佩,懷念。即便東坡已離去多年,但讀這本書,會讓你感受到快樂與力量。
人物傳記《蘇東坡傳》的讀書筆記3
自從讀了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后,我才發(fā)現(xiàn),世界上竟有如此豁達之人,而他便是蘇東坡。
蘇東坡一生都在被貶,可是我們總能在他的詩中找到一些樂觀的詩句,比如《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月色入戶”,門都破舊的連月光都透進來了,可是蘇東坡接下來又寫了一句“欣然起行”。他真的是一位樂天到無可救藥的人,連我也佩服的五體投地。世上像這樣的樂天派不多了,所以這也是蘇東坡在歷史長河中永遠那么光彩奪目的原因之一。所以讀完了《蘇東坡傳》,看完了蘇軾的一生,我學到了兩個字:樂觀。
蘇家出了三個才子,稱為“三蘇”:蘇洵、長子蘇軾、次子蘇轍。所以說“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我欣賞蘇東坡不僅僅因為他樂觀,還因為他是一位正直的詩人,他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亡俗不可醫(yī)?!庇纱丝梢?,他很注重人品。當我們學蘇東坡他寫的《記承天寺夜游》時,為“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閑人”找了幾個合適的諧音詞:賢人、嫌人、涎人、嫻人和銜人。蘇東坡雖然仕途歷盡艱辛,但也很會生活,做了一手好菜,例如:東坡肉等等。而且他的生活有趣,寫文章也是文思泉涌,所以我們說失意的人有一個詩意的人生。
蘇東坡后來歸隱于田園了,他開始在東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稱“東坡居士”,所以我們才會叫他蘇東坡。他變成了普通的農(nóng)夫,真正開始務農(nóng)了。
林語堂先生與謝老師最喜愛的詩人便是蘇東坡了,現(xiàn)在我知道為什么了,因為蘇東坡的與眾不同。當我們?nèi)ラ喿x他的詩作時,沒有苦澀的苦瓜汁,而是甜在心頭的通達樂觀。他真的是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
我要向蘇東坡學習,他心靜如水、胸無塵俗,而又光明磊落、恬淡閑適,而且擁有樂觀豁達的胸懷,真的是一朵名副其實的上帝的最美花兒,沒有缺點,如此燦爛的屹立在文學史上的高峰!
人物傳記《蘇東坡傳》的讀書筆記4
《蘇東坡傳》被譽為20世紀四大傳記之一。在林語堂筆下,講千年前的蘇東坡的故事娓娓道來,這是一位豁達樂觀的智者,天才橫溢,是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偉人,隨著林語堂的筆觸,一個生動形象的蘇東坡向我們走來。
中國文化史上,蘇東坡無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對于詩詞、文賦、書法、繪畫,蘇東坡幾乎無一不精,無一不能。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蘇軾位居其列。宋詞方面有“蘇辛”之說,蘇軾開創(chuàng)了豪放派的詞風。書法上宋四家的“蘇黃米蔡”蘇軾排名第一,行揩《前赤壁賦》、行書《黃州寒食帖》享譽書史。蘇軾的畫是文人畫的典型代表,他明確提出“詩畫一律”的概念,林語堂評價說:“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則是由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由于他詩文書畫藝術(shù)上的卓絕之美。”
從人生經(jīng)歷上看,蘇東坡的遭遇坎坷、磨難深重,亦十分罕見?!笆朗乱粓龃髩簦松鷰锥刃聸觥?。33歲時蘇東坡一度進入中央政權(quán)的中心,但很快由于政見不合,他便開始了大半生的顛沛流離,但一生也未能逃離波譎云詭的政治漩渦。35歲時他正當盛年,被貶往杭州任通判,從此開始了惡夢般的貶謫流放生活,按時間順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穎州、揚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這個路線圖總的趨勢是離政治中心越來越遠,而離黎民百無恥政客的中傷、流言、攻擊、陷害,他不屑反駁與回擊,只是莞爾一笑,然后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個流放地。
在惠州的松風閣流連漫步時,他想到的是“此間有什么歇不得處”,能放下的是個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祿。而百姓萬民之憂樂卻總是掛在他的心間。興修水利、賑濟災民、減免租稅、平反冤情、為民請命……每到一地,蘇東坡總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語堂稱他是“百姓之友”。他把任何一個流放地都當作文化傳播的場所。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西湖因東坡而靈動,而“蘇堤春曉”成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長江邊的荒僻之地黃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東坡赤壁”由此名揚天下?;葜莸摹坝袼憽?、徐州的“放鶴亭”、揚州“三過平山堂”,莫不浸潤著蘇東坡的曠世情懷。
人物傳記《蘇東坡傳》的讀書筆記5
有無數(shù)筆者寫過蘇東坡,但也僅僅是寫過,東坡只是在他們筆下一閃而過,卻從未活過。
而林語堂先生喜歡蘇東坡,到了迷戀的程度,他在這本書里說:“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彼裕瑬|坡先生,在他筆下活著。
有誰會不喜歡蘇東坡呢,除非他的內(nèi)心盛不下這么純粹的人。蘇東坡身上有著人們一生追慕的完美人格,林語堂先生執(zhí)著地喜歡著東坡,以致他筆下的東坡有他自己的影子:他們同樣熱情、幽默、豁達、真誠,也難免天真,并會為此遭受磨難。
雖時隔千年,林語堂在寫這本傳記時,仍無法冷靜,他把自己的生命體驗投射到蘇東坡的身上,牽動自己的悲喜,也讓這本書里的蘇東坡活得更生動、立體。在這本書里,林語堂是沖動的,富于想象的,他眼里的東坡是一個神奇的綜合體:“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shù)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整本書里,林語堂先生勾摹出一個看似熟悉又有很多獨特細節(jié)的蘇東坡,官方簡介的“文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慢慢隱去,從林語堂這里復活的是一個“造酒師、人道主義者、月夜徘徊者、生性詼諧者”。這是密友嘴里的蘇軾,是老友重逢。
林語堂和他的`這本書,想要描述的是一個優(yōu)雅智慧而又有趣的人,他活在一個不完美的時代,但葆有著幾近完美的人生??嚯y沒有讓他生活沉重,反倒拓展了他人生的邊界,這是林語堂渴望但無法企及的人生。
蘇東坡有一種自然的魅力,讓旁人無法抗拒,在平步青云時,他心無旁騖,絕極詩、文、書、畫、詞的造詣??v使后來身處海南的瘴雨蠻煙中,他仍能胸中自有一片心安故鄉(xiāng)。這又是他更大的魅力。當年面對烏臺詩案,東坡被潑了一身的臟水,攜帶了二十多口家人來到黃州,生活從花團錦簇變成屋漏夜雨,凄凄慘慘戚戚??伤⑿坦?,親自動手開魚池、找菜種,經(jīng)營苦難的生活,那些背后設計他的人,期待他落魄,希望他悲悲切切,他端出的卻是一碗“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東坡肉”,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這樣的名篇。面對苦難,蘇軾說“一蓑煙雨任平生”,生活賜我以苦難,我報之以哂笑,面對人生低谷時的樣子,展示的就是自己的格局。